打印

[架空历史] 兵临天下【作者:高月】(全书完)

0
  第291章 危情逼吴

  五更将过,正是一天中睡眠最深沉之时,鲁肃睡得正香甜,忽然被一声凄厉的惨叫惊醒了,他蓦地坐起来,隐隐约约听见岸上传来马蹄声,随即有人大喊:“有刺客!”

  鲁肃头脑中‘嗡!’的一声,他连忙起身打开小窗,天色已微明,只见对面岸上有十几名黑衣骑马人。

  就在鲁肃看见他们的同时,黑衣人一起举弩,凌厉的弩箭射向刘璟的座船,如暴风骤雨般扫过,十几人随即调转马头向东奔去。

  船队大乱,亲兵们纷纷跳水泅过河,执刀带矛冲上对岸,但黑衣人已经奔远,不见了踪影。

  鲁肃心中又是担忧,又是惊疑,怎么一个晚上连续出事?这些刺客是谁?难道是吴侯之妹又卷土杀来,不!不可能,她们只是虚张声势,不可能真的对刘璟下手,况且刘璟已经答应了她。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舱外传来一名士兵的声音,“鲁公醒了吗?”

  鲁肃打开舱门,只见舱外站着刘璟的一名亲兵,“什么事?”鲁肃问道。

  “我家公子请鲁公去一趟。”

  鲁肃心中蓦地一松,刘璟请他,那至少说明刘璟还活着,他连忙穿上衣服跟随亲兵向刘璟的座船而去,

  刘璟的座船周围已经站满了亲兵,手执刀枪弓弩,严密监视水中情况,几名士兵驾着小船,用长竹竿在河岸两边的草丛中搜寻。

  鲁肃走进船舱,顿时惊呆了,只见船舱内一片狼藉,各种文书飘落满地,到处是刀劈剑砍过的痕迹,血迹斑斑。

  船壁上插着数支弩箭,船窗也被撞坏了,两名亲兵倒在血泊之中,殷红的大滩鲜血极为刺眼,军医在给他们把脉,摇了摇头,表示已经没有救。

  刘璟手执长剑站在角落内,脸色铁青,他见鲁肃进来,便冷冷问道:“鲁副都督,这就是江东的待客之道吗?”

  鲁肃擦了擦额头上汗珠,小声解释道:“璟公子,这不是吴侯之妹所为。”

  “我没说是她!”

  刘璟目光锐利地盯着鲁肃,“潜上船的刺客是一名男子,武艺极为高强,岸上接应的十几人也都是男子,鲁副都督,我想知道这究竟是何人所为?”

  鲁肃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叹了口气,“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干的?”

  “哼!”

  刘璟冷哼了一声,语气十分强硬道:“我可以不追究吴侯之妹的骚扰,但今晚的行刺我需要江东给我一个说法,否则我将返回江夏,所有后果都将江东承担!”

  鲁肃低下头,他确实无法解释,江东内部意见并不一致,主张杀刘璟之人不在少数,确实有可能是一些人私下所为,不知为什么,他首先想到了凌统。

  刘璟看了鲁肃一眼,又冷冷道:“我现在很怀疑吴侯的诚意,如果江东不愿结盟抗曹,而是想联合江陵和襄阳剿灭江夏,那出于自保,我将不得不向曹军求援,请鲁副都督立即转告吴侯。”

  鲁肃心中叹息一声,只得默默点了点头,“如果公子给我安排一艘船,我会立刻回东吴禀报吴侯,一定会给公子一个说法。”

  刘璟吩咐亲兵给鲁肃安排一艘船,鲁肃稍微收拾,立刻起身前往东吴,尽管鲁肃的潜意识也觉得这次行刺还有些疑点,以刘璟的武艺高强,刺客怎么可能全身而退?

  但鲁肃顾不得细想,他决不能让刘璟最后被逼投降曹操,那样就是江东的灭顶之灾。

  船头上,刘璟负手望着鲁肃座船远去,他的嘴角渐渐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通过这件事,他倒很想看一看孙权的诚意。

  ........

  吴王宫,周瑜和张昭一前一后匆匆赶到了孙权的书房,书房里,孙权负手站在窗前,神情显得十分凝重。

  片刻,他回头看了一眼周瑜和张昭,缓缓对他们说道:“刚刚接到邺城的紧急消息,天子已下诏,正式册封刘璟为荆州牧,并加封他为樊乡侯。”

  周瑜和张昭并没有表现出震惊,这个结果他们上次讨论过,刘璟手上有曹洪和李典,还有一万余曹军战俘,最后和曹操达成交换,也是在情理之中。

  孙权仿佛知道他们不会吃惊,他冷笑一声,“还有一个消息,听说曹操公开承诺封刘璟为襄阳王,且子孙永为荆州牧,前提是刘璟投降他曹操。”

  这个消息确实令人震惊了,封为襄阳王,那只有直系皇子才有资格,刘璟虽是宗室子弟,但也离皇室核心相隔甚远,曹操为了收降他,竟然下了如此大的血本。

  周瑜和张昭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吃惊之色,周瑜连忙问道:“吴侯,此消息可靠吗?”

  孙权点点头,“应该可靠,不过听说刘璟没有答应,不知荀彧去江夏,是不是为了继续说服刘璟?”

  周瑜沉默片刻道:“江夏不仅是荆州重镇,同时也是整个南方的核心地带,一旦刘璟投降曹操,不仅荆州会轻易被灭,而且曹军将得数千艘战船,数十万曹操一鼓作气,顺江东来,同时曹操从江北出兵施压,江东三世基业将毁于一旦,请吴侯慎重考虑。”

  孙权何尝不明白,如果说之前他还受张昭等大多数文官施压,立场有些摇摆不定,那么曹操入局便使他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他绝不能让刘璟投降曹操。

  想到这,孙权对张昭道:“既然天子已下诏书,承认刘璟为荆州牧,那我们再联合其他两家打江夏,就变得出师无名,请子布劝勉百官,让他们顾全大局。”

  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张昭,拒绝了张昭的方案。

  张昭本身并没有私心,他只是认为和刘璟结盟是养虎为患,刘璟狼子野心,迟早会成为江东心腹大患,不如早图之,而且江东军联合江陵和襄阳剿灭江夏也完全可行。

  但张昭却没想到刘璟会投降曹操,他当然知道江夏投降曹军的后果十分严重,既然主公下定决心,他便不再坚持,默默点了点头,“老臣明白。”

  就在这时,有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吴侯,鲁副都督回来了,他说有紧急大事要禀报!”

  房间里,三人都感到不解,鲁肃竟然没有和刘璟同来,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孙权连忙道:“速召他进见!”

  片刻,鲁肃匆匆走了进来,一进房门便急不可耐道:“吴侯,出事了!”

  “子敬不要着急,慢慢说,出了什么事?”周瑜在一旁安慰他道。  

  鲁肃稍稍平息一下心中的焦急,对孙权行礼道:“前天凌晨,璟公子在溧阳县遇刺,属下亲眼所见,十几名黑衣人行刺,璟公子不少侍卫被杀,他侥幸逃过一劫。”

  孙权一下子怔住了,这个消息令他心中极为震惊,他急问道:“现在刘璟情况如何?”

  鲁肃摇摇头,叹息道:“他现在极为恼火,说吴侯没有结盟诚意,他要吴侯给他一个说法,否则他将返回荆州,一切后果由江东承担。”

  旁边张昭怒道:“他竟敢如此威胁吴侯!”

  孙权摆了摆手,“在江东境内遇刺,确实是我们的责任,他恼怒是在情理之中,我们早应该派兵沿途护卫,是我们怠慢了贵客,不能怪他。”

  孙权随即对周瑜道:“立刻安排船只。我亲自去迎接刘璟,并向他赔礼道歉!”

  ........

  一个时辰后,孙权率领数十名文武官员,在两千军队的护卫下,乘坐百余艘战船从胥江驶入太湖,浩浩荡荡向溧阳县进发。

  船舱内,孙权将鲁肃找来,虽然鲁肃在才智上略逊周瑜和张昭,但鲁肃忠心耿耿,极有见识,而且在外交方面颇具能力,深受孙权的器重。

  “子敬,我感觉你似乎亦言未尽,你还有什么事没告诉我?”

  当着张昭的面,鲁肃确实有些话不好说,现在他和孙权独处,他便将那天晚上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叹了口气道:“恕臣坦率,我感觉到刘璟对吴侯非常失望,毕竟这么多年关系良好,临到关键时刻江东却出现了联合江陵、襄阳灭掉江夏的呼声,还有传言要将他软禁在东吴,他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这次发生刺杀事件,所以他便有些失态了。”

  “他最后说了什么?”孙权不露声色继续问道。

  鲁肃犹豫一下道:“他最后说,出于自保,他将不得不向曹军求援。”

  孙权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虽然鲁肃说是刘璟失态,但孙权知道,那是只是鲁肃怕自己生气的掩饰之言,这应该是刘璟的威胁。

  孙权负手在船舱里来回踱步,他最后停下脚步问道:“你说那晚尚香也去威胁过刘璟?”

  鲁肃明白孙权的意思,连忙道:“刺杀之事和她无关,刘璟自己也承认,刺客是男子,没有一个女人,而且刘璟已经答应二娘的条件,她没有必要再去刺杀。”

  孙权点点头,走到门口问侍卫道:“程公也跟随了吗?”

  侍卫回道:“卑职看见他上船了。”

  鲁肃吃一惊,心中暗忖,‘难道是程普派人暗中下手?’他只想到张昭有嫌疑,却不知道程普也有杀刘璟之心。  

  孙权仿佛明白鲁肃的心思,淡淡一笑道:“这件事去了溧阳再说,先把他安抚住,这件事我会给他一个交代。”

[ 本帖最后由 ai185210119 于 2013-9-27 13:04 编辑 ]

TOP

0
  第292章 彰显诚意

  当孙权的船队抵达溧阳县时,刘璟的十几战船还在溧阳县,但刘璟本人却不在了。

  李孚被带进孙权船舱,他躬身行一礼,“江夏主薄李孚参见吴侯!”

  孙权看了他一眼,笑问道:“我没记错的话,李先生应该是袁尚军中主薄吧!几时投了江夏?”

  “鸟择良木而栖,我投江夏难道奇怪吗?”

  “不奇怪,璟公子是一个很好的主公,当年我和初他打交道,就知道他迟早是荆州之主,李先生投江夏确实是明智之举。”

  孙权笑了笑,便把话题转了回来,“我想知道璟公子到哪里去了?”

  “回禀吴侯,璟公子临时有事,先回江夏了,他留下一句话让我转告吴侯,双方结盟之事也可以在彭泽谈,不一定非要来东吴。”

  饶是孙权一向冷静,他此时还是沉不住气了,沉声问道:“不知璟公子是何时离去?”

  “真是不巧,昨晚上刚走,如果知道吴侯到来,公子一定会再等一天。”

  “多谢李先生,我心里有数了。”

  孙权心里确实有数了,刘璟是知道自己来了才走,他立刻把周瑜找来,吩咐他道:“刘璟昨晚刚离去,应该还不远,公瑾可立刻去追赶,务必把他请回来。”

  周瑜犹豫一下道:“我感觉刘璟其实并不想走,他知道主公亲自来接,应该会回来。”

  孙权摇了摇头,“既然我已表现了诚意,那索性就把诚意表现到底,给足他面子,也算是我怠慢他的赔罪。”

  “微臣明白了,立刻去追他。”

  周瑜行一礼出去了,这时侍卫在旁边禀报:“启禀吴侯,溧阳县令带来了,在外面等候。”

  “让他进来!”

  很快,身着官服的溧阳县令匆匆走了进来,跪下行拜礼,“臣溧阳县令罗敏拜见吴侯!”

  孙权坐了下来,问他道:“我想了解刺杀璟公子的事情,你有过调查吗?”

  县令罗敏点点头,“臣在第二天便开始详细调查,确实发生了刺杀,很多货船伙计都可以证实,有十几个骑马黑衣人,他们用弩箭射击璟公子座船,有人亲眼看见水中也有黑衣人,水性极好,爬上岸跑了,臣又去东面调查,这群黑衣人逃进了阳羡,然后向东北方向跑去。”

  “还有什么线索?比如战马、口音之类?”

  罗敏摇摇头,“臣不敢胡说,确实一无所知,只知道这群人非常有纪律,一箭射完,同时离去,显然是很有训练。”

  孙权又问了几个问题,问得很细致,但县令罗敏拿不出更多有利的线索,孙权只得命人送他离去,罗县令刚走,孙权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对侍卫令道:“去把程公和张长史给我找来。”

  虽然孙权也想到了苦肉计的可能,可现在的情形使他不敢往那方面多想,他现在很被动,没有安排人沿途护卫,就有点说不清楚了,他理亏在先,那也只能在内部寻找责任人。

  不多时,程普和张昭匆匆赶来,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吴侯!”

  孙权负手站在窗前,也不回头,冷冷问道:“你们说吧!是谁安排的刺杀?”

  程普和张昭面面相觑,一起摇头道:“启禀吴侯,此事和我们无关。”

  “还想狡辩!”

  孙权蓦地转身,盯着程普怒道:“主张杀刘璟之人是你,我不同意,你就暗自下手,是不是!”

  孙权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终于大发雷霆了,张昭和程普从未见过孙权发这大的脾气,不由一起跪下,程普磕头道:“微臣虽恨他,但绝不是不知大局之人,没有吴侯的同意,臣绝不会行此鲁莽愚蠢的下策,绝不会!”

  张昭也解释道:“臣当然不会刺杀他,这只会损害江东利益,逼江夏降曹。”

  程普是江东资历最老之人,地位崇高,如果他做了,他一定会承认,而张昭更不会做这种愚蠢之事,既然他们二人否认,孙权也相信他们,他想了想又道:“会不会是你们子侄暗中所为,或者是一些军方子弟,记恨当年的柴桑惨败,便暗自组织了这次刺杀,你们可以保证与他们无关吗?”

  程普和张昭沉默了,他们没法保证,确实有这个可能,江东的年轻子弟极为活跃,包括张昭的次子张休,经常召集一群官场子弟聚会,张昭考虑到可以给儿子积累人脉,从不阻止。

  更重要是,江东确实有很多人对当年的柴桑惨败耿耿于怀,恨刘璟的人不少,尤其是凌统和潘璋之弟潘珑,他们多次扬言要杀刘璟。

  这次刘璟来江东,确实有被他们刺杀的可能,而且可能性还很大。

  孙权看了他们一眼,冷冷道:“看来你们也明白是有这种可能,现在我查不到是何人所为,你们说我怎么给刘璟一个交代?”

  张昭沉思片刻道:“主公可以告诉刘璟,此事正在调查,极有可能是曹操要破坏孙刘两家结盟,故意在江东行刺,也有可能是蔡瑁假用借刀杀人之计,假借江东之手杀死他,然后他们吞并江夏,总之,可以把责任推给这两家,然后主公保证不会再出此事,应该就算是一种交代了。”

  停一下,张昭又笑道:“更重要是主公亲自来迎接他,彰显诚意,也给足了他面子,他如果真想和主公结盟,就不会太纠结刺杀之事,他不是昨晚才离去吗?”

  孙权点了点头,张昭虽然立场不同,但考虑问题之周密,揣摩人心之透彻,确实非常人所及,不愧是百官之首。

  .......

  周瑜驾船一路追赶刘璟,他心里也很清楚,既然刘璟是吴侯到来的前一天晚上才走,那就说明他并不是真的要回江夏,只是做一个姿态,是为了在下面的谈判中取得心理上的优势。

  周瑜不得不暗骂刘璟狡猾,这其实就有点像后世的小摊买东西,顾客看了看东西转身要走一样,小摊贩就会说软话把顾客哄回来,东西怎么怎么好,价格好商量之类。

  这种市场心理学用得小,就是街头小贩,用得大,就是两国谈判,原理是一样的。

  周瑜知道刘璟还需要补给,在芜湖县码头上有补给之处,第二天黄昏,周瑜的五百史快船抵达了芜湖县码头,还没有靠近码头,一名士兵便指着码头大喊:“都督快看,江夏之船!”

  周瑜也看见了,七八艘五百石的战船正停在码头上,有士兵正从码头向船上搬运东西,他们果然在这里补给。

  在一艘大船船头站着一人,背对着他们,正负手注视士兵们搬运货物,背影看身材高大,身着长袍,头束金冠,看他的气度应该就是刘璟了。

  这时,有士兵提醒身后来船,刘璟转过身,正好和周瑜面对面,虽然三年前曾爆发柴桑大战,但他们彼此都未见过对方,周瑜拱手笑道:“在下江东周公瑾,阁下可是璟公子!”

  刘璟见周瑜长得英武俊朗,身材挺拔,气质儒雅不凡,不由暗赞:‘不愧是江东周郎,果然是风流文采,人中龙凤之姿。’

  刘璟也笑着回礼道:“正是刘璟,久闻江东周郎之美名了。”

  周瑜心中大喜,连忙道:“公瑾从溧阳县赶来,能否和公子谈一谈?”

  刘璟淡淡注视他片刻,一摆手,“周都督请上船一叙!”

  两人进船舱坐下,周瑜诚恳地说道:“吴侯已经赶到溧阳县,对璟公子在溧阳县的遭遇,吴侯深感震怒,已经下令追查凶手,一定会让逞凶者落网,给公子一个交代,但无论如何请公子相信,这绝非吴侯本意。”

  “我当然相信吴侯的诚意,否则我也不会来江东,其实这些年我结仇无数,不管是曹操还是蔡瑁,他们都有杀我的动机,我倒并没有一定认为是江东人所为。

  关键我希望看到吴侯结盟的诚意,希望我们两家能摒弃过去的不愉快,携手共同抗曹,这才是我来江东的目的,希望周都督将转告吴侯。”

  周瑜默默点头,他沉吟一下又问道:“不知公子认为曹操大军会几时南下?”

  刘璟笑了笑,“我想,我和周都督看法应该一致,只要曹军结束辽东之战,便会立刻着手南侵,快则今年冬天,慢则明年春夏,曹操大军一定会大举进攻南阳,周都督以为呢?”

  周瑜长叹一声,“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正是这样认为。”

  周瑜心中焦急,起身施礼道:“请璟公子无论如何跟我回去,和吴侯共商抗曹大计。”

  刘璟点了点头,“吴侯和周都督既如此诚意,我当然会以大局为重。”

  ......

  一场刺杀风波终于在孙权表现的诚意之中消弭于无形,刘璟也没有再追问刺客情况,也丝毫不提江东内部的分歧,在次日下午,刘璟在周瑜的陪同下,返回了溧阳县。

  孙权在这里已经等了近四天,虽然发生了一系列的风波,让很多人都担心他们见面会有些尴尬。

  但实际发生的情况却证明了这种担心完全多余,他们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见面便大笑着拥抱在一起。

  孙权上下打量他一眼,笑眯眯道:“很多年前我就在想,是哪个家伙敢欺负我妹妹,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就是璟公子。”

  刘璟连忙解释,“那次是误会!”

  孙权呵呵一笑,拍了拍刘璟的肩膀,“公子不用解释,我心里有数,若不是公子有心护卫,舍妹恐怕就会被黄祖抓住了,我心里感激都还来不及。”

  刘璟微微一笑,“令妹当年确实不该去江夏,太危险了。”

  孙权点点头,话题一转,又笑道:“说实话,当年柴桑之战我并不服气,璟公子可愿意和我再战一合否?”

  刘璟欣然一笑,“我很愿意再次奉陪,让吴侯败得心服口服!”

  两人对视一眼,都大笑起来,孙权握住刘璟的手走到船舷边,两人紧握的手高高举起,孙权对众人高声喊道:“从今天开始,璟公子亦吾弟也,谁敢对他无礼,就是欺我孙权,我必杀之!”

TOP

0
  第293章 厉害杀招

  就在孙权和刘璟从溧阳县返回东吴的途中,刘备已经先到一步了,他来得不巧,正好是孙权赶去溧阳县的第二天,大部分江东高官都跟随孙权同去溧阳,使刘备无形中受到了冷遇。

  他来东吴已经五天了,居然没有任何人接见他,无论是文官首领的张昭,还是军方首领周瑜,都不在城内。

  不过刘备也已经知道,这些人都跟随吴侯去水路迎接刘璟了,这让他心中极为不舒服,几天来,刘备闷闷不乐,也很少出门。

  不过江东对刘备的招待倒很不错,住在紧靠东城门的贵宾馆内,有专门的馆吏及侍女伺候,但再好的服侍也换不来刘备欢愉的心情。

  房间里,刘备正一个人喝着闷酒,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听见庞统的笑声,“皇叔,诸葛先生来了。”

  当然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瑾,他陪同刘备来东吴后,又去了一趟会稽郡,昨天才刚刚返回。

  刘备也正想问他一些情况,便强打精神笑道:“请进!”

  庞统和诸葛瑾走了进来,诸葛瑾施礼歉然说:“这几天主公正好不在东吴,让皇叔受委屈了。”

  刘备见他一进门便道歉,心中好受了许多,便摆摆手笑道:“子瑜请坐!”

  三人分宾主落座,刘备给庞统使了个眼色,庞统会意,便道:“有一件事要请教诸葛先生,记得在来东吴途中,诸葛先生曾言,吴侯将公平以待,不会偏向江夏,也不会偏向江陵,可为何吴侯却去了溧阳县,专门为迎接刘璟的到来,这就有点让人费解了,先生能否解释一下?”

  口气虽然很客气,但话语间却咄咄逼人,几乎就是质问东吴言而无信,诸葛瑾知道他们会愤怒,他也不生气,歉然笑了笑道:“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解释此事,吴侯之所以赶去溧阳县,是因为刘璟在溧阳县遇刺.....”

  诸葛瑾戏剧性地一收口,使刘备原本漫不经心的目光一下子凝结住了,他也有点不敢相信,但目光里更多的是吃惊,“子瑜是说,刘璟遇刺?”

  诸葛瑾捋须点了点头,“正是这样,虽然刘璟侥幸逃过一劫,但此事让吴侯极为震惊,这是江东之耻,所以吴侯心怀万分歉疚,便急急赶去了,绝非是厚此薄彼。”

  刘备这才知道原委,心中释然,如果是这样,他心中就好受一点了,毕竟遇刺确实事关重大,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不重视。

  他沉吟一下问道:“不知刺客是何人所派?”

  诸葛瑾摇了摇头,“暂时不知,具体细节只有等吴侯回来才知晓,不过今明两天,吴侯就该回来了,我相信吴侯一定会接见皇叔,并会向皇叔表示歉意,请皇叔再耐心等待两日。”

  刘备心中苦笑,孙权当然会见自己,他不怕等,已经等了五日,再多等几天也无妨,关键是孙权能给他什么,能承认刘琦为荆州牧吗?

  刘备已经派人去了许昌找孔融,想让天子承认刘琦为荆州牧,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取得江东的支持。

  事实上,就是江东先派步骘出使江陵,暗示江东愿意与他刘备合作,这才促成他的江东一行。

  在来路之上,诸葛瑾也明确告诉他,江东大部分文官都支持江陵,包括张昭、程普这样的重臣,愿意和江陵联手,先灭江夏,再谈联合抗曹。

  甚至包括孙权也在东吴期待和他会晤,共谋大事。

  这便使刘备心中生出无限希望,如果能灭刘璟,那么刘琮跟不在话下,他就是实际上的荆州之主。

  但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他得知孙权竟然去亲自迎接刘璟,这就俨如迎头一棒,几乎使刘备的心坠入深渊。

  不过刘备也是历经挫折之人,心里承受能力极强,尽管他心中充满怨恨,但他还是在耐心等待,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会死心,这一刻,他决定反击了。

  沉吟良久,刘备终于说出惊人之语,“有一件事我要告诉子瑜,刘璟其实并不是刘景升之侄,他是一个假冒者,真正的刘景升之侄早在六年前便死在汝南了。”

  这个消息俨如石破天惊,不仅将诸葛瑾惊呆了,连庞统也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诸葛瑾才倒吸一口冷气,“皇叔,此事当真?”

  刘备缓缓点头,“以我的身份,难道还会说谎诬陷他吗?这件事琦公子也知道,他表达万分愤慨。”

  “可是......”诸葛瑾犹豫一下道:“我愿意相信皇叔之言,可皇叔有什么证据吗?”

  毕竟刘备不是刘表,如果是刘表宣布这个消息,没有人会怀疑,但刘备却不同,他不是刘璟伯父,也不是荆州之主,或许以他的名望,很多人会相信,但如果没有证据,还是会差一点火候。

  刘备自然也知道证据的重要,他冷冷道:“我当然有证据,我拜访过零陵太守刘度,也问过刘磐,他们二人都见过真正的刘璟,说真正刘璟小时候摔断过腿,走路略微有点跛,但这个刘璟却丝毫没有腿疾,当初刘度和刘磐也有点奇怪,只是刘表不追究,他们也没有放在心上。

  还有,真正的刘璟能说一口流利的山阳郡口音,而现在这个刘璟却丝毫不会,这还是当初我让孙乾替他掩饰,他是真是假,我还不知道吗?”

  停一下,刘备又道:“另外子龙也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人?”

  刘备从怀中取出两封信,递给诸葛瑾,“这是刘度和刘磐的亲笔证言,可证明刘璟为假冒。”

  这时,庞统在旁边暗暗叹了口气,就算刘璟是假冒,可是刘表已死,没有一个权威的人认定,也无法扳倒刘璟。

  但庞统却明白刘备的意图,他是要从大义上证明刘璟不合法,从而使江东上下坚决反对和刘璟结盟,最后迫使孙权不得不转向江陵。

  从策略上说,这也算是很厉害的杀招,关键是江东是否相信刘璟是假,庞统也暗暗佩服刘备,平时看着刘备是个宽厚长者,可在关键时刻,他却狠得下心来,拿出出人意料的杀招。

  诸葛瑾将接过信,默默点点头道:“我会把皇叔的指证悉数转告吴侯,最后让吴侯来定夺。”

  ........

  诸葛瑾告辞走了,刘备负手站在窗前,注视着天空,他显然陷入了沉思,庞统不敢打扰他的思绪,站在他身后,良久,刘备淡淡问道:“士元怎么看此事?”

  “兵者,诡道也!”庞统应道。

  刘备点点头,“你说得不错,刘璟从前是我的晚辈,又对子龙有大恩,所以我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假冒,但也不忍揭穿他,但现在他是我的敌人,对待敌人决不能有宽恕之心,否则我迟早会被其所害。”

  庞统点点头,“作为属下,我会坚决支持主公!”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馆吏奔进来喊道:“刘皇叔,吴侯回来了,好热闹!”

  刘备心中大喜,快步走了出去,只见大街两边挤满了东吴民众,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见尾,他们不断地欢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人群中间,数百士兵护卫着一辆驷乘马车,马车无棚,上面是一顶圆盖,头戴紫金冠的孙权便站在马车之上,在他身旁则站着另一人,正是刘璟,两人并肩而立,满脸笑容地接受东吴民众的欢呼拥戴,刘璟还不时举手向两侧民众挥手。

  在他们身后,数十名江东高官则骑马跟随,后面则跟着数千江东士兵,声势浩大,这种仪仗使站在贵宾馆前的刘备不由心中凉了半截,难道他们已经结盟了吧!

  马车缓缓停在贵宾馆前,刘璟却一眼看见了刘备,他笑着拱手道:“皇叔,我们怎么会在这里相见?”

  孙权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刘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刘备,这才忽然想起,刘备早应该到了,他不由有些尴尬,勉强一笑,对刘璟解释道:“刘皇叔是特地来参加家母寿辰,也是江东的贵宾。”

  他也上前对刘备行一礼,“孙权失礼,让皇叔久等了。”

  刘备心中一阵酸楚,回礼笑道:“吴侯客气了,这几日诸葛参军陪我游览吴中胜景,倒也收获颇丰,乐在其中。”

  刘备又关切地问道:“听说贤侄遇刺,不要紧吧!不知是何人所为?”

  “多谢皇叔关心,侄儿有惊无险,此事已经过去了,倒是皇叔几时经过江夏,我竟然不知,有失地主之谊,皇叔回去时,我一定要好好招待,可不能再让皇叔偷偷溜走。”

  说完,刘璟大笑,刘备脸色微变,刘璟的话语里充满了讥讽和威胁,他也冷冷道:“多谢贤侄好意,不过贤侄还是多关心自己的亲人吧!现在中原时局混乱,还是早点把他们接到江夏的好。”

  孙权见他们二人冷嘲热讽,暗斗不止,他也感到一阵头疼,可不能让他们住在一起,以免出事,他向身旁鲁肃使个眼色,鲁肃会意,便笑道:“这里是贵宾馆,可惜地方稍窄,璟公子随从众多,恐怕住不下,璟公子就委屈一下,暂住城外水军馆吧!那里条件也不错。”

  刘璟微微一笑,“多谢了,我将住在陶宅,那是我岳丈的府邸,也算是我自己的家,子敬不必费心了。”

  既然刘璟要住在陶家,孙权也不好反对,他又强作笑容道:“晚上我在吴王宫设宴,款待两位远来贵客!”

TOP

0
  第294章 兄妹之争

  就在孙权陪同刘璟乘马车夸街之时,一名年轻军官站在人群之中,手按剑柄,目光凶狠而凌厉地盯着刘璟,人群不断欢声雷动,遮掩住了这名军官的杀机和动作,很多人都把他当做维持秩序的军人。

  就在马车渐渐靠近军官,刘璟距离他直线距离只有两丈,军官忽然在人群暴起,欲拔剑冲上,在这千钧一发之极,军官身后忽然出现一名粗壮的大汉,从后面一把抱住军官,将他迅速拖了出去。

  “放开我!”

  军官像发怒野兽一般低声吼叫,但粗壮大汉却没有理他,直接将他拖进一条小巷,猛地一耳光搧在军官脸上。

  “你疯了吗?”大汉恶狠狠骂道:“吴侯就在车上,你想背上弑主之罪吗?“

  “我不会伤害吴侯,我要将刘璟碎尸万段,报杀父之仇!”年轻军官眼中噙着泪花道。

  “你先跟我来!”

  大汉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带着他匆匆从另一头走出小巷,又走了大约百步,将他拉进一座宅子,宅子大门上方的牌匾写着‘潘府’二字。

  这里是原来江东大将潘璋的府宅,潘璋死在柴桑后,现在由其弟潘珑居住,潘珑正是那名黑大汉,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接替其兄出任校尉一职。

  而那名年轻的军官便凌操之子凌统,今年只有十八岁,凌操在柴桑阵亡后,孙权怜其子,封凌统为别部司马,统帅其父曲部一千人。

  今天却是是凌统率部巡街,却没想到遇见了刘璟入城,杀父之仇冲昏了他的头脑,若不是潘珑及时出现,他便险些闯下大祸。

  潘珑将凌统带进书房,这才放开他手腕,恨恨道:“你先冷静下来再说!”

  凌统为人轻财重义,英勇睿智,是江东难得的少年勇将,但惟独父亲凌操之死是他心中挥不去的噩梦,他亲眼看见父亲被刘璟一箭射杀,他常常在夜里被这一幕惊醒。

  凌统将仇恨压在心中,发誓要为父亲报仇,而杀父仇人正是刘璟,这一天他等了三年,今天却被他意外地等到了。

  此时离刺杀未遂已经过去了一炷香时间,凌统也冷静下来,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但嘴上却不认输,依旧咬牙切齿道:“杀了他,我自会向吴侯请罪,大不了一死!”

  潘珑注视他眼睛半晌,长长叹了口气,“你以为你自己杀得了他,你是他的对手吗?连我都不是他对手,你更差得远,想杀他?别做梦了。”

  凌统低下头一言不发,潘珑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刚刚得到消息,刘璟在溧阳县遇刺,吴侯为此才特地跑去溧阳县,公绩,千万不要鲁莽啊!”

  凌统一怔,“是谁要刺杀他?”

  “这个我也不知,但至少提醒我们,要杀刘璟之人不止我们,公绩,刘璟现在一定非常警惕,此事我们须从长计议。”

  凌统默默点了点头,刘璟必然有了防备,不是那么好刺杀,这件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

  终于将刘璟迎回了东吴城,孙权有些疲惫地回到了吴王宫,刚走进后宫,迎面便遇见了正兴匆匆准备外出的妹妹孙尚香。

  孙尚香长得美艳无比,若稍加打扮,绝不比她大嫂逊色,但孙尚香似乎对打扮不感兴趣,脂粉首饰一样没有,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兵器。

  今天她穿一身白色武士服,头戴凤凰金冠,脚上穿一双鹿皮长靴,后背弓箭,腰挎一把镶有宝石的青锋长剑,身材高挑苗条,显得英姿飒爽。

  孙权有一姊一妹,长姊嫁给曲阿人弘咨,妹妹正是孙尚香,虽然孙权和孙尚香是同父异母,但他却爱极了这个妹妹,对她是千依百顺,宠爱得无以复加,有时连母亲吴氏也看不下去,告诫他不要太娇惯妹妹。

  孙权却听不进劝,对妹妹一如既往的宠爱,孙尚香从小喜欢舞枪弄剑,又跑去太湖拜师学艺,练成一身好武艺。

  两年前,孙尚香更是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女骑兵,都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小娘,不谙世事,整天在外打抱不平,名义上为惩恶扬善,实际上却是惹事生非。

  比如父亲在街头教训儿子,她们看见了,便会冲上去把父亲暴打一顿;再比如别人嫁女娶妻时,新娘舍不得父母,哭哭啼啼很正常,在她们眼中却变成了强抢民女,后果也就不言而喻。

  结果弄得吴郡上下鸡犬不宁,人人都对她们头大如斗,不断有官员去向孙权告状,希望他管束妹妹,孙权却置之不理,若再告,反而会被孙权斥责一番。

  所以吴郡上下,人人都希望孙公主赶紧出嫁,可偏偏她又嫁不出去,一方面是她眼光颇高,江东才俊她横竖看不上眼,另一方面却是没有人家敢娶她。

  不过今年以来,情况稍有好转,原因是孙公主扩大了活动范围,不光在吴郡,也时常去会稽郡和毗陵郡,这样一来,吴郡遭受的骚扰也就相应摊薄了。

  但今天,孙权终于对妹妹有点意见了,他听鲁肃说起了尚香夜晚骚扰刘璟之事,这让他心中略略有些不高兴。

  “尚香,你跟我来,为兄有话要对你说。”

  孙尚香骨子里虽然也不惧怕这个兄长,但孙权毕竟是江东之主,她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忌惮,她撅了一下嘴,不高兴地跟着兄长向书房走去。

  孙权走进书房坐下,却没有理睬孙尚香,而是取过几份文书批阅,孙尚香站在一旁终于有点忍不住了,“二哥,找我什么事啊!”

  “听说你去找了刘璟?”孙权头也不抬问道。

  孙尚香一愣,她反应极快,立刻猜到是鲁肃告了自己状,心中不由暗骂鲁肃多嘴,只得承认有这件事,“他当年羞辱于我,我报这一箭之仇!”

  “六年前的事情你还耿耿于怀吗?”

  “一百年都忘不了!”

  孙权抬头看了一眼妹妹,沉吟一下道:“就在你找刘璟那天晚上,他遇刺了,现在找不到刺客,你就成了最大的嫌疑者。”

  “简直胡说八道!”

  孙尚香杏眼圆睁,怒道:“他被刺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我恨不得杀了他,可至始至终,我没有动他一根毫毛。”

  孙权知道自己妹妹虽然有点凶蛮,但她从不说谎,心中非常坦荡,她既然说不是她,那肯定和她无关。

  其实从鲁肃的叙述中,孙权已经知道刺杀之事和妹妹无关,只是他不希望妹妹再去骚扰刘璟,听鲁肃说刘璟还被迫答应让尚香射三箭解恨,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悦。

  孙权笑了笑道:“六年前之事,其实只是一件小事,而且他作为刘表之侄,明知你的身份还放了你,又主动承担起杀人之责,这是对你有恩,你应该报恩才对。”

  “休想!”孙尚香嘟囔一声。

  孙权也知道女人的想法和男人不同,她们对一些大事情可能记不清楚,但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会牢牢记住,他无法说服妹妹,只得苦笑一声,又柔声道:“那就算帮兄长一个忙,刘璟是江东贵客,不要再去骚扰他,可以吗?”

  “他只要做他答应过的事情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也不会管他。”

  “你!”

  孙权终于有些恼火了,怒视孙尚香道:“你当真不听兄长的话吗?”

  孙尚香的公主脾气也发作了,大声顶撞道:“男子汉大丈夫,他既然敢答应,为什么不敢承担?偏偏要拿兄长来压我,他有本事那就别答应啊!”

  “砰!”孙权重重一拍桌子,站起身怒吼道:“我再问你一句,你听不听?”

  孙尚香从小到大,何曾被兄长这样吼过,她眼睛一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她猛地转身就跑,远远喊道:“你是江东之主,你说话谁敢不听!”

  孙权颓然坐下,他终于有点意识到,自己真把妹妹宠坏了,他叹了口气,心中无奈之极,这时,他见一名侍卫站在门口,战战兢兢,似乎有事要禀报,便不高兴问道:“什么事?”

  “启禀主公,诸葛参军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诸葛瑾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微臣参见吴侯!”

  “参军请坐!”孙权摆手道。

  诸葛瑾在门口遇到了哭着跑出去的孙尚香,又见孙权神情沮丧,知道是他们兄妹吵架了,便笑着劝道:“二娘虽然娇蛮一点,其实人还是很不错,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也帮助了不少贫苦老弱,大家只是对她有点头大,却没有人说她作恶,等她出嫁后就好了。”

  孙权叹了口气,“我现在也是头大如斗,只盼着赶紧把她嫁掉。”

  孙权不再想妹妹之事,又问诸葛瑾,“刘备怎么样,他是不是对我很有意见?”

  “他被冷落了五六天,意见当然是有一点,不过他为人宽厚,倒不会记恨主公,只有略感委屈罢了。”

  “嗯!”

  孙权点了点头,他现在对刘备也有点难办,他本来也考虑和刘备结盟,支持刘琦为荆州牧,这样更符合江东利益,但天子已经册封刘璟为荆州牧,这就打乱了他的计划,连他也不知该怎么应对刘备了。

  “还有什么事吗?”

  诸葛瑾取出两封信,压低声音道:“从刘备那里,微臣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微臣不敢隐瞒主公,刘璟....竟然、竟然是假冒的刘表之侄。”

TOP

0
  第295章 愿效犬马之劳

 
  “你说什么?”孙权没有完全听懂诸葛瑾话中之意,他吃惊地望着诸葛瑾。

  “微臣是说,真正的刘璟很多年前就死了,这个刘璟是假冒,他真实身份不知,此人一直在冒充刘表之侄。”

  “荒谬!”

  孙权根本不会相信这种鬼话,他有些不悦地摇摇头,“他若是假冒,瞒得过刘表吗?刘表会让假冒侄子当江夏太守,子瑜,你在哪里听来这些鬼话?”

  诸葛瑾叹口气,他知道这种事情很难让人相信,连他自己刚开始也不相信,更别说吴侯了。

  “回禀主公,这是刘备亲口对我所言,而且刘表之前从未见过自己侄子,刘璟父母双亡,才把他接到荆州,而且唯一知道他身份的舅父一家,也在几年前丧生大火,真的可疑。”

  孙权沉思不语,以刘备的身份,他不会做这种幼稚愚蠢之事,难道真有问题吗?

  他拾起两封信,仔细地看了一遍,这是刘度和刘磐之信,信中说刘璟在小时候摔断腿,腿微跛,但他看到的刘璟却是行走矫健,没有半点跛态。

  还有现在的刘璟当时没有山阳口音,是刘备帮他掩饰过去,刘度早就发现有点不对,但又不敢乱说。

  虽然这些证据并没有完全让孙权相信,但至少他有点动摇了,他知道不会空穴来风,心中已有四成相信了刘备的指证。

  沉思良久,孙权把信还给诸葛瑾,对他道:“刘璟是真是假,对江东来说并不重要,我们应该关心江东的利益,和江夏结盟更加符合江东的利益,就这样,这件事就当从未发生,明白吗?”

  “可是……”诸葛瑾还有一些道德上的担忧,江东怎么能和骗子结盟?

  孙权冷冷注视着他,“诸葛参军,我已说过了,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我希望你不要对外宣扬此事,不要因为你兄弟诸葛亮而损害江东的利益。”

  孙权这话说得极重,诸葛瑾的脸煞白,他摇摇头,“我绝不会因私而废公,只是道德使然,如果揭露刘璟身份会伤害江东的利益,那微臣将不会对任何人泄露此事。”

  孙权也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太重,便放宽口气,语重心长对诸葛瑾道:“子瑜,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天子已经封刘璟为荆州牧,而且曹操为了让刘璟投降,许他为襄阳王,子孙永为荆州牧,如果刘璟投降曹操,对江东将是致命一击,所以我必须把刘璟和江东的利益牢牢绑在一起。”

  诸葛瑾这才恍然,原来主公是害怕刘璟投降曹操,他也是有见识之人,立刻想到了刘璟投降曹操的后果,他默默点了点头,半晌又问道:“那刘备怎么办?”

  沉思片刻,孙权缓缓道:“我现在就去拜访刘备,和他谈一谈。”

  ……

  陶家江东有两座大宅,一座在东吴城内,而另一座则位于长江边的丹徒县,陶家在丹徒县还有二十几座大仓库,丹徒才是陶家的经济重地,而东吴城只是为了方便和官府联系。

  目前陶家在江东的贸易由陶烈的三子陶原负责,不过这几天他正好去了徐州,不在江东,尽管如此,刘璟入住陶宅还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陶宅占地约二十亩,位于东吴城西,门口是一条可行五百石货船的河流,直通胥江,最后可进入长江。

  早在刘璟到来之前,东吴陶府便接到了陶胜的指令,早早地开始布置起来,为姑爷入住做准备。

  陶家管家姓韩,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细心周到,极为精明能干,他甚至为刘璟的手下士兵也准备了住处。

  “姑爷请尽管放心,我们宅子很大,住五六百人没有问题,而且东吴城最大的酒馆冠云楼也我们陶家的产业,我都安排好了,食宿绝对不成问题。”

  刘璟的随行士兵约两百人,还有二十几匹战马,都被韩管家一一安排妥当,士兵们两人一间屋,食宿条件都非常不错,战马也专门的马夫照顾,让刘璟十分满意,他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多谢韩管家,让你们费心了。”

  “姑爷不用客气,姑爷可是我们的荣耀,我们走出去都脸上有光,大家欢喜还来不及。”

  韩管家很会说话,他将刘璟安排住进一间独院,有专门的侍女伺候,李孚和蒋琬则住进隔壁院子。

  吃罢午饭,众人都小睡片刻,一洗旅途的疲劳,刘璟稍微洗漱片刻,便负手走进隔壁小院,这里是李孚和蒋琬的住处,却只见蒋琬一人,李孚不见了踪影。

  刘璟笑问道:“李主簿到哪里去了?”

  蒋琬连忙道:“李先生中午就出去了,说去逛街,很快就回来。”

  刘璟听刘敏说起过李孚的一个癖好,估计是找女人去了,他也多问,便坐下来对蒋琬笑问道:“我大概在二月时给公琰写过两封信,不知公琰是否收到?”

  蒋琬摇摇头,“正旦祭祖后,我便离家出门了,一直没有回去,很抱歉,没有见到公子的信件。”

  刘璟点点头,又笑道:“其实我是想和公琰治国之道,我听刘别驾说过,说公琰在治国方面独有心得,他还曾向荆州推荐,可惜州牧认为公琰年轻,不肯启用,我倒愿意洗耳恭听。”

  蒋琬是个豁达之人,他知道刘璟是诚心请教,谦虚几句,便欣然笑道:“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人都认为民富方能国强,其实也须分为短期和长期来看,一国强盛在于物资的丰富,短期内可以贸易买卖,可以采矿铸钱,短短几年,国家仓禀就会充足,这实际上是把别国的物资买来,一旦别国反应过来,断绝贸易,财源也就断了,所以只能是短期可为。”

  “那如果长期呢?”刘璟又问道。

  “长期关键在于人口多寡,必须有足够的人口,有人种田,有人手工,有人经商,有人畜牧,人民安居乐业,财富逐渐积累,十年二十年后,国家焉能不强盛?”

  停一下,蒋琬见刘璟听得全神贯注,便又继续道:“汉末黄巾作乱,军阀并起,互相征战,苦的是平民,我在外游历多年,深感各地人口锐减,尤其中原地区,常常走十余里也见不到人影,村庄荒芜,良田长草,荒凉之极,相反,荆州、巴蜀和江东却因少受战乱而人口滋生,加上大量北方人口南逃,人口数量倒超过了中原。”

  刘璟默默点头,他叹息一声,“可我感觉荆州的人口还是太少。”

  “不!”

  蒋琬摇了摇头,“荆州的人口并不少,关键是官府户籍人口少,大量的人口沦为豪强附庸,光黄祖所控制附庸之民就近八万,还不用说蔡家、蒯家这些大世家,公子若能打破豪强控制荆州的割据,荆州实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蒋琬的话都说到了刘璟的心坎上,不愧是历史的蜀汉名相,看问题很透彻,刘璟起身,向蒋琬深施一礼,诚恳地说道:“刘璟心怀天下,却苦于人才困乏,恳请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蒋琬虽然没有收到刘璟的信,却早在两年前便收到了师尊刘先的信,要求他出仕江夏,刘敏和周不疑也先后写信邀请他。

  只是蒋琬觉得自己学业未成,才迟迟没有去找刘璟,而这一次在江东相遇,可谓水到渠成,他见刘璟颇有诚意,便笑道:“若公子不嫌蒋琬愚钝,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

  就在蒋琬最终决定效忠刘璟之时,在东吴贵宾馆,孙权也正和刘备相谈甚欢,刘备有名满天下的声望,妇孺皆知,这使他具有人格魅力,使人愿意和他交往。

  另一方面,刘备在当年平定黄巾之乱和攻打董卓之时,和孙权之父孙坚颇有交情,从这一点,孙权对刘备便颇为敬重。

  不过,无论是心怀敬重还是相谈甚欢,孙权都没有和刘备谈及正事,只是叙叙交情,也是对前几日冷落刘备的一个补偿。

  专程上门拜访,实际就是一种尊重的姿态,给足了刘备面子,使刘备因被冷落而心生的不满一扫而空。

  “呵呵!遥想吴侯先人,当真是勇烈盖世,还记得我和先师卢公被数万黄巾贼所围,几番杀不出重围,在危机之时,正是令尊率一千精锐杀至,势如破竹,竟将数万黄巾贼击溃,现在想一想,仿佛就是昨日之事,可一晃已快二十年过去了。”

  孙权听得很专注,他从小崇拜父亲,但父亲的事迹他却知之不多,难得从刘备这里听到一点,他深深行一拜礼谢道:“感谢皇叔告之家父往事,我现在才知,原来皇叔和家父竟有如此深的渊源,仲谋失礼了。”

  刘备连忙虚托笑道:“吴侯不必客气!”

  在孙权身边除了诸葛瑾外,张昭也同时在座,他和刘备也是旧交,特地陪孙权上门拜访。

  张昭见时辰已不早,便轻轻咳嗽一声,提醒孙权可以说正事了,孙权心里明白,便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沉吟一下,孙权便笑眯眯道:“其实这次请皇叔和璟公子前来江东,主要是我想做一个和事佬,促成武昌和江陵和解,使你们能结为同盟,共同讨伐蔡瑁。”

TOP

0
  第296章 以舞相属

  吴王宫只是东吴普通民众对孙权官署的通俗称呼,此时孙权不是王,更不是帝,当然不能行僭越之举,吴王宫的官方称呼是吴侯府,但事实上,它就是一座稍小的宫殿。

  傍晚,一辆马车在百余盛装侍卫的保护下缓缓在吴王宫前停下,等候在这里的鲁肃连忙迎了上去。

  车门开了,刘璟满脸笑容从马车里出来,对鲁肃笑道:“让子敬久等了。”

  “吴侯已经设下宴席,请璟公子随我来。”

  鲁肃带着刘璟向候宴阁而去,参加这种正式的国宴需要先沐浴更衣,四名侍女翩翩而行,鲁肃带着刘璟跟在后面。

  走到一处人少处,鲁肃低声对刘璟道:“今天宴会,请公子暂时不要提结盟之事,以免让刘皇叔心中不满。”

  刘璟笑了笑,“他应该猜得到才对!”

  “虽说如此,但说出来会使气氛尴尬,吴侯会很难办。”

  刘璟拍了拍鲁肃的肩膀,笑道:“子敬放心吧!哪些话不该说,我心里有数。”

  鲁肃犹豫一下,有句话他不知当讲不当讲,刘璟看出他的犹豫,笑了笑道:”子敬觉得不妥,不说也罢!”

  鲁肃想说的话也并不是机密之事,只是他听到的一个消息,更重要是他和刘璟的私交很好,他是想私下告诉刘璟,但又担心宴会时出现尴尬之事。

  犹豫片刻,鲁肃还是忍不住道:“我听到一个消息,天子已正式册封公子为荆州牧,封为樊乡侯,估计这消息已经到江夏了。”

  刘璟顿时大喜,他就是在等待这个消息,没想到居然从鲁肃口中得到,他也低声笑道:“刘璟感激不尽!”

  “呵呵!我可什么也没有说,璟公子,不是吗?”

  刘璟会心一笑,不再多言,跟随侍女队快步走进了候宴阁。

  。。。。。。。

  宴席设在吴王宫左殿,由于这是正式官宴,非常讲究礼仪,正殿是宴请天子使者,刘璟和刘备作为诸侯饮宴,只能在左右侧殿,汉以左为尊,放在左殿也是他们的尊重,当然,正式称呼是叫左堂,称之为殿也是一种名称上的僭越。

  很巧的是,刘璟在偏殿门口遇到了刘备,刘备在诸葛瑾的陪同下,正快步走来,两人目光一触,一起大笑起来。

  “皇叔打算什么时候回南郡?”

  刘备微微一笑,“这个。。。我暂时也不太清楚,至少拜完寿以后吧!”

  两人一起走进左堂,左堂内极为宽广,绝不逊于皇宫,座位已经排好,虽然殿堂极大,但座位却摆放得比较紧密,正中是孙权主位,摆的是双人坐榻,意味着吴侯夫人也要出席。

  左右两侧各放着一张坐榻,这是刘璟和刘备的座位,座位后各站着一名侍女,离两张客座稍有距离,便是陪客座榻,摆了长长两排座位,左文右武,张昭和周瑜各坐第一席。

  陪客们皆已就座,见刘璟和刘备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寒暄几句,刘璟和刘备各自入座,在两张客座中,左为尊,右次之,这个位子确实不好排,刘璟和刘备该谁坐左位?

  从礼节上,刘备该坐左位,他是皇叔,又是刘璟长辈,但在实际利益上,却应该是刘璟坐左位。

  不过孙权用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将陪客用派系来划分,这样刘璟和刘备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坐哪里了。

  刘璟拱手对刘备笑道:“皇叔是长辈,应该坐左位,请吧!”

  刘备迅速瞥了一眼张昭,呵呵一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备和刘璟各自坐下,刘璟打量一眼坐在下面的陪客,左文右武,可谓泾渭分明。

  但一个细节引起了刘璟的注意,那就是在张昭旁边坐着程普,又隔几位坐着韩当,而同为老将的黄盖却坐在周瑜身旁,这就是说,下首陪客便是他和刘备的各自支持者。

  很显然,支持刘备的江东重臣占据了优势,或许这也是孙权给自己的一个暗示,他是力排众议和自己结盟,以表明他的诚意。

  就在这时,侍卫一声高喝:“吴侯驾到!吴侯夫人驾到!”

  只听侧门传来一阵清脆的环珮声响,孙权偕带夫人谢氏满脸笑容走来,众人纷纷起身向孙权行礼,孙权请刘备和刘璟坐下,和妻子谢氏也坐了下来,这才对属下们笑道:“虽然是正式宴会,但也不会太过于拘礼,希望大家都能愉快地度过今晚,各位请坐吧!”

  众人都笑着坐了下来,一队舞女如仙子般飘然而入,丝竹声响起,在大堂内翩翩起舞,侍女端着酒菜从两侧鱼贯而入,将一盘盘美味佳肴放在客人面前的长桌上,可谓‘享大案,佳肴重沓’。

  站在刘璟身后的美貌侍女用银勺从温酒樽里为刘璟斟酒,这时,孙权举起耳杯对刘璟和刘备笑道:“感谢两位贵客不远千里来为我母亲祝寿,孙权饮此杯酒,先干为敬!”

  他端起耳杯一饮而尽,秦汉饮宴,讲究斟酒须满,饮酒必尽,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倒酒要满,而且必须一口干掉,没有什么推三阻四,如果不喝就是对主人不敬无礼之举。

  汉朝大将灌夫和丞相田蚡有私怨,灌夫行酒至田蚡处,田蚡已不胜酒力,不准斟满,灌夫心中不满,又见田蚡不肯一口喝尽酒,顿时大怒,便引发了‘灌夫坐骂’事件,结果被田蚡弹劾,灌夫由此被族诛。

  也正是有这种斟满喝尽的规矩,使得汉朝宴会上普遍会喝得大醉,这种情况下,监酒人便出现了,看见谁已经喝醉,便命人扶走,免得出丑闹事。

  众人也跟着孙权一饮而尽,随着酒宴进行,大堂上渐渐热闹起来,众人纷纷向贵客敬酒,刘璟和刘备都先后喝了十几杯酒,刘璟酒量极好,十几杯下肚,酒意正酣,而刘备却略有醉意了。

  按理,刘备的酒量也是不错,不至于十几杯就喝酒,关键是喝得太急,一轮十几名江东官员排队敬酒,必须酒到杯干,杯杯斟满。

  刘璟年轻气盛,还能支持得住,但刘备年近五十,体力大不如前,便有点支持不住了。

  这时,堂上的鼓声忽然变得激昂起来,堂上出现了一名年轻的舞剑将军,身着银甲银盔,长得明目皓齿,眉若远黛,艳如桃花,竟是一名美貌女将,手执一把青锋宝剑。

  大堂内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都认出她竟然是尚香公主。

  在汉朝酒宴中,主人和宾客即兴歌舞是极为正常之事,在汉墓画砖中比比皆是,这叫做‘以舞相属’,也就是主人起舞,客人也必须跟随起舞。

  汉末蔡邕遇赦还乡,五原太守王智为其践行,‘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王智大感没面子,便当众辱骂蔡邕,并诬告蔡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蔡邕被迫亡命吴地。

  孙尚香舞出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剑花,飘逸之极,引起大堂上一片喝彩,孙尚香横剑对孙权道:“尚香愿舞剑助兴,请兄长恩准!”

  孙权当然知道孙尚香是为了刘璟而来,他有心不准,但这样又显得对客人无礼,而且他担心惹恼妹妹,她会做出更荒唐的举动来。

  更重要是,妹妹用的是仪剑,也就是没有开刃之剑,伤不了人。

  旁边谢夫人拉了拉丈夫的衣袖,抿嘴一笑,“没事,让她舞吧!”

  孙权知道妻子已有嘱咐,便点头答应了,“可以舞,但不可无礼贵客!”

  长剑一划,亮光闪过,孙尚香在大堂内侧身旋转,只见寒光闪闪,剑气纵横,她一口气旋转了二十余次,再次引起一片喝彩。

  这时,孙尚香转到了刘璟面前,忽然停下了,向刘璟嫣然一笑,轻吐朱唇,“引剑舞君,愿君相属!”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是为你而舞,请你也起身同舞!’

  众人都十分惊讶,孙尚香舞剑固然是第一次见到,更未听说尚香公主请人起舞相属,而且居然是找到了刘璟。

  大堂内顿时一片轰动,大家自然是会错了意,以为孙尚香是看上了刘璟,女舞君属本来就暗含男女求爱之意。

  思虑浅薄者暗暗欢喜,恨不得孙公主今晚就嫁给刘璟,明日就随他去江夏,到江夏行侠仗义去,别再让吴郡人头疼了。

  思虑深沉者如张昭,心中有了担忧,假如江东和荆州联姻,恐怕会影响江东大计,不符合江东利益,张昭竟忍不住向孙权暗使一个眼色。

  酒席众人中,只有孙权夫妇、刘璟和鲁肃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哪里是尚香看上刘璟,分明是借机挑衅,孙权更要比旁人清楚,这恐怕就是下午自己斥责她的后果。

  孙权正想制止妹妹,不料刘璟却欣然站了起来,朗声笑道:“愿随姑娘共舞!”

  他回头问身后侍卫借了一把仪剑,挽出一串剑花,对孙尚香抱拳笑道:“姑娘请!”

  ........

  【公主只是江东人对孙尚香的爱称,实际上她不是公主,按照正常的俗称,她应该叫孙二娘,有点不太好听,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卖包子那位】

TOP

0
  第297章 荆州来人

  鼓点声声,愈加急迫,孙尚香和刘璟相距约二十步,他们相对舞剑,看似互不关联,孙尚香是越女剑舞,姿态轻盈,舞姿优美,如一枝柳条在风中飞舞。

  而刘璟酒意正酣,舞出一套霸王剑,传说是项羽所创,动作沉稳浑厚,气势豪迈,大开大合,颇有男儿英雄之气,和孙尚香的轻盈完全相反。

  大堂上,客人们不断喝彩,掌声如雷,连刘备也忍不住大声喝彩起来,“好一个女中豪杰,备生平未见也!”

  他端起酒杯,又自言自语眯眼笑道:“娶妻当如此妇!”

  这句话的声音不高,离他稍远的张昭没有听见,但另一边的孙权妻子谢氏却听见了,她眉头微微一皱,这可不是长辈该说的话。

  谢氏拉了拉丈夫的衣袖,低声对他说了两句,孙权一怔,忍不住回头看了刘备一眼,见刘备喝酒手抖得厉害,几乎一半的酒都泼洒在衣服上,却毫不知觉,这就是醉态已现了。

  孙权连忙一招手,命人把诸葛瑾找来,很快,诸葛瑾上前,孙权指了指刘备,低声道:“他醉了,速找亲卫扶他下去。”  

  这时,刘备兴致高涨,鼓掌大笑,“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诸葛瑾上前扶住他笑道:“皇叔可要更衣?我扶皇叔前去。”

  刘备的意识已经是半模糊状态,他身不由己地被诸葛瑾扶了起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这时,刘备的两名亲兵连忙一左一右架住他,将他从侧门搀了出去。

  大堂上的鼓声越来越急,孙尚香杏目微挑刘璟,她剑光如团影,渐渐向刘璟靠近,忽然一声娇斥,手中剑分出十几道光影,向刘璟刺去。

  她的青锋剑只是一把仪剑,没有开刃,无法伤人,但十几剑刺中刘璟,也会让人有点难堪,这也是孙尚香的目的,她当然不敢真的伤害刘璟,但如果能刺他十几剑,让他难堪,她也能出一口气。

  刘璟酒意正酣,一套霸王剑舞得淋漓尽致,忽然见孙尚香乱剑刺来,他哈哈一笑,长剑一挑,‘当!’的一声,精准地击中对方剑身,孙尚香只觉手臂酸麻,手中剑差点飞出去。

  就在这时,刘璟侧身出现在她身后,把手中剑放在地上,对她微微笑道:“良辰美景,公主不如也弃剑,我们共舞一曲?”

  “你让我劈上一剑,我就弃剑和你共舞!”

  两人身影交错,互相交换了位置,孙尚香又连连劈出两剑,低声问道:“答应吗?”

  “呵呵!这个面子我可丢不起。”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孙尚香深深吸一口气,喝斥一声,手中剑如暴风骤雨般向刘璟刺去,连孙权也吃了一惊,满脸怒容,妹妹怎么如此不知好歹,竟对贵客如此无礼。

  两边宾客安静下来,没有人再喝彩,此时谁都看出来了,孙公主并非是对刘璟示爱,而是借舞剑泄愤,她手中剑狂风骤雨般向刘璟劈去,这剑中不知怀有多大仇恨。

  刘璟不慌不忙地躲避她的剑势,虽然孙尚香的剑法看似眼花缭乱,但在刘璟眼中,她的剑法大多华而不实,没有力量,没有速度的变化,只是招式繁杂。

  刘璟一连闪开她数十剑,已经退到巨大的圆柱前,退无可退,孙尚香心烦意乱,她见刘璟总是在最后一刻从容不迫地躲过,她心中大急,再次娇喝一声,迎头一剑劈下。

  这一剑她使出了十成的力量,就算是仪剑,如果劈中脑门也会出事,大堂内一片惊呼,孙权气得一拍桌子,可就在这时,意外却发生了。

  刘璟一闪身躲开了这凶狠的一剑,孙尚香并没有一剑劈空,而是重重一剑劈在木柱上,巨大的反弹力悉数还回,孙尚香手中剑再也捏拿不稳,‘当啷!’一声刺耳声响,长剑落在地上。

  大堂内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们,刘璟拾起剑,笑眯眯递了回去,“孙姑娘还要再舞剑吗?”

  孙尚香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她竟然败在刘璟的空手之上,巨大的羞耻感令她无地自容,她一跺脚,转身便向殿外跑去。

  大堂再次热闹起来,周瑜笑道:“璟公子之谋略令周瑜敬佩万分!”

  “公瑾过奖了!”

  刘璟微微一笑,回头向孙权施一礼,“刘璟处置不当,失礼了,请吴侯莫要见怪。”

  孙权叹息一声,“是我要向公子道歉才对,我太娇惯她,她实在不懂事,以致她对贵客无礼,请璟公子原谅舍妹。”

  刘璟一笑,“这点小事,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

  宴会在尽兴后散去,刘璟在侍卫严密保护下回到了陶府,他此时酒意已有七分,脚下也有些不稳了,一进大门,管家便上前禀报道:“姑爷,江夏来人了,有重要消息送来!”

  刘璟的意识还是很清醒,笑问道:“人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士兵们让开一条通道,一名军官快步上前,正是刘璟的侍卫长李青,他上前单膝跪下,呈上一封信,“这是徐长使信件,请公子过目。”

  刘璟收了信,却不急着看,又问他道:“武陵郡那边事情怎么样了?”

  “回禀公子,已经办妥。”

  李青又取出一封信,“这是赵将军给公子的亲笔信。”

  刘璟倒急着要看赵云的信,他急匆匆回到自己的院子,刚进院门口,一名侍女跑上来扶住他,担心地问道:“公子,你喝醉了吗?”

  刘璟顿时觉得不对,他屋里虽然有三个侍女,都胆小之极,不敢和他说话,更不用说主动来扶他,而且这个声音。。。。好耳熟。

  刘璟看了她一眼,却见是一张白白净净的包子脸,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小包子!”刘璟一下愣住了,扶他的侍女,竟然是自己的贴身侍女小包子,她怎么来了?

  “你怎么来了?”

  小包子脸一红,有点做贼心虚地避开他的眼睛,“先回屋再说吧!”

  小包子将他的手臂绕过自己肩膀,扶着他向屋里走去,两名亲兵也不再跟随,退了下去。

  走了书房,小包子扶着刘璟坐下来,又给他端来一杯刚煎好的茶,刘璟看了一下四周,他发现那三个侍女都不见了。

  “我让她们走了。”

  小包子气鼓鼓道:“一个个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做,也不了解你的习惯,留下来就是多余。”

  “哦!”

  刘璟对三个侍女没有印象,走了也无所谓,他喝了几口热茶,酒意清醒了两分,又笑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你怎么来了。”

  “我....我再给添点茶吧!”

  小包子拾起杯子,又慌慌张张出去了,刘璟望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包子跟着他已经五年了,今年已经十六岁,除了长高一截,长得丰满很多外,模样和从前几乎没有变化,当然,她从前什么样子,刘璟也有点记不清了。

  小包子一直是他的贴身侍女,对他的习惯了如指掌,有她在,日常起居确实要舒心很多。

  不多时,小包子端了一杯茶又回到房间,她已经想到了说辞,她将茶放在桌上,又取两个软褥给刘璟靠墙垫着,抿嘴笑道:“夫人担心公子一路没人照顾,那些亲兵又毛手毛脚,让她不放心,正好除长史让李青头来送信,夫人就让我一起跟来,说实话,我可不想来看你脸色,你若不想我来,我明天就走。”

  刘璟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蛋,笑道:“你这个古怪精灵,我会不知道你心思?你来我很高兴,不会生气的。”

  小包子的脸已经被刘璟捏习惯了,平时也不在意,但现在她居然脸一红,有些羞涩地转过身去,取出了一封信。

  “这是夫人给你的家信。”

  提到信,刘璟顿时想起还有徐庶和赵云的信,他从怀中摸出两封信,徐庶的信中说,他走后不久,天子便派使者和刘敏一起回到江夏,正式册封他为荆州牧,加封樊乡侯。

  这个刘璟已经听鲁肃说了,他倒没有惊讶,倒是刘敏提到,如果他愿意投降曹操,曹操将加封他为襄阳王,子孙永为荆州牧。

  虽然条件很诱人,但刘璟也只是笑了笑,暂时不考虑此事,他又取出赵云的信,居然写满了两张纸,眯着眼在灯下慢慢看。

  他在给赵云的信中只是谈一些练武中疑惑和家常之事,另外还告诉他了刘表临终前是让他刘璟继任荆州牧这个秘密。

  而赵云的回信丝毫不提他自己在武陵郡的情况,而是写满了他的武功心得,主要是他对丹凤朝阳枪和落凤功法的体悟。

  对于一般练武人,他们看不到赵云的武艺的心得,但对于刘璟却非同小可,他在练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赵云都有详细的解释,使他竟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他的酒意一下子醒了大半,坐直身体一条条看下去,看得他如醉如痴,身边的一切都忘记了。

  他几乎是自学,尽管他依靠自己的悟性和不懈努力,学到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但他毕竟是自学,还是有一些不解之处,隐藏着一些问题。

  在遇到武艺稍逊的敌人时,或许没有什么影响,但遇到劲敌时,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当然,以他的身份,很多时候也不必他出手,但对武学的酷爱,使他急于解决这些问题,而现在,赵云把答案都告诉了他。  

  他忽然站起身,从屋角提起长戟快步走出门去,小包子见公子去练武,便连忙向厨房跑去,她知道公子的习惯,在练完武后一定要吃东西。

  院子里,他霍地凌空刺出一戟,气势迅猛强劲,他挥动长戟,院子里顿时闪过一片青影,很多平时无法领会理解的难点,在这一刻都豁然贯通。

TOP

0
  第298章 紧急情报

  在随后的两天里,刘璟在安静中度过,孙权没有再来找他,也没有安排什么活动,得此闲暇,他把东吴美景好好游逛了一番。

  这两日,天气渐渐到了白露,正是八月中旬,东吴城开始热闹起来,不过汉末还没有中秋节,只有一个八月节。

  时间就是白露后的第一天,每年也大概在中旬左右,这一天要求全家团圆,清扫祭神,后来的中秋节或许也就渊源于此。

  不过今年对于江东人还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八月十四日是吴侯之母的寿辰,吴侯第一次为母亲祝寿,祝寿采办,各种仪式虽然都是官方来做,但一些必要的喜庆气氛还是普通民众参与营造。

  东吴城内,几乎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挂上松枝和柏枝,表示松柏永寿之意,很多人家还贴上了大红的‘寿’字,清扫街道,去除污秽,这些都是本身八月节要做的事,只是今年的八月格外喜庆热烈。

  在东吴城西,有一座占地约五亩的酒馆,名叫冠云楼,酒馆高三层,可同时容纳五百人同时就餐,是东吴城最大的酒馆,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冠云楼也是陶家的产业,尽管它每年赚的钱令无数人眼红,但对于陶家,酒馆的利润在所有产业中实在是不值一提。

  中午时分,刘璟带着小包子、李孚、蒋琬以及十几名手下踱步来到了冠云楼酒馆,刚到酒馆门口,满脸笑容的掌柜带着一名酒保立刻迎了出来。

  “姑爷来了,位子都给您留好了,在三楼雅室内,请随小人前去。”

  凡是陶家产业,无论管事还是伙计,见到刘璟都是称姑爷,而且陶家其他女婿却得不到这个殊荣,所以陶家内部提到姑爷,大家都知道是指刘璟。

  刘璟笑了笑,跟随他上了三楼,走进一间布置清雅的房间,这是套房,有里外两间,刘璟使一个眼色,让包子跟随亲兵先进去,外间里只有刘璟和掌柜两人,刘璟这才问掌柜道:“最近几天,有什么情报要告诉我?”

  原来,这家所谓的冠云酒馆已经成了江夏军在江东的情报据点,这也在情理之中,陶家在江东和巴蜀生意极大,产业无数,在当地人脉已深,利用它们收集情报是最合适不过。

  而且这还是陶烈主动提出,刘璟也答应了,两年前正式开始实施,整个陶家只有陶烈、陶胜和陶利三人知道此事,而江夏军这边,由记室参军董允负责。

  这个冠云酒馆掌柜名叫谢文,原本是江夏军中一名屯长,长得面容和善,便被挑选出来接任冠云楼掌柜,除了他之外,还有八名酒保是他的手下。

  谢文要跪下见礼,刘璟给他使个眼色,谢文会意,便没有跪下去,低声道:“最近江东开始了战备,十天前,吴侯下达了征兵令和集船令,征兵四万人,所有造船工匠全部集中到丹徒船从厂,并向民间征集龙骨巨木,江东上下都在议论,认为江东要开战了,不过大家都在说要和江夏开战。”

  刘璟点点头,普通人这样想很正常,江东偏安已久,很少会想到曹军会打来,而江东人却知道和荆州是世仇,更清楚三年前的柴桑之战,那场惨败成了江东人之耻。

  “辛苦你了,有什么最新消息,可随时向我汇报。”

  “卑职一定尽心竭力!”

  刘璟拍了拍他的肩膀,走进了里间,里间面积不小,十几名亲兵挤坐在一张朝北的大桌前,互相斟酒倒茶,李孚和蒋琬则坐在另一边,低声聊天,小包子则背着手站在窗前,向下面探头张望。

  见刘璟进来,小包子笑道:“公子,外面居然有两队女骑兵,都英武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亲兵们都吓一跳,纷纷站起身要拔刀,除了小包子外,房间里所有人都知道女骑兵意味着什么?刘璟却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没什么大不了,不要慌乱。”

  刘璟负手慢慢走上前,只见在门前小河的对岸上,确实出现了两队女骑兵,每队约二十人左右,都都披挂盔甲,手执弓箭和短矛,从东西汇拢而来,在队伍中间,出现了一名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将,正是孙尚香。

  她一抬头,正好和三楼的刘璟打了个照面,刘璟向她微微一笑,这小娘还不死心吗?

  孙尚香狠狠瞪了他一眼,调转马头向西城门而去,两队骑兵也跟随着他,就仿佛她们只是路过这里。

  “公子,那个女子是谁?她刚才好像是在瞪你。”旁边小包子小声地问道。

  “她是吴侯之妹,昨天在吴王宫,我和她发生了一点小误会。”

  刘璟见孙尚香出了西门,便坐了下来,这时,十几名酒保送酒菜而来,很快,各种菜肴便摆满了桌子,亲兵们也不客气,拒案大嚼起来,不过他们却有分寸,酒不能多喝,每人只有三杯。

  李孚和蒋琬也推杯换盏,在另一边喝酒聊天,刘璟吃了片刻,回头见小包子还在窗前,便笑问道:“小包子,怎么不吃饭?”

  “公子快看,她又回来了!”小包子指着窗外喊道。

  刘璟将身子靠近窗子,只见孙尚香果然骑马又回来了,不过她好像换了一身衣服,不再是骑士打扮,而穿一袭长裙,身后的女骑兵们也没有跟来,只有她一人前来。

  “公子,她一定是来找你。”小包子有点紧张道。

  刘璟笑了笑,“随便她如何,你坐下来吧!”

  片刻,外面传来脚步声,只听孙尚香对守门的两名士兵道:“请转告你家公子,就说孙家二娘求见!”

  声音也变得轻柔了,很有礼貌,要是平时,估计她就会一脚踹门进来了,刘璟笑道:“让她进来!”

  门开了,孙尚香款款走了进来,仪态婀娜,步步生莲,令人眼前一亮,她长得极为美艳,虽然不施粉黛,却更有一种天生丽质之美。

  她的长弓宝剑也都不在身边,从一个令人头疼的女罗刹变成了仪态曼妙的大家闺秀,连刘璟也忍不住暗暗喝彩,‘好一个美貌的女子。’

  “璟公子,我可以坐下吗?”孙尚香浅浅一笑,美眸中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让小包子也看呆了。

  “请坐!”

  刘璟一摆手,忍不住笑道:“姑娘此时的仪态更令人赏心悦目。”

  孙尚香嫣然浅笑,在刘璟对面坐下,她又向李孚和蒋琬欠身点点头,这才对刘璟道:“我昨晚想了很多,兄长说得不错,你确实对我有恩,所以我今天特来向你致谢!”

  她又取出一串白玉佛珠放在桌上,推给刘敏,“按照江东风俗,向人致谢不能空口白牙,这串白玉佛珠是大娘十年前送给我,是我三件最心爱物品之一,特赠给公子,以表示我的谢意。”

  刘璟收了佛珠,笑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我愿意和姑娘和解,过去恩怨一笔勾销。”

  孙尚香淡淡一笑,“这串佛珠公子收下了吗?”

  “既然是姑娘谢意,我怎能不收。”

  见刘璟收下佛珠,孙尚香一翻脸,冷冷道:“恩已谢,仇却未结,刘太守当年挟持我上船,刀破我肌肤,此仇我铭记于心,还有昨晚之事,我也会和你一一算帐!”

  刘璟没料到她说翻脸就翻脸,心中也有些不爽,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怒意,淡淡问道:“昨晚那桩小事也算是结仇吗?”

  “对你是小事,对我可不是!”孙尚香咬着嘴唇道:“你知道把我的剑击落,意味着什么吗?”

  “如果姑娘愿意告诉我,我不介意听一听!”

  孙尚香嘴唇动了动,却见刘璟脸上似笑非笑,不由粉脸一寒,“我不会告诉你,你只要知道一点,我孙尚香恩怨分明,伤害过我之人,我绝不会放过。”

  刘璟懒得和她争辩昨晚之事,她想记仇也就随她了,他笑了一笑,“我不是答应了你,让你射三箭吗?”

  “正是!就请你兑现承诺,随我去西城外校场。”

  “现在?”

  孙尚香肯定地点了点头,“就是现在!”

  刘璟笑了起来,“我记得你亲口说过,三个月内履约,没错吧!”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孙尚香寒着脸注视刘璟。

  “我也不知道,至少今天我没有心情,时值中午,不如孙姑娘和我一起用餐吧!我来请客,如何?”刘璟毫不生气,依旧笑眯眯问道。

  “不必了!”孙尚香冷冷瞪了他一眼,起身快步离去。

  只听她脚步声下了楼,小包子忧心忡忡道:“这个女人真是凶蛮,公子怎么会和她结仇?以后可就麻烦了。”

  “呵呵!我的仇家遍布天下,也不在乎多她一个。”

  就在这时,掌柜匆匆奔了进来,将一封信递给刘璟,在他耳边低声道:“江夏刚刚送来,说有紧急情况。”

  刘璟打开信匆匆看一遍,顿时脸色大变。

TOP

0
299章 急返江夏

      这是江夏转来的情报,曹操率领三万大军出现南阳郡,如果消息属实,那就是曹操没有返回邺郡,直接南下去了南阳郡。

      刘璟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如果蔡瑁借用这次机会投降曹操,那么荆州的局势将立刻改变。

      尽管襄阳和樊城都没有了船只,但并不意味着曹军就从别处搞不到船只,只须几十艘小船,曹军便可在数天之内渡过汉水。

      而且,这个消息来得很及时,可以借此谋个脱身。

      一念至此,刘璟决定马上回江夏,一刻也不想再耽误下去。

      刘璟对李孚和蒋琬道:“你们先回宿地整理行李,准备出发,我去见一见吴侯。”

      “公子,发生了什么事?”李孚见刘璟神情凝重,他心中也有一点担心起来。

      “回来我再告诉你,你们先带小包子回去。”

      刘璟又对亲兵们道:“回来再吃吧!先和我去吴王宫。”

      众人起身离开了冠云楼,李孚和蒋琬回陶宅收拾,刘璟则带着十几名亲兵向吴王宫赶去。

      ........

      吴王宫,这两日江东方面也在低调处理荆州之事,这是因为江东内部需要时间达成共识,毕竟孙权也需要时间再仔细权衡此事。

      由于天子已下旨封刘璟为荆州牧,那么这件事就很容易达成共识,短短两天时间,江东内部便基本上统一了意见。

      联手江陵、襄阳攻灭江夏显然已经不现实,那么顺势承认刘璟的荆州正统,和江夏结盟也就成了主流意见。

      尽管张昭、诸葛瑾等重臣还持保留态度,但至少他们已不再反对和江夏结盟。

      书房内,孙权正在伏案批阅各地的文牒,这些天他心思都在荆州之事上,积累了大量的公务,从上午忙碌到现在,他几乎都没有抬过头,连午饭也顾不上吃。

      “吴侯!”

      一名侍卫在门口小声禀报:“璟公子在宫外求见,说有重要事情要和吴侯商议。”

      “速请他进来,在青石堂相见!”孙权虽然很忙,但和刘璟求见相比,这点忙碌也不算什么了。

      不多时,一名侍卫领着刘璟走进了青石堂,青石堂是孙权接待贵客之处,因孙权收藏的一幅名画,‘明月照青石’而得名。

      刘璟刚走到堂下,孙权便迎了出来,拱手笑道:“延庆觉得吴中名胜如何?”

      延庆是刘璟的表字,尽管称他表字的人并不多,乍听有些不顺耳,不过孙权改称他表字,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亲密的表现,至少孙权当众宣布视他为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吴中风景美不胜收,佳人似玉,碧水如带,只恨不得多住些日子,怎奈有紧急事情,特来向兄长辞行。”

      ‘辞行!’

      孙权一愣,“贤弟要走么?”

      刘璟点点头,“刚刚接到荆州紧急情报,曹军有了异动,不走不行。”

      “进堂内再说吧!”

      孙权将刘璟请进大堂,两人分宾主落座,孙权又命人把鲁肃找来,鲁肃是江东和江夏之间的一座桥梁,很多事情孙权都尽量让他也参与。

      鲁肃的官署也在吴王宫内,不多时,鲁肃匆匆赶来,在一旁坐下,刘璟这才对孙权道:“刚接到江夏消息,曹操已率三万军抵达了南阳。”

      这个消息令孙权也吃了一惊,急忙道:“曹操不是要回邺城吗?怎么到了南阳。”

      “他没有回邺城,直接来了南阳,应该是他得到了详细的战报,令他心中恼火,我现在很担心蔡瑁因此投降曹操,使江夏陷入危机。”

      孙权当然知道曹操南下宛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方已经稳定,他可以腾出手收拾南方了,那么,一场南北对抗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想到这里,孙权叹息一声,对鲁肃道:“看来最迟明年,曹军就将大举南下了,留给江东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必须要加紧备战了。”

      停一下,孙权又注视着刘璟问道:“延庆能否再住几日,等签订了江东和江夏的盟约后再回去?”

      刘璟沉吟一下道:“我会把李主薄留在江东,他可以代表我和江东慢慢商谈盟约细节之事,两家联合抗曹的大方向不变,但形势急迫,我必须要连夜赶回江夏,应对曹军和襄阳军队对江夏的联合进攻。”

      刘璟去意已定,孙权也无可奈何,他也担心曹操到来会给荆州局势带来大变局,便答应了刘璟的离去。

      “如果延庆一定要走,我当然不会阻拦,但我希望能带鲁副都督一同返回江夏,有他在,能保持江夏和江东的及时沟通,如果有需要,江东也会全力支持。”

      “多谢吴侯的支持,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准备了。”

      孙权将刘璟送出吴王宫,大门口台阶前,孙权向刘璟拱拱手,语重心长道:“曹军南下,不仅关系荆州生死,也关系到江东的危亡,我希望我们二人能永远并肩作战。”

      刘璟默默点头,诚恳地说道:“这也是我的希望!”

      刘璟快步走下台阶,翻身上马,带着手下疾驶而去,望着刘璟远处的背影,一直沉默的鲁肃忍不住道:“吴侯,就这样让他走了吗?”

      孙权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难道子敬也想将他扣留吗?”

      鲁肃摇摇头,“微臣并非此意,只是觉得他来没有几天,结盟尚未达成,还有很多谈判都没有做,他就这么一走了之,是不是显得江东之行没有什么意义?”

      孙权微微摇头,“其实所谓谈判签约,并非需要他参与,由徐庶参与便可,关键是他的态度,他既然肯来江夏,就说明了他的诚意,这就够了,没必要再扣留他,那样反而会逼迫江夏降曹,是我不希望看到之事,子敬,谈判之事,我就全权交给你了。”

      鲁肃这才明白主公让自己跟刘璟去江夏的深意,原来不光是让自己监视刘璟,同时也是让自己全权和刘璟谈判结盟,这份信任令鲁肃深为感动,他躬身施一礼:“微臣绝不辜负吴侯厚爱!”

      孙权拍了拍鲁肃的肩膀,转身回宫去,他又对侍卫吩咐道:“让周都督来见我!”

      ........

      当天下午,刘璟的船队便离开了东吴城码头,沿着胥江向太湖驶去,这一次,周瑜亲自率领五千水军及数百艘战船护卫刘璟西去。

      数天后,船队驶出了溧水,进入了长江,所有人心胸顿时变得开阔起来,刘璟负手站在船头,凝视着浩荡的江面,只见茫茫大江,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江水仿佛流向了天尽头。

      他心胸也变得豁然开朗,他又想起这次江东之行所用的各种权谋手段,不由有些哑然失笑,其实不必要这样气量狭窄,不必要使用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如果江东没有结盟的诚意,或者说他们内部并没有达成共识,那自己回去就是了,形势的危急会迫使江东主动来找自己,历史上,孙权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当曹军大举南下,孙权派鲁肃来荆州商议共同抗曹,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只是曹军势如破竹,不等鲁肃赶到,荆州便投降了曹军,使鲁肃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刘备。

      事实上,以当时刘备和刘琦的实力,还没有资格和孙权结盟抗曹,整个赤壁大战,几乎都是江东军独立战胜曹军,只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才使读者产生了孙刘联合抗曹的错觉。

      孙权看上的,更多是刘备的名声,使他的抗曹有了合法性,毕竟刘备有衣带诏在手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无形资产。

      正是这种无形资产,使刘备在曹操大败后得以尽揽荆州,成为赤壁大战后的最大得利者,这也是一种气运使然。

      而江东虽然自保成功,但在某种程度也是白白给刘备做了嫁衣,才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名言。

      不过,现在随着他刘璟的崛起,历史恐怕就会在这里改写了。

      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江,刘璟心中升起了万丈的雄心壮志,金鳞并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此时风云聚合,他刘璟一飞冲天的时刻即将来临。

TOP

0
第300章 饮马汉水

            按照正常的计划,曹操将直接从易县返回邺都,但南阳郡曹军的失败打乱了他的计划,那是始终挥不去的一块心病,在易县稍作休整后,曹操便率领三万精锐之军直下南阳。

      宛城,尽管曹仁一直在为襄阳战败而提心掉胆,希望面对曹操愤怒的时间能再拖一拖,他想象着东北地区寒冬将至,战争会被延长,至少到明年春天才能结束。

      那时形势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荆州三家内战爆发,他便可以趁机立下一些功绩弥补他此前的战败。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秋天刚至,曹军便结束了柳城的战役,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宛城,曹仁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接暴风骤雨痛击,关键是他无法向曹操交代贾诩之事。

      宛城,曹仁率领数十名将领在曹操马前跪下,战战兢兢道:“末将曹仁恭迎丞相入城。”

      曹操打量一眼诸将,贾诩、乐进、曹洪、李典四名谋士大将都不见了,使他心中一阵黯然,他没有大发雷霆,只摆了摆手,“诸位将领请起!”

      众人起身,曹仁感觉到曹操语气平静,并没有他担心的暴风骤雨来临,心中稍安,又连忙道:“请丞相入城!”

      曹操打马进了宛城,他直接进军衙大堂坐下,把众人屏退,大堂上只剩下程昱、曹仁、于禁和毛玠四人,曹操这才问于禁道:“文则,听说你被俘,然后又逃脱了?”

      曹仁心中一跳,他并没有说于禁被抓之事,丞相是从哪里知道,他心中更加不安起来,觉得丞相什么事都知道了。

      于禁满脸惭愧,上前躬身道:“属下无能,敌不过刘璟,被他生擒,但好在属下运气不错,得到一名乡党帮助,在半路逃脱。”

      于禁便将他逃脱的过程说了一遍,只是略有些改变,将两人押解他变成十几人押解,其中一名士兵编成他的同乡,正是这名同乡割断了绑缚他的绳子,才使他夺刀杀人,连杀数人,其余人跳河逃走,他再逼迫船夫将船驶回北岸。

      这是他和曹仁商量好的应对说辞,关键是没有对证,只要合理就能说得过去,这样就能掩盖贾诩之事。

      曹操倒没有深究于禁的被俘,只是笑了笑,“看样子,你真是和刘璟有缘分,这是第三次败在他的手上了,他若杀了你,人生倒也无趣了。”

      于禁羞愧得无地自容,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曹操的脸色一沉,阴森森地盯着曹仁问:“贾文和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从实招来,若敢有半点隐瞒,我剥你的皮!”

      曹仁只觉两腿发软,他想站住,但最终还是跪了下来,只得原原本本将曹洪和贾诩的矛盾说了一遍,曹操心中一叹,看了一眼程昱,仿佛在说,‘不幸被你言中!’

      在来南阳的路上,程昱便含蓄地告诉曹操,让贾诩去南阳监战不妥,此时曹操已经知道张绣自杀之事,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小看了曹家子弟和张绣、贾诩之仇。

      这其实是他曹操的责任,他视人如己,小看了曹昂、曹安民之死给家族留下的仇恨,曹操暗暗叹了口气,心中对曹仁也就消了几分,又问曹仁道:“然后又发生了什么?让贾文和投降了江夏?”

      曹仁已经感觉到曹操的语气缓和了,连忙解释道:“因为刘璟伏击于禁将军一事,时机把握得太精准,我们就怀疑有人泄露了计划,恰好此时,军营中有传言,贾文和暗通刘璟,在几方对峙后,虽然证明贾文和无辜,但曹洪和他已势同水火。

      这时贾文和也主动提出回邺都,我便同意了,派人护送他回去,不料半路被甘宁所劫,贾文和便被抓去了江夏,至于后来他怎么投降了刘璟,属下确实不知。”

      曹操何等老辣,他听出曹仁还有未尽之言,就是关于曹洪,曹洪怎么逼迫贾诩,曹仁说得很含糊,不过这是他的家事,而且曹洪还在江夏,曹操便不再多问。

      他沉思片刻,问毛玠道:“这次襄阳之战,孝先认为我军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毛玠心中也有点担心曹操追究他用计失败之责,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料曹操在问了贾诩之事,便不再继续追问新野战败的原因,他心中也稍稍安定,连忙道:“属下认为,战船不足是我军最大的软肋,这次襄阳之战,我们之所以一直被动,两次战败,就是因为江夏水军犀利,控制了江面,如果我们要继续进攻江夏和江东,那就必须有数千艘战船。”

      曹操点点头,“平定南方,战船是必须的,而且是首要军备,不知道现在我们手中有多少战船?”

      说到战船,曹仁不由羞惭万分,他是主将,这个责任他不想推却,便道:“回禀丞相,我们水战大败,手中已无一艘战船,只有十几艘小渔船,属下实在是无颜见丞相。”

      曹操不由眉头一皱,竟然只有十几艘小船,这让他明年怎么南下?

      “襄阳那边有多少船只?”曹操又问道。

      “襄阳水军也全被江夏歼灭,据我所知,最多也不过十几艘渡船。”

      曹操沉默了,他才意识到战船问题的严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南征计划,就是镜中之花。

      这时,程昱笑道:“我听说襄阳官府仓库中还有十几万根巨木,都是造船的上佳材料,如果我们得到它,一年之内,便可以造出千艘战船。”

      曹仁摇摇头道:“已经晚了,襄阳那边的传来消息,蔡瑁和刘璟达成协议,襄阳用这些木头换取樊城和新野等江北之地。”

      “那你怎么不制止!”

      曹操终于勃然大怒,拍桌子怒斥曹仁,“既然你知道这件事,你为何不制止蔡瑁,听之任之,难道你不知道战船对我们的重要吗?”

      曹仁吓得战战兢兢,低头不敢接口,曹操背着手走了几步,忍住怒火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不久之前,不到一个月。”

      程昱接口道:“如果是这样,仓库中的巨木应该还有一部分,不可能在一月内全部运光,丞相要当即立断。”

      曹操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在路上考虑清楚了,现在不过是要立即实施罢了,曹操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曹仁,“速派人给蔡瑁送去。”

      曹仁立刻奔出大堂,把信交给亲兵,嘱咐了几句,又回到大堂,曹操这才令道:“大军立刻南下,攻克新野樊城,饮马汉水!”

      .........

      尽管曹操远没有做好大举进攻荆州和江东的准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襄阳的进攻,蔡瑁和张允早就暗中投降了他,他现在不过是来收割已经成熟的庄稼,为他大军正式南下打下基础。

      五万曹军早曹操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向南进发,三天后抵达樊城,江北都督张允献樊城和新野投降了曹操。

      滔滔的汉水岸边,曹操驻马凝望对岸襄阳城,他回头对众将笑道:“我年轻时曾去襄阳城拜见蔡讽,以求能得到这位大儒的赏识,这一晃就是三十年过去,今天再想年轻之事,依然历历在目,就仿佛是昨晚才发生,各位有这种感触吗?”

      身后张辽笑道:“丞相说得是人之常情,属下也经常有这种感受,被一件事触怀,便会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曹操点点头,用马鞭一指襄阳,对张允笑问道:“张将军,襄阳可有造船之所否?”

      张允躬身谄笑道:“回禀丞相,向东二十里是襄阳水军大营,在大营旁边便是造船所,占地颇大,有官匠千余人,这段时间正日夜赶造渡船,不仅是官家,其实荆州各地都有私家造船之所,把他们征集起来,规模不小。”

      “这些官匠会不会趁乱逃走?”

      “请丞相放心,蔡军师已经考虑这一点,所以派两千军队把守造船所,他们逃不掉。”

      曹操又想起一事,问道:“襄阳库房中的造船之材还有多少?”

      “这个...卑职不是很清楚,但前段时间江夏大量船只前来搬运,运走了很多,估计只剩三成了。”

      “只剩三成!”

      曹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眼中露出恼怒之火,只剩下三成,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程昱在一旁笑道:“其实丞相不必为此事担心,天下造船之匠何止荆州,黄河两岸就有很多,丞相可他们征集而来,足有万余人,造船之木也不止荆州有,属下后来想起,南皮和黎阳的仓库中就有不少,再收集天下之材,应该完全能满足造船所需。”

      “可运输怎么解决?”

      毛玠也在旁边解释道:“属下祖父也善于造船,我见过他们运输木头,是用桐油在木头刷上几道,阴干后就不怕渗水,直接扎成木排从水上浮运,省时省力!”

      “好!”曹操欣然点头,对毛玠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去协调,可传令天下郡县,运输造船之木到南阳,两个月内必须运到,否则惟太守县令是问。”

      “属下遵令!”

      曹操又对程昱道:“造船之事,我想将交给仲德全权负责,此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唯有仲德才能让我贴席入睡。”

      程昱微微一笑,“既然丞相如此信任,我自然不会让丞相失望。”

[ 本帖最后由 ai185210119 于 2013-10-2 13:02 编辑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0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