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兵临天下【作者:高月】(全书完)

0
  第1104章 中原大战(三)

  或许是因为于禁军队疾北上的缘故,汉军主力没有赶上拦截曹军,刘璟在得知于禁的两万曹军已经被庞德骑兵和魏延军队所拦截,他改变了计划,转而命令汉军向谯县进。

  此时,寿春的黄忠和刘虎也率领六万汉军和数百艘战船北上谯郡,而从义成县北撤的东路一万曹军也成功逃脱汉军拦截,抵达了谯县,使谯县曹军达到三万人。

  与此同时,曹仁率领八万曹军也正从徐州向谯县方向挺进,战争阴云在谯县上空聚集,双方围绕着谯县的战役一触即。

  汉王刘璟率领十万大军抵达了距离谯县约十里的梨木镇,这是一座不到百户人家的小镇,因战争到来,小镇的居民早已跑光,只剩下数百间空荡荡的屋子。

  汉军在小镇以东的旷野里修筑大营,汉军大营占地上万亩,用石块和巨木构筑起高大厚重的板墙,为了防备曹军用火箭偷袭大营,汉军派出两千巡哨在外围巡逻,又在五百步外构筑一道外墙,并在板墙前挖掘数十丈宽的浅沟,引入河水,这样一来,就算曹军突破外围斥候,用火球弹射大营,也很难成功。

  这也是汉军在经历数十战后的经验和教训,尽管刘璟一向偏向于奇兵出击,但在这种决定天下大局的战役中,他却异常谨慎,不会出一丝差错,也不会出现一个漏洞。

  近万顶大帐已经搭建起来,在中间有一顶占地约三亩地的羊毛巨帐,这便是汉军的王帐,同时也是中军大帐,刘璟正和十几名大将及谋士站在沙盘前商议这次中原大战的一些细节。

  战略早已经定下,全歼徐州曹军,统一中原,关键是怎么打,这里面有好几个方案,赵云笑道:“殿下一向出兵果断,为何这一次如此犹豫,以我们的兵力,已经远胜曹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攻下谯县,莫非殿下是想围城打援?”

  刘璟点点头笑道:“子龙猜得不错,这一次我确实是想围城打援。”

  刘璟指着谯县和彭城道:“无论许昌、谯县和彭城都是易守难攻的雄城,许昌城是因为曹军兵力太少,被我们轻易攻下,而谯县和彭城则不一样,尤其是彭城,城池坚固高大,粮食储存极多,被曹仁经营多年,民心稳定,如果曹军以数万军队死守彭城,我们恐怕很难攻下彭城,所以利用曹军无法放弃谯郡的心理,将曹军引来谯郡决战,才是我们的取胜之道。”

  赵云默默点头,旁边司马懿笑道:“为这次中原大战,我们已经准备了数年时间,部署已经到位,兵力也远曹军,所以只要我们谨慎出兵,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我们需要有信心。”

  刘璟见众人都理解了为什么不急于攻打谯县,又笑道:“还有一个消息我要告诉各位,曹丕已经到了徐州,这可是利好消息啊!”

  “殿下何以这样说?”文聘不解地问道。

  庞统笑了笑,“我来替殿下回答大家的疑问,曹丕和曹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曹丕更偏重于政治上的影响,而曹仁主要考虑军事,一旦曹丕坐镇徐州,那么中原曹军的战略就会有所变化,最典型就是曹仁原本想放弃谯郡,向引汉军去徐州决战,使我们的后勤线不断拉长。”

  说到这,庞统举起一份曹军军令道:“这是从于禁手中缴获的一份军令,曹仁命令于禁撤回徐州,可以看出曹仁最初的计划,放弃谯郡,死守徐州。”

  众将传递这份军令,这才明白于禁军队为何会撤回谯县,这必然是曹丕的命令了。

  庞统又淡淡道:“曹丕是绝不会放弃谯郡,因为谯郡是曹氏的祖地,曹氏家族的祠堂就位于谯县内,一旦谯县失守,曹丕先无法对曹操交代,其次对曹氏政权延续是个极大的忌讳,所以我相信正是曹丕不肯失守谯县,才改变了曹仁最初的战略部署,迫使曹仁不得不救援谯县。”

  庞统的分析十分透彻,令众人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曹军竟然面对的是死局,三年前的合肥大战就已经奠定了今天汉军的胜局,难怪司马懿说汉军为今天的中原战役已经准备了数年。

  文聘沉思片刻道:“如果要围城打援,那我们必须有一支军队插到曹军主力身后,截断他们撤回徐州的退路,殿下考虑过吗?”

  刘璟用木杆指向相县,“我已令吕蒙率一万军赶往相县,一旦我们和曹军主力决战,吕蒙就会迅插入曹军身后,截断曹军的退路,我在谯郡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曹仁上钩。”

  于禁已被带到汉军的大营内,他因为是在战场上投降,所以不算战俘,但在刘璟没有开口之前,于禁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被软禁在一座大帐内。

  于禁的心中十分紧张,他已听说魏公时日不长的消息,于禁同样不看好曹魏,他也知道汉国必将灭亡曹魏,统一天下,大势如此。

  于禁也不止一次考虑过自己的前途,如果是江东统一天下,或许他早就投降了孙权,偏偏汉国之主是刘璟,是改变他一生命运之人,他还记得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那个极有智谋的少年,他做梦也想不到,他当年在穰山遇到少年,今天竟然成为天下第一雄主,让他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就在于禁心乱如麻之时,有士兵快步走到帐前,紧张地说道:“于将军,汉王殿下来了!”

  于禁大吃一惊,此时他已来不及多虑,转身走出大帐,迎面正好看见汉王刘璟快步走来,于禁不敢和刘璟对视,上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罪臣于禁,参见汉王殿下!”

  刘璟微微笑道:“于将军,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不必多礼,请起!”

  “谢汉王殿下!”

  这一刻,于禁打定了主意,不管刘璟对他怎么客气,他都要保持臣下之礼,绝不可得意忘形。

  他依旧低着头,等待着刘璟的吩咐,刘璟见他没有回应自己,便笑了笑,走进大帐坐下,刘璟见于禁依旧垂手而立,便笑道:“于将军不必紧张,以常礼相待即可,请坐下说话。”

  于禁坐下,他叹了口气道:“多谢殿下开恩,不杀于禁,于禁感激不尽,以后愿为殿下效力!”

  刘璟点点头,问道:“这次中原之战,于将军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禁眼皮一跳,他没想到刘璟问得如此直接,尽管他心中也有点为难,不想立刻就对曹军不利,但他心里也明白,武将不比文官,他的机会已经不多,如果他想在汉军有一定地位,就要抓住一切立功的机会,为了将来和子孙的荣华富贵,于禁也豁出去了。

  “启禀殿下,中原之战的关键在于攻克彭城,彭城虽然固若金汤,但也不是没有弱点。”

  刘璟顿时精神一振,他并不知道彭城的弱点是什么,但于禁作为在曹军中植耕多年的老将,他却很清楚彭城的弱点在哪里?而且于禁一语点中中原大战的关键,确实就是彭城的得失。

  “于将军请直言!”

  于禁沉吟片刻道:“彭城最大优势就是曹仁对这座城池控制力极强,他在城中很有威信,随时可以动员数万民夫为他效命,也可以让士兵跟随他血战到底,但这其实也是彭城的最大弱点所在,一旦彭城失去了曹仁,就如果失去魂魄,没有人能取代曹仁在城中和军中的威信,就连曹丕也不行,所以殿下要破彭城,必须要不惜一切阻止曹仁返回彭城,只要曹仁回不了彭城,汉军只需围困彭城一个月,彭城就会投降。”

  刘璟点了点头,于禁的话很有道理,看来只派一万军队拦截曹军的退路还是不够,还得再派军队。

  刘璟欣然道:“于将军的建议我记住了,希望于将军有更多更好的建议,为汉国统一天下,为大汉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卑职愿为统一天下而竭尽全力。”

  刘璟接见了于禁,也就意味着于禁正式成为汉军一员,不过刘璟暂时没有让他参与中原大战,而是令他为随军幕僚,加封偏将军。

  同时,刘璟接受了于禁的建议,又命刘虎率两万军赶赴相县,这样一来便使截断曹军退路的汉军兵力达三万人,无论如何,刘璟不会再让曹仁逃回彭城。

  就在汉军在谯县以东修筑大营的同时,曹仁率领八万主力军已经杀到距离谯县约百里外的酂县,此时曹仁已得到了于禁军队在城父县附近遭汉军拦截的消息,两万军队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令曹仁极为紧张,他知道于禁军队的战斗力,两万军队竟然全军覆没,那绝不会是城父县汉军能办得到,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汉军主力已经杀至。

  曹仁也有着极为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治军严谨,为人谨慎,尽管他是接到曹丕的严令,命他无论如何要保住谯县,保住曹氏宗祠,但曹仁还是不急于赶往谯县,他深知一旦大军进入谯县,他就会处于被动,让牛金守住谯县,他在外围作战,更加灵活主动。

  就在这时,曹仁忽然得到一个令他感到不妙的消息。

TOP

0
  第1105章 中原大战(四)

  大帐内,曹仁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颇为心烦意乱,他刚刚得到消息,汉军又调动益州和汉中的五万大军赶赴南阳,也就是说,汉军最后投入到中原战役的总兵力将达二十五万之众。

  而他们只有十五万,在于禁两万精锐之军被汉军歼灭后,只剩下十三万军队,汉军两倍于己,这场战役怎么打?

  曹仁确实感到十分被动,他不明白曹丕为什么要赶来,来了之后就干涉他的战略,使他之前的种种布局都付之流水,使他处于一种极大的被动之中。

  于禁军队被歼灭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当然知道于禁北撤很可能会遭遇汉军拦截,所以他才命令于禁撤回徐州,避开东进的汉军主力,而就在他命令送到于禁大营的同一时刻,曹丕的命令也送到了于禁手中,令于禁立刻北上增援谯县。

  这让曹仁气得差点吐血,就算他想劝说曹丕放弃这个命令也来不及了,这一来一往需要几天时间,无奈之下,曹仁也只得执行曹丕给他的命令,不准丢失谯县,他率领八万大军赶赴谯县,同时派人去通知于禁,暂缓行军,等他主力抵达谯县后,再与他汇合。

  这是曹仁避免于禁军队被全歼的唯一机会,尽管曹仁行军火,但他还是晚了一步,于禁的两万军队已被汉军全歼,这样一来,他的计划就完全被打乱了,这让曹仁有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他一时茫然了。

  谋士满宠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曹仁来回踱步,他深知曹仁的无奈,原本是曹仁坐镇徐州,指挥全局作战,现在却变成了曹丕坐镇徐州,曹仁沦为大将,这就使前期的准备和后面的实际作战脱节了。

  “都督,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既然于禁军队已经来不及挽救,那都督就不要被这件事扰乱心神,一但都督失去冷静,整个曹军都会面临巨大危险。”

  满宠的劝说终于使曹仁慢慢冷静下来,曹仁自己也深知此时不能浮躁,尽管曹丕接管了决策权力,但中原大战的执行人是他,中原大战能否获得最后胜利,关键还在他曹仁身上。

  曹仁走到沙盘前,注视着沙盘,沉思片刻问道:“先生以为汉军下一步在哪里?”

  满宠拾起木杆指向谯县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汉军不会急着攻打谯县,而是会围城打援,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是都督的八万军,所以汉军一定会在谯县附近扎下大营,等待都督军队靠近谯县。”

  “先生说得不错,刘璟一向善于战略,他知道怎么利用对方的弱点,这次世子南下,夺取了指挥权,他焉能不知,他一定会充分利用这一点。”

  曹仁负手走了两步,对满宠道:“我想命令牛金放弃谯县,连夜率军赶回徐州,集结兵力对付汉军,先生觉得妥当吗?”

  满宠沉思片刻道:“这确实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良策,但谯县的地位非常寻常,放弃谯县后,都督要考虑怎么向世子解释,如果将来能夺回谯县当然不错,可一旦夺不回谯县,都督就要承担一切责任,而且谯县失守,如果被魏公知晓,我担心魏公会承受不起这个打击。”

  满宠的话让曹仁左右为难,进军,他觉得太被动,可退兵,他又难以承受丢失谯县的责任,想了半天,曹仁终于下定决心道:“也罢!我先说服世子,等他同意后再撤军,不急这一时。”

  曹仁立刻修书一封,命一队骑兵以最快的度送往彭城,希望能说服曹丕同意他的撤军方案……

  夜色悄然降临,沉沉的夜幕笼罩着辽阔的平原,酂县以南的官道上,出现了一支万余人的汉军骑兵,这是由庞德率领的一万两千名关陇骑兵,汉军一共训练了三万骑兵,中原大战投入一万五千人,另外五千人由冷苞率领,驻扎在河内郡,还有一万骑兵则驻防长安。

  刘璟在决定实施围城打援的战略后,便立刻开始部署,庞德率领的骑兵就是先锋,这是为了防止曹军撤退而采取的牵制战术,一旦曹军撤离,骑兵就将动对曹军后勤辎重的进攻。

  庞德的骑兵在距离酂县约两里外的官道上缓缓而行,一万多人的骑兵规模足以被曹军现,很快,汉军骑兵便过了酂县,绕到县城的东南方向,庞德派出几队斥候前去附近探查曹军动静。

  这时,后面一名骑兵疾奔而来,远远大喊:“将军,有殿下命令!”

  庞德连忙勒住战马,调转马头问道:“什么命令?”

  士兵取出一份汉王手谕,呈给了庞德,庞德连忙打开,对着火把匆匆看了一遍,刘璟命令他在酂县以东造出声势来,庞德明白汉王的意图,就是为了打消曹仁撤军回徐州的企图。

  他当即令道:“队伍随我来!”

  庞德骤然加快了马,率领一万两千骑兵向曹营的东面奔去。

  曹军八万主力抵达酂县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天时间,由于急于赶去谯县,辎重大多落在后面,尽管三天时间内,大量粮食军资已经运进了曹军大营,但还是有一部分粮草尚在半路上。

  当汉军骑兵突然杀到曹营以东时,也是巧,正好一支曹军辎重队从远处而来,辎重队由上千辆大车组成,主要运送粮食和草料,这支辎重队距离曹军大营只有十里,他们本想一鼓作气回大营休息,却没想到遭遇到了汉军骑兵。

  双方都感到惊讶,但这种惊讶只在短短瞬间便消失了,护卫粮队五百曹军大喊一声,纷纷举弩射向前方的汉军骑兵,一队汉军骑兵措手不及,被曹军弩箭射翻了数十人。

  庞德顿时大怒,对方非但不逃跑,还居然敢用弩射杀自己的骑兵,他立刻喝令道:“包围他们,给我斩尽杀绝!”

  官道两边喊杀声震天,汉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杀来,护卫粮队的曹军这才知道他们遇到的不是汉军斥候队,而是汉军主力骑兵,吓得他们不顾大车,四散奔逃。

  但此时已经晚了,三千骑兵率先杀至,冲入了护卫曹军队中,战刀劈砍,长矛疾刺,杀得曹军士兵哭喊连天,纷纷跪地求饶,哀求饶命。

  但庞德已经下了杀绝令,汉军骑兵毫不留情,前后屠杀,片刻便将五百曹军士兵全部杀尽,只剩下一群群吓得蹲在地上的车夫,他们没有遭到汉军骑兵屠杀,杀绝令不包括他们。

  这时,骑兵将十几名车夫带到庞德面前,他们纷纷跪地磕头求饶,庞德问道:“我们有多少骑兵?”

  “小人……不知!”

  “说!到底有多少?”

  庞德一声大喝,吓得几人浑身一颤,一名车夫鼓起勇气道:“大约有几千人。”

  “不是几千人,是两万多骑兵,看清楚了吗?”

  在庞德的喝令下,十几名车夫战战兢兢又看了一遍,果然是数不清的骑兵,估计也有两三万人,他们点点头,“小人看清楚了?”

  “放他们走,让他们去曹营报信。”

  十几名车夫被汉军带距离曹营不远处,一名骑兵军侯指着远处曹军大营喝令道:“去曹军大营!”

  十几名车夫吓得跌跌撞撞向曹军军营奔去,不多时便跑到大营前,他们对守兵大喊:“我们是运粮车夫,前来报信。”

  曹军士兵早已现外面有异常,一万多名弓弩手已经进入战斗位子,准备迎战汉军的偷袭,这时跑来十几个人,大喊自己是运粮车夫,令曹军士兵们面面相觑,一名将领一挥手,有士兵奔出,将车夫们带进了大营。

  曹仁也听到了现汉军的消息,急急赶到东营大门前,高声问道:“外面到底有多少汉军?”

  当值牙将躬身道:“巡哨斥候说,至少有上万人,黑夜中看不出清楚。”

  曹仁大怒,“连多少敌情都不清楚,要巡哨斥候何用?”

  这时,一名牙将快步奔来道:“启禀都督,有十几名车夫跑来,说是运粮队的,他们的粮队被汉军截杀。”

  曹仁俨如被迎头一棒,他的粮队居然被汉军截杀了,他心中痛极,立刻喝令道:“把他们带来见我!”

  片刻,十几名车夫被曹军士兵带了上来,他们跪满一地,哀求饶命,曹仁心烦意乱,大喝一声,“统统给我闭嘴!”

  十几名车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曹仁指着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车夫,问道:“你来说,到底怎么回事?”

  车夫结结巴巴把他们遭遇到汉军,所有曹军士兵都被对方杀死,而他们则被汉军放回来报信,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曹仁眉头早皱成一团,又问道:“你有没有看错,有两万骑兵吗?”

  “具体真的不知有多少,但确实很多,至少在万人以上,我们不敢欺骗将军。”

  曹仁知道他们所说皆实,没有胆子来欺瞒自己,粮草被抢走还是其次,关键是近两万汉军骑兵出现在自己身后,这是极为不妙之事,他将导致自己无法返回彭城。

  这一刻,曹仁忽然明白过来,汉军造出动静,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知道,除了决一死战外,他不可能再撤离了,可就算他愿意和汉军决一死战,身后却多了一支敌军骑兵,这一战可怎么打?

TOP

0
  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风掀起微浪,拍打着礁石和海岸,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下,一支体型庞大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向北航行。

  这是从长江口驶来的汉军船队,由六百艘两千石以上的大船组成,船体十分坚固,可以抗击近海大浪,船队满载着三万精锐汉军,一路向北疾行。

  此时中原大战正处于对峙阶段,曹仁已无法再撤回徐州,汉军也迟迟没有向曹军动进攻,关键就是刘璟在等待甘宁的消息。

  在用奇兵收复交州后,汉军便尝到了海路出击的甜头,这一次为夺取中原大战的胜利,刘璟又毫不犹豫地再一次启用水军,他希望水军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经历了去年的海路出击,汉军已经积累一定经验,第二次再走海路就相对容易得多,尽管如此,汉军还是做了大量准备。

  在刚开春时,甘宁便派出两支先遣船队在北方沿海探查海路,经过几个月三次航行,汉军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航线,就在汉军和曹军在谯郡对峙之时,甘宁和6逊便率领三万汉军向北进了。

  汉军第一次从海路北征,并没有太远的计划,没有考虑进攻河北,而是要夺取青州,在这次中原大战中,曹丕已下令曹休率五万青州军赶赴徐州,这便使得青州空虚,让刘璟看到了夺取青州的机会。

  一旦汉军夺取青州,必然会给徐州带来巨大的压力,那么中原大战的胜利天平将彻底倒向汉军,这是刘璟的一贯风格,中原的谨慎必然会有外围的奇兵。

  六百艘战船在近海的碧浪中一路劈波斩浪,船队绵延百里,船帆如云,声势浩大,在最前面一艘四千石的楼船上,甘宁手执短戟站在船舷上向岸边眺望,凝视着远方一条黑线的6地。

  甘宁心潮起伏,他一生中都在水中作战,在十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出海作战,走出一条前无古人之路。

  “都督在想什么?”司马6逊慢慢走到甘宁身旁笑问道。

  甘宁微微叹息一声,“我在感慨自己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从海路北伐,对于曹军而言,这恐怕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奇袭。”

  “我想曹操或许有过担心,毕竟我们已经南下突袭交州成功,曹操岂能不知?但就算知道,他们也防不胜防,除非他们有水军拦截,否则主动权还是在我们手中,他总不能把精兵强将都部署在沿海,那实在不现实。”

  甘宁点点头,又笑道:“其实我也考虑过,汉王为何不让我们直接杀入河北,河北现在兵力空虚,我们可横扫河北,一直杀到邺都,对曹军的压力岂不是更大?”

  “这就是汉王殿下的稳健,曹魏不是交州,不可能一口吞下,必须一步一步走,尤其中原战役是攻伐曹魏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我们拿下中原,曹魏便大势已去,而夺取青州,则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两人正说着,头顶上传来眺望兵的大喊:“都督,前方看见了烽火!”

  甘宁和6逊急向北方望去,他们也看见了,远处出现了一缕细细的烽烟,那是他们先遣军出的信号,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甘宁大喜,下令道:“号旗给后方,准备入港!”

  有士兵挥舞号旗,通知后方船只缓行,这时,甘宁所在的主船也放下了船帆,船减缓,向燃烧烽烟的哨塔处驶去。

  汉军登6之处位于一座巨大的海湾内,也就是今天的胶州湾,这里属于城阳郡管辖,这一带海边基本上都荒无人烟,只有极少数生活在海边的渔民。

  但这并不代表官府不重视海洋之利,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便在海边晒盐获利,两汉时期,汉盐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海边,只是齐国也好,两汉也好,官府经营的盐场主要都位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是隋唐后才慢慢展起来。

  这次汉军北伐,也是考虑到了奇兵的效果,才没有北上渤海,而是在人烟稍微稀少的城阳郡登6,汉军直入青州,船队则继续航行,在黄河口和汉军汇合。

  早在几个月前,汉军先遣队便在海湾入口的山上修建了几座哨塔,给汉军船队引路,随着一艘艘大船驶入海湾,这座寂静的天然良港变得热闹起来。

  船队6续靠岸,士兵们从战船上奔跑下来,在一片旷野中迅搭建帐篷,经过了近半个月的航行,士兵们需要在岸上休息。

  很快,旷野里出现了上千顶帐篷,汉军士兵又从船上搬下数千袋粮食,汉军在休息两天后,将轻兵西进,每个士兵只携带十天的干粮,而船队则继续北行入渤海,将在黄河入海口和汉军士兵汇合。

  这时,先遣队军侯快步来到甘宁面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督!”

  “辛苦了。”

  甘宁安抚军侯几句,又问道:“有什么情况生吗?”

  “启禀都督,没有任何异常,这一带只住着一些渔民,属于壮武县管辖,不过县城在北方五十里外,是一座很小的县城,目前官府不知道我们到来。”

  甘宁点了点头,回头问6逊道:“6司马觉得我们是现在出,还是休息两天再走?”

  6逊想了想道:“青州军主力都去了徐州,这边兵力空虚,我们一定会势如破竹攻占青州,其实也不用太急,我建议明天出。”

  甘宁也同意6逊的建议,当即令道:“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大军出!”

  为了配合水军北上青州,刘璟并没有急于和曹军主力决战,而是耐心地等待机会,另一方面,张辽率领的三万军队也从延津渡过黄河,进入梁郡。

  张辽的军队原本是南下驰援许昌,但在渡黄河时遭遇到河内汉军的阻击,双方爆了激战,张辽以优势兵力击败了汉军,用皮筏渡过黄河,但此时许昌已经失守,张辽轻兵南下,没有攻城器械,他便暂时驻扎在东郡,等待曹丕的命令。

  随着十余万汉军在谯郡和曹军主力对峙,张辽也接到了曹丕的命令,进入梁郡,准备参与中原战役,张辽军队的介入,使中原战局变得复杂起来。

  时间已经到了这天上午,刘璟在千余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谯县城下视察,目前谯县内有三万曹军,由大将牛金统帅,双方对峙已近半个月,城头上的防御也渐渐松懈,城头上的士兵也变得稀疏起来。

  当刘璟的队伍抵达谯县城下时,城头上骤然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使曹军士兵一阵忙乱,一队队士兵冲上城头,剑拔弩张,紧张地望着城下。

  刘璟立马在一座小山丘上,笑着对旁边赵云道:“他们防御如此疏通,如果昨晚我们偷袭谯县,说不定就得手了。”

  赵云苦笑一声道:“毕竟对峙了半个月,天气又炎热起来,曹军防守松懈也很正常,不过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殿下准备几时和曹军决战?”

  刘璟笑了笑,“我在等待张辽军队北撤,张辽军队不撤,这一战我就没有把握。”

  赵云一怔,“殿下何以认为张辽军会撤退呢?”

  甘宁水军北上之事极为隐秘,甚至连赵云、文聘这样大将都不知晓,只有司马懿和庞统两个军师知晓,刘璟便对司马懿道:“军师不妨告诉子龙原因。”

  司马懿微微笑道:“赵都督可能还不知道,三万水军已在半个多月前从海路北上,甘宁将军此时应该率军进入了青州,相信这几天就会有消息传来。”

  赵云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此事竟然如此隐秘,连他都不知晓,但他并不懊悔,更多却是激动,他忍不住笑逐颜开道:“如此一来,曹丕就不得不分兵北上了,除非他不要青州,但这又不可能。”

  赵云忽然又迟疑一下道:“如果曹丕是命令曹休的军队赶回青州呢?”

  刘璟淡淡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曹休军队返回青州,那么徐州怎么办?谁来保护他曹丕的安全?中原大战固然重要,但比起他自身安全的重要,还是要差一点点,况且在曹丕最初的命令中,就不打算让张辽参与中原之战,他只是不放心幽州军驻防邺都,担心曹彰在邺都动政变,才借机让张辽把幽州军带离邺都,所以我断定曹丕一定是让张辽北援青州,没有了张辽军队的威胁,这场中原战役,我就有了九分的把握。”

  赵云半晌才叹息一声,“殿下已经把曹丕看透了。”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骑兵疾奔而至,为军侯催马冲上山丘,给刘璟侍卫说了几句,便被带到刘璟面前,侍卫道:“殿下,青州有消息过来!”

  刘璟笑了起来,说到青州,青州消息就来了,他便问道:“消息在哪里?”

  军侯将一封鹰信呈给刘璟,刘璟接过看了一遍,随即对司马懿和赵云笑道:“我们回去吧!准备和曹仁决战中原。”

  司马懿和赵云对望一眼,司马懿急问道:“甘宁将军到哪里了?”

  刘璟把鹰信递给司马懿,“他在两天前攻下了临淄,青州各郡望风而降。”

TOP

0
  第1107章 中原大战(六)

  就在刘璟接到甘宁战报的同时,曹丕也接到了临淄守军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三万汉军突然出现在青州,一路势如破竹,已横扫了大半个青州,现已兵临临淄城下,临淄城形势危急,恳求曹丕紧急派兵援助。

  曹丕得到这个消息时,正是他用午餐之时,青州形势危急令曹丕大吃一惊,手中的酒樽竟吓落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颤抖着声音,急令侍卫去召程昱来见自己。

  曹丕也无心用餐,他心如火焚,青州若失,将威胁到河北安危,他该怎么办?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手中兵力不足。

  在曹军投入中原大战的十五万军队中,曹仁率领八万军主力,谯县有三万军,另外被汉军歼灭的于禁部有两万军,所以彭城的守军就只剩下两万,再加上曹丕带来的一万虎贲卫骑兵,彭城的守军只有三万人,不仅要保护他曹丕的安全,还要守住彭城,哪里还有军队援助青州?

  想来想去,只有张辽的军队可以动用,但曹丕一时拿不定主意,他需要听一听程昱的建议。

  这段时间程昱身体不太好,有些感恙,这也是他年事已高的缘故,他已年近八旬,跟随曹丕长途跋涉来徐州,一时不适应徐州的水土,便病倒了,直到这两天才稍稍有点好转。

  程昱拄着拐杖来到内堂,曹丕连忙命侍卫扶他坐下,关切地问道:“军师身体好一点了吗?”

  “好一点了,这两天可以起来走动。”

  曹丕叹息一声,“军师年近八旬,还随我南下,曹丕惭愧啊!”

  “殿下不必自责,既然魏公把殿下托付给老臣,老臣当尽心竭力辅佐,不知殿下有何急事?”

  程昱很了解曹丕,曹丕比较刚愎自用,不喜欢听取臣下的建议,来徐州后的调兵布局,都是曹丕的决断,他基本上不问自己,而今天他派人来找自己,必然是有大事生了。

  曹丕现在也没有心思关心程昱的健康,他只是随口问一问,他随即道:“刚刚接到临淄的急报,数万汉军突然出现在青州,已攻取大半个青州,我们只有临淄的五千驻军,青州危在旦夕。”

  程昱也暗吃一惊,汉军怎么会突然杀到青州去?但他只是一转念,便明白过来,这必然是汉军战船从海路北上,交州偷袭战再一次出现了。

  他微微叹息道:“这也是老臣所担心之事,在汉军攻灭交州后,魏公和老臣都很担心汉军会故计重施,派水军进攻河北或者青州,但这次中原之战,汉军主要是攻打许昌,似乎和水军无关,所以老臣也没有关注水军,没想到水军还是出动了,刘璟布局周密,滴水不漏,着实令人佩服。”

  曹丕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原来父亲和程昱早就注意到汉军水军的动向,却没有告诉自己,现在再说遗憾又有什么用?尤其程昱夸奖刘璟布局周密,这无疑就是打自己脸,暗指自己考虑不周,这让曹丕心中很不舒服。

  他忍住心中的不满,又对程昱道:“我想让张辽军队北上救援青州,不知军师觉得是否可行?”

  程昱沉思片刻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案吗?”

  曹丕摇了摇头,“要不然就只能派邺都的军队,但邺都驻军不足五万,出兵太多,会影响到邺都安全,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派张辽北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军队可调用。”

  程昱点点头,“既然世子已决定,老臣也没有什么建议可说,就按照世子的决定出兵吧!”

  “可是中原之战怎么打,难道军师没有一点建议吗?”曹丕又忍不住道。

  程昱叹了口气,“老臣唯一的建议就是世子尽快返回邺都,要想办法征兵,兵力不足才是我们最大的弱点,但愿还来得及吧!”

  曹丕当然明白程昱的意思,就是要自己不要干涉曹仁指挥,这个他可以理解,他现在已经放手让曹仁全权指挥战役了,但程昱的话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暗指中原战役的被动是由他曹丕造成,这便让曹丕听得极为刺耳。

  曹丕再也忍无可忍,起身对侍卫道:“军师身体不好,不宜久坐,扶军师回去休息,派医士好好给军师调养,不得怠慢!”

  程昱心里明白,笑了笑道:“老臣确实人老昏庸,得回去了。”

  他吃力地站起身,扶着侍卫慢慢离去了,曹丕一直目送程昱背影消息,终于忍不住将一方砚台狠狠摔在地上,大骂道:“这叫什么军师?有用的话不说一句,废话倒是一大箩,这种年老昏庸之人,不用也罢!”

  曹丕心烦意乱走了几步,但形势危急,不容他再考虑下去,他随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命令张辽率部火赶去青州,救援临淄城!”

  曹丕下达出兵命令,就在这时,一名侍卫疾奔到堂前,躬身道:“启禀世子,华侍中有紧急快信送来。”……

  程昱从曹丕的临时行宫出来,等候在行宫外的长孙程克连忙迎上来,扶住祖父道:“祖父当心台阶!”

  程昱点点头,“我们先回去!”

  程克扶祖父上了马车,命令车夫启动回府,马车内,程昱一直沉思不语,程克回头看了看护卫骑兵,见他们不在车窗前,便小声地祖父道:“刚刚收到父亲的信,曹彰和曹植先后来拜访了父亲。”

  程克的父亲就是程昱的长子程武,这个消息令程昱一怔,他问道:“信在哪里?”

  “信在府中,孙儿没有带出来。”

  沉默片刻,程昱又问道:“信中还说了什么?”

  “还有就是夏侯惇不辞而别,据说是去了太原。”

  程昱闭上了眼睛,半晌,他冷笑一声道:“回去收拾行李吧!今天或者明天,我们就要返回邺都了。”……

  形势变化可谓瞬息万变,就在三万水军偷袭青州之时,邺都的局势也生了微妙变化,五万幽州军被张辽带走三万后,曹彰采取果断措施,连夜入住邺都北军营,将剩下的两万幽州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此同时,曹植夜访夏侯惇,次日一早,夏侯惇便擅自离开了邺都,赶往太原,并州是夏侯氏的势力范围,由夏侯惇的侄子夏侯尚率军镇守。

  尽管邺都局势依旧十分平静,波澜不兴,但曹丕却看到了平静局势下的暗流湍急,他心急如焚,就在接到华歆急信的当天晚上,便将镇守徐州的军权交给了曹休,又命人将虎符送去给曹仁,命他全权负责中原战役。

  匆匆安排了战役之事,曹丕便连夜启程,在一万虎贲卫的护卫下赶回邺都,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若再不回邺都坐镇,邺都就要变天了

  六月上旬,张辽的三万军队渡过黄河,杀向青州,曹丕的军队也进入东郡,即将渡河北上,而就在这时,和曹军对峙了近二十天的汉军终于动了谯县的进攻。

  由于张任率领的益州军和孟达率领的汉中军都已抵达谯郡,使汉军大营内的总兵力达二十万之众,加上在相县拦截曹仁退路的三万汉军,汉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刘璟当即率领二十万大军包围谯县,昼夜不停攻打城池,谯县形势危急,牛金连续向曹仁求援。

  尽管曹丕已经把指挥权交给了曹仁,但曹仁军队错过返回徐州的时机,相县有三万汉军拦截,庞德骑兵在一侧虎视眈眈。

  曹军主力已无法撤回徐州,曹仁明知汉军是在逼他救援谯县,但他也无计可施,只得率领八万曹军向谯郡进,除了和汉军决一死战外,曹仁已无第三条路可走。

  .........

  谯郡城外,从许昌运来的三百架巨型投石机昂然矗立,巨石投出,出刺耳的呼啸声,直砸城头,城头上的士兵一声喊,一齐低头伏下,巨石砸中的城垛,顿时碎石飞溅,连同碎裂的城垛砖块,巨石继续翻滚,又砸中城头上的最后一架投石机,木座被砸断,高大的投石机晃了几下,吱吱嘎嘎向城下摔去。

  这一次汉军没有使用火油,也没有动用军队攻城,而是用投石机和曹军对战,更多是为了向谯县施加压力,逼迫曹军主力赶来援助。

  在连续两天的投石大战中,汉军投石机凭借着更远的射程击败了曹军的投石机,几乎摧毁了城头上所有投石机,曹军伤亡两千余人,而汉军也付出了十五架投石机被摧毁的代价,数百汉军士兵伤亡。

  两天昼夜不停的攻击使谯县城墙伤痕累累,尽管没有城墙垮塌,但城墙上到处是触目惊心的裂缝,大部分城垛都被砸断,城头上只剩下数千人把守,其余士兵全部退到城下躲避。

  这时,西城出现了险情,一段城墙终于承受不住汉军连续的巨石攻击,轰然坍塌了,出现了一段近三十丈宽的缺口,城墙内的填充泥沙也跟着倾泄而下。

  “将军!”

  一名士兵疾奔至牛金面前禀报道:“西城一段城墙坍塌了,汉军攻势太密集,兄弟们无法修复。”

  牛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一旦城墙被打开缺口,汉军就将攻入城内,谯县彻底守不住了,他急得直跺脚,“都督怎么还不来,要急死人!”

  他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号角声,一声接着一声,城头上的士兵顿时欢呼起来,有士兵大喊:“我们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在汉军围攻谯县两天后,曹仁的主力军终于到来了。

TOP

0
  第1108章 中原大战(七)

  在对峙了二十余天后,汉军动了对谯县的攻城战,对于曹仁而言,他已经没有选择,如果撤退,会被汉军前堵后追,他必败无疑。

  而再对峙下去,他军中粮食将面临不足的窘境,汉军截断了粮道,更重要是,一旦汉军攻下谯县,不仅县中三万曹军将全军覆没,而且他也无法向魏公交代。

  战或不战,曹仁已身不由己,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汉军挑战,在谯县和汉军决一死战。

  当八万曹军出现在谯县十里外,早已等候多时的汉军立刻迎战上去,南北两支汉军迅在城东会聚,共十万精锐汉军迎战八万曹军。

  大风劲吹,旌旗招展,旷野中一阵飞沙走石,尘土弥漫在空中,八万曹军已经扎稳了阵脚,弓兵、弩兵、枪兵、跳荡兵以及左右骑兵依次排列。

  五千最犀利的虎豹骑兵为中军,将曹仁簇拥在队伍中间,曹仁立马在一杆大旗之下,目光复杂地望着远方一条黑线。

  八万曹军并没有立刻出击,而是在十里外停住,他们行军一夜,士兵战马皆十分疲惫,立刻投入战斗对他们不利。

  曹军士兵们利用这片刻时间坐地休息,骑兵纷纷下马给战马饮水,喂了草料,自己也匆匆吃几口干粮稍填肚子。

  这时,远处汉军的阵地内隐隐传来了鼓声,一名高台上的眺望兵大喊:“都督,敌军已向我们开来了!”

  曹仁凝视着远方,此时正值上午,几道阳光从密布的乌云中透射出来,照亮了远方的旷野高地,只见汉王刘璟率领的大军正一步步向这边开来,他们似乎也看出曹军疲惫,开始主动出击了。

  曹仁立刻冷冷下令道:“大军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汉军队上空吹响,隆隆的战鼓声敲响,曹军士兵纷纷起身备战,骑兵上马,勒紧了缰绳,张弓搭箭,长矛缓缓举起。

  乌云再一次闭合,阳光消失了,阴沉的乌云下,十万汉军已在三里外停住步伐,他们列成了三角军阵,旌旗飘展,盔甲乌黑,长矛形成一片锐利的森林,阴沉的天地之间充满杀气,足以令任何一个对手不敢轻敌。

  此时刘璟也在注视着对面曹军,只见曹军宽度延绵十里,八千弓弩手排成三排,严阵以待,他们期待汉军先动攻击,使他们弓箭能够挥威力。

  刘璟一摆手,“不准轻易出击!”

  没有刘璟的命令,汉军没有动攻击,双方似乎都在等待,这时,曹军左翼主将李通低声对身旁的大将杨典道:“你看见了吗?汉军根本就没有进攻的意思,估计大都督想用弓弩手压制住对方的打算落空了。”

  杨典微微叹道:“汉军与我们作战多年,谁不清楚对方的套路呢?”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双方对峙,谁都没有主动起进攻,就仿佛在考验恒心和耐力,看谁先坚持不住。

  这时,一名眺望兵忽然指着对方阵营对谋士满宠高声道:“满军师,对方好像有动静了!”

  满宠凝神向远处望去,只见汉军的阵脚开始现了变化,一支约七千人的汉军骑兵离开了主阵,走斜线奔至距曹军两里外的右侧面,很明显是要进攻弓弩手的侧翼。

  这是对弓弩手的巨大威胁,如果曹军再不变阵,弓弩手将遭到致命的冲击,满宠霍地回头向曹军主阵望去,只见主将曹仁神情凝重,依旧按兵不动。

  但满宠现弓弩军已变阵,三千曹军骑兵从后面疾冲而至,正好对阵侧面的汉骑兵,掩护住了弓弩军,满宠一颗心稍稍放下了,曹仁果然经验丰富,不会轻易改变阵型。

  但满宠还是有点担心,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乌云密布,闷雷在云层中隐隐打响,天气格外闷热,眼看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

  汉军阵前,刘璟在做最后的战争动员,高大熊骏得战马迎风飞驰,手中温侯战戟在将士的长矛上碰撞,高声喊道:“汉军的将士们,跟随我百战百胜的儿郎们,今天将是我们攻取中原的决战,要用我们的生命和热血来证明,我们才是天下最强悍的军队,儿郎们,跟随我奋勇杀敌!”

  “愿为汉王效死命!”

  汉军将士一声呐喊,声如起伏的闷雷:“汉王万岁!”

  刘璟抬头仰望天空,这时天空开始下雨,渐渐地越下越大,刘璟敬佩地向庞统竖起大拇指,和庞统预料的天气一点不差。

  “左右两翼,弧线出击!”

  刘璟一声令下,战鼓轰隆隆地敲响,红蓝两旗在指挥平台上翻舞,这是弧线进攻的号令,汉军骤然动,只见三角阵势的两个底角向两边分开,形成了两条圆弧线,就仿佛盘羊的两支羊角。

  六万大军形成了两道黑色汹涌的狂潮,各自宽达数里,在左翼主将赵云和右翼主将文聘的率领下,向曹军的左右两翼杀去,长矛战刀密集俨如森林,战士们高举盾牌,迎着大雨奋力奔跑,气势悲壮澎湃,令天地也为之变色。

  与此同时,汉军低沉的号角声响起,部署在曹军左翼的七千骑兵在大将庞德率领下,也骤然动了进攻,他们向弓弩手侧翼奔杀而去。

  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令曹仁脸色大变,弓弩无法在雨中使用,他的排出的弓弩阵竟然失效了,曹仁心中大急,连忙下令道:“李将军迎战侧翼敌军骑兵,弓弩军撤退!”

  一支三万人的曹军长矛兵分兵两路,其中一万人在大将杨典率领下,向从侧面杀来的汉骑兵迎战而去,双方越来越近,矛尖闪亮,气势奔腾,庞德大喊一声,“分兵!”

  他纵马向北奔驰,两千骑兵跟随着他绕过曹军前锋,迅疾无比地向撤退的弓弩军杀去,骑兵优势这一刻显示得淋漓尽致,他们风驰电掣飞驰,以一种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冲进了正在撤退的曹军弓弩军中。

  数百名曹军弓弩兵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下翻滚倒地,霎时间,人头滚滚,血光飞溅,哀嚎声响成一片,刀劈矛刺,战马冲撞,战马在人群中奔驰狂飙,弓弩军在雨中无法使用弓箭,他们难以抵挡这支犀利无比的汉骑兵,八千弓弩军阵型被撕裂得七零八落。

  而另外五千汉骑兵在大将徐盛的率领下和杨典率领的一万长矛军轰然相撞,矛杆相击,长刀格杀,两家激烈地厮杀起来。

  这时,赵云率领的汉军左翼四万主力杀到了,铺天盖地向曹军冲来,曹仁早有准备,冷冷令道:“右翼迎战!”

  曹军毕竟也是天下强军之一,训练有素,两万名长枪步兵和四千骑兵结成了步骑相辅的枪兵大阵,在右翼大将李通的率领下,向杀来的两万汉步兵迎战而去。

  天降大雨,破坏了曹仁的弓弩军部署,使汉军左翼四万步兵畅通无阻,毫无阻碍地杀到了,四万长矛兵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在赵云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向枪兵大阵动了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枪兵大阵是曹仁训练来用以对付乌桓骑兵的利器,有点类似西方的马其顿军团,主要是利用集体的力量,用两丈长的长枪对付骑兵,侧翼是他们的弱点,因此两边又各有两千骑兵护卫。

  赵云看出了曹军的弱点,急令道:“集中攻击左侧骑兵!”

  一万汉长矛军攻势如潮,起了凌厉的、风暴般的攻势,一浪紧接着一浪攻击左侧护卫骑兵。

  六月的夏天大多是阵雨,一阵短暂的大雨后,雨收云霁,太阳重新照耀在大地,曹军弓弩兵纷纷换弦,弓弩军又一次威。

  文聘率领的三万右翼步兵遭到了曹仁派出的五千弓弩军的阻击,汉军喊杀声震天,他们奋勇向前,向曹军席卷而去,他们一手高举盾牌,一手执长矛,迎着密集的箭雨向敌军阵地猛烈冲击。

  一百二十步时,曹仁的弩军开始放箭,铺天盖地的箭雨向汉军士兵迎面射来,一片片汉军士兵被射翻,但滚滚大军依然如黑色的大潮,汹涌澎湃,向曹军掩杀而来。

  针锋相对,文聘也派出五千汉弩兵向敌阵射击,他们用特制的连环匣弩,即在弩身上装有一只木匣,一匣十二支箭,一支射出后,它能自动装箭,士兵们拉弦射箭,度极快。

  一阵阵弩箭如蝗虫般向敌阵射去,大片曹军士兵同样被射翻,这时文聘的右翼汉军终于冲到曹军阵前,曹军弓弩手纷纷放下弓箭,向后面奔跑,曹军左翼主将韩争率领两万军队迎战而来,后面跟着五千刀盾军,从侧面协同作战。

  ‘轰!’地一声巨响,两支大军如两道气势汹涌的大浪相撞,霎时间杀气迷乱人眼,兵戈相击,盔甲相撞,铿锵有声,两支大军激烈地鏖战在一起,喊杀声、惨叫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战争残酷到如此程度,士兵的生命在这一刻已如草一样卑贱。

  一名汉士兵惨叫一声,头被斧头劈成两半,鲜血脑浆四溅,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短兵相接,一起摔倒在地上,汉士兵将对方死死按住,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支箭,对准他的额头和眼睛一箭一箭戳下,对方呛窒着,惨死在地上。

  但不管左右两翼如何激战,曹仁的中军却始终巍然不动,刘璟也还有三万精锐军没有出战,另外还有黄忠率领的五万援军也不会轻易出动。

  此时,军师庞统微微捋须笑了起来,他已经看出汉军实力要略胜曹军一筹,而且还是十五万大军对阵八万军,无论如何,这一战他们必胜无疑。

  刘璟却不露声色,远远眺望着两军激战,双方都全力以赴,厮杀激烈,黄忠出击的时机已到,他回头令道:“令黄忠部出击!”

TOP

0
  第1109章 中原大战(八)

  ‘呜—’号角吹响,等候在南面的五万黄忠军队早已跃跃欲试,悠长得号角声响传来,这是出击的信号,黄忠大刀一挥,大喝一声,“杀!”

  “杀啊!”五万大军如狂涛一般,杀向激战中的曹军。

  曹军正厮杀激烈,尽管曹仁也知道,还有一支汉军在南方虎视眈眈,但混战之中他已经顾不上,他嘶声大喊,指挥曹军作战,声音都已变得嘶哑。

  就在这时,曹仁身旁的一名亲兵惊声大喊:“大帅快看!”

  他指向东北方,满脸惊恐,曹仁顺他手指望去,心中顿时猛地一沉,如坠深渊,只见从东北方杀出一支军队,约有三万人之众,旌旗招展,气势骇人,迅猛杀向曹军后背,为大将胯下墨龙宝驹,手执金背砍山大刀,头戴银盔,须皆白,正是镇南将军黄忠。

  曹仁勒住战马,惊得连连后退几步,汉军从南面杀来了,他感受到了如山一般的压力,他尽力稳住心神,长剑一挥,喝道:“令虎豹骑迎战!”

  虎豹骑由大将吴坚统帅,吴坚是北海郡人,勇力过人,双臂有千斤之力,这次曹休率领一万虎豹骑南下援助徐州,五千骑由曹休率领,驻守在徐州,另外五千人便由曹休心腹吴坚统帅,跟随曹仁救援谯县。

  虎豹骑是曹军的杀手锏,只在关键时刻才动员,此时形势危急,曹仁也只能将虎豹骑投入了战场。

  听到曹仁的命令,吴坚立刻举起号角,吹响起来,几十名号角手一起吹响,‘呜——’吴坚一挥马槊,率五千虎豹铁骑迎着对方骑兵冲杀而去。

  五千虎豹铁骑是重甲骑兵,马上披有铠甲,可以抵御弓箭,骑兵是从数十万曹军选出,个个武艺出众,装备精良,成为曹军最精锐骑兵,很少参与战斗。

  五千虎豹铁骑疾奔驰,仿佛一股强大的铁流,瞬间便杀气腾腾地冲至张飞率领的八千陷阵军面前,‘轰!’一声惊天巨响,虎豹铁骑强大的冲击力将数百陷阵士兵掀翻在地。

  张飞在交州沉寂多年,心中杀气压抑,这一次他被配为黄忠副将,早象狼一样虎视眈眈,等待机会和曹军一战,今天汉军和曹军的大战,使他终于等到了阔别已久的战斗。

  五万荆州军从四面八方将虎豹骑兵包围,张飞一马当先,率领八千陷阵军骁勇无比,霎时间便将数百虎豹骑兵劈倒刺翻,一时满地残肢断躯,血腥刺鼻,呛得气都喘不过气来。

  尽管虎豹铁骑战力极为强大,但在十倍于己的荆州军面前,他们依然损失惨重,刀锋所过,人仰马翻,血流如河。

  吴坚不禁恼羞成怒,他大吼一声,纵马冲上前,挥舞马槊疾刺,一连刺杀数十人,其余数百荆州军士兵吓得掉头逃跑,吴坚见敌军狼狈,哈哈大笑,他笑声未了,张飞从斜刺里杀到,声如虎吼,丈八蛇矛一挑,矛尖快如闪电,将吴坚挑于马下,复一矛结果了他的性命。

  主将被杀,虎豹骑兵开始不支,渐渐出现了败象。

  与此同时,曹军的右翼也出现了危机,枪兵阵左侧的两千骑兵护卫被汉长矛兵刺杀殆尽,露出了枪兵阵的左侧空挡,这里是枪兵阵的软肋,不等曹军变阵,庞德率五千骑兵杀至,他大吼一声,“冲击枪兵阵左侧!”

  五千汉军骑兵汹涌而上,冲击如暴风骤雨,瞬间便冲开了枪兵阵脚,这座已经死伤累累,饱受汉军冲击的枪兵大阵终于坚持不住了,阵型大乱,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这时,远处号角声再次响起,汉军鼓声如雷,刘璟下达了最后攻击的命令,他亲率三万最精锐的汉军,喊杀声震天,俨如乌云下刮起的狂风,向曹仁的中军席卷而来。

  而黄忠的五万荆州军也击溃了虎豹骑兵,骑兵溃败,五万军队从后面掩杀而至,张飞挥舞蛇矛更是勇不可挡,杀得曹军人仰马翻,阵脚大乱。

  曹军腹背受敌,满宠见势不妙,立刻催马奔上前对曹仁大喊道:“都督,现在必须撤,否则,我军将全军覆没!”

  曹仁脸色惨白,他狠狠一咬牙,大喊道:“立刻撤军,撤回酂县!”

  他纵马飞驰,一千亲卫簇拥着他向四十余里外的酂县奔去,随着刘璟亲率精锐汉军杀至,曹军士气遭受重挫,枪兵大阵率先崩溃,紧接着左翼曹军也在韩争的率领下迅东撤,曹军兵败如山倒。

  “杀啊!”

  汉军喊声震天,士气大振,追赶敌军掩杀而去,黑压压的败兵溃勇没命地逃命,他们互相践踏,窒死、踩死。

  东面十里外有一条河流,河水宽约七八丈,原本有一座木桥,但汉军骑兵已经将桥拆毁,败兵无处可逃,纷纷跳河泅水。

  大部分曹军都不识水性,无数人在河中淹死,尸体堵塞了河流,肢体枕籍,尸积如山,竟形成了一座血肉之桥,后面败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向对岸奔逃,只听见呻吟、尖叫,哭喊声一片,一切都像狂似的,恐怖、混乱。

  汉军斩杀许昌战俘的传闻令这些可怜的士兵不敢投降,只管拼命奔逃,谯县以东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曹军溃兵。

  但他们逃不了多远,便被庞德和徐盛率领汉军骑兵追上包围,反抗者一律格杀,最终,数万走投无路的曹军只得跪地磕头求饶.....

  当曹仁率数千残军即将奔至酂县时,却意外地遇到了从县城逃来的大将高璘和千余败兵,高璘奉曹仁之令率三千军队驻守酂县,不料他也被汉军击败,这让曹仁颇为心惊,他立刻命人将高璘找来问话。

  “生了什么事,现在酂县情况如何?”不等高璘开口,曹仁便劈头问道。

  高璘满脸羞惭,单膝跪下道:“启禀都督,吕蒙率三万汉军进攻县城,卑职实在守不住,请都督责罚!”

  曹仁半天才叹息一声,“我应该想得到,却没有放在心上,这是我的过失,起来吧!”

  高璘起身又低声问道:“都督,我们要去哪里?”

  曹仁沉思片刻,便命人把跟随他的大将都找来,对李通及众将道:“汉军的意图是不准我返回徐州,但我无论如何要回徐州防御,这是我们唯一保住中原的机会,为了避开汉军,我决定率亲兵先回徐州,你们可在这里召集败兵,继续打我的旗帜,随后你们想办法返回徐州。”

  曹仁的意思很明显,他要避开汉军追踪,只率少量亲卫悄悄离去,而其他曹军就用来迷惑汉军,这虽然是有点抛弃众人的意思,但他也是无奈之举。

  李通明白曹仁的良苦用心,并非是抛下众人,他点了点头道:“请都督放心,卑职会召集残军,一定会想办法返回徐州,不过都督自己要千万当心。”

  曹仁心中颇为欣慰,他又对众人道:“大家听从李将军之令,有胆敢不遵令者,杀无赦!”

  众人一起躬身答应,曹仁不再耽误时间,他立刻率领百余亲卫,调转马头向北面疾奔而去,渐渐不见了踪影。

  这时,远处喊杀声震天,汉军骑兵已经向这边追来,根本没有时间给他们收集残军,李通无奈,只得带领数千残军败将向南而去,引开汉军的追击路线

  曹仁要返回的彭城位于酂县的东北方向,可以绕过酂县直行,也可以先去梁郡,再从梁郡东行至彭城,曹仁在谯县大败,他心中十分惶然。

  尽管他事先已知道自己取胜的机会很小,但真的被汉军击败后,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很清楚谯县战败的后果,极可能会失去整个中原。

  此时,曹仁只有一个想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守住彭城,用彭城来牵制住汉军占领中原的企图,尽可能给曹丕争取时间。

  曹仁率领百名亲卫一路北上,当天晚上,一行人便进入了梁郡,曹仁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见手下都已疲惫不堪,战马也快支持不住,便对众人道:“休息两个时辰再赶路。”

  士兵们纷纷下马,埋锅做饭,分头寻找水源,曹仁也找了一块大石坐下,他又回头喝令道:“不准点火,只能吃干粮!”

  尽管他已进入梁郡,但他依旧不敢大意,他深知汉军斥候的厉害,除非他们进了彭城,否则他们随时会被汉军现。

  曹仁取出一张地图,就着月光看了片刻,他们现在应该在砀县境内,他又抬头看了看四周,这里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着大片森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

  曹仁感觉自己来过这里,没记错的话,县城就应该在北方十里左右,只是被一座长达十几里的低缓丘陵遮挡住了视线。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疾奔而至,紧张地禀报道:“都督,巡哨弟兄在北面官道上现了几名汉军骑兵。

  “什么!”

  曹仁腾地站起来,居然现了汉军骑兵,他心中顿时意识到不妙,不管汉军骑兵是否现了他们,但汉军骑兵在梁郡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的信号,曹仁顿时意识到危险将至,他立刻喝令道:“立刻上马,离开这里!”

  .........

TOP

0
  第1110章 兵伐青州

  刚刚休息了不到一刻钟的亲兵们又重新上马,曹仁沿着官道向东北方向奔行,但奔出不到一里,左面山坳内忽然火光大作,杀出一支汉军骑兵,拦截住了曹仁队伍的去路。

  为一员大将,面如重枣,手提大刀,胯下一匹雄骏的千里驹,正是偏将军魏延,魏延和吕蒙负责拦截曹仁逃回徐州,他们早已料到曹仁可能会走梁郡,魏延率三千军在砀县埋伏,果然截住了曹仁。

  魏延得意大笑,用大刀一指,“曹都督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曹仁一颗心仿佛沉下了深渊,他只带着百名亲兵,这一战让他怎么打?他又回头看了看,现身后也被汉军拦截住,除了突围外,他已别无他策。

  曹仁大喝一声,挥刀向魏延杀来,魏延也厉声大喝:“来得好!”他催马奔上前,挥刀相迎。

  两人皆是武艺高强的大将,旗鼓相当,刀光闪烁,两人激战在一起,战了三十余合,魏延越战越勇,曹仁却不想再战,思索脱身之计。

  两马交错,曹仁反手一记回刀斩,魏延早有预料,挥刀格开,曹仁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双脚猛地一夹马肚,战马疾奔而出,向东奔逃,前方汉军士兵一拥而上,用长矛乱刺。

  曹仁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若再逃不走,他就将命丧此地,曹仁大吼一声,挥刀连劈数人,企图冲出重围,就在这时,魏延挂了大刀,他冷笑一声,摘下长弓,从后背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满月,瞄准了曹仁后背。

  弦一松,狼牙箭如闪电般射出,这一箭正中曹仁后背,曹仁大叫一声,身体晃了晃,从马上栽落,魏延大喊一声,“活捉他!”

  十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曹仁死死摁住,用绳子捆绑起来,曹仁长叹一声,无奈闭上了双眼。

  ........

  建安二十年六月,汉曹两军为争夺谯郡,爆中原大战,汉军在战场上先后投入十八万大军,两倍于曹军,最终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在谯县一战击败了八万曹军主力,徐州大都督曹仁和谋士满宠被汉军俘获,副将李通在突围中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而亡。

  而谯县守将牛金在得知曹仁大败后,无法承受汉军二十万大军的围困,最终率军投降。

  这场生在谯郡的中原大战,汉军以二十五万大军对阵十三万曹军,曹军最后全军覆没,战死者两万余人,而投降的曹军士兵却过十万人,只有数千人从战场逃脱,这也是自赤壁大战以来曹军遭遇到的最惨重损失。

  中原大战的胜利,使汉曹两军的兵力失去了平衡,汉军兵力增至五十万,而曹军总兵力却锐减至十五万,汉军在谯县整顿军队,十天后,刘璟亲率二十万大军准备向徐州进。

  而就在这时,曹丕从邺都来了紧急军令,命令曹休放弃徐州,撤军回青州,至此,除了徐晃死守洛阳之外,汉军已攻占了整个中原。

  ........

  就在汉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辉煌战绩,震动天下之时,曹军也力图在青州挽回一点面子,曹丕将希望寄托在了张辽身上。

  张辽率三万幽州军渡过黄河向青州方向快挺进,三天后,张辽大军抵达泰山郡一带,三万曹军驻扎在紧靠齐郡的莱芜县。

  大帐内,张辽独自一人站在沙盘前久久沉思,目前汉军主要分布在济南郡、齐郡和乐安郡,但他却不知道汉军具体的军队部署,情报不足困扰着张辽的决策。

  但张辽还有另一个困扰,那就是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并不太得心应手,也不是说他指挥不动这支军队,只是他的命令传下去后,到执行时,总是会晚那么一点半点,没有军令如山般的迅猛。

  张辽心里也明白,这支军队是曹彰的经营多年的幽州军,只服从于曹彰的命令,只是曹彰迫于父亲的压力才不得已交出军权,而自己接管三万幽州军却是曹丕的命令,如此,曹彰怎么可能让自己随心指挥这支军队?在军队中依然有曹彰的影子,也不足为奇了。

  一方面是对汉军情报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军队指挥不力,两大困扰着实使张辽对青州作战感到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将军,营外来了一人,自称是将军同乡,现任北海郡丞,特求见将军。”

  张辽眉头一皱,自己同乡,北海郡丞,他想了想,忽然醒悟,连忙问道:“来人可是姓李?”

  “好像是姓李。”

  张辽顿时大喜,他知道来人是谁了,急道:“请他进来!”

  张辽是雁门郡马邑县人,出身县中豪门,马邑县有两大豪门,一户就是张辽的家族,另一户则是李氏家族,素有张武李文的说法,两家世代交好,甚至还有联姻关系。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这个益都李县令就是李氏家族的次子,叫做李堪,他们从小就在一起读书,后来失去了联系,张辽只知道李堪在青州为官,应该就是他。

  片刻,一名中年文士被领进大帐,拱手笑道:“文远兄,别来无恙!”

  果然是李堪,尽管他们二十年不见,但张辽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他上前拉住对方的手笑道:“李贤弟还是和从前一样,模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吗?我居然还那么年轻?”李堪摸了摸自己脸笑道。

  两人大笑起来,张辽连忙把李堪请进大帐坐下,又命亲兵上了茶,张辽道:“文重,我们大概有二十几年没见了吗?”

  “二十一年未见,最后一次相见是建安三年回乡祭祖,我们喝酒畅饮,那时我还只是益都县小小主簿,文远却已名震天下了。”

  “别提这个名震天下了,惭愧!”

  张辽摆摆手,又笑问道:“我一直不理解,文重怎么会在青州做官?”

  李堪笑了笑道:“我是北海君的门生,文远不知道么?”

  北海君就是孔融,曾领青州刺史,门生遍布天下,张辽这才恍然,原来他的同乡是孔融的弟子,难道他在青州为官。

  李堪又笑道:“我经恩师举荐,出任益州主薄,一步步升为北海郡丞,听闻文远率军来青州,所以我特来相见。”

  张辽心中一动,自己来青州才几天时间,李堪居然就知道了,他的消息好快,难道是.......

  这时,亲兵送了两杯茶进来,张辽喝了一口茶,这才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问道:“文重怎么知道我率军过来?”

  “实不相瞒,我也是接到了汉军的文书,才知道文远率军过来,便赶来相见。”

  张辽没想到李堪竟如此坦率,他沉吟一下问道:“文重已经归降汉国了吗?”

  李堪微微笑了起来,“文远此言不妥,据我所知,魏国只包括中原和河北两地,并州和青州都不属于魏国,依然是朝廷直辖,所以我本来就是汉臣,效忠于大汉天子,汉国也是汉朝属国,何言归降汉国?”

  张辽半晌苦笑了一声,李堪所言虽然是实情,但汉朝名存实亡,天下人也皆知,所以造成现在的一个混乱局面,魏国取代了汉朝,而汉国又被视为汉朝正统,偏偏邺都还有一个大汉天子,有时候连张辽都感到困惑。

  李堪明白张辽的心思,又笑道:“这次汉军突袭青州,青州兵力空虚,各郡都没有抵抗,汉军也没有为难我们,以汉臣相待,就在两天前,我接到了6司马给各郡的文书,说文远已率曹军北上,6司马希望各郡以民生为重,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所以我依旧是汉臣。”

  李堪虽然这样说,但张辽并不是很相信,既然6逊依旧文书给各郡,说明他们其实都已经效忠汉国,不过张辽也不想说破,他心里明白,若没有这些地方官维持青州秩序,青州非要大乱不可,就算他们已经投降了汉国,也不敢轻易动他们,况且这也不是他能决定,需由曹丕来决定任免。

  张辽更关心的是军事,他想了想又问道:“汉军在北海郡有驻军吗?”

  “原本驻扎有一万汉军,不过在我出之前,汉军也撤军走了,听说不光是北海郡,就连齐郡的汉军也撤走了。”

  说到这,李堪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张辽,“这是6司马在撤离北海郡时留下的一封信,他请我转给文远,请文远一览。”

  张辽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李堪果然是有目的而来,并非来看看自己那么简单,尽管心中叹息,他依然不露声色地接过信,迅看了一遍,6逊在信中写得很清楚,汉军将驻扎在乐安郡,不希望和曹军作战,如果曹军一意孤行,汉军也绝不会退让。

  从这封信中,张辽看到出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汉军已经撤军到乐安郡,集中兵力,不让自己各个击破,另外汉军将保持在青州的存在,愿意和曹军保持对峙状态。

  张辽起身,快步来到沙盘前,仔细看了看乐安郡的位置,乐安郡背靠黄河出海口,境内有济水和淄水干流,还有大片海域,难怪汉军要占据乐安郡,退可乘船离去,进可席卷青州。

  这次张辽的任务是收复临淄,看来任务可以完成了,但要不要和汉军决战,收复整个青州,他必须要请示曹丕,由曹丕来决定。

  想到这,张辽便对李堪笑道:“还要烦请文重再辛苦一趟,替我送一封回信给6逊,曹军自然秋毫无犯,绝不会扰民,不过战与不战,并不是我张辽能决定,在接到邺都命令之前,我也不希望在青州燃起战火。”

TOP

0
  第1111章 邺都隐忧

  中原大战结束后,豫州和徐州各郡的地方官闻风而动,纷纷表态效忠汉国,一时间,各郡各县皆降下魏旗,换成了汉旗。

  而汉军在取得中原大战胜利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赵云率领,率十万大军围攻洛阳,另一路则由文聘统帅,共八万精锐大军,部署在东郡的黄河一线,对黄河以北虎视眈眈。

  而黄忠则作为后援,率五万军驻扎许昌,同时他也负责收编十万曹军降兵,取其青壮,去其老弱,将十万降军整编为六万精锐汉军。

  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刘璟都在中原各郡视察民情,接见官员,任命驻军都尉,巩固汉军对中原的占领,同时也稳定住了中原局势。

  时间渐渐到了九月初,夏日暑气消退,早晚有了一丝凉意,刘璟已经巡视了大半个中原,最后一站是视察东郡,之所以将东郡安排为最后一战,是因为东郡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东郡紧靠黄河,黄河对岸便是邺都所在的魏郡,它同时也是北方军队南下攻打中原的北大门,当年袁绍讨伐曹操,大军便是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南下,目前,文聘和刘虎率八万大军就屯兵在东郡,将汉曹战场推进到了黄河一线。

  这天上午,汉王刘璟在十几名汉军大将的陪同下,在白马津视察黄河防御,白马津是黄河古渡口,这一带是太行山余脉,两岸山势起伏,但并不险峻,宽阔浩荡的黄河水便从大片丘陵山地之间向东奔流而去。

  陪同刘璟视察渡口的高官还有相国司马懿和东郡太守程锐,众人站在一处山腰的平台上,远远眺望渡口上的船只和波涛滚滚的黄河,刘璟的目光更加遥远,投向了黄河的另一端。

  旁边文聘说道:“殿下,曹军在黄河对岸只部署了一万军队,分布在白马津和延津,防御薄弱,卑职觉得这是个机会。”

  刘璟笑了笑,对文聘道:“饭不能吃得太快,否则容易噎住,不用着急,我们慢慢来,稳住中原,再给士兵们足够的休息和训练,我们再出兵北上。”

  文聘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他原本以为在东郡屯兵八万,就是准备渡河北上了,没想到汉王并没有北上的计划。

  这时,司马懿又笑道:“文将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洛阳还没有拿下,青州尚在对峙之中,应该先拿下青州和洛阳,再考虑渡黄河北上,再等几个月吧!”

  文聘也觉得自己性急了,歉然道:“卑职只是从军事上考虑,有些浅虑了,请殿下勿怪。”

  刘璟点点头,他并没有责怪文聘之意,他又问太守程锐道:“曹丕两次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渡的黄河?”

  程锐连忙道:“启禀殿下,曹丕渡黄河之时,正好水势比较平缓,他用的是大型皮筏,一只皮筏可渡一百骑兵,声势颇为壮观。”

  “果然是皮筏!”

  刘璟倒有了几分警惕,看来曹军在皮筏渡江技术上做了一番苦功,当年曹操用皮筏渡汉水时,都是小打小闹,现在居然能用皮筏渡骑兵,自己倒小瞧了他们。

  刘璟想了想,对文聘道:“要稳重起见,渡口一带每隔五十步修建一座哨塔,防止曹军用皮筏渡河偷袭。”

  “卑职遵令!”

  刘璟又嘱咐文聘几句,这才结束了视察渡口,返回军营,刚回到自己大帐,一名侍卫快步走来,将一份情报呈给刘璟,“启禀殿下,邺都有紧急情报送来!”

  连续两个月的视察使刘璟着实有些疲惫了,以至于他今天视察白马津也是走马观花,打不起精神来,但邺都的紧急情报却使他精神一振,他这几天就在等李孚送来的情报。

  刘璟急忙打了情报,匆匆看了一遍,不由笑了起来,立刻吩咐侍卫,“请司马相国过来。”

  不多时,司马懿在侍卫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帐,笑道:“殿下是为邺都之事找微臣吧!”

  司马懿主管情报,李孚的情况是先送给他,他再誉写后交给刘璟,他当然知道邺都生了大事,汉王一定会找自己商议。

  刘璟请司马懿坐下,又命侍卫上了茶,这才笑道:“确实出人意料啊!夏侯惇居然率两万军抵达邺都,这是在逼宫吗?”

  司马懿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曹操控制军权太久,把军权给曹丕时已经有点晚了,而曹彰手握五万幽州军,曹植又得到夏侯氏的支持,曹丕只能依靠曹仁,这次中原大战,曹仁势力被歼灭殆尽,使曹丕军队势力大为减弱,彰植两人岂能不趁机联手?除非曹操亲自出马收拾残局,但据我得到的消息,曹操已经神智不清,很难再替曹丕出头,我想夏侯惇就是很清楚这一点,才敢从并州领兵回邺都。”

  停一下司马懿又道:“更重要是这次中原惨败,使曹丕的威望跌到谷地,也给彰植二人以及夏侯惇以难的机会,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曹仁被俘,那么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曹丕,毕竟他是这场中原大战的策划人,他逃不过这一劫。”

  “仲达说得不错,赤壁大战后,曹操遭到了各方暗责,使他沉寂了很多年,曹操尚且如此,更何况地位不稳的曹丕,这次中原惨败,他若把责任推给曹仁,必会遭到曹氏家族的唾弃,而他若承担责任,恐怕他就得下台,无论如果,他难过这一关了。”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又缓缓道:“现在曹魏大约还有十八万军队,夏侯惇手中有五万并州军,曹彰手中有两万幽州军,剩下十一万军队,三万被围困在洛阳,三万在曹休手中,还有三万其实是幽州军,暂时被张辽掌控,再有一万部署在黄河北岸,而曹丕在邺都的直辖军队,只有一万虎贲卫,而彰植却有四万军,看来曹丕的形势不妙啊!

  “殿下说得不错,微臣觉得现在的关键就在于青州的六万曹军,张辽是效忠曹丕,但他手下的三万军却是曹彰的幽州军,曹丕绝不敢把他调回邺都,唯一的可能就是曹休的三万军,这是曹丕平衡彰植的唯一力量,曹丕命令曹休放弃徐州北归,就是想保住这三万军队,微臣大胆推测,曹丕很可能会把曹休调回邺都。”

  刘璟考虑更多是如何从曹氏内乱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先就是青州,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如果曹丕真把曹休的军队调回邺都,那么曹彰又会如何应对?仲达觉得张辽还控制得三万幽州军吗?”

  司马懿顿时明白了刘璟的意思,他兴奋道:“青州不是幽州,曹彰不会在意它的得失,他一定会从张辽手中夺回自己的军权,如果我们再从旁边添一把火,微臣可以保证,青州唾手可得。”

  刘璟点了点头,“青州只是第一步,我们若不好好利用这三兄弟的内讧,那才真是傻了。”

  两人正在商议时,一名亲兵在帐门口低声禀报道:“殿下,曹丕派使者求见。”

  “什么?”

  刘璟没有听清楚,又问道:“是谁派使者来见?”

  “是魏国世子曹丕派特使华歆求见。”

  刘璟和司马懿对望一眼,两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居然派华歆为使者,可见曹丕现在面临的危机是多么严重。

  “带他来见我!”

  ........

  华歆心情忐忑地被侍卫领进了王帐,这是他第二次来见刘璟,上一次还是在长安为曹丕上位寻求汉国的支持,而这一次,曹丕面临严重信任危机,他不得不再一次代表曹丕来向刘璟求援。

  连华歆也没想到中原之败会引来这么严重的后果,曹彰和曹植联合钟繇、司马朗等重臣要求曹丕解释中原之败的原因,并承担责任,最轻是曹丕交出军权,辞去副丞相之位,而最严重则是曹丕宣布放弃世子之位。

  随着夏侯惇率两万并州军返回邺都,曹丕面临军事政变的危险,在万般无奈之下,曹丕只得密令华歆前来求见刘璟,寻求刘璟的帮助,尽管两国目前是敌对状态,但刘璟毕竟娶了曹宪,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依然有和谈的余地。

  华歆见刘璟和司马懿坐在位子上,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能站着施礼,他上前跪下,行拜礼道:“魏国华歆拜见汉王殿下!”

  “华侍中免礼,请坐!”

  刘璟的态度很客气,没有摆出冷淡的姿态,谈当然可以谈,关键是曹丕需要拿出什么诚意。

  华歆心中稍定,坐了下来,不等他开口,刘璟又笑问道:“我还想知道,华侍中怎么知道我在东郡?”

  “这个……”

  华歆迟疑半晌道:“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关注东郡的汉军动向,正好知道殿下在东郡。”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在东郡部署了探子,其实刘璟也猜到曹军是在东郡安排了探子,看来这个探子颇为得力。必须要拔掉才行。

  这时,华歆又心急如焚道:“这次我奉世子之令来见殿下,是想和殿下做一个交换。”

  刘璟却淡淡一笑说:“我只是接见一下华侍中,至于具体事务,华侍中不妨和司马相国细谈。”

TOP

0
  第1112章 苛刻条件

  刘璟虽然对华歆很客气,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丝毫不让步,包括礼仪方面也绝不迁就,不管华歆是否代表曹丕,他都没有资格和刘璟直接谈判,而以对等原则,他应该和相国和谈。

  华歆一时心急,忘记了这一点,便被刘璟冷冷地回绝了,华歆顿时脸一红,歉然道:“是微臣唐突了。”

  刘璟笑了笑,给司马懿使了个眼色,司马懿会意,起身笑道:“华侍中请吧!”

  司马懿将华歆请出大帐,去别帐商谈,刘璟则慢慢地喝茶沉思,他在考虑改如何利用曹魏内讧的机会。

  不多时,司马懿又返回刘璟大帐,他没有得到刘璟的具体指示,只是听取了华歆的方案,他笑着给刘璟汇报道:“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曹丕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们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释放曹仁,其次是释放战俘,第三是希望汉军能撤离青州,而作为回报,曹军愿意让出洛阳,让徐晃军队撤离洛阳。”

  这一席话使刘璟不由哑然失笑,曹丕这是什么意思,他以为中原大战是曹军获胜了吗?这就是有求于自己的诚意?

  司马懿沉思一下道:“微臣倒觉得曹丕不至于这般不识时务,这应该是曹丕的试探。”

  “试探什么?”刘璟问道。

  “他是希望殿下主动提出条件,而且他提出的三个要求,微臣以为释放曹仁才是最为关键,其他两个要求不过是他的掩饰。”

  刘璟点了点头,司马懿分析得有道理,他略略沉思片刻道:“释放曹仁和战俘不是不可以,暂时退出青州我也能答应,但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废除现在的伪天子,曹丕可以以监国丞相身份暂拟朝政,直到天下之主即位。”

  应该说,刘璟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这已经不是你争一石,他还一斗的常规条件,而是一种政治条件,比当年要求保证伏皇后安全的条件还要苛刻十倍,当然,刘璟完全有这个底气,至于曹丕答不答应,他也并不在意。

  司马懿也暗吃一惊,他也没有想到刘璟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曹丕怎么可能答应,但一转念,他便明白过来了,若真让曹丕摆脱困境,倒不利于他们统一天下,所以提出苛刻的条件,如果曹丕被迫答应,他们至少也能收益与损失相抵。

  司马懿笑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去和华歆交涉。”

  刘璟又道:“另外告诉华歆,如果他再来见我,让他去长安。”

  次日一早,刘璟结束了东郡的巡视,也结束了中原各地的巡视,走洛阳线返回长安。

  ........

  正如刘璟得到的情报,曹丕确实面临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曹植和曹彰的逼宫,也有大臣们对他的不信任,当中原大战惨败的消息传到邺都时,朝野一片哗然,没有人认为是曹仁的责任,很明显,责任就在曹丕应对不力。

  这场大战使曹丕的威望降到了冰点,如果说之前曹丕利用魏讽案大肆铲除曹植的支持者,已经激起众怒,那么这次中原之战惨败则使很多原本支持他的大臣都开始对他不满。

  更让曹丕心惊胆战的是,二弟曹彰和夏侯惇竟然胆大包天,擅自调动军队,曹彰趁不在邺都时,抢夺了北大营的两万幽州军,而夏侯惇更加过分,从并州调来两万军队,使得邺都的五万军队中,有四万不受他控制,眼看一场兵变即将生。

  朝野舆论被曹植引导,军队被曹彰和夏侯惇控制,文攻武伐,令曹丕焦头烂额,同时也让他担忧到了极点,迫不得已,他一方面秘密派华歆赶去东郡和刘璟谈判,企图挽回一点声望,另一方面他又派心腹赶往青州,调曹休军队入邺都。

  一连几天,曹丕都在焦虑和担忧中度过,朝野要求他承担战败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曹丕很清楚这是三弟曹植在背后策划,但他也无可奈何,偏向三弟的文官越来越多,这里面不仅仅是受中原战败的影响,更深层的原因是出丁令对他造成的不利影响。

  尽管出丁令已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父亲病重,曹丕再无力推行,但前期因为出丁令而备受损失的各大世家名门却把仇恨的矛盾对准了他,使他在政治上极为被动。

  内忧外患,曹丕已觉身心疲惫,他觉得有必要向父亲寻求援助了,铜雀宫外堂,曹丕等候了快一个时辰,却始终没有消息,他有点坐立不安了,起身对一名侍卫道:“你去看一看,宫内到底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却见王御医快步走了出来,曹丕一愣,心中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他连忙上前问道:“我父亲如何了?”

  王御医叹口气,“世子还是回去吧!”

  曹丕顿时急了,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恶狠狠道:“你说不说?”

  王御医无奈,只得低声对曹丕道:“魏公已经昏迷两天了,至今未醒来。”

  曹丕呆住了,慢慢松开了手,王御医连忙整理一下衣服,又道:“这不是第一次了,醒来后却变得很亢奋,而且神志不清,他连你母亲都不认识了,说你母亲要害他,命人将你母亲推出去斩,好在大家都知道真相,不听他的命令,现在连你母亲也不敢去看他。”

  “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有人说魏公中邪,要请巫师来驱邪,但我的经验,这是一种回光返照。”

  “那我父亲还有多久?”

  “我们尽力吧!好一点能熬到年底或明年初,若天意不顺,那也只能到十一月左右。”

  曹丕没有能等到父亲的帮助,他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府邸,刚进门,一名侍卫上前道:“禀报世子,华侍中回来了,现在外书房等候。”

  这也是曹丕期盼已久的消息,他连忙强打精神,快步来到外书房,一进门,华歆连忙起身行礼,“参见世子!”

  曹丕摆了摆手,随手将门关上,他坐下来略有些紧张地问道:“和刘璟谈得如何?”

  “回禀世子,微臣先和司马懿商谈,将世子的方案提出来,却遭到了刘璟的一口回绝。”

  曹丕并没有吃惊,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方案只是一种试探,不是他真正的条件,他又急忙问道:“那刘璟有没有提出条件?”

  华歆点了点头,犹豫一下道:“司马懿确实提出了刘璟的条件。”

  “是什么?”曹丕身体前倾,脸上表情十分紧张,他很急迫地想知道刘璟的条件,

  “你快说,不要吞吞吐吐。”

  华歆无奈,只得继续道:“关于世子的要求,刘璟说他都可以答应,但他有一个条件,要求世子废黜现在的天子,他同意世子出任大汉监国丞相。”

  曹丕呆住了,半响,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华歆也苦笑一声,他知道这个条件确实太苛刻了,如果世子答应这个条件,无疑就是变相承认刘璟为大汉天子,曹丕就不仅是战场上惨败,在政治也彻底输掉。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根本没有几个人承认曹丕所立的幼儿天子,邺都的大汉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曹丕废掉这个幼儿天子,其实损失也不大,而且曹丕还能继续担任监国丞相,这还是刘璟承认的宰相。

  华歆心中虽然是这么想,但他却不敢说出来,这种事情必须要曹丕自己想通,作为臣下,他只能点到为止。

  华歆见曹丕陷入沉思之中,便小声道:“微臣先告退!”

  “去吧!”

  曹丕摆摆手,他现在确实不希望旁边有人打扰自己的思路,华歆行一礼,退了下去。

  曹丕负手走到窗前,望着布满晚霞的天空,他不由长长叹息一声。

  .........

  随着夏侯惇率军返回邺都,邺都的势力格局变得复杂起来,不再是曹丕一家坐大,事实上,曹丕已处于弱势。

  北军营的两万幽州军被曹彰夺回军权,而魏郡黄河北岸的一万多曹军被汉军牵制,无法撤回邺都,现在夏侯惇又率两万军队驻防在邺都南军营,城内只剩下许褚率领的一万虎贲卫和三千城门军。

  三千城防士兵主要是守卫邺都九座城门的军队,他们最初只是魏郡郡兵,隶属于地方官府,在曹军体系中位列底层,无论装备、给养,还是社会地位都远远逊于正规军,更不用和同城的虎贲卫相比。

  可就是这样一支向来被人蔑视的郡兵,在邺都局势微妙之时,却意外地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统帅这支三千人军队的大将叫做陈果,官任魏郡都尉,或许是因为官职地位比较低的缘故,陈果既不属于曹丕的嫡系,也不属于曹植的夏侯派,更不属于曹仁派系,他属于一个三不管的地界—魏郡郡衙。

  陈果年约五十出头,有三个儿子,长孙也能爬树了,再过两年他就准备退仕,安安心心回祖宅享受天伦之乐。

  陈果虽然地位不高,但家境却很不错,事实上,由于汉末大乱,各郡地方官都是由当地的世家或者豪强把持,世家从文,豪强任武,所以各郡都尉基本上都是由当地豪强出任,魏郡也不例外,陈果所在的家族正是魏郡出了名的豪强大族。

  陈果的府宅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十亩的中宅,宅子不大是因为他的地位不高,在邺都这种权贵聚居的都城,他这个魏郡都尉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他在安阳的庄园却占地两百顷,是安阳县最大庄园。

  入夜,陈果刚从城门巡视回来,正独自坐在房中小酌几杯,陈果最大的嗜好就是贪杯好酒,就在邺都布禁酒令之时,他也在家中酿酒自饮,他宁可不做这个都尉,也不能一日无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的次子陈曦在门外有些紧张地低声道:“父亲,有贵客来访!”

TOP

0
  第1113章 危局酿变

  陈果一怔,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放下了手中耳杯,起身走到门口问道:“什么贵人?”

  次子在他耳边低声道:“是夏侯大将军!”

  陈果大吃一惊,夏侯大将军就是夏侯惇,那可是曹军的两大统帅之一,竟然亲自上门来拜访自己,他急问道:“人现在在哪里?”

  “在贵客堂等候!”

  陈果此时并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反而如临深渊,他知道自己终于躲不过邺都内讧了,尽管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夏侯惇。

  他叹了口气,对次子道:“上最好的茶招待,我马上就来!”

  陈果换了一件衣服,便步履匆匆向贵客堂走去,走上大堂,只见夏侯惇和一名头戴斗笠的黑衣人正坐在桌前饮酒,他心中一楞,这黑衣人是何人,能和夏侯惇坐在一起,绝不是普通人啊!

  他暗骂儿子没有眼色,竟然没告诉自己还有一人,陈果不及细想,上前跪下行礼,“卑职陈果,参见大将军!”

  夏侯惇呵呵一笑,上前扶起陈果,“陈将军不用这般多礼,请起!请起!”

  这时,那名黑衣人也站起身,摘下了斗笠,陈果顿时认出,这黑衣人竟然是三公子曹植,吓了他一跳,连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植公子!”

  曹植是和夏侯惇一起来见陈果,此时,他闻到了浓烈的酒味,又见陈果长得粗犷黝黑,心中不太喜欢,不过看在陈果手下三千郡兵的份上,他也必须要忍受这个粗鲁的军人。

  曹植连忙笑眯眯回礼道:“早就想来拜访陈将军,无奈出门不太方便,直到现在才来,见谅!”

  曹植说的是实话,他目前住在城内,而邺都城内已被虎贲卫控制,曹植身边只有三百名护卫,虽然迫于政治压力,曹丕还不敢轻易动他,但他也不能随意在城中各处出现,很容易身处险境。

  旁边夏侯惇笑道:“公子不用这般客气了,陈将军是爽快之人,不会太在意礼数。”

  陈果醒悟,连忙道:“大将军和公子请坐!”

  三人坐下,陈果心中忐忑不安,低头不语,而曹植只是气闲神定地喝茶,仿佛他只是陪客,所谈之事与他无关,这时夏侯惇微微笑道:“陈将军应该知道我们为何而来吧!”

  “这。卑职好像有点明白,但又看不透,还望大将军指教。”

  夏侯惇叹口气道:“中原惨败,将曹魏推到了生死边缘,事实已证明,曹丕不适合继承魏公大业,包括我们这些为创立曹魏而赴汤蹈火的老将,都无法容忍曹魏走向灭亡,我们都一致决定,魏公大业应该由三公子来继承,我也希望陈将军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之中。”

  夏侯惇说得很坦率,直接摆明了要陈果站队,确实,陈果只是魏郡都尉,位卑职小,以夏侯惇的身份,没必要说过多含蓄话,陈果脸色刷地变得惨白,眼看汉军要吞并天下了,他已萌生退意,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怎么能再冲上第一线。

  “怎么,难道陈将军已经答应了什么人吗?”

  “这倒没有。”

  “那陈将军还有什么疑问?”夏侯惇不给他一点机会,又紧逼他表态。

  陈果无奈,只得低声道:“感谢大将军对卑职的厚爱,但卑职身体多病,已准备明天辞官回乡,可能。可能要辜负大将军的厚爱了。”

  夏侯惇的脸色沉了下来,这个陈果竟然拒绝了自己,他回头看了一眼曹植,这时曹植放下茶杯,温和地问道:“陈将军已经递交辞呈了吗?”

  “卑职还没有写完,准备明天或者后天提交。”

  “那陈将军有没有推荐继任的人选呢?”

  陈果毕竟五十余岁了,极懂人情世故,他听懂了曹植的言外之意,立刻道:“卑职还没有推荐人选。”

  曹植笑了笑,不再说话,夏侯惇也明白了曹植的意思,这样也好,把三千城门军交给自己的心腹,更放心一点,他便点点头道:“既然陈将军准备辞官,我们也不会勉强,不过请陈将军把手下的三千军队交给我,然后就没有陈将军的事情了。”

  陈果一颗心落下,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曹丕了,连忙道:“这个没有问题,不知什么时候交接?”

  “就是现在,我和陈将军一起去军营。”

  陈果心中一沉,竟然现在就要军权,他擦了擦额头冷汗道:“好吧!我穿一件衣服就陪大将军去,请稍候。”

  他起身慌慌张张出了大堂,曹植望着他背影,吩咐身后两名贴身侍卫,“跟上他!”

  两名侍卫疾奔而出,跟上了陈果,夏侯惇笑道:“公子不用担心,曹丕应该还没有来找他。”

  曹植淡淡一笑,“在这个紧要关头,还是小心点好。”

  ........

  陈果出了大堂,也不去穿衣,找到儿子便急声道:“要出事了,赶紧收拾细软出城。”

  陈曦一愣,不明白父亲在说什么,陈果目光一瞥,见后面远远跟来两名侍卫,他急得挥手就给儿子一记耳光,低声大骂:“你这个蠢货,还不快去!”

  陈曦这才反应过来,捂着脸慌慌张张向后宅跑去,陈果抬头看了看夜色,回头对两名侍卫道:“也不算很冷,就不用添衣了,告诉大将军,我们这就去军营。”

  ........

  当天晚上,城门军军营内进行了简单的权力交接,陈果将军权移交给了夏侯惇,夏侯惇任命心腹邹林接管城门军,陈果随即离开了邺都,返回安阳祖宅。

  三千城门军的归属在几个月前还不值一提,但在邺都局势极为微妙的时刻,城门军被夏侯惇夺权无疑就成为了邺都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夏侯惇的军队随即进入邺都南城,迅控制了半个邺都,曹植和曹彰达成了默契,植内彰外,曹彰的军队则控制邺都城外。

  而忠于曹丕的虎贲卫则向北城退缩,使邺都城被一分为二,夏侯惇的军队控制南城,曹丕的军队控制北城。

  邺都的局势开始迅恶化,迫于无奈,曹丕再度派人赶赴青州,命令曹休率军赶回邺都,与此同时,曹丕终于答应了刘璟的条件,不过在废汉帝之前,他希望刘璟能先释放曹仁,华歆连夜赶去长安。

  邺都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内战一触即,大街小巷都变得冷冷清清,这一次不是因为经济衰败导致,而是曹氏兄弟内讧引起了民众恐慌。

  在邺都西门附近的聚财酒馆并没有被曹军搜查,李孚返回邺都后,依旧将这里用作汉军在邺都的情报据点,李孚在前两天也接到了司马懿派人送来的指令,要求他们想办法说服曹彰调回青州的军队。

  房间内灯光昏暗,李孚和几名手下在商议着如何完成任务,李孚的手下都是极为精干之人,尽管他们也有不少门路,但曹彰长期呆在幽州,在邺都没有什么势力,使他们也一时找不到门路。

  这时,一名手下叹道:“可惜现在各家酒馆都关门了,否则在酒馆中散播消息,倒是一个好办法。”

  “不要说这些没用的话!”

  李孚打断了手下的感慨,他脸色十分严峻,对众人道:“这个任务应该是汉王的决定,事关全局,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大家都想一想,不一定直接走曹彰的门路,可以用迂回的办法,让有实力的人去劝说曹彰。”

  说到这里,李孚忽然想起一人,他心中暗忖,‘或许请此人出面,可以说动曹彰!’

  .......

  曹彰虽然支持曹植取代大哥曹丕,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三弟能将幽州封给自己,使他成为真正的幽州王,不仅军队由他统帅,地方官、民生、税负等等,都要由他来决断,也就是说,他就要当幽州的帝王,这是他和曹植达成的妥协。

  目前曹彰住在城北外的军营内,军营距离邺都城约十里,是曹军最重要的军营之一,人数最多时,这里曾驻扎了十万以上大军,但现在却只有两万幽州军,被曹彰牢牢掌握在手中。

  其实按照曹彰的想法,在曹丕前去徐州督战时,就可以动政变,推翻曹丕的地位,但曹植却坚决反对,只有等中原兵败,他才能抓住曹丕的责任,逼宫曹丕退位。

  事实证明,曹植很有远虑,中原兵败使朝野沸腾,要求曹丕下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连一直支持曹丕的重臣,诸如国渊、董昭、徐阶、韩嵩等人也纷纷表态中立。

  这才曹彰不得不佩服三弟的远见卓识,也正是这件事,使曹彰认为三弟比大哥曹丕更有能力将积弱的曹魏逐渐带出困境,曹彰也心甘情愿地将魏公的继承权让给三弟曹植。

  不过,此时的曹彰还有另一种担心,那就是他的另外三万幽州军,现在掌握在张辽手中,张辽会不会清洗军中将领?

  当初父亲说得很清楚,这五万军是用来防御邺都,依然由他统帅,但大哥却强行将三万军交给张辽,这无疑是要剥夺他的军权。

  想到张辽的带兵手段,曹彰就倍感忧心,张辽极有可能会清洗中高层将领,这样一来,他在幽州的根基就会动摇了。

  就在曹彰忧心忡忡之时,帐外有亲卫禀报道:“启禀都督,王侍中在营外求见。”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2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