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探索] 【人文】陆俨少:黄宾虹作画从大到小,我是从小到大[11P]

0

【人文】陆俨少:黄宾虹作画从大到小,我是从小到大[11P]




陆俨少先生说:“黄宾虹作画从大到小,我是从小到大。此法易于出奇制胜,然亦不易收拾。从大到小,容易受程式约束;从小到大易于绝处逢生,不雷同;从大到小,宜从淡到浓,可以改动;从小到大,不易改动,每一笔都可生发出新章法。所谓胸无成竹,信手画来,再长的长卷都可以画下去。”





陆俨少先生这段关于绘画章法的精辟论述,犹如在艺术创作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以黄宾虹先生"从大到小"的创作方式为镜,通过对比手法凸显出自己"从小到大"创作观的独特价值。这种创作理念的差异,恰似中国画中的两种美学路径:前者如泰山压顶般气势磅礴,后者似溪流汇海般生生不息。





陆先生用"出奇制胜"这个军事术语形象地描述了"从小到大"创作法的优势,仿佛画家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师,在笔墨的战场上寻找突破。而"绝处逢生"的比喻更是将创作过程升华为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每一笔都可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这种创作方式要求画家具备"胸无成竹"的超然境界,就像庄子笔下"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





从艺术哲学的角度看,"从大到小"的创作方式犹如建造宫殿,先立框架再添细节;而"从小到大"则更像培育生命,让作品在笔墨的滋养中自然生长。陆先生特别指出,前者"宜从淡到浓"的渐进过程给予画家修改空间,后者则要求每一笔都如"惊鸿一瞥"般精准到位。这种创作差异,恰似围棋中的"大模样"与"治孤"两种战略思维的交锋。



值得注意的是,陆先生将这种创作理念与长卷绘画联系起来,暗示"从小到大"的方式特别适合表现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延展性。就像《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过程,画家仿佛漫步在汴河两岸,将所见所感信手拈来,最终汇聚成气势恢宏的史诗画卷。这种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构图的束缚,让艺术创作真正实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想境界。(李达)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Daniel0201 金币 +28 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2025-5-13 22:17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8 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