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探索] 【人文】广深高铁2小时! 直达又一冷门小城,比杭州有韵味,比成都悠闲,0元就能玩遍90%景点,还特别好吃!下篇[56P]

0

【人文】广深高铁2小时! 直达又一冷门小城,比杭州有韵味,比成都悠闲,0元就能玩遍90%景点,还特别好吃!下篇[56P]

整个建筑群山墙多为曲线且变化有致,具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在结构、构造和装饰上又大量采用江西南部地方做法,是官式建筑地方化的典型代表。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覆以剪边(黄绿相间装饰,古代一种高规格用瓦制式)的瓷质琉璃瓦,加上青花瓷的屋脊和吻兽,并配以彩瓷宝顶,显得雍容华贵。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慈云塔
文庙旁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砖塔,名曰慈云塔,又名舍利塔,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距今已980多年,是赣州城内最古老的建筑。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慈云塔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层楼阁式砖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塔原高42米,现高49.9米,塔身平面呈六角形,共9级,塔中心空。
塔身各层之间用砖叠涩出檐,并用砖雕饰成梁柱和斗拱。塔顶部安放有莲苞、铁形塔刹,造型优美。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2004年维修时发现神秘暗龛,出土60件经卷、书画、泥塑、铜像、木雕、瓷像等五代至北宋早期的珍贵文物。
赣州市区基本都能看到这座塔,相当于城市地标之一。不过因处在学校内不对外开放。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福寿沟博物馆
赣州地形呈盆地、丘陵,又地处章江、贡江交汇处,城市被水环绕,虽然旱季多于雨季,但一旦雨季到来,免不了饱受水患。于是,在东晋时期修建了古城墙,一来为了防御敌人入侵,二来也为了防涝。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但古城墙修好以后,城外的洪水确实不能进入城内了,但城内的洪水无法排出去,导致赣州古城被困在洪涝之中,于是历代的官员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北宋时,州守刘彝在前人修建的排水沟渠上做了升华,他设计并实施修建了“福寿沟”排水系统,以达到防洪排涝的作用。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刘彝沿城墙开设的十二个向外开的水窗,利用水的力量自动启闭阀门。当贡江水位高于城内水位时,可以借助江水的力量将水窗从外面封死,这样江水就无法倒灌入城;当城内水位高于贡江水位时,就可以借助积水的力量将水窗冲开,城内积水随之排入贡江。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由于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纵横纡析,或伏或见”,故名福寿沟。福寿沟北宋时期完工,清朝重修,延用至今,是当之无愧的“活文物”
多少年来,不少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但同样经常被暴雨侵袭的赣州 ,却始终安然无恙。曾经的洪涝之地,变成了令人艳羡的水上浮城。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福寿沟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你还可以在一段已经挖掘的福寿沟遗址上走一走,感受古人的智慧。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魏家大院
魏家大院就位于福寿沟博物馆旁边,始建于清代嘉庆末年,历经二百多年陆续营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最早开始建造的住宅是今天的罗家巷17号,魏氏称它为“老厅下”。道光年后又向两旁发展陆续扩建,直至清代末年还继续兴建了魏会英居所和学堂里建筑,形成了赣州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家族民居建筑群。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大院内房间多、过道多,并且每栋建筑物均用瓦廊相连接,外似单家独户,内却回转相通,似若迷宫极有特色。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30元解锁「江南第一石窟」
唐宋造像:通天岩
通天岩
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共保存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石窟群。

来自马蜂窝用户@fafa is fafa

这些石刻造像均为佛像,造像形态各异,雕工精湛,保存完好,有“江南第一石窟”的美誉。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除了石窟造像之外,还有如丹霞地貌,王阳明手迹摩崖、张学良避暑洞等丰富自然、人文景观,被誉为“赣南第一名山”。

来自马蜂窝用户@fafa is fafa

通天岩:因洞顶有“一窍通天”奇观而得名,是景区的核心景点。这里有众多石窟造像,以北宋时期的“毗卢遮那佛”造像最为著名。
忘归岩:拥有独特的丹霞穿孔地貌,岩壁刻有王阳明的《忘归岩题壁》诗作。
翠微岩:保存82尊罗汉像及19品宋代题刻,艺术价值极高。
龙虎岩:岩石形状犹如龙和虎,栩栩如生,这里还有一些摩崖石刻。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观心岩: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岩洞相互套叠,宛如迷宫,洞顶一线天光倾泻,禅意盎然。
广福寺:宋代古寺依傍丹崖而建,寺顶有天然悬空石洞,岩壁上宋代佛像群保存完好。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卧佛:23.66米长的卧佛雕像,依山而刻,气势恢宏。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可辣可鲜,可咸可淡
不可小觑的赣南美食
从赣州位置上说,它南面是广东 、东面是福建 、西面是湖南 ,又是客家人大本营,其饮食必然呈现多样性的风格。
三杯鸡、赣南小炒鱼、三鲜粉......粤菜的柔和、客家菜的朴实、 江西菜的爽辣,在赣南都能吃到。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三鲜粉
三鲜粉是源于赣州安远县的一种客家小吃,制作不算复杂,将猪肉、猪肝、猪小肠(即三鲜)裹上淀粉,放于锅中煮熟,连汤倒入煮熟的米粉中即可,也可加入青菜。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与传统江西口味相比,三鲜粉的客家风味尤其突出,简单的咸鲜味即是全部。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好在,在赣南辣椒从不在桌上缺席,来上一两勺,增鲜又增辣,何乐而不为。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赣南小炒鱼
小炒鱼是赣州菜无可争议的代表,属于典型的客家风味,与一般而言的赣菜已基本没有共通之处。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小炒鱼的主食材为草鱼块,先将鱼块以酱油、米醋、盐腌制,裹淀粉后下油锅炸制半熟,然后再加葱、姜、红椒等调料炒制,出锅前再勾上芡汁,一盘酱汁浓稠、色泽金黄的小炒鱼就制作完成。
吃起来的口感是外酥里嫩,油香咸香之上带着淡淡的酸香,轻重适宜,既有味又不让人感到油腻。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宁都肉丸
宁都肉丸是赣州宁都县的传统美食,制作时选用上等猪肉,加入薯粉,经过反复捶打,使之韧劲十足,爽口弹牙。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肉丸可以煮汤、蒸、炸或炒,吃起来口感Q弹,肉汁四溢。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兴国米粉鱼
兴国米粉鱼是赣州兴国县的传统名菜,米粉鱼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名字,其实这份食物应该理解为粉蒸鱼加米粉。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将煮至七八成熟的米粉调好味放于笼底,铺上一层腌制好的草鱼片、撒上米粉,再将其蒸熟便成。
草鱼片外滑内嫩、咸香油辣,垫于其下的米粉也带上了十分特殊的油润又干爽的口感,完全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搭配。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瑞金牛肉汤
瑞金牛肉汤是赣州瑞金市的特色,带有浓郁客家色彩,制作时将鲜牛肉切丁或短条,裹上适量的红薯粉下锅煮,加盐、味精等调味,再加适量红薯粉让汤汁更亮更稠,食用时盛入碗中,撒上,葱花、芹菜末、姜末和酱油辣椒。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咸鲜香辣的滋味,粘稠顺滑的汤包裹着外嫩内柔的肉,吃起来无比痛快。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信丰萝卜饺
信丰萝卜饺是赣州信丰县的特色小吃,饺本质上是薯粉饺的一种,将薯粉皮包裹上以白萝卜、猪肉、鱼肉混合而成的馅制成。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蒸熟后的萝卜饺通常有着褐色半透明的皮,质地柔软,吃上一口外皮绵软有韧劲、内馅咸香适口极其柔嫩,萝卜香气尤其突出。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上犹包米果
上犹包米果非常类似肠粉,用黄元柴灰水浸泡的晚稻米磨成米浆,根据时令的不同加入各种蔬菜,如春季包艾草,夏季包豆角,秋季包芋头,冬季包萝卜干,或配上蛋肉等。
食用时调上酱油、辣椒、咸菜等,肠粉爽滑柔韧而丰富的口感加上咸香酸辣的味道,让人停不下口。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石城芋饺
石城芋饺是赣州石城县的传统小吃,选用本地芋头削皮、蒸熟、捣泥,混入木薯粉揉成淡紫色的面团,包进香菇肉馅捏成三角状,沸水煮5分钟呈现半透明状。外皮糯而不粘,冷后不发硬。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大余烫皮
烫皮是赣州客家地区又一种与肠粉非常类似的食物,以大余县的烫皮最富名气。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同样是将米浆摊平蒸制而成,可加入肉蛋菜等馅料,烫皮不同于包米果的主要之处在于食用方法,食用时会单配一碗咸汤,将烫皮蘸汤而食,味道清淡。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传统名菜,传入台湾后被改良而纳入台湾菜体系中。 江西省内的三杯鸡有比较多的流派,赣州宁都的三杯鸡便是最有影响力的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三杯鸡之名的“三杯”来源于制作此菜时只需使用一杯米酒、一杯酱油、一杯香油这三种调料,其他辅助调料各地略有差异,但整体而言鸡肉所呈现出的味道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咸香油香,吃起来口味适度,多食不齁。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鲸时咖啡
赣州本土品牌咖啡,有多种本地化的特色饮品,如江西辣椒咖啡,咖啡喝起来带有些许辣椒的香气,味道新奇。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索隆十郎 金币 +40 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2025-5-2 19:32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9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