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离任作者] 【情遗东门——我和一个小姐的故事】第六十三章 倩影伴月

0
这次是我上次看到了天涯兄的回复,和预告。最近琢磨的有关道德清算的问题。其实应该早点写下来。就是有点懒。

不得不说。我觉得预期的六十四章完结,还是略显仓促一点。不过这是小事。道德清算在我看来是必要的。而且是手妙笔,但是也是一招险招。是清算悬念,掀起高潮的巨大力量。但是这种手法,本身可能也会直接成为下面讨论的焦点。我是这样想的:

上大学的时候我上过一个伦理学女博士的课,就是有关伦理的。在课上我们讨论过一回公正问题。当时大家轮番发言。我就提出了一种想法。我当时说,我觉得公正是一种偶然性。就好像经济学上的价值规律。我们关于公正本身的认识和在其指导下的行为,只是在真正公正的影响下,或矫枉过正,或者发力不足。也就是说“真正公正”是抽象存在,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事实公正”而这个“事实公正”是“真正公正”的反映。说了一堆证明这个观念。

当时那个老师就问了一个问题,就是难道不存在一种比较恒定的,而且在多数人心中都比较认同的一种公正吗?她说得更好一点,我原话记不住了。大概意思,就是说难道公正那么抽象吗?它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样呢?

很好的问题。当时我还是太年轻。

其实我看“东门”,还有大家看“东门”都有一种难解的心结。就是公正问题。按说很多H书的创作原则就是,“你搞我老婆,我弄你全家”,为什么?爽嘛!也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最精华的一个部分。我在看“东门”时,往往把文章的逻辑和“水浒”对比。“水浒”是很多人可以看得爽的。因为道德上平衡。平衡到连畜牲都在这个道德体系之中。老虎吃了李逵妈,李逵就屠了虎全家。这自然让人痛快。所以用[威尼斯商人]里夏洛克的逻辑来看“东门”自然就没有结果了:什么割你一磅肉,不多也不少之类的。

但是[威尼斯商人]也给我们一个参考答案,就是这么搞不行的。其实我们想象的这种公正,在自然法则,和更大的智慧,更强的精神力量面前就显得很渺小了。其实所谓的以暴易暴,看似公正,正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最后还有个总结,叫天经地义。

其实可能天涯兄提到的“天道”之类的东西才能是“东门”的道德归宿,和“公正”来源。因为人的智慧,大不过自然。

的确是这样。以暴易暴谁都可以做到。而宽恕就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和更高的智慧。道德是很多古圣先贤给出的答案。

比如孟子在谈到严刑峻法时,就说法律是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可是人民因为害怕惩罚而不去做恶,那样的人民是不知道廉耻的。什么意思?就是说没有道德不行啊。他老人家还说,人要是没有了慈悲的心,那就和畜牲没有区别了。他老人家认为,没有道德,是不能真正解救当时的乱世的。

我极之推崇的列夫·托尔斯泰也在[复活]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其一是不以暴力抗恶,其二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以暴易暴看似公平,其实只是使得暴力升级而已。只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伟大的东方伟人,实践着这个观念。就是甘地。

说了这些,就是说道德清算在“东门”里是很必要的。

那为什么会有争议呢?

其实道德问题是任何写作都离不开的。不管作者是不是主动关注这个问题。而关于道德,在写作上,作者就是给出读者一个道德的参考答案。可以对读者的观念和行为有些影响。大概就是让读者看到,这样的行为是这个结果,那样的行为是那样的结果。

而如果具体到了“东门”这里。这种就是一种很返璞归真的写法了。文章在最后回到了最本源的问题上。和大家讨论一下,到底该不该有道德,该不该有底线。这在小说上的做法就可以很直接。直接告诉读者有底线,可能是这样的结果。而没有底线,则是那样。至于判断问题,读者和作者本人是平等的,是共同讨论的关系。

其实前面天涯兄提到了知名的“钟摆理论”。我获益匪浅。而且我觉得我自己的评论其实也是在依照“钟摆理论”的原形。而且我觉得“钟摆理论”具体到了小说的人物身上,可以有一个“内钟摆理论”。就是其实角色的内心选择,也是在各种作用下,进行着钟摆式的运动。

“我”是徘徊在占有阿娇和自我保护之间。阿娇是挣扎在爱情与物欲的夹缝。两个“钟摆”在一起摇摆,一起作用。而作者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去审视这种关系和这种摇摆。然后给出他的参考性意见。

我之所以说把这个参考意见归于道德有一点风险,是因为:

其一,道德在现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之中有着比较敏感和比较特殊的存在状态。虽然我每天都看正面的,积极的道德事迹。可是我还是要承认,道德这个问题,在我身边的每个人的观念中的存在,真的是很尴尬。就好像“东门”里面那篇女研究员的论文一样。“交换”是现在很主流的一种思想。所以关于天道,关于道德的讨论,可能一开始被人察觉就会被人讨厌。

其二,我觉得“东门”会让很多人觉得残忍。即使他本人不认同残忍这个说法。因为现在的社会现实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不是说嘛,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其实我个人很讨厌这个说法。但是在很多人心里这是真理。“东门”里的每个人都面临这个选择。选择忠诚,诚实,诚信,就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回报还很可悲。我称之为“幸福地受罪”;二选择卖淫,背叛,不择手段,就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就看天涯兄怎么处理这个矛盾了,不过我称之为“快乐地堕落”。那么大家选择“幸福地受罪”呢,还是“快乐的堕落”?难!

我在我的评论中“美国噩梦”一段中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就是其实为什么“美国梦”会破灭,为什么70年代会出现垮掉的一代。这个道德选择就是其很重要的精神内核。年轻人就是觉得生活要么“道德完美地受罪”,要么“及时行乐地道德沦丧”,所以西方整个社会在越战和冷战和社会动荡中,出现了集体的狂乱。

现在我们是没有两极竞争了。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思想都很像70,80年代的美国。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懂,也不在这讨论。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人都有些急躁。脑子有些空白。

我们是有梦想,有责任感的民族。可是具体到我们中的个人,在面对社会时却显得无助而困惑。这时其实我们都把自己以前有的东西忘了,抛弃了。

“面前的人啊,你慢一点吧,做下来等一等你的灵魂吧!”

所以“东门”里写的这些小人物们,让我觉得很现实。而如果我们真的都忘记了理想。忘记了修齐治平的这些梦想。那么我们势必也成为“垮掉的一代”。我们的中国梦也将破灭。甚至变成“中国噩梦”。

道德清算,很好的切入点啊。很适合高潮结局。不过有点仓促。这是前面那么多话的总结。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oshilaogong 金币 +150 精彩,欢迎加入色城管理团队! 2010-7-26 20:32
  • woshilaogong +3 精彩,欢迎加入色城管理团队! 2010-7-26 20:32

TOP

0

回复 22、24楼 的帖子

dailongxia兄。谢谢你能比较细致地看我的回复。我不是从“东门”连载开始就开始追看的。也是几天之内连续阅读了几十章,然后才开始加入了追看的行列。所以我基本在讨论中没有去纠缠“东门”的细节问题。我的评论也是都谈的比较大的话题。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去我的空间里看看我的比较系统的评论。还有就是,我自从追看“东门”以后,大家的回复我也都去看,我自己写写有的没的,就是想和作者讨论,也和大家一起讨论。能展开这种讨论,是我最大的愿望。

其实我虽然喜欢“东门”。但是却对“东门”能引发多大的影响不那么有把握。从我的角度看“东门”属于比较小众的色文。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我相信很多读者不会喜欢这种比较严肃的色文。读起来不是很有快感。我个人喜欢归喜欢,但是我不想去捧“东门”。不想说这部书会名留千古之类的话。因为天涯兄自己也说,“东门”故事的创作态度是依照“好生之德”与“原始之德”。“东门”写得是小人物,看“东门”的也是小人物。我们每天都自己在主演着和“东门”类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名垂千古”了。不必非要用大家的评价,来证明这本书的价值。我们喜欢一回,感动一回,嗟叹一回,沉思一回,这对读者来说,岂不足矣。更何况我有机会还是会和朋友们聊聊这个故事。多快乐。

你在回复中谈到金鳞。不知是否[金鳞岂是池中物]。这本书我也比较细地读了。不过我却没太在意[金鳞]的内涵。因为说实话,我觉得[金鳞]的内核很简单。就是自己怎么爽,就怎么来。先声明我不是贬低[金鳞]。但是我真觉得[金鳞]的逻辑很简单。也没有承载太多的意义。如果有机会,我也想聊聊色文的比较分析。这里就先不纠缠了。

另外,天涯兄已经预告了,连载完成之后,会有一个理论探讨。我很期待。我们追问的很多,也许会在那时有个清晰的答案。

徐乃兄说的:“我认为,中国人从来不缺乏聪明才智,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并把这个世界带入了文明和幸福的境地,只是在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才陷入了生存的危机之中。但是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抗争,进而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获得了解放与重生,但是到了改革开放,才又从站起来到再跪下去,从我为人人到人人为我,从而开始你骗我、我骗你、你吃我、我吃你这种把聪明和智慧用到制假贩假等极端自私自立的事业中去。”让我觉得太精辟了。

尊严的确是奢侈的东西。自古以来,自己不强就枉谈尊严。但是我就是喜欢中国人自古的“老子不服”的精神。周朝的时候就有人在残暴的统治下说:“如果天子是上天的指派,那我们就要变革天命。”何等的气概啊。陈胜吴广也没觉得自己能成功,从他们的话就能看出。“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大义而死怎么样?),他们即使预期自己会失败,还能喊出:“王侯将相同样是人,有什么高贵的。”何等的豪情啊。我现在几乎天天都听到人说,没钱谈什么尊严啊,没成功要什么面子啊。这些说法都对,我认同。我也觉得面子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大家都为了钱去出卖道德和尊严。我就不服。老子偏不服这种为了钱什么都能出卖的社会。

我很认同徐乃兄所言。中国是睡醒了,但是现在真让人感觉到又“跪下”了。很多国人天天说:“以前哪个哪个欺负过我们,我们要把他们如何如何。”我觉得这不叫爱国。我们在国际上腰杆是直了很多,但是现在我们有些搞不定自己的梦想啊。

我很喜欢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开头第一句就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不成功不可怕。人穷志不能短。非要到都成了百万富翁之后,才想起烧香敬佛,修齐治平吗?

我很想和天涯兄谈谈这个问题。也觉得天涯兄本人也该澄清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天涯兄将道德清算归于“天道”,提出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这我完全同意。可是我们就老等着天道来办事吗?我们作为个人就没有可为了吗?如果有,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阿娇和“我”的悲剧,其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选择。可是这个社会就没有关系吗?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这样,还不就是因为我们一个个的个体嘛!所以我看“东门”很有痛切之感。因为这个故事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困惑与痛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angshubao 金币 +102 认真回复 2010-7-30 03:36

TOP

0

回复 38楼 的帖子

我非常高兴能和天涯兄的讨论,脱离开小说的文本本身。我一直觉得天涯兄文字平实,颇有大音稀生之韵。所以我在回复中基本放弃了对文本本身的评论。不去纠缠主人公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哪处留下了未来的伏笔什么的。如果从小说本身聊到了社会,聊到了生活,这可以说是色文界不小的创举与进步。我以前也说过,以前我们讨论“武侠”能不能文学,现在到了讨论“色情”能不能文学的时代了。

不过我看到天涯兄说“长此下去,中国大陆的成人文化建设将停滞不前。”时,还是有点想笑的冲动。咱们国家有很多建设,不过还没有这个“建设”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的主流文化可以说是“无性”的。即使超短裙,高跟鞋,整容手术这些都已经被社会所接受,我们还是在精神层面否认“性元素”的存在的。我觉得我这么说不过分。比如我们即使是年轻人之间,也不好意思以性感来相互夸赞。而我们现在社会在“性审美”这个很有学术气的话题上,现有的言论可以说几乎为零。婚姻本身也可以说是“无性”的。我很少发现我的朋友们在说结婚理由时说:“我跟她床上很和谐。”都是张口闭口“柏拉图式”。

我有个好哥们,跟我总结了一个很牛的话。他是“巨乳控”,超喜欢大胸女子。不过却娶了个“贫乳”贤妻。他和我说:“中国男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的性幻想永远不能在自己的合法妻子身上实现。”呵呵。

我知道我说的不是社会的全部。也不否认很多夫妻很有情调,很会享受。我也不是物化女性,把她们只当作男性社会的玩具。我非常尊重女性。只是我个人觉得男性想要实现自己的性幻想,这没什么不健康的。这可能就是天涯兄说的“成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所有女性都恨这种看法的话,“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天涯兄想创作一种流派。这是多么牛的雄心啊。而且他本人也在实践和探索。我不敢说有一样的胸怀。但是我也希望能一直跟随在这个潮流的前沿。不过嘛!合法性还是要注意的。呵呵。我又“革命不彻底”了。

我个人不反对“超然”和“飘然”的色文。因为所有好的文艺作品,必须要吸引人才行。要有意思才行。郭德纲说:“很多人说你们那相声就知道搞笑,是啊,相声要是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其实娱乐性是文艺作品不能回避的问题。很多人就是觉得文艺就是为了教育人,所以一开始就讨厌比较严肃的东西。我觉得不能光为艺术而艺术,娱乐性也不能完全从艺术中抽离出来。就好像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有他的价值,而斯皮尔伯格也是电影需要的创作者一样。

所以我给自己提出的口号是:“健康快乐地H!”

那么“东门”健康吗?快乐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至于证明,网友们有兴趣的话,我有机会专门讨论一下这个“健康”和“快乐”的意思,这里就先放下。

其实天涯兄所说的这种流派也是和这个理念不冲突的。好的作品必须先让人喜欢,然后才能让人思考。同样是谈性,在课堂上的讨论,相信大家都不会喜欢。

至于文化品分级这个问题。我也很有兴趣的。只是我觉得前景不如天涯兄所说的那么乐观:

其一,欧洲,美国,日本的色情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挺深的文化基础。上世纪60、70年代席卷欧美的性文化大变革就是产生在这种文化基础之上。具体我现在能力有限,就先不细解说。不过虽然中国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真的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很难确定。

其二,欧洲,美国,日本的色情文化和色情业本身的兴起和发展,最开始都是和犯罪以及黑社会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在我们这,可以理解为前进路上的阵痛,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也是这种文化本身之中蕴藏的危险。这个危险我们能否控制,这个存疑。

其三,中国教育的问题很难解决。据说英国在幼儿园,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要接触和性有关的教育。虽然不是血淋淋赤裸裸的,但是也涉及男女生理结构和男女相处方式的问题。而在日本,孩子上了初中,家长就问:“有没有喜欢的女生(男生)啊?”如果说没有,家长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接触异性有什么困难,或者心理不健康。我觉得早点教育没什么不好。一味的隐瞒就有效吗?都青春期了,您还让人家不想异性,专心学习。不管怎样,都算不上健康成长吧。

所以我觉得,如果哪一天中国家长在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能拿本PLAYBOY和他一起在沙发上看的话,那也许就有希望了。而且这种教育,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传授正确健康积极的“性审美观”。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都喜欢什么异性啊!男不男女不女的最受欢迎。说起来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第一次回复天涯兄的文章时,提到渡边淳一还很忐忑。因为担心提到有关日本的东西就被人拍板转。不过看来天涯兄对日本文学也有研究的。

我每年都会翻一次的书,有一本就是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文洁若,楼适夷先生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翻译家,我也极之崇敬。不知不觉地我就看了不少日本文学。渡边淳一的作品也是翻了不少。其实就文字本身而言,天涯兄比渡边氏已然不差了。可能是我个人喜好的原因。我就喜欢土了吧唧,洗尽铅华的文字。

另外森村诚一我非常喜欢。虽然他的推理小说已经脱离了本格推理的路线。但是高举“人性大旗”的创作态度,我非常喜欢。“人性三部曲”“证明三部曲”都是我很喜欢的故事。

我们共同努力吧。向往着天涯兄说的春天。到时候我把天涯兄的作品翻译给外国人看。一起走在时代的前头。

天涯兄说的和日本在这个领域的差距,的确可以说不止几十年。最后就举两个AV为例:

我看AV也有些年。我现在有点怪癖。就是有时候看AV不用快进。慢慢看。因为看得下去,看得进去。而且这个日本AV啊,有时候如果不懂日语的话,看的时候会损失80%的乐趣。

有一部浜崎りお的片子,叫“处女膜修复”之类的。开始是例行的女优采访,谈谈初体验什么的,然后是内窥镜观察现在身体状况。之后是两个男优的3P。下面就是好戏了。制作组在り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带去她以前的高中,还挖出了她初体验的初恋男友。让她在那个男人面前表演。这个企划在りお的泪水中结束了。然后带りお去医院,进行处女膜修复。又是有的没的说了很多。最后一个星期之后,让りお再次破瓜。邀请的三人分别是随机抽取的りお的铁杆粉丝,りお最喜欢的AV男优,最后还是那个最初夺走りお处女的人……整个片子荡气回肠,声泪俱下。我看时一点性欲都没有。不过还是得说,片子不错。还有点警世意味。最后りお的初恋男友抓着她的手,说尊重她的选择,他们现在各自的生活什么的,挺有意思……

还有一部是家庭教师片。一个男孩暗恋自己的家庭教师。在桌下安装摄像头投拍人家裙底。后来他给AV制片人发信息,希望能将家庭教师搞到手。AV制片和家庭教师接触,问其有没有意思拍片,被拒绝。谁知几星期以后,家庭教师自己去事务所面试,希望拍片。AV制片人本想成就少年美事,却没控制住,直接把家庭教师拿下了。事后还出了一个字幕,说“少年啊!对不起。”和家庭教师协调好之后,决定在不告诉少年她已经同意的情况下,让她主动在教学时诱惑少年。另一方面,在少年家安装设备,让少年主动向家庭教师出击。到了重头戏时,非常有趣。羞涩的少年时进时退,最后还是性感的家庭教师主动,也有经验。完成了少年的梦想。影片到这还没结束。AV制片又问家庭教师有没有意思拍专业AV。没费多大事,就拍了。

有的时候觉得国产大片的想象力,还不如日本AV。囧啊!

版主大人不会说这篇回复脱离文章,胡说八道吧!哈哈,不好意思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很感动,那么晚了天涯兄还来专程跟帖与大家讨论。

天涯兄所说的中国性文化正在走向开放,这我是很同意的。

虽然我说了现在中国的性教育很落后。可是现在年青人的性观念却相对开放很多。举些例子:

1,我在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中有些挺帅的男生就很受女生青睐。加上我们学校文科和艺术科相对较强,女生数量多,而且素质高,观念也很开放。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男生之中就开始大量分享各自的性经验了。对于那些男生而言,女生很容易上手。即使是不怎么帅的,多参加校园活动,机会也一大把。

2,还是我大学同学。有一个长得又小又猥琐的男生。手段特别牛。在校园里搞定了好几个女同学。他甚至很穷,大二的时候东拼西凑了一个不到1000块的电脑。什么不干,专为QQ,大量地接触女网友。

3,我家附近就有一所大学,几所中专。以前周边网吧特红火,现在却全都转业干起了旅馆。生意也都不错。

4,我家楼后就是街道派出所,可是小区外面隔条马路就是一大排小红灯的生意。

我是同意观念在变化的。

但是文化品审批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关于电影分级制度的话题不是新话题了。前些年就讨论得特别多。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电影杂志那时都作过相关的专题。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讨论好像又有些冷却了下来。

说两个对我有触动的事,来源都是中央电视台:

1,前一阵有几个北京的青年,因为参与管理成人网站被捕。都被处以一年左右的徒刑。

2,前一阵,也是一北京青年,因为下载观看淫秽影音文件7G左右,被公安机关追究。不过因为法律对观看淫秽文化品没有相关规定,并未处罚。这个事真让人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不犯法还要抓起来,批评教育。让我心里也虚虚的。

3,不知道天涯兄是否玩游戏,可曾听闻比较知名的魔兽世界审批事件。审批旷日持久就不说了。现在的游戏中因为涉及暴力内容,所以将一切有关骷髅的画面全部取消,用盒子的图案代替。

对于官方究竟什么态度我不知道。所以我不好说这个文化品审批机制究竟什么时候能有进展。不过我本人的态度是不怎么乐观的。还有天涯兄说的Q币式的管理模式,我也觉得难度很大。

但是如天涯兄所说。如果这个机制真能建立起来。那不论在教育,还是在价值链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在这方面还是完全的空白。[婚姻法]和关于网络信息的法律法规都只是能够参照,而不能完全针对这个现实。所以很多问题在司法上也比较困惑,只能依照现有的这些,不完全有针对性地法律法规。

42楼的网友zfwang兄见地很准确。我也在评论里提及了富士康事件,这点您看得非常准确的。不过这个事太悲哀,我就不多说了。

我冒昧地说一句,我觉得zfwang兄应该是很喜欢摇滚乐的。你的观点里最有价值也是最了不起的是,提出了“佛学”思想或者说抽象的道德理论和现实本身产生的对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甲壳虫乐队那几个人一样,生在很富裕的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几乎所有的摇滚乐艺术家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就是在成名之前,是对金钱社会的批判和鄙视,让大众产生了共鸣,这种“破坏”的力量甚是犀利。可是当他们都成为百万富翁以后,似乎以前那种嘶吼就少了很多力量。一提到这点,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涅磐的科特·柯本。美国社会对他的尊重,就源于他用手枪和自己年轻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我不提倡这个,甚至要批判这种方式。

所以很多人都会发现,甲壳虫是一种幻想的感觉,而滚石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

zfwang兄关于东西方性文化的对比这一点也很精彩。我能力所限,所以处理这个问题时没太多说。zfwang兄的几句分析是很有见地的。

我觉得很让人发笑的一点是,这个很严肃很学术的问题我们没法去正规场合讨论。我们一谈60,70年代都说西方有性观念改革,有嬉皮士,有雅皮士,有后雅皮。可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就没有吗?我们不身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吗?

最后,“东门”连载结束在即。希望我们的讨论继续下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angshubao 金币 +102 回复认真 2010-8-1 04:14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0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