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大明武夫 【作者:特别白】(4月18日更新至 “第1530章 将来的君臣” )

0
  第1477章 海军谋划
  
  “是,皇上。”丞相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看着群臣,“现在,会议开始!今天会议的主旨,就是攻伐日本,皇上的意旨是要兴一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日本当权的幕府,令得幕府答应我朝的要求,将矿藏的金银交由我朝处置,并且让我朝独占与日本的贸易权,各位想必已经知情了吧?”
  
  在说了开场白之后,丞相的视线很快就停留在了赵松的身上。
  
  “要让日本听凭我朝处置,那自然首先是要打垮幕府,令他们无路可走。这也就必须要靠我朝的大军打服日本,所以,军事是最为紧要的事务,一切都以打赢为前提。此次远征,带兵统帅的人是荥阳伯赵松,现在就由他来说一下军事方面的准备吧。”
  
  “是。”赵松闻声就站了起来,然后他旁边的几位参议军官也从身边的盒子里面拿出了一些早已经誊抄好的小册子,到处散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册子里面是这次攻打日本的机密事项,还请各位大人予以保密。”赵松先是跟这些人叮嘱了一番,然后继续解说,“此次征伐日本,因为后勤所限,也为了方便转运作战,所以兵力限定为一个加强了的旅。这一个特别编制的旅将会有三个满编团,其中和一般的团相比每个团还要加强配备精锐连队。除了步兵之外,还要配属由三个骑士连队组成的骑兵营直属旅正,另配属火炮五十门,又有辎重团和工兵团共两千人支持,总计兵力约为八千人左右。”
  
  “八千人啊……”丞相略微沉吟了一下,“这个数目可不算少,运输和供应起来也不简单啊,不能更少点了吗?”
  
  “丞相,幕府虽然老旧不堪,但毕竟算个是庞然大物,虽然不能和我朝相提并论,却总还是有几分实力的,其军兵再怎么样弱势,人数总归摆在那里,不能等闲视之。”赵松连忙为自己辩解了,“我军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才能与其周旋并且决战而胜之。我们明白远征的难处,一直都希望将兵力保持在最低限度内,这个兵力已经是我同几位参议一起详细参研、ˋ复讨论才得出的数字,我军除了辎重和工兵外,能战的兵不过六千,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削减了……”
  
  “这么说看来是没法再少了。”因为赵松说得入情入理,所以丞相也并不纠结与兵力问题上,反而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那兵你打算从哪里调?”
  
  “既然兵力如此少,要对抗的又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这次选兵就必须慎重,一定要精选精锐兵士,承蒙皇上抬爱,他已经准许我从各地优先选精兵。另外,有些战略方向现在还需要重兵,所以不能从那里抽调。”赵松先向皇上垂首表示感谢,“具体的选兵方案是——从辽东本将原本带领的那个旅里面精选一个团,然后从贵川方向石满强石元帅的麾下精选连队,构成一个团,由黎黄河担任团正,另精选连营长官;从两广方向抽调一个团,由马同济担任团正,另精选连营长官。这样的话,三个团都是精选的部队,我等必定能够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击败日本幕府!”
  
  丞相再度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质疑。
  
  赵松的话里话外都暗示自己的部队构建是皇上亲自批准甚至亲自制定的,再加上他对军队的人事安排向来就不太能管,所以他也不打算纠结这个问题。
  
  “八千人海上远征……所需要的花费可真是不少。”丞相重新陷入到了沉吟当中,然后突然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不远处的海军大将刘涛。“九江侯,你们海军能够撑持吗?八千人的军势和后续的辎重粮秣,都不是小数目,运输起来有没有困难。”
  
  坐在圆桌的角落边,身穿蓝色军服、佩戴着一等银兰花勋章的军人,就是海军军政部的部长九江侯刘涛。
  
  他之前是海商出身,在徐州开始经营海商商贸之后,很快投入到了徐州的势力当中,并且参与了海军的创建,成为海军的创始人之一,因而在新朝建立之后很快就成为了海军的负责人之一而且被封了侯爵。
  
  海军,是大汉在建立之后h皇上所特意建立的新兵种,由京中的海军军政部负责统辖。
  
  统领海军预算的制定和使用、海军战舰和海军基地的建设维护等等事宜,是海军的中枢衙门。而各个港口和海上所有的战舰,由海军各个舰队负责统辖,舰队总司令是一个西洋人,路易-德-罗什福德。
  
  这个西洋人原本是一个传教士,不过他没有什么宗教热情,反而一心想要发财,历经了很多艰险来到了东方国家,他本来是想为明朝皇帝铸炮的,没想到却辗转落到了徐州手里,并且很快就投身到了徐州,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铸造、机械和造船等等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徐州的工匠们。
  
  于是,后来他也成为了海军的主要创始人,在新朝建立之后,被皇上继续任命为各个舰队的总司令。因为自己已经是法国贵族家族出身,所以他谢绝了中国皇帝的封爵,只接受了海军元帅的封号。
  
  为了方便指挥各个海上的舰队,平时他一般驻节在松江府,主要指挥东海和南海的舰队。
  
  而他的副手、海军舰队副总司令就是琅琊侯蔡德,他平日里驻扎在天津,主要指挥北方的舰队,他也同样事务繁杂,所以两个人都没有出席会议,只由海军军政部部长代表海军列席。
  
  这些年来,海军虽然得到的军费并不如陆军多,但是因为皇上比较重视,所以一直都能够得到蓬勃的发展,经过了上上下下多年的辛苦经营,正在海军的实力已经蔚然大观,拥有了一直庞大的作战舰队,俨然已经成为了西太平洋地区不可置疑的主宰。
  
  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海上力量这么有信心,所以皇上和赵松才会这么放心大胆地谋划征伐日本。
  
  听到了丞相的问题之后,一脸严肃的九江侯不敢怠慢,连忙恭敬地回答了。
  
  “回丞相,此次远征需要消耗的资源确实甚大。经过了我等的测算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勉强支撑,现在北方海上大片封冻,原本从南方运送食的运输船现在有不少闲置了下来……如果同时暂时将各个舰队的富余运输船全部抽调的话,支撑这支远征军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还需要从各个舰队抽调运输船啊……”丞相有些惊诧,“这样不会影响到各个舰队的平常巡航吧?”
  
  “我们之前已经跟天津和松江联系过了,他们都回答说目前暂时没有大的行动,可以腾出一批运输船来供这次攻伐使用。”九江侯的语气依旧十分恭敬,并没有因为文武分离的原则而对丞相有什么不敬,“不过,他们都说此次战事需要结束,不然到了明年如果一整年都无法使用这些运输船的话,可能会对明年海军舰队的行动产生影响。另外……从南方调运粮食的任务也十分紧迫。”
  
  “民政部已经跟我汇报过了,最近京畿和北直地区的粮仓的存粮都十分乐观,明年春夏应该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明年春夏运输粮食的任务会松一些。”丞相马上解除了他的疑虑,“不过,不能一直都依靠存粮来消耗,毕竟天下初定,京畿和北直的农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必须得速战速决!”
  
  实际上,在定鼎天下之前,民政部和农业部的官员们之前一直担心北直地区的粮食状况,生怕统一天下之后,朝廷运粮不济养不活北方的全部百姓,又造成饥荒和流民,冲击京畿地方的秩序。
  
  哪里知道,等到他们真的统一了全国,并且接收了前明官府和皇室的土地之后,却发现情况要比他们之前所想象得要乐观得多。
  
  以保定府为例,在保定府,前明皇室有大量的皇家庄田,哪怕到了万历末年经常灾荒的年景,也能够出产大量粮食。但是,管理这些皇庄的御马监和地方豪强,却虚报了这些皇庄的粮食产量,然后将粮食都隐匿了下来私自发卖,大发了横财,而那时候却又无数黎民百姓在饥荒当中哀嚎,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新朝建立之后,皇上痛感前明臃肿不堪的宫内机构,和横行不法的太监团体,所以一登基就废除了前明宫廷当中的所有内监机构,而且宣布以后再也不在宫中使用太监。前明宫中和宫外的太监也被一一遣散,有文化有能力的被录用为文吏,和正常文吏一视同仁,没文化又年老、找不到生路的则被集中安置。同时,皇上还明确昭告天下,大汉从他这一代开始,绝不再使用太监,并且一并控制宫廷开销,这样,绵延两千年的太监制度,也终于在新朝建立之后寿终正寝。

TOP

0
  第1478章 计划可行
  
  在统一天下之后,前明皇室被皇上发配幽居民间,而这些皇庄自然也就全部被新朝所没收了。既然宫中的机构都被撤消了,那么这些皇庄自然也就从御马监转移到了内阁所代表的朝廷手里。
  
  在更换了管理人员之后,这里的农业生产和出产的粮食也就进入到了朝廷的粮仓里面,也纳入到了农业部和民政部的管理当中,然后他们愕然发现,这些粮食数量十分巨大,如果节省着分配的话,居然能够粗粗满足保定以及附近几个府的过冬所需。要知道这还是附近几个府的农业生产被之前的连年灾荒和战乱所打断,灌溉和种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暗自庆幸这份“天降横财”之余,两部的官员和丞相等人也暗中唏嘘,前明末世的朝廷上上下下,确实都腐化到了根子,实在骇人听闻。
  
  如果这些粮食都能正正经经地进入到前明的粮仓里面,前明朝廷也许就可以稍事救济,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沦为流民,也许天下就不会乱成那样,也许前明就不会那么快亡,大汉也未必能够那么快代替大明的江山吧……吏治败坏,为祸竟然如此之烈,着实可怕!
  
  不过,这也已经是后话了。
  
  丞相和内阁将这个情况很好地隐瞒了下来,只是严厉惩处了那些皇庄的管理者,朝廷借着这些凭空多出来的粮食,较好地解决北直和京畿地区的饥荒,新朝也借此赢得了民心,人人都觉得皇上改元鼎立正是天命所向,就连北直那些对新朝不满的士子和乡绅们也不得不暗自收敛起自己的反抗心理,不情不愿地配合新朝的统治。
  
  具体的情况,丞相当然不打算在这个会议上跟其他无关的人说明,他为了给赵松一些压力,还故意将情况说得严峻了一些,一边促使赵松更加卖力作战。
  
  说完之后,丞相又重新看向了赵松,“荥阳伯,你可明白?”
  
  “明白!”赵松挺直了腰,然后回答,“此次攻势,我等务求的就是速战速决,同时尽量依赖就地补给,以免给国内造成太大负担。经过等的计划,在明年春夏之际动手之后,三个月内纵使不能完全打垮幕府,逼迫幕府投降求和,我等也能够占领一定的日本土地,然后进行秋收,减少国内的运输需求!”
  
  “你们倒是有心。”丞相对赵松的回复比较满意,然后垂头看了看赵松等誊抄的计划副本。“从高丽出发之后,先是要九州岛,作为根据之地,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作战?”
  
  “是的,九州岛离高丽很近,而且面积不是太大,可以尽快予以占领,然后可以作为跳板进一步进击日本本土;同时,九州岛的农产也算是十分丰富,在夏秋之际可以为我军提供大量粮食,缓解后方海军的运输之困劳。”赵松说出了自己的盘算,“另外,九州离幕府的核心之地江户极远,岛上肯定多有对幕府十分不服的有力豪族存在,可以为我所用!”
  
  “这倒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啊!”丞相先是一惊,然后骤然笑了出来,看了看自己这边坐在圆桌远处的恪勤子爵孔璋。
  
  孔璋也笑了笑,“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外务司的想法也是发动九州岛上不满幕府的豪族,为我军所用!如果将军打算一开始就进击九州的话,那外务司和将军就可以相互配合了。”
  
  “哦?那真是太好了!”赵松也是眼睛一亮,十分高兴地点了点头。“不知道贵司有何定算呢?”
  
  “定算谈不上,只是有些初步的构想而已。我们查到了九州岛萨摩藩的藩主岛津忠恒,对幕府压制外姓豪族、窃取弄权的事情心有怨愤,十分希望推翻幕府的统治,恢复家族的声名。而且,岛津家曾经在九州各地横行一时,对九州的方方面面肯定是十分了解的,如果能够取得他们的帮助的话,那么朝廷大军渡海占领九州岛则会轻松不少,同样,九州岛上还有不少和他们一样心思的豪族,如果我等用心经营的话,其中肯定会有一些能够为我所用,助我军尽快占据九州岛,为下一步的作战打下基础。”
  
  “如此甚妙,甚妙!”松十分开心,因而连连点头。
  
  说实话,外务司提供的消息倒是超出了他原本的预计,他没想到这些文臣在暗地里居然还能够为他们做这么多的工作。“贵司既然负责外务,自然会有多人精熟于日本的事务,如果有贵司的人襄助的话,赵松此行想来会事半功倍,还请贵司多多襄助!”
  
  “应该的,应该的。”孔璋也笑着连连点头。
  
  这时候,丞相已经翻看到了副本后面的地方。“这次的作战计划有两个?现在还没有决定用哪个?”
  
  “是的,经过了几天的共同参研之后,我等有两种方案。”赵松马上将视线重新放回到了丞相身上,“第一种,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九州,然后沿着九州岛一路北上……过海峡占领下关,登陆本州岛。然后一路沿着沿海的德山、广岛、福山,仓敷北上,最后直取京都!根据我们的情报,幕府将军篡国乱政,日本的朝廷和国主心里对他们肯定是颇为忿恨的,怕是一心想要恢复自己的势力,只是畏惧于幕府的兵威,于是不敢动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占据住京都,然后想办法得到日本朝廷的支持,打出朝廷的旗号,各地对幕府心怀不满的豪族定会起来反对幕府。而幕府在焦头烂额之下,也不得不仓促之间起大军西攻京都,然后与我军进行决战,而我军当时尽可以以逸待劳,增加更多胜算。只要决战打赢,接下来幕府的统治自然就会落到分崩离析的境地,而更多犹疑不定的豪族起来一起反扑幕府,到时候风雨飘摇的他们必定不敢再和我军作战,只能求和!”
  
  “有意思。”虽然赵松说得慷慨激昂,但是丞相却没有表现得很激动,还是十分平静。
  
  他微微转过头来,视线离开了中央的椭圆形议事桌,然后滑到了坐在墙边一个不起眼位置的青年小臣身上。
  
  “知和,你听到了吧?你对日本很熟,你说说看,这个计划可行不可行?”
  
  所有的视线,也骤然随着丞相的这句话而聚焦到了那个青年人的身上,包括坐在御座之上的皇上。
  
  而毫无准备的周璞,瞬间就有些慌乱,就连脸都微微有些发红了,好不容易才抑制住了自己的慌乱,重新恢复了镇定,然后缓缓地站了起来。
  
  “这位是周璞,是外务司的一个官员,专门负责对日本事务的,他对日本的上上下下比较熟稔,也多亏了他,我才能够对此次的征日计划大概了解一个轮廓。”丞相一边指着周璞,一边对着皇上以及其他人介绍。
  
  “哦?就是那个写了计划书的周璞?”皇上的记性很好,一下子就想起了之前丞相跟他呈递的计划书和作者的名字,然后再度打量了一番这个身形结实,面目还算俊秀的青年官员。
  
  “嗯,不错不错,有些样子。”
  
  皇上的赞许,让这个青年人的心里变得更加激动了——能够当面被皇上夸赞,是几辈子的福气啊!被皇上记在心里,飞黄腾达还会远吗?
  
  “臣……臣谢皇上!”周璞想要跪下谢恩,但是突然又想起了之前别人叮嘱给他的会议纪律,于是只是躬身向皇上致谢,然后那种发自至诚的感激,还是毫无保留地传递到了皇上这里。
  
  “别忙着谢恩,我还等着你说出意见来呢。”皇上摆了摆手,“别紧张,好好说。”
  
  又怎么能够不紧张呢?周璞在心里苦笑。
  
  周璞实在太激动了,他的爷爷,他的父亲,哪里想过有一天他能够在皇上的面前侃侃而谈?这是他们一家多少代以来都没有经历过的荣耀,他如何能够将这种荣耀等闲视之?
  
  然而,他心里也清楚,这种荣耀,是必须以他自己的表现来回报的,而且光是感激淋涕也没有用,必须表现出真材实料来。
  
  他也知道自己有。
  
  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以出乎自己预料的速度,重新平静了下来。
  
  “回皇上,臣认为这个计划有理有据,十分可行!”
  
  因为他如此斩钉截铁地附和自己的计划,所以赵松的脸上马山浮现出了喜色。
  
  “嘿,你这话倒是好听啊……不知道到底是为了让我们开心开心呢,还有有理有据的说法?”皇上却只是微微一笑,“说说你的根据吧。”
  
  “是,皇上。”周璞满怀激动地站了起来,然后马上继续说了下去,“赵旅正说日本国内不服幕府威权者甚众,此言非虚。日本战乱已有多年,幕府是三十年前方立,那时候就有不少手握重兵的豪族反对他们,直到十几年前,幕府发动了两次征伐大阪城的战阵,这才杀灭了大半反对者,建立了说一不二的权威。不过即使如此,仍旧有不少人反对幕府,只是不敢公开说出来而已

TOP

0
  第1479章 是不是有些冒险了
  
  只要一有机会,他们肯定会趁势而起,兴兵对幕府。再说日本朝廷,日本朝廷是由天皇为主,世代相袭的公卿们为辅。在数百年前,因为藤原一族世代把持公卿职位,他们原本各自为敌,不过在历代幕府建立之后,因为幕府侵夺权力和财富,所以日本天皇和公卿已经站在了一条线上,同时反对贪婪横暴的武家幕府。如今的江户幕府对朝廷的欺压也十分厉害,天皇的领地居然只有一万石左右的粮食出产,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幕府大名,如此欺人太甚,日本朝廷对江户幕府早已经积怨甚深,只是苦于手中无刀,斗不过幕府而已,只要我军用手中之刀为日本朝廷壮胆,同时打出为日本朝廷讨回公道的旗号,他们并定肯为我等所用!”
  
  “照你的话说,日本朝廷和公卿不是已经没有了权力和财富了吗?那他们就算跟随我们,又有多大用处呢?”丞相有些不解地问。“就算他们传檄四方,各地豪族会听吗?”
  
  “回丞相,日本人同中国之人不同,贪名而且不知变通,并且十分惧怕改变。同时,皇族和公卿家族代代繁衍,即使子孙降格为武家,仍旧对朝廷具有血缘联系,因此有实力的军阀不敢改朝换代,宁可架空国中君主,于是架空多年之后,体制上下就已经积习成风,一直沿用了下来。日本朝廷虽然已经没有了财富和土地,但是在日本万民当中仍旧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即所谓大义名分。”周璞耐心地跟丞相解释着,“这种大义名分,虽然在平常不会把人们号召起来反抗幕府,但是在我军军威来作为撑持的时候,毕竟有号召之用,对那些豪族来说,打出奉天讨逆的旗号来讨饭反贼幕府,总比帮助外国人来对付本国幕府要好听得多……”
  
  “有点道理。”丞相沉吟了片刻之后,轻轻点了点头。“不过,这日本人还真是有些奇怪啊,居然几百年了就只架空朝廷,也不想有些取而代之的?”
  
  “日本这数百年来,局势一直纷乱,地方的豪族和军阀林立,难以出现有完全压倒势力的人,所以纵使身怀野心,投鼠忌器之下武家的将军们也并不敢直接行废立之事,多年后架空天皇就成为了习俗,反倒没有多少人想要废立了。另外……日本是个岛国,之前面临的外国入侵并不多见,所以朝政体制相对安稳,上下也偏于保守,不喜欢颠覆之举。”周璞笑了笑,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话说回来,之前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和大军阀织田信长,貌似都曾有过不敬朝廷之意,不过他们都在废立之前死掉了,继承者们的权威和势力都不如他们,所以只好放弃了此等宏愿,也算是……也算是日皇走运吧。”
  
  “那他们还真是走运极了!”丞相也哑然失笑,“也罢,既然如此,那次策可用。赵松,另一策呢?”
  
  “另外一种方案,要比这种方案激进得多……”赵松连忙回答,“这个方案的基础仍旧是先行占领九州岛。然后,我军占领九州之后,尽快肃清岛上的反对势力,然后留下少部分军兵扼守九州岛北端防止幕府军入侵,并且趁幕府行动迟缓,调兵不利的弱点,纠集剩下的的军兵,再度登船然后……我军直接北上,登陆横须贺地区,然后与幕府军决战,一战定乾坤!”
  
  “直接登陆江户附近?”丞相微微吃了一惊。“有把握吗?”
  
  不光是他,就连孔璋和周璞也十分吃惊,为赵松等军人的胆大妄为而骇然。
  
  众相失色的情况下,只有赵松昂首挺胸,显得志气满满,而坐在皇上身边的太子看到赵松如此精悍和自信的样子,也对这位堂叔突然有些欣赏,觉得他果然是大汉最为有勇有谋的将领之一。
  
  “回丞相,我等行事,首要目的是保全手中的部队,行次险招必然是有些把握的。”赵松的表情虽然平静,但是语调已经轻轻地放大了,“就地图上所示,横须贺地区离江户很近而且有港口方便卸运,我军在九州登陆之后,幕府得到了消息必定惊骇至极,然后打算从各地抽调军队准备与我军为敌。然而幕府的海上力量不强,我军拥有如此海上优势,登陆横须贺一定可以办到。只要登陆成功,那时候,已经被我军打到了腹心之地的幕府,就不得不与我军强行决战了!”
  
  “登陆,做得到吗?”丞相并没有被赵松单方面的保证所打动,而是转头看了看刘涛,“你们海军说说。”
  
  九江侯刘涛的表情也有些古怪,显然同样也被赵松如此大胆的计划给弄得有些震惊,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又抬头看了看皇上。
  
  “皇上,此事十分重大,请容我和海军几位参议商议一下。”
  
  “可以。”皇上马上点头答应了。
  
  九江侯马上离席,然后将身后墙壁前的几个座位上走了过去,那几个座位上同样坐着几个穿着蓝色军服,佩戴着银质或者铜质勋章的海军军官,有几位甚至还是高鼻深目、发色灰黄的西洋人。
  
  海军自从建立之初,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外国优秀人才的大熔炉,它成军是靠了西洋工匠设计和帮助制造战舰,而战舰上的士兵和军官,也是由高薪聘请的外国教官进行训练的。这些教官都是在西欧各国海军多年服役过,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也就是在他们的教导之下,大汉的海军才会那么快就成军,而且官兵的战斗力很快就变得十分强大。
  
  同时,有一些在西洋海军服役过的洋人,因为对自己的国家没有那么多忠诚心,在大汉海军提供的优厚待遇下,选择了投效大汉海军。因为海军成军不久,上上下下都是用人之际,再加上就连舰队总司令也是西洋人出身,所以海军十分包容地吸纳了这群人加入自己。
  
  不过,海军对他们并非一味包容,还是有诸多限制的,比如必须加入中国国籍并且不允许再度叛离,比如让他们大多数担任非直接领导责任职位。就这样,有几位海战经验丰富的人就进入到了海军军政部当中,或担任技术官员或担任参议军官,为海军的扩张和作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次刘涛带过来的几位海军参议,其中就有西洋人,当然还有几位是新近培养出来的本土海军参议官。
  
  九江侯刘涛走到了这群海军参议军官的身边后,没有耽误时间,马上和他们讨论了起来。讨论很快就变得十分热烈,几位参议军官各抒己见,有些人还从身上拿出来纸和笔来进行演算。
  
  这些西洋参议军官身居要职,而且在中国呆了多年,所以汉语都十分流利。再加上今天是在御前,他们不敢耽误皇上的时间,所以讨论十分顺畅,仅仅花了一小会儿时间,这些海军军官的商议就结束了,九江侯刘涛以十分严肃的表情慢步走回到了会议圆桌上面,重新坐了下来。
  
  “怎么样?能办到吗?”丞相再问。
  
  “回丞相,经过我们刚才的商讨,如果以九州岛为基地的话,我们可以做到掩护陆军在横须贺港口登陆。”刘涛低声回答,“幕府基本上没有海军可言,纵使有一些小型战舰,有经验的水手和军官还是不足,更没有海洋作战经验,所以我海军具有绝对优势,可以轻松打垮日本的海军,将陆军送上岸,而且我们可以保证陆军无后顾之忧,我们可以打垮日本幕府海上的袭击,不过……”
  
  “这听上去还是挺乐观的嘛……不过什么?”丞相笑着问。
  
  “我等是海军,海战我们可保必胜,也能够保护大军在海上的供应线,但是我们只能保障这么多了,陆上兵凶战危,交战的结果是我等无法控制的,陆军需要独自承担风险。”刘涛将自己刚才和参议军官们商谈的结果说了出来,“如果陆上战事不利,我海军也无法完全保证能够深入陆地,将陆上的部队全部撤走……因此,依我等看来,第一种计划似乎最为稳妥。”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进兵,陆上的战事自有我等负责,不必海军承担责任。”正当刘涛说出海军支持的方案时,赵松突然插言了,“九江侯肯为我等保障后方,我等已经感激不尽了。”
  
  他如此斩钉截铁的表态,又让在座的大臣们都吃了一惊,然后小声的交谈次第响起,一时间议事大厅显得有些混乱。
  
  因为在刘涛这番话实际上已经暗示当中为海军表态,支持第一种方案了,而赵松这一表态,实际上就表示他倾向于第二种反感,并且认为自己成功的把握很大。
  
  不管怎么样,一开始陆海军就对接下来的战略表露出分歧来,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
  
  丞相用手微微点了点桌子,让大厅重新恢复了安静。
  
  然后,他皱了皱眉头,有些严肃地看着赵松,“荥阳伯这么说,可有把握?横须贺既然是在江户附近,那里就是幕府的咽喉之地,直取咽喉虽然能够攻击到日本幕府的要害,但是……其中的风险也十分大,你可要慎重。”

TOP

0
  第1480章 七成把握
  
  虽然丞相这番话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明确倾向来,可是也已经暗示出了一点他和海军一样支持第一种方案的意思了。
  
  “是的,我等有把握可以在幕府咽喉之地击败其大军。”赵松仍旧昂首挺胸,以斩钉截铁的气势回答,“经过我等这段时间内精心收集的情报,幕府大军装备、训练、兵员素质、经验都远远逊于我朝大军,更何况这次我等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官兵,定能一举击破其大军!”
  
  “可是你们只有几千人,而他们可能有好几万,甚至上十万人。”丞相冷静地指出了其中的可忧虑之处,“你说我军优于对方,这话我信,但是幕府纠集的军队到时候将是我军十余倍,纵使我军精锐,可怕也有寡不敌众之忧吧……?”
  
  “丞相所忧虑之处不无道理,不过,自古带兵打仗就要冒风险,无非是看多看少而已,而在我看来,执行这个作战计划,其中的风险并不特别高,胜率当在七成以上。自古以来,打仗从来不是靠人多者胜,以少胜多,以精兵扫乌合之众的战例比比皆是,我等有信心能够效法先贤,在日本也打出这样的大战来,流传后世,耀我中华之武威!”虽然丞相给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但是赵松还是毫不退缩的样子,“另外,诚如丞相所言,我等需要速战速决,那么直取其咽喉必定将是最为可靠的战法,如果我等先占领了京都,那千里之外的江户幕府若是动作迟缓,一直未能组成大军与我军决战,我军岂不是要在京都空耗时间?因此,以我等的筹划来看,晚战不如早战,小战不如大战,干脆一战定乾坤。”
  
  “说得好!如此筹划,如此勇武,荥阳伯不愧有勇有谋。”就在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石满强元帅终于发话了,“我也觉得荥阳伯说得对,我军既然有优势,而且需要速战速决,那就干脆尽快逼迫幕府跟我们打上一仗,在西部打,幕府自恃自己还有本钱,败了一两场恐怕还会心存侥幸,可能不会那么快跟我军俯首求和,而如果在横须贺登陆并且战而胜之,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一败,溃败的大军就会让江户整城动摇!那时候,幕府的根基之地都已经岌岌可危了,他们恐怕就不会有多少胆量再跟我们拖延下去了,这样我们也可以尽快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眼见在场的军阶最高的军人发话了,一时间议事大厅又静下来了不少,之前的窃窃私语大部分都平息了。因为身为元帅之尊,而且资历深厚,又是皇上的老兄弟之一,因此石满强元帅在军队内部威望很高,他一发话,不光是陆军的人士,就连海军的人一下子也没得话说了,九江侯刘涛本来还想为己方的考虑再说上几句,但是也住了口。
  
  人人都注视着元帅和丞相,等待着他们两个争论出一个结果来。
  
  然而,丞相这时候却没有争论的打算了,他抬起头来,看了看皇上。
  
  因为他并不太管兵事,所以他也不想就兵事和这些打了多少年仗的老军头来争论,他虽然倾向于第一种方案,但是那只是出于他喜欢稳妥的天性而已,并不是因为他非得认定这个方案,反正这一切需要皇上来亲自定夺,那干脆就由他本人来选择吧。
  
  见到丞相已经不打算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皇上于是微微一笑,然后朝丞相摆了摆手。
  
  接着,他看向了赵松。
  
  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他的态度也严厉了许多,再也不复之前的那种亲热,
  
  “赵松,你要记住,你是朝廷的大将,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意气而坏了朝廷的大事。我跟你说过很多次,打仗,靠个人的蛮勇是没有用的,要靠头脑,你还记得吗?”
  
  “皇上的教诲,臣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默念,须臾也不敢忘。”赵松大声回答,“请皇上放心,臣倾向于第二种方案,是经过了和参议们多次推演和筹划的,这是最符合我朝实际情况的战法,而不是臣一时孟浪,想要一泄蛮气,请皇上放心!”
  
  “这么说来,你真的把握很大了?”皇上仍旧盯着赵松,“你刚才说你的胜算能有七成?应该不是虚言吧?”
  
  “臣蒙皇上圣恩,岂敢以虚言来诓骗皇上!”赵松连忙站了起来,然后深深地朝皇上躬下了身来,“七成胜算是我等估算了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了我军的劣势和敌军的长处,并且高估了苦难所得出来的结果,如果实际来看,胜算只会更高!正因为觉得成算如此之高,臣才如此坚决支持第二种方案,以便速战速决,早日为君分忧!请皇上再相信臣一次,臣蒙皇上多年教诲,并且多年带兵打仗,屡立战功,这么多年历练下来,早已经不是轻浮孟浪、大口炎炎之人了!”
  
  接着,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赵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喊了出来,“如果皇上不信,臣愿意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此次的攻伐必定可以成功,如不成功,臣提头来见!”
  
  他这一声高喊,犹如振聋发聩一般,让整个大厅陷入到了异样的沉寂当中,人人都看着这位将领,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澎湃而出、势不可挡的决心,这种信心,正是大汉军队在多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征伐当中所淬炼出来的。
  
  就连太子,看着这个堂叔,也不由得暗自心生佩服,甚至被感染得自己都想拿着三尺青锋,跟随着这位大将,去那万里之外的岛国扬我大汉国威了——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因为他年纪只有这么大,而且又是太子之尊,不可能被派上战场的。他只能留在高丽,尽量为这些勇士们做好后勤保障的工作,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在赵松大喊的时候,皇上先是没有说话盯着赵松,然后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笑容。
  
  “哈哈,你啊,你啊……”皇上大笑了起来,一下子把议事大厅的气氛又重新带回了舒缓,“你还跟我说学了我这么多年的教诲,你看你,怎么连临大事应有静气都给我忘了?什么提头来见不提头来见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你是大将,输一次就要死的话,这仗还怎么打?我有几个大将可以死?不要说这种没趣的话了!”
  
  呵斥了他这个堂弟几句之后,皇上又放缓了语气,“不过,你这个人我还是清楚的,不是随口说大话的,你既然说最少有七成胜算,那么大概八成是跑不了的,既然有了八成,那我看这个计划还真能用用。不过我跟你说啊,战场上千变万化,就算再怎么运筹帷幄,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会有各种变化情况,对此你应该很明白的,所以现在你说有七八成胜算,到了那时候就未必如此了,我提醒你一句啊,到了那里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就尽早撤退,保存主力的部队,另选更加稳妥的计划,放心,我不会要了你的脑袋!”
  
  皇上的意思倒也浅显,既然赵松说得这么信心满满,他姑且也就同意了赵松的办法,决定按照他的第二个计划来部署作战。不过,自古以来战场就瞬息万变,因为赵松说话说得那么满,皇上担心万一遇到挫折的时候赵松为了顾及面子不肯撤退,所以干脆就先给他破除了心结。
  
  皇上的用意赵松自然也是十分明白的,他心里蓦地闪过了一丝感动。
  
  “皇上如此维护我等,臣……臣感激涕零!臣唯有一心效死,才能回报皇恩!请皇上放心,此次征伐,赵松必定踏平日本,以慰圣安!”
  
  “好了好了,漂亮话等回来再说吧,现在胡吹什么大气!”皇上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转头看向了其他的大臣们,“你们说说看吧,如果还有什么意见的话,尽管提出来。”
  
  虽然皇上心情看上去甚好,但是大家都是明眼人,都已经看出了皇上已经十分倾向于答应赵松所坚持的第二套方案了,既然如此,不管心里到底支持还是反对,他们又哪里会有什么反对的话来?自然他们纷纷表态说觉得第二套方案简单直接,既可以彰显我大汉的天威,又可以符合速战速决的宗旨。
  
  而在这群臣附和当中,皇上扫视了诸位大臣一圈,发现那个第一次列席国务会议的外务司青年大臣周璞的神情好像有些奇怪,欲言又止的样子。
  
  “周璞,看样子你还有话想说?”皇上点了他的名,于是其他大臣们统统住了口,等待着这位青年官员发言。
  
  “臣……臣……臣只是……”周璞还是有些欲言又止,好像还在顾虑着什么一样。
  
  “没关系,国务会议,自然是要议的,不能是哪个人或者哪几个人的一言堂,只要有意见,都可以提,这才能达成群策群力的效果。”皇上笑容满面地鼓励了对方,“尽管说吧,有道理,大家就继续议,够好的话就采用,如果没道理,那也没关系,就当做没说过嘛!”

TOP

0
  第1481章 胆略和风险
  
  “谢皇上!”周璞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潮红,终楸下定了决心。
  
  就在刚才,看着赵松慷慨激昂地坚持自己的第二套方案,甘愿为国身冒奇险的时候,他的心也蠢蠢欲动了。那赵松已经身为伯爵了,尚且敢于冒险,他这个多年在海上打过滚的年轻人,又有什么道理再害怕冒险呢?
  
  生死富贵,都在这一搏上面了……人生又能得几回搏?
  
  在朝廷当了几年的小官之后,周璞对朝廷的格局也差不多有个了解了。朝廷新创,一时都还没有开始科举,因此朝中官员和地方官们,大多数是来自于之前的徐淮之地,他们的圈子十分狭窄,而且占据了朝中的主要位置。
  
  他的上司孔璋虽然也算是位高权重、而且十分看重他,但是毕竟孔璋也只是边缘化的部门而已,更谈不上有什么势力。更令人绝望的是,地位最高的徐淮集团,他们的主要核心人物们都十分年轻,丞相、财相、工相、商相等等徐淮出身的内阁大臣,现在不过三四十岁,天晓得他们和他们的亲信还能占据要害多少年?如果他一直默默无闻的话,就算苦熬下去,一辈子的成就也只能那样了而已。
  
  所以他想要飞黄腾达的话,就要舍得冒险,就像荥阳伯一样冒险。
  
  而他也在灵光一现之间,找到了自己冒险的机会。
  
  “皇上,以臣之愚见,荥阳伯的两个计划都十分切合日本幕府的要害,可见荥阳伯是用心来制定作战计划的。并且荥阳伯愿意以身犯险,直取江户幕府之咽喉,可见确实有勇有谋,有如此将领诚为社稷之福!”他先恭维了一下赵松,然后说出了自己刚才灵光一现的想法,“不过,在臣看来,正因为这两个计划都十分好,所以强行作出取舍的话实在有些可惜……”
  
  “你的意思是两个都可以用?”丞相有些疑惑地看着他,“这……分兵则力弱,恐怕不太好吧?确定分兵的话能够打赢吗?”
  
  在丞相看来,光是用全军来执行第二个计划就已经十足冒险了,如果再分兵去打京都!话,实在太过于危险了。
  
  听到了丞相的质疑之后,周璞马上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丞相说得也很对,分兵则力弱,我军这次只派了一个旅过去,所以兵力本来就十分紧张,再分兵两路进击的话,恐怕会增加风险,所以臣也觉得不宜分兵。”
  
  他一边说两个计划都不能放弃,一边又说最好不要分兵,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大家一定会以为他的是开玩笑,不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在皇上面前没人敢开玩笑,所以他们也就静等着周璞说出自己的意见。
  
  “臣以为,攻伐日本,我等的第一步是无需置疑的,先攻占日本九州岛。而后,以九州岛为基地,荥阳伯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执行直取江户咽喉的计划,而臣,则执行从九州带人北上京都的计划!”
  
  “你刚才不是说不分兵吗?”丞相愈发觉得奇怪了,“再说了,你又没带过兵打过仗,你能领得了兵吗?”
  
  “丞相说得没错,臣不建议分兵,臣也没有带过兵,所以,臣的意思是……”周璞微微沉吟了一下,为自己积蓄起了必要的气势和勇气,“携九州支持我朝的地方豪族之兵北上,然后一路打着我朝援救日本朝廷的旗号,招纳支持我朝的豪族,一路北上直至占据京都,挟日本朝廷以号令其国!”
  
  “啊……”如果他之前所预料的那样,当他说出此言之后,群臣们同样被惊得满座相顾,而后又窃窃私语。
  
  看到自己的话得到如此效果,周璞的心里蓦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欣慰。他知道,他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形象刻在这些大臣们心中的,甚至……刻在了皇上和太子心中。
  
  “年轻人有冲劲,好!”片刻之后,石满强元帅半是欣赏半是质疑地看向了周璞,“不过……日本那些豪族靠得住吗?他们真的会为了我朝讨逆的口号为我所用吗?还有……这些豪族纵使听从了我们的意见,他们集兵起来,没有足够的训练,又没有能服众的将领和军官,再加上各自心怀鬼胎,他们也不过是一去乌合之众而已,真的能够一路打上京都吗?风险似乎挺大的啊。”
  
  石元帅的质疑十分合情合理,于是马上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
  
  然而,此时的周璞却并不害怕。这些元帅和大官,原本他连对话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却可以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这样的机会几辈子都难得一次,他怎么能够错过?
  
  更何况……皇上也还在看着呐。
  
  “元帅说得对,这些豪族并不会为了一句口号跟随我等,也不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周璞努力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动,让自己的话听起来尽量平静,“然而,正因为他们自私自利,所以他们就会为我所用。他们已经被幕府压制了多少年,眼看财力物力都被幕府日渐侵夺,心中的恐惧和怨愤早已经积蓄到了顶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报仇雪恨而已,而我军却是百战百胜的天兵,带来的是大汉的天威,只需要在他们面前展示一下实力和声威,他们必将声势为我所夺,然后反而会迫不及待地揭竿而起,参与到我朝解救日本朝廷、匡扶正统的行动当中,借此来向幕府报仇雪恨,顺便谋取自己的利益!
  
  同时,虽然他们是乌合之众,但是幕府的兵也不强,据我所知,正如同荥阳伯之前所说的那样,幕府经过几十年锁国之后,多年偃武修文,武备早已经松弛,兵将战力孱弱。而在关西地区,此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幕府的根本重地在江户和关东一带,所以在关西驻扎的军队并不多,主要是依赖各地割据的藩主们维持统治,到时候依附于我们的豪族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抵抗我们的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需要用少量的一点点我朝天兵炫耀武力,率领这群豪族联军打垮亲幕府的藩主们,那进军京都,挟持日本朝廷就易如反掌!只要能够挟持到日本朝廷,好处实在太多了,我等不应放弃。”
  
  “你的意思是不要分兵,只要给你少量的一些大汉兵作为炫耀武力和一锤定音之用?然后你们就可以带着这些豪族直接进军京都?豪族联军也是归汉兵来统辖是吧?这倒是个办法……”石满强元帅明白了周璞的意思,“有倒是有些道理,不过……不过还是风险极大啊。”
  
  “下官承认,风险自然是有的,战阵之中如何会没有风险?”周璞学着刚才赵松的样子,同样昂首回答,“为皇上办差,下官连性命都可以不要,哪里还会害怕什么风险!在此行动当中,最好的结果是一切顺利,我等率领豪族联军打入京都;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下官丢掉一条性命而已,于荥阳伯在关东的行动无损,甚至……因为我等还可以在关西牵制一部分幕府的军队,对荥阳伯还有所裨益!所以,元帅,无论如何我军都可以从此行动中获益,哪怕下官丢掉性命也无所谓!”
  
  他表现出来的如此慨然的决心,和只要对朝廷有利哪怕丢掉性命也要不在乎的勇气,让群臣再度悚然动容,就连太子,也不禁多打量了这个身材高大结实但是长相十分斯文的青年小官几眼。
  
  而皇上虽然表面上不为所动,但是心中却暗暗欢喜。
  
  赵松和周璞今天在会上的表现,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他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一个比一个大胆。
  
  不管其心中的目的到底如何,能有这份胆略和见识,就是大汉之福。
  
  不怕死的文臣武将,哪怕再怎么野心勃勃他也敢用,因为他舍得将手中的富贵抛出去奖赏他们。
  
  “有意思,今天你们倒是一个比一个的胆大啊……”沉默了片刻之后,皇上再度展露出了笑容。
  
  接着,他又看向了赵松,“赵松,你对周璞的意见评判如何?”
  
  赵松微微垂下了视线。
  
  他刚才从这个年轻官员的语气里面听到了强烈的渴望,和为了出人头地甘愿冒生命危险的气势,而他不想挡住这个年轻人的路。说到底,这个行动并不会太影响他的计划,而且诚如周璞所言,还可以给幕府造成牵制作用,使得幕府无法集中力量来对付他们这一路大军。
  
  “周大人如此拳拳报国之心,确实令赵松十分感动,赵松愿与其合力,早日击垮幕府,凯旋而归!”
  
  在周璞感激的视线下,他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对周璞表示了支持。
  
  这下,其他列席的大臣们都不再讨论了,他们都看着皇上,表示自己没有什么补充意见了,等待皇上定夺。
  
  皇上仍旧在思索着。
  
  “周璞,你早年随父亲做过海商,去过日本多次,对吧?

TOP

0
  第1482章 倭铜贸易
  
  “是的,皇上。”周璞恭敬地低下头,“臣早年因为……因为放弃了举业,跟着父亲当过海商,多次去过日本经商,而且去的地方就是九州的长崎港和日本关西一带,对那里的人文地理都有一些了解。”
  
  “只有一些了解可不够。”皇上摇了摇头,“哪些豪族可以拉拢,哪些豪族需要打击,这些事情你都要心里有数才对。进军九州岛的时候,如果你能先拉拢到一些豪族,让他们配合我军的登陆,那就事半功倍了。”
  
  “这一点臣之前也考虑过了,臣想要在不久之后就先行伪装成海商,赶赴九州长崎,联络当地反对幕府的有力豪族,让他们配合朝廷大军的行动。”周璞马上回答,“明年春夏之际朝廷大军才会出动,因此这几个月,臣可以抓紧时间与日本各路反幕府诸侯联系,为之后的出兵做好准备!”
  
  “嗯,是要你们先辛苦一下了。”皇上点了点头,“那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
  
  “臣请求皇上允许臣在外务司挑选几个有力精干、通晓日本情况的人员充为助手,协助臣完成联络工作,并且……臣希望能够得到几艘商船,让我们伪装成商团。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臣想要得到几个勇猛而有头脑的人充当护卫……”周璞趁着这个机会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助手的话当然要给,外务司虽小,但是几个人还是拿得出的吧?”皇上看了看孔璋一眼,“商船也不是问题,商相手里把持着以前云山行的商船,从里面调拨几艘总归是简单吧?不过,人越多最越杂,保密倒是个难题……回头我跟他说几句让他调拨商船就行了,船上的人不必知道你们此行的详情。至于护卫的话……干脆从我这里调几个侍卫给你吧。”
  
  调皇上的侍卫给自己?周璞一下子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了。他要护卫本来只是试试要价而已,毕竟海商没有一群护卫才是奇怪。他心里并没有存多大的指望,没想到皇上还真的直接答应了,还提出调自己的侍卫来充当商团的护卫……这实在是莫大的恩宠啊。
  
  “谢皇上恩典……臣,感激不尽!”他连忙像皇上致谢。
  
  “你帮我办事,又是孤身冒着风险去险地,有些要求我都不满足的话,那我岂不是刻薄了?这是应该的。”皇上笑了笑,“不过,周璞啊,自古奇正相辅,你跟九州豪族沟通,只是辅助作用,主要还得是靠赵松他们用枪炮来打,所以你们也不要因为太着急立功,反倒给自己招了险祸,能够联络上几家就联络几家,宁可少联络些人,也不要把机密泄露了出去,明白了吗?荡平九州之后,那些豪族必然畏服我们,到时候再支使他们北上就容易多了。”
  
  “臣明白!”周璞连忙答应了下来。“臣也正如皇上这般想的。”
  
  “好!既然你们两个都有这心,那我就准了你们!就按两路进击的想法来办吧!”皇上长出了一口气,最后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周璞,赵松,你们这些天就多呆一会儿,互相之间多沟通一下,先把攻打九州的方案和到时候联络的方式给确定下来。然后,周璞你就去九州岛,而赵松你就和你手下的那些儿郎们去会合,这几个月时间先在水上操练,不求你们练得多好,至少不要晕船了,行吗?”
  
  “臣明白!”赵松也大声答应了下来。
  
  赵松答应了之后,皇上又转过了头去,看着九江侯刘涛,“九江侯,这段时间你们也要辛苦一下,先抽调舰队吧。不必告诉他们对日本作战的详情,先让他们好好训练一下,另外,这次我们抽调的陆军士兵多为北人,可能不习海船,你们的人要专门帮下忙。”
  
  “这个臣明白,臣回去之后就会写信给两位舰队司令,让他们专门抽调精锐战舰和军官,来配合这次的行动。”九江侯刘涛连忙答应,“另外,这次臣会派遣最亲信得力的人来担任编程舰队的司令,务必不会让海军耽误了皇上的大计!”
  
  “你们有这份心就好,”皇上微微点头表示赞许,“对了,你们最近干脆让一些海军舰只假扮海盗吧,一来可以驱逐路商船,掩护我军陆海军的集结,另外先驱赶开外国的商船,为我国垄断对日贸易打下基础;二来,舰队也正好可以以防备海盗的名义集结,以免让幕府生疑……”
  
  “臣明白!臣马上就着手去办!”九江侯再度答应。
  
  就这样,在会议的讨论当中,对日作战的战略方案就确定下来了。先从辽东和山东集结,然后运输到朝鲜釜山港集结,接着进击九州,占领九州全岛。接着,大军一正一辅,正即是以汉军主力进击横须贺,直接攻打幕府咽喉之地,而辅则是以少量汉军和九州当地的豪族组成的联军,北上登陆本州岛,然后一路北上进军京都,挟持日本朝廷,打出大汉为日本朝廷匡扶正义的旗号来,以笼络日本人心,牵制日本幕府的力量。
  
  这个作战计划,既十分胆大,又贴近于日本的实际情况,经过了商议之后,恐怕是最为高效、也最能够实现速战速决目标的计划了。
  
  “对了,既然我们要兴大兵,总得打出一个服众的旗号吧?”就在这时候,丞相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国为小国朝廷出兵,虽然能够占据大义,但是总好像有些说服力不够……”
  
  “大汉是****,日本不过是一小邦而已,想要打他们就打了,难道还需要什么借口不成?”石满强元帅笑着说,“日本幕府横行无道,而日本一国本应是我国藩国,所以该打就要打!”
  
  “石元帅这话倒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不能公开宣讲出去。虽然我朝教训周边的藩国是尽可以随心所欲的,但是毕竟还是要师出有名为好,以免让藩国人人自危,反倒失了和气。”皇上也笑了起来,“你们看看,能不能再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
  
  群臣再度相看了一眼,都颇感有些为难。
  
  大汉之前作战的对象,要么是前明余孽,要么是满洲和蒙古,这些都是大汉天然的敌人,打就打了,没必要找什么借口,但是日本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自从江户幕府篡权之后一直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己都不想和外国人沾上关系,又何谈惹上别国?
  
  尤其是江户幕府在吸取了之前丰臣秀吉征韩失败,以至于空耗家族势力最后竟然身死族灭的教训之后,对中国一直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政策,一直都小心翼翼不肯得罪中国,就连外逃到日本的前明宗室或者心向前明的士子,也都被他们全部遣返回中国了。
  
  他们这么小心谨慎,倒让人难以找个合理的借口去讨伐了。
  
  “要说口实的话,我们这里倒是有一个,不过也还是有些勉强……”这时候,一位列席的商业部的大臣说话了。
  
  商业部是新朝建立后在内阁当中设立的新部,主管全国的商业事宜,另外,皇上将云山行交给朝廷经营之后,也是由商业部经营的。由于之前云山行在很多地方都是垄断经营的商行,因此实际上商业部手中握有一大批国有资产,并且实际上垄断了中国对外的海贸事业,因此也是一个庞然大物。
  
  既然负责了整个海贸事业,那这次对日征伐,他们就有理由列席了。
  
  商业部其分管阁臣号称“商相”,现在由上党侯周学智担任,而今天上党侯因为身体欠佳,所以没有出席会议,只能另外由商业部中的一位官员来出席。
  
  “什么理由?”皇上马上就问。
  
  “臣等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幕府突然终止了对我国的铜矿出口。”这位大臣十分恭敬的回答,“因为臣是在赶过来的路上才收到此消息的,所以还没有来得及禀报给皇上。”
  
  “终止对我国铜矿出口?”皇上皱了皱眉头,“为什么?他们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了吗?”
  
  虽然新朝并不准备再铸造太多铜钱,但是铜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制造大炮和战舰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铜,但是由于本国出产的铜不敷使用,因此新朝每年都要从外国进口,而主要的进口地就是日本。
  
  更重要的问题是,日本幕府为什么要突然终止对新朝的铜矿出口呢?如果他们是因为听到了大汉可能要打他们才终止铜矿出口的话,那问题就更加麻烦了,因为幕府可能在其他方面也会去做戒备,大汉的突然攻势所带来的打击就不会那么犀利。
  
  这才是最值得忧虑的地方。
  
  不过,幸好这位商业部的官员很快就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幕府那边的官方消息还没有传递过来,不过,据跟我们禀告这个消息的商船船队所说,此事好像是事出有因,并非是因为针对我朝……

TOP

0
  第1483章 史上曾经
  
  他们说,日本幕府与西欧荷兰国关系非同寻常,而%兰最近为了南部的领土,和西班牙国的战事日趋激烈,因此对铜矿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经过和日本幕府的协商,决定大量采购铜矿,而日本幕府的产量难以同时满足我朝和荷兰国的需求,经过了权衡之后,他们决定暂停对我国的出口,先满足荷兰的需求。不过日本方面似乎也并不是想要开罪我国,幕府的意思是这只是为了支援荷兰的暂时措施,一年左右就会重新该原状,重新补上我国的缺口。另外,之前我们通过进口和商贸,已经积累了一大笔的铜矿储备,如果按照目前的需求消耗量的话,支撑一到两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听到幕府的限制铜对中国出口的决定,不是出于已经察觉到了大汉打算进兵日本所以作出反制措施之后,列席的大臣们明显都松了口气。
  
  “不是因为发现我们要打他?那就好”丞相也点了点头,放下了心来,“那正好可以作为一个我们打他们的理由!我朝需要铜,他们竟敢事先不对我朝说明就私自暂停铜的出口,这是蔑视我朝,这就是敌对行为!必须要给幕府一个教训,让他们再也不敢作出有损于我朝利益的事!”
  
  “丞相说得对,日本身为我朝藩国,其执政的幕府居然敢不经朝廷同意就作出这等事来,这就是对我朝大为不敬,必须要予以教训!”石满强元帅也大声附和。
  
  眼见军政两方面的大佬都发了话,群臣也纷纷附和,叫嚣要对日本予以严惩,让他们再也不敢单方面作出有损大汉利益的事情来。虽然日本其实现在并不是大汉的藩属国,但是大臣们并没有谁关注这种细枝末节。
  
  大汉自从新建之后,对外屡屡发动战争,并且打得四方敌国都无法招架,胜利一场接着一场,在这么多胜利的刺激之下,一种“我大汉必须让四边外夷统统宾服,绝不容许他们有任何不敬”的霸道思想,慢慢地也在朝堂上孳生,并且向民间的读人蔓延开来了。
  
  因此,大臣们觉得日本单方面终止了对大汉的铜矿出口,纵使只是暂时的,也是对大汉的不敬,需要予以惩罚,这是他们发自本心的想法,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理,也不是仅仅只想随便找个借口而已。
  
  “呵,这幕府倒也是好玩啊,我们正愁着没有借口去打他们,他们倒把口实给送过来了!”皇上也禁不住笑了出来,“好,求仁得仁,我们就借着这个口实,去把他们教训一顿!”
  
  “那要不要跟幕府先谈判一下?”这个商业部的官员有些犹豫地问,“我们正想派出人去跟幕府的人谈判,让他们尽量多出口一些铜矿给我们”
  
  “谈啊,为什么不谈?继续谈。”皇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么大个事情,要是我们完全不闻不问,那岂不是让日本人心生疑惑?要谈,不过我们的口气也不要太强硬,把这个事情说说就好了,先把问题拖着,等到了最后关头,再终止谈判,直接兴兵九州,让他们知道****的厉害!”
  
  皇上的意思,看来就是先维持谈判但是又不让幕府感受到压力,以免他们真的解除了出口禁令,白白地浪费了这个口实,而且谈判也可以麻痹幕府,让他们看不到中国即将兴兵。
  
  “臣明白了。”这位商业部的官员马上躬身行礼,“臣去就派人和幕府的天津代办去谈。”
  
  在大明朝的时代,中国和日本曾经有过十分严密的外交和贸易往来,这种贸易往来是以朝贡的名义来实现的。
  
  但是后来日本统治日本的足利将军家,发生了内乱,细川家和大内家两家幕府权臣架空了幕府将军,然后互相拥兵内斗,史称“应仁之乱”,自此,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
  
  在“应仁之乱”中,大内氏迅速崛起,开始争夺原先由细川氏所控制的对华贸易,单独派出使团到中国朝贡,以便垄断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从中搜取钱财,巩固自己的势力和军力。
  
  而两派争夺对中国贸易的斗争当中,争夺中国认可的入贡资格“勘合”至为重要。?靖二年,这一年,日本的两派都派出了使团向明朝进贡。大内氏派出的使节,名叫宗设谦道。细川氏派出的使节,名叫鸾冈端佐,同时,还有位宁波人宋素卿(朱缟)作为副使。
  
  两支船队先后到达宁波,持有效“勘合符”的大内氏船队先到,而持过期“勘合符”的细川氏船队后到。不知何故,浙江市舶司并未及时查验先到的大内氏船队的“勘合符”,而是待细川氏船队到后一起查验。令人不解的是,后到的细川氏船队,反而被允许先入港查验,占了先机,这样,大内氏船队的有效“勘合符”反而无效。更令大内氏使节宗设谦道愤怒的是,在市舶司于“嘉宾堂”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细川氏的正副使节鸾冈端佐、宋素卿被安排在了宗设谦道的上手。双方在宴会上爆发激烈争吵,而明朝官员却继续袒护细川氏的贸易使节。
  
  在受到了这样的冷遇之后,宗设谦道的愤怒终于失控,他下令手下拿起兵器,当庭攻击细川氏使团。在交战当中,猝不及防的细川氏使节逃出了宴会,宗设谦道随即纵火,焚毁了嘉宾堂,然后赶港口烧毁了细川的船队。
  
  细川氏的正副使节鸾冈端佐、宋素卿等逃出宁波,宗设谦道一路追杀到了绍兴,然后又杀宁波,沿途追击的明军及无辜百姓不少被杀,明军多名将领也同时遇难,。最后,宗设谦道在宁波夺船出海,还劫走了其所俘虏的明军指挥使袁琎。
  
  大明朝廷在震怒之下,下令锁拿了细川氏的正副使节鸾冈端佐、宋素卿,而逃走的大内氏使团中,有一艘船被风吹到了朝鲜海岸,朝鲜将船上的数十人悉数缚送给明国。经过几方对质,才发现,祸源在于细川氏使团的副使宋素卿向浙江市舶司主管太监赖恩贿赂,赖恩枉法偏袒细川氏,导致这场大风波。判决的结果是,宋素卿被判死罪。
  
  这场风波虽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但是大明并未立即取消日本的朝贡。在几年后的嘉靖四年,,嘉靖皇帝终于命令琉球的入贡使向日本国王转交一封信,要求将宗设谦道逮捕归案,否则断绝朝贡,但杳无音讯,日本方面一直没有答应大明的要求。
  
  大明朝廷终于愤怒了,在嘉靖六年,巡按御史杨彝上奏要求对日本朝贡重申四项限制,即十年一贡、人百、船三、禁止带用兵器,都一并援照旧例。
  
  朝廷随即批准,明确提出日本的朝贡“凡贡非期,及人过百、船过三、多挟兵器,皆阻”,作为一项定规。后来,官居首辅大臣的给事中夏言,干脆上奏建议撤销市舶司,朝廷接受,宁波市舶司被关闭。市舶司的撤除,实际上将中日的合法贸易完全断绝,于是中日贸易逐渐逼入地下状态,走私十分猖獗。
  
  在新朝建立之后,因为新朝之前就十分重商,而且云山行已经转入到了商业部的手中,所以对日本的贸易又重新转入到了合法轨道当中,由政府专门来进行管理。
  
  因为此时日本已经算不上是大汉的朝贡国,于是这种贸易就成了一般的国与国贸易。为了方便两方交易和交流,同时减少贸易当中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的贸易纠纷,大汉的商业部在长崎港设立了一个代办处,日本幕府则在天津设立了一个代办处,各自负责本国的贸易事宜。
  
  既然皇上说谈判要继续,那明天他就打算亲自去天津,和幕府的代办处来进行谈判了。
  
  时间一刻一刻的流逝,今天列席的大臣们已经将对日作战的基本方略、开战的借口都讨论了一边,得出了结论,不知不觉当中他们已经讨论了很久,大家都感觉有些口干舌燥,而茶杯里的茶也喝得差不多了。
  
  “大家先休息一下吧,喝喝茶,恢复下精神。”眼见大臣们都精力有些不济,皇上干脆先下令停下了会议,“好了,暂时休会吧!”
  
  说完之后,皇上直接带着太子离开了这间议事大厅。而剩下的大臣们也纷纷舒了一口气,各自站起身来,往茶水间走了过去。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除了那些大多数叫过来只是为了听的小臣之外,得到了休息的机会的重臣们,神色之间并没有显出有多少轻松,反而各自都面色凝重,好像都各自怀有心事一样。
  
  丞相一走出会堂,就将财相和孔璋周璞几个人叫到了一个茶水隔间,在侍从送上了茶之后,他先是淡定地喝了一口茶,然后赞许地看着刚才在堂上侃侃而谈的周璞,“知和啊,你果然年轻有为,刚才那一番表现,真是让我十分欣慰,要是我底下的人都有你的胆气和头脑,那就好了”

TOP

0
  第1484章 未战先料必胜
  
  周璞提出的建议十分对他胃口,以身犯险,领兵北上日本京都,一来可以体现出这个年轻官员勇于任事,而且有勇有谋;二来,在崇尚进攻和胆略的军人面前,这个青年人也大大地给内阁挣了一份脸。
  
  “丞相谬赞了……”周璞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下官只是觉得此举对皇上的大计更为有利,并没有独自出风头的意思……”
  
  “欸,不要这么谦虚,说这些客套话有什么意思?”财相陈宏摆了摆手,“年轻人,就是要有些意气,出出风头怎么了?应该的!没有这股子气,又怎么能够做出大事来呢?”
  
  在丞相和财相的夸奖之下,周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来,不过内心中却满怀激动,对自己刚才那灵机一动的表现倍感庆幸。
  
  他赌对了,他提出来的补充方案,不仅对皇上的胃口,也对丞相的胃口,有了这两个人的认可,接下来只要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么他的前程就真正的繁花似锦了。
  
  当然,前提也是他必须能够将自己的使命完成。
  
  “你的方案,胆子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果不其然,丞相在夸完了他之后,话锋又突然一转,“想要办成事,光有胆子可不够,还得要耐心和细心,更要临机应变的机灵劲,这些东西可不是轻易就能有的,你出了京以后,一定要戒骄戒躁,事事不可忘记了冷静啊!”
  
  “谢丞相教诲,下官明白!”周璞连忙应了下来。
  
  “孔司长,接下来你就给他多安排安排得力人手吧,知和虽然有勇有谋,但是毕竟是孤身一人,还是要有人来帮忙的……”丞相再度对孔璋交代。
  
  “丞相且放心,下官已经跟周璞说了,他此行日本,事关重大,我们外务司会以最大努力来配合,他缺什么,只要我们有,就全给他补上!”孔璋马上就打了保票,“他要人,可以尽管从司里面挑就是!”
  
  “你倒是有心了啊,孔司长。”财相陈宏笑着说,“原本这次我还对征伐日本有些疑虑,但是今天列席会议一看,嘿,现在我心里满是信心了!我们朝廷里面有这么多精干勇敢的文臣武家,上上下下又合同一心,还怕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接着,他又是一笑,“既然对日本作战的问题是解决了,那……战后日本的处置,也该谈谈了,皇上现在让大家休会,恐怕等下也是为了谈一下这个战后处置的问题吧?”
  
  随着他这句若有深意的话,茶室间几个人的神Se都变得莫名有些凝重了。尤其是周璞和孔璋,因为心里没有多少底气,所以都显得有些紧张。
  
  “哦,看样子财相都已经跟你们两个人说了吧?”看到两个人的神Se,丞相的心里就已经大概有数了,“没错,等会儿我们就要谈对日本幕府的和谈条件,战后日本的安排,以及战后对日本金银矿的处置问题。”
  
  喝了一口茶之后,他继续说了下去,“对日本幕府的和谈条件和战后日本的安排,这个问题会堂上大家可以慢慢讨论,反正无非就是赔款和制衡那一套,但是对日本金银矿的处置就是十分重大的问题了,因为金银矿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财富,无论是处置到那一方,都必须是要慎重讨论……刚才是财相跟你们谈的对吧?他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已经差不多明白了,财相的意思是要让这些金银矿由朝廷来负责管控,以便让朝廷来掌握这笔巨大的财源。”孔璋连忙回答。
  
  “没错,这不仅仅是财相一个人的意见,也是我的意见。”丞相十分干脆地点了点头,“说起来,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内阁即是朝廷,身负天下的国计民生,可谓重任在肩。如今天下虽然大抵平定了,但是说实话还是百废待兴,离盛世繁华还远得很,其中财用更加是困窘不堪,不知道有多少地方需要花钱!既然如此,打败了日本之后,何必不用这些财富来交给内阁使用,纾解天下之困顿?只是啊……新朝体制特殊,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倒没那么理所当然了!”
  
  在三位同属内阁的大臣们面前,丞相并没有那么多顾忌,苦笑了一下就将自己的心里想法给说了出来。“世人都说我是天子头号信臣,又是朝廷内阁之首,可谓风光无限,其实其中的困顿麻烦,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啊!”
  
  这种诉苦式的说法,让孔璋和周璞两个心里微微发虚,谁也不敢接口。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丞相这里实际上就是在感叹大汉的文武分离做得太厉害,以至于他这个内阁首席辅臣对军队没有多少掌控力,反而生怕他们抢走在他看来朝廷应得的利源。
  
  短叹了一下之后,他仿佛回过神来了一样,又笑了起来,“你们别误会,我这可不是诉苦,皇上对内阁的信任和倚重,是天下有目共睹的,而且因为前明的教训,文武职官分离也不能说不对……只是啊,这一分离,大家有时候就不是一条心了,做起事情来就没那么多方便……”
  
  “哎呀,丞相,你就直说吧!”财相陈宏因为是老兄弟,所以他没有什么顾忌,干脆地直接说了出来,“这事也没什么不好说的,没错,我们就是要在战后把日本的金银矿拿到内阁手里,军方配合最好,不配合的话,我们就得一定要军方配合!”
  
  “大家同为大汉的臣子,本来就应该以和气为上,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是要说的那么严厉。”丞相摆了摆手,示意财相把口气放缓点,“财相,我也知道你以为国家财计艰难,所以有些焦虑,但是说话可不要这么笃直,免得军方还以为我们是有意针对他们呢。”
  
  “我这人有时候说话就是直了点,你又不是不知道。”财相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具体的事情,我刚才都跟他们说清楚了,他们两个也同意我的看法。对了,你刚才面见了皇上,跟皇上提了这事了吧?”
  
  “嗯,已经提了。”丞相点了点头。
  
  “那皇上怎么说?”陈宏心里有些紧张,连忙问。
  
  “皇上看上去心情挺好,并不反对我们的看法。”丞相沉吟了片刻之后,有些谨慎地说,“他说可以在会上详细参研。”
  
  “说可以详细参研,那不就是认可了我们看法的意思吗?”财相却比丞相要高兴许多,直接大笑了起来,“哈,看来这个离宫还真是有用啊!行,等下我去找其他几个列席的内阁大臣,会上我们这些内阁人的就一起来说吧!先把声势造起来,这样皇上答应起来也方便!”
  
  “说是应该说的,不过皇上说的是参研,而不是就这么办,所以……也可能会生出什么变数。”丞相却仍旧在沉吟着,“会上要是军方的人提出的别的意见,那可就不好说了。”
  
  “什么好说不好说的?我们是为国家为皇上考虑,还怕有什么不好说?”陈宏马上反问,“我们这么做,又不是为了驳军方的脸面,他们如果反对的话,总得说出一个符合道理的理由来啊?国家财计困难,需要开拓财源,有什么不对的?军方每年从国家拿走那么多的预算,就连封赏也是从我们这里拿的,每一笔可都算真金白银啊,我们可曾说了什么了?还不是一年年硬着头皮把钱凑出来了,满足了他们的胃口?既然我们每年都满足了他们的胃口,那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总不能又要从我们这里要钱,又不肯朝廷扩大财源吧?”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是这个道理那还怕什么?”财相马上截住了话头,“只要我们内阁的人上下一心,众口一词,那他们就算有怪话也没办法说出个道理来吧?行了行了,我等下就去见商业部和民政部的人,大家一起把这个事给敲定了,免得多浪费时间!”
  
  “行吧,行吧……”眼见财相如此积极,丞相一时倒也没什么犹豫了,“就这么办,内阁只要众口一词就有了声势,这事本来道理就在我们一边,皇上也是圣明的,应该也会答应我们……”
  
  接着,他转头看向了周璞。“知和啊,现在你知道内阁的意思了吧?刚才我听到了你的主意之后,感到十分满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请丞相明示!”周璞连忙问。
  
  “你给出的计划里,是你带着人从九州岛向北进攻,登陆本州然后进军日本京都,如果成了的话,日本皇室就会落入到我们的手里的。在战后,日本幕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就不会再有了,不管怎么处置,日本朝廷都是我们可以推出来的一个可用的傀儡,你把他们掌握在手里,就拥有了对日本治权的名分,这不光是对日本人,对朝廷这边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你要让日本皇室听从内阁的意志,明白了吗?”=

TOP

0
  第1484章 未战先料必胜
  
  周璞提出的建议十分对他胃口,以身犯险,领兵北上日本京都,一来可以体现出这个年轻官员勇于任事,而且有勇有谋;二来,在崇尚进攻和胆略的军人面前,这个青年人也大大地给内阁挣了一份脸。
  
  “丞相谬赞了……”周璞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下官只是觉得此举对皇上的大计更为有利,并没有独自出风头的意思……”
  
  “欸,不要这么谦虚,说这些客套话有什么意思?”财相陈宏摆了摆手,“年轻人,就是要有些意气,出出风头怎么了?应该的!没有这股子气,又怎么能够做出大事来呢?”
  
  在丞相和财相的夸奖之下,周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来,不过内心中却满怀激动,对自己刚才那灵机一动的表现倍感庆幸。
  
  他赌对了,他提出来的补充方案,不仅对皇上的胃口,也对丞相的胃口,有了这两个人的认可,接下来只要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么他的前程就真正的繁花似锦了。
  
  当然,前提也是他必须能够将自己的使命完成。
  
  “你的方案,胆子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果不其然,丞相在夸完了他之后,话锋又突然一转,“想要办成事,光有胆子可不够,还得要耐心和细心,更要临机应变的机灵劲,这些东西可不是轻易就能有的,你出了京以后,一定要戒骄戒躁,事事不可忘记了冷静啊!”
  
  “谢丞相教诲,下官明白!”周璞连忙应了下来。
  
  “孔司长,接下来你就给他多安排安排得力人手吧,知和虽然有勇有谋,但是毕竟是孤身一人,还是要有人来帮忙的……”丞相再度对孔璋交代。
  
  “丞相且放心,下官已经跟周璞说了,他此行日本,事关重大,我们外务司会以最大努力来配合,他缺什么,只要我们有,就全给他补上!”孔璋马上就打了保票,“他要人,可以尽管从司里面挑就是!”
  
  “你倒是有心了啊,孔司长。”财相陈宏笑着说,“原本这次我还对征伐日本有些疑虑,但是今天列席会议一看,嘿,现在我心里满是信心了!我们朝廷里面有这么多精干勇敢的文臣武家,上上下下又合同一心,还怕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接着,他又是一笑,“既然对日本作战的问题是解决了,那……战后日本的处置,也该谈谈了,皇上现在让大家休会,恐怕等下也是为了谈一下这个战后处置的问题吧?”
  
  随着他这句若有深意的话,茶室间几个人的神Se都变得莫名有些凝重了。尤其是周璞和孔璋,因为心里没有多少底气,所以都显得有些紧张。
  
  “哦,看样子财相都已经跟你们两个人说了吧?”看到两个人的神Se,丞相的心里就已经大概有数了,“没错,等会儿我们就要谈对日本幕府的和谈条件,战后日本的安排,以及战后对日本金银矿的处置问题。”
  
  喝了一口茶之后,他继续说了下去,“对日本幕府的和谈条件和战后日本的安排,这个问题会堂上大家可以慢慢讨论,反正无非就是赔款和制衡那一套,但是对日本金银矿的处置就是十分重大的问题了,因为金银矿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财富,无论是处置到那一方,都必须是要慎重讨论……刚才是财相跟你们谈的对吧?他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已经差不多明白了,财相的意思是要让这些金银矿由朝廷来负责管控,以便让朝廷来掌握这笔巨大的财源。”孔璋连忙回答。
  
  “没错,这不仅仅是财相一个人的意见,也是我的意见。”丞相十分干脆地点了点头,“说起来,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内阁即是朝廷,身负天下的国计民生,可谓重任在肩。如今天下虽然大抵平定了,但是说实话还是百废待兴,离盛世繁华还远得很,其中财用更加是困窘不堪,不知道有多少地方需要花钱!既然如此,打败了日本之后,何必不用这些财富来交给内阁使用,纾解天下之困顿?只是啊……新朝体制特殊,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倒没那么理所当然了!”
  
  在三位同属内阁的大臣们面前,丞相并没有那么多顾忌,苦笑了一下就将自己的心里想法给说了出来。“世人都说我是天子头号信臣,又是朝廷内阁之首,可谓风光无限,其实其中的困顿麻烦,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啊!”
  
  这种诉苦式的说法,让孔璋和周璞两个心里微微发虚,谁也不敢接口。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丞相这里实际上就是在感叹大汉的文武分离做得太厉害,以至于他这个内阁首席辅臣对军队没有多少掌控力,反而生怕他们抢走在他看来朝廷应得的利源。
  
  短叹了一下之后,他仿佛回过神来了一样,又笑了起来,“你们别误会,我这可不是诉苦,皇上对内阁的信任和倚重,是天下有目共睹的,而且因为前明的教训,文武职官分离也不能说不对……只是啊,这一分离,大家有时候就不是一条心了,做起事情来就没那么多方便……”
  
  “哎呀,丞相,你就直说吧!”财相陈宏因为是老兄弟,所以他没有什么顾忌,干脆地直接说了出来,“这事也没什么不好说的,没错,我们就是要在战后把日本的金银矿拿到内阁手里,军方配合最好,不配合的话,我们就得一定要军方配合!”
  
  “大家同为大汉的臣子,本来就应该以和气为上,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是要说的那么严厉。”丞相摆了摆手,示意财相把口气放缓点,“财相,我也知道你以为国家财计艰难,所以有些焦虑,但是说话可不要这么笃直,免得军方还以为我们是有意针对他们呢。”
  
  “我这人有时候说话就是直了点,你又不是不知道。”财相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具体的事情,我刚才都跟他们说清楚了,他们两个也同意我的看法。对了,你刚才面见了皇上,跟皇上提了这事了吧?”
  
  “嗯,已经提了。”丞相点了点头。
  
  “那皇上怎么说?”陈宏心里有些紧张,连忙问。
  
  “皇上看上去心情挺好,并不反对我们的看法。”丞相沉吟了片刻之后,有些谨慎地说,“他说可以在会上详细参研。”
  
  “说可以详细参研,那不就是认可了我们看法的意思吗?”财相却比丞相要高兴许多,直接大笑了起来,“哈,看来这个离宫还真是有用啊!行,等下我去找其他几个列席的内阁大臣,会上我们这些内阁人的就一起来说吧!先把声势造起来,这样皇上答应起来也方便!”
  
  “说是应该说的,不过皇上说的是参研,而不是就这么办,所以……也可能会生出什么变数。”丞相却仍旧在沉吟着,“会上要是军方的人提出的别的意见,那可就不好说了。”
  
  “什么好说不好说的?我们是为国家为皇上考虑,还怕有什么不好说?”陈宏马上反问,“我们这么做,又不是为了驳军方的脸面,他们如果反对的话,总得说出一个符合道理的理由来啊?国家财计困难,需要开拓财源,有什么不对的?军方每年从国家拿走那么多的预算,就连封赏也是从我们这里拿的,每一笔可都算真金白银啊,我们可曾说了什么了?还不是一年年硬着头皮把钱凑出来了,满足了他们的胃口?既然我们每年都满足了他们的胃口,那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总不能又要从我们这里要钱,又不肯朝廷扩大财源吧?”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是这个道理那还怕什么?”财相马上截住了话头,“只要我们内阁的人上下一心,众口一词,那他们就算有怪话也没办法说出个道理来吧?行了行了,我等下就去见商业部和民政部的人,大家一起把这个事给敲定了,免得多浪费时间!”
  
  “行吧,行吧……”眼见财相如此积极,丞相一时倒也没什么犹豫了,“就这么办,内阁只要众口一词就有了声势,这事本来道理就在我们一边,皇上也是圣明的,应该也会答应我们……”
  
  接着,他转头看向了周璞。“知和啊,现在你知道内阁的意思了吧?刚才我听到了你的主意之后,感到十分满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请丞相明示!”周璞连忙问。
  
  “你给出的计划里,是你带着人从九州岛向北进攻,登陆本州然后进军日本京都,如果成了的话,日本皇室就会落入到我们的手里的。在战后,日本幕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就不会再有了,不管怎么处置,日本朝廷都是我们可以推出来的一个可用的傀儡,你把他们掌握在手里,就拥有了对日本治权的名分,这不光是对日本人,对朝廷这边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你要让日本皇室听从内阁的意志,明白了吗?”

TOP

0
  第1485章 叁千万两
  
  丞相的意思周璞很快就明白了,他希望周璞通过进军京都,将日本皇室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然后借用日本皇室的威权和名分,获得对日本金银矿藏的处置权,也获得其他的权力。
  
  “下官明白了!”周璞马上点了点头。
  
  “明白就好。”
  
  ……………………
  
  就在丞相同自己的臣僚们私下沟通的时候,大汉朝堂的另一个大群体军方也没有闲着。今天列席的军方人员当中最重要的三位——元帅蔡国公石满强,荥阳伯赵松以及九江侯刘涛,也同样在另外一个茶室碰了头。
  
  三位军方巨头在喝茶寒暄了几句之后,石满强元帅就不再多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将主题引到了接下来的议题上,然后他将自己刚才和赵松说过的盘算向刘涛和盘托出,希望在接下来的会议议程当中,刘涛能够代表海军,附和陆军的提议。
  
  “你的意思是,打算在打败了幕府之后,大汉最好要强迫日本人签订和约,让大汉垄断日本金银矿的经营权,然后将此作为皇室私产?但是内阁的意思是将这些经营权划归在内阁手里?”
  
  “正是此意。”石满强元帅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旁边担任征日部队主将的赵松,“我刚才已经和荥阳伯沟通过了,他也同意我的看法,答应等下在会上说。我们陆军已经统一了看法,只要你们海军也共同表态,那到时候就可以造出声势来了,皇上也不会反对!”
  
  海军军政部部长九江侯刘涛并没有立刻回答元帅的话,而是沉下视线来,慢慢地思索着。
  
  “在朝会上公开表示和内阁相左的意见可不大好吧?”
  
  “只要对国家对皇上有利,就算和内阁相左又怎样呢?丞相又不是什么记仇的人。”石满强元帅不以为然地说,“再说了,我们又不是做什么损公肥私的事情,我们征伐日本,流血送命,为的不就是耀我皇威?既然如此,打下了战利品,奉送给皇上又有什么出奇?这反倒是理所应当的吧?倒是内阁……一滴血不用流,就想要轻轻松松把战果全拿走,说出来怎么能让将士信服?”
  
  一边说,元帅一边目光炯炯地看着九江侯,魁梧的身躯给他带来了难以言说的压力。
  
  九江侯在这种压力之下,心里也慢慢倾向于同意对方的看法。
  
  虽然陆军和海军兵种不同,但是毕竟都是大汉朝廷的军方系统,彼此之间有同气连枝的情谊。虽然说实话海军对战后日本金银矿的归属并不是特别关心,但是石满强元帅在军内威望如此之高,他并不希望违逆元帅的意思。
  
  再说了,大家同为军内一员,又有什么道理只让陆军去讨好皇上呢?
  
  “行,既然你们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就共襄盛举吧!等会儿我就和海军的人一起赞同你们的提议。”片刻之后,九江侯刘涛下定了决心,“看到我等一片忠君的赤忱之心,皇上必定十分欣慰!”
  
  “定然如此。”石满强元帅和赵松相视一笑,而后三个人又重新走出了茶水隔间。
  
  就这样,在短短的会议休息间隙当中,几个重臣原本个人的意见区隔,就很快因为他们的威望和权势而扩展开来,并且形成了整个内阁和军方的对立意见,并且将会公开在国务会议上摊开来讲。
  
  这不是大汉短短历史上的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随着铃声的响起,群臣们又从各自休息的地方回到了会议大厅之中,等到群臣都集齐之后,皇上又带着太子,在群臣的敬礼当中重新坐回到了御座上。
  
  “不错啊,看来都休息得可以了。”看着群臣精神重新精神一振的样子,皇上笑着挥了挥手,“行,我们就接下来讨论吧!”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对日本的和谈条件。”皇上话音刚落,丞相就接过了口,“既然是远征作战,这次我们就肯定要消耗大量军费,这种开销可不能是亏本生意,得从日本人身上找补回来。不过,我们的目的是速战速决,因此也不能狮子大开口,提出让日本人一时间?法兑现的条件,以至于人为拖延战事,所以议出一个合理的和谈条件就至关重要了,既要有赚头又不能让日本人赔不起。诸位好好参议一下。陆海军先把预估的军费说说吧。”
  
  接着,陆海军列席的参议军官说出了自己之前预估的军费——总计加起来是二百一十七万两白银,当然这只是一个预估数字而已,实际还要看具体情况。
  
  除了直接的军费之外,这次远征还要特别征调南北海的舰队战舰和运输船,所以对其他地方也会造成十分大的损失,这一笔开支自然也要日本人来付。
  
  等到陆海军的参议军官发言完了之后,商业部的官员再度发言了。
  
  “既然对日作战,那么中间一段时间,对日本的贸易肯定是会断绝的,这部分的损失也需要日本人进行赔偿,去年我国和日本的年贸易额是二百二十五万两白银,从这个数字来看如果断绝半年贸易的话,他们应该赔偿我国一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白银的贸易损失。”
  
  “干脆让他们赔上三百万吧,打都打赢了还跟他们算零头做什么?”这时候,石满强元帅直接说,“一百万两,拿去补偿我国的海商,如果有结余就放入朝廷账上,以应不时之需。”
  
  元帅的发言得到大臣们的赞同。
  
  最后大家再商议了一下,除了军费和开支之外,惩罚性的赔款肯定是必须的。日本既然盛产金银,那么多年来肯定有不少金银积存,这笔横财可不能放过。
  
  商议了一会儿之后,大家得出了让日本赔款最少为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数字。
  
  当然,这个数字日本人是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来的,所以大家的初步意见是让日本人分十五年还清,以海关作为抵押。这十五年当中,日本普通人从上到下肯定要承受极为严重的赋税,但是列席的大汉群臣们就没人在乎这么多了。
  
  “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然而,一直默不作声的皇上否定了他们商议的结果。
  
  皇上的论断,让群臣又是一阵惊愕,骚动之中互相对视着,但是一时间没有人说出话来。
  
  一千五百万两,分十五年还清的数字,是群臣们认真讨论过的,大臣们从大汉和日本的贸易数字当中推算了日本幕府和大名们的收入状况,同时参考了周璞等人提出的日本金银矿分布,这才得出了这个结论——一年一百万,持续支付十五年的赔款,不至于让日本民穷财尽生计无着,却又能够让大汉捞取到足够的好处。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笔了不得的巨款了,要知道人口、幅员远远超过日本的大汉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折算起来也不过是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当然,这也是因为新朝初创,以及为了鼓励国民休养生息,所以农商税都定得较低的缘故。
  
  如果赔款条件真的按照群臣设想的条件实现了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大汉朝廷能够得到每年一百万两的额外进项,这一笔巨款将会让原本十分困窘的大汉朝廷的财政状况得到巨大的缓解。
  
  然而,皇上却以一句话否认了群臣商议后的结果,觉得太少。
  
  皇上一句话确实可以代表不容违抗的意志,没有人想要违抗他,但是正因为有这种不容置疑的权力,皇上其实很少在会议上说结论性的话,因为他无论说什么结论,群臣都会中止自己的不同意见,改为思考怎么执行皇上的意志。
  
  而今天,皇上却极为罕见地直接推翻了群臣们商议好的结论。
  
  这种极为罕见的直接否定,让群臣一时间有些应对无措,纷纷在思索圣意到底为何。
  
  然而,在说出了自己的结论之后,皇上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好像是在打算让群臣自己揣摩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沉默,让大厅内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太子也好奇地偷偷打量群臣和皇上,努力吸收着自己在第一次参与国务会议时所得到的经验。
  
  在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丞相王兆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探究皇上的真意如何。
  
  因为他的地位和威望最高,所以某种时候还是有寻求解释的权力的。
  
  “臣等愚钝,请皇上恕罪。敢问皇上,若是觉得我等的要求太低的话,到底应该以多少数字为基准呢?”他小心地看着皇上。
  
  “一千五百万,看着挺多,但是对日本这样一个盛产金银的国家来说,实在太少了。日本产金银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多少年来他们早已经发掘出了大量金银,国内有大量存货,所以他们付得起更高的价钱。”等到丞相再来问,皇上这时候终于开口了,“如果我们能逼迫幕府签订和约的话,一千五百万的胃口就实在太小了!我看,要至少三千万才能让大军不虚此行!而且十五年,最多二十年内就必须要拿出来!”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7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