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大明武夫 【作者:特别白】(4月18日更新至 “第1530章 将来的君臣” )

0
  第1467章 内阁的打算
  
  “泱泱大国,给皇上修个住的地方,花点钱又算什么?这钱出得起!”陈宏又笑了笑,“不是说要打日本吗?日本国盛产金银,只要从他们那里拿上一大笔,还怕没钱修个离宫?财政部我是头头,我算得清,只要不将这些钱纳入到军兵费里面,我们腾挪一下,钱当然拿得出来!再说了,日本的金银矿和铜矿都有那么多,只要把他们的矿山贸易垄断在朝廷的手里,这里面可以得到多少财富?修一座离宫倒是小事了!”
  
  “原来你还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丞相恍然大悟,然后又皱起了眉头,陷入到了沉吟当中。
  
  他已经明白过来了,财相提议为皇上修离宫,虽然大半是出于作为臣子对皇上的一片热忱,希望皇上能够更好地享有天下,另外一小半原因,则是想要借着修离宫这个由头,从皇上手里把未来日本矿产贸易的管理权划归到内阁财政部的手里。
  
  “你是丞相,国家财计你又不是不知道,虽然朝廷重商,而且对地方控制强大,收入远胜于前朝,但是花钱的地方更多,处处捉襟见肘。纵使可以向全国发债,用债款来弥补不足,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债款累计太多恐怕会对国家不利。所以,依我看,得想尽办法开源。皇上不也是这么想的吗?打开日本国门,将那些金银纳入到我朝府库当中,以缓解燃眉之急我觉得这次征伐不能作为权宜之计,反而应该趁这个机会,让朝廷掌握到日本的独占贸易,依此就能大大缓解我等的困境。”
  
  日本多产金银铜,这些贵金属现在都是大陆需要用到的货币材料,而在盛产贵金属的同时日本却很缺乏其他资源,需要从外部输入铁器、枪炮等等物资,所以如果独占这些物资的贸易的话,朝廷就能够从这些贸易当中获利极丰,可以部分解决财政的困难。
  
  “好话你倒是说了,可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和财相的兴奋相反,丞相反倒是苦笑了出来。“想要从军方他们手里夺食,那可不是很简单的事,得看皇上的意见。”
  
  “所以我们就给他修一座离宫,让皇上开心开心啊!”财相理直气壮地答,“我们老是跟皇上哭穷,说这里困难那里没钱,不能把钱用到军兵费里面,虽然能够皇上经常会听取,但是老这么说皇上怎么会高兴?我们得让皇上知道,我们终究还是为了这大汉的江山花钱的!”
  
  为了防止前朝武人地位过低的积弊,国朝一开始就在体制上抬高了军人的地位,不仅确定了文官不得统军、军队的统帅权相对独立的原则,另外还规定了军队的花费相对独立的原则。
  
  每年军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列一个预算数字提交给朝廷,这个预算是一年的大致军队支出,称作军兵费,而军兵费内阁是不能驳也不能删减的,只有皇帝能够决定批准与否,如果对某项支出不满,内阁不能直接删除,只能够将自己的意见写成相关的条陈呈递给皇上,由皇上来决定是否删除。
  
  当然,为了防止军队过于跋扈,内阁对军兵费的支出具有监察权和审计权,如果发现有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挥霍的情况,内阁可以各自具结条陈,呈递给皇上身边的咨询机关,并且勒令处理相关的责任人。
  
  不过,由于大汉是初定天下,而且一直都在对外用兵,所以虽然每年的军兵费都是极为浩大的支出,并且没有办法按照内阁的心意进行删减。同时,虽然每年不得不忍痛从本就不够的财政收入里面划出军队所需要的费用,但是内阁对这项支出却无法发挥应有的影响,就连对军兵费的监察权也暂时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包括丞相和财相在内的文臣们都希望能够有所改观,至少要让内阁把军队的钱款来源、用途和去向都给掌握清楚。
  
  这次对日本的进兵,依赖的就是大汉军队的声威,可想而知,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日本的这些金银矿藏、乃至贸易的渠道和垄断权,都会落入到军方系统手里,这就相当于为军队增加了一个不受内阁监控的利源,以后想要监察军队的支出情况恐会变得更加麻烦,并且也不利于内阁每年确定军兵费的数量。
  
  内阁想要从军方的口里夺食,一定要经过皇上的首肯,如果皇上不点头,文臣们现在是拦不住军队的,尤其是在日本这样一个要靠军队进行征服的国家。
  
  所以,为了讨皇上开心,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财相,就想出了“修造离宫”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离宫可以供皇帝居住,体现皇家的威仪和大汉朝廷的声势,也可以以离宫修建的开支为理由,让皇上把日本的贸易转移到内阁控制。在财相看来,相比于垄断日本贸易所能够得到的利润来,为皇上修建一座离宫倒也不算是难以承受的开支了。
  
  “就怕皇上不高兴啊!”丞相摇了摇头,显然并不如财相这么乐观,“我们是一片赤忱,可不要被他误解成我们在打压军队了,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上下一心,要是我们一片好心,反而平添误会,那可就让人追悔莫及了。”
  
  “你是阁揆,是天下文臣之首,自然要为国家、为皇上考虑,怎么能事实都想着皇上高兴不高兴呢?难道皇上不高兴,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们就不做了?”财相貌似有些不悦地反驳,“再说了,吾皇起于行伍,对军队的老兄弟老部下照顾是很正常的,但是照顾太过了也未必是好事,如今****一方、骄横跋扈的人现在也有不少,如果再让他们能够独自执掌日本那样的利源,纵使一两代人里面还不足为患,但是一直持续下去,几代人之后可还怎么得了?照我看,我们不管军队的人事升迁,但是军队的财政监察之权是一定要让内阁握在手里的,每年军队只能从内阁手里拿钱,不能自己有独立财源,否则那可是养虎遗患啊!”
  
  丞相停下了脚步,静静地思索陈宏这番话。他没想到这个平素十分低调、并且待人随和的平原侯,居然在心里已经想了这么多事,有些事居然还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你倒是个为国着想的大臣。”沉默了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你想的问题,我也想过几次,确实应该好好提提了。离宫的事情我来办。”
  
  “你是内阁之首,你开个头了一切都好办了。”眼见丞相终于答应了自己的提议,陈宏松了口气,“你放心,这事不会让你一个人去扛的,你一挑头,内阁的人都会一起上复议。我倒想看看,谁还不愿意让皇上住个好点儿的地方了?”
  
  如果内阁大臣们同时陈情,皇上应该也会顺应天下臣民之心的吧?丞相也默然承认了对方说得很有道理。
  
  在他看来,为皇上修一座离宫,同时将未来的日本贸易垄断权囊括到内阁的手里,都是对国家对皇上大大有利的事情,也值得他去一并争取。
  
  “内阁我看没人会反对,就这样吧。”他长出了一口气,“日本的事情,也要跟皇上好好争取才行”
  
  说完了之后,他稍稍侧过了身来,看了看跟在他后面的孔璋和周璞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下属,所以离他比较远,他也并没有跟他们打招呼的打算,只是递了个眼色过去,然后伸手虚指了一下旁边了陈宏,暗示他们等下先跟陈宏私下沟通一下。
  
  这两个人虽然小心翼翼地跟在了卫兵后面,但是并没有忽略过丞相大人递过来的眼色,连忙同时向他微微躬下了身来,表示自己能够领会丞相大人的意思。
  
  很快,卫兵将他们带到了一座大屋旁边,然后所有人都跟着他们停下了脚步。
  
  大堂的大门很快打开了,几位穿着黑色制服的侍从武官迎了上来,一边朝这几位朝臣行了行礼,一边将他们引入到了这个大屋里面。
  
  这座大屋比之前皇上和重臣们商议军国大事的偏厅还要大上许多,是专门用来召开大型国事会议的。
  
  大屋里面十分宽阔,地面上铺着地砖,墙壁边则烧着木炭,所以里面的气温很高。四周的墙壁上都挂了铜质的灯盏,里面还点燃了蜡烛,照得四周都是亮亮堂堂的。里面的桌椅也多了许多,除了正中央的一张椭圆形的大议事桌之外,周边还有不少椅子,是用来给那些职位较低的官员们列席的,一帮情况下他们只能旁听,偶尔可以发言。
  
  而几个神色肃穆的记官则坐在角落里面,默不作声地准备着记录接下来的会议纪要。
  
  在这种紧张气氛的感染下,除了几位已经习以为常的内阁大臣之外,那些很少有机会觐见、抑或是第一次来觐见的文武官员们则立刻变得拘谨了起来,连动作都缓慢了许多,生怕在这里闹出了事故,影响到皇上的心情。他们低垂着头,按照官阶资序找到了自己应该坐的座位,然后迟疑地坐了下来,也没有交头接耳,一时间这大厅突然变得有些异样的寂静起来。

TOP

0
  第1468章 大汉财相
  
  就在他们还在屏息凝视的时候,一位中年的侍从武官突然走进了大厅,然后马上成为了所有人视线的焦点。
  
  这个中年人一身黑色军服,胸前佩戴着禁卫军的金色徽章,神情十分庄严肃穆,看得出来是长期呆在皇上身边的侍臣。
  
  “传皇上的口谕。”他先轻咳了一声,然后大声说了出来。
  
  一瞬间其他人都屏息凝视,等待着他的传喻。
  
  “大冬天的叫你们过来也辛苦你们了,今天的会可能要开很久,你们先到旁边的茶水间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吧,如果饿了的话那里还有些肉干,口味不错,可以吃点。”这位侍臣以严肃的口吻说出了这一段话。
  
  皇上严肃传来的口谕,竟然是这样的话?
  
  那些从没来过的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觑,脸色变得很古怪,一副想笑而又不敢笑的样子。他们没想到皇上居然这么随意,口谕里面说一些这样的事。
  
  不过,两位重臣却早已经习惯了皇上的风格。
  
  “臣领旨!”他们同时应了下来,然后站起来,离席前往旁边的一间房间,那里就是茶水间。
  
  因为国事会议经常会召开很久,所以这是皇上为了体恤臣下而特意设置的休息地方,在召开国务会议的时候,经常会找间隙休会,让累了或者饿了的大臣们可以先休息一下,恢复精力。这两位重臣自然也多次在那里休息过。
  
  在两位重臣的带头下,其他文武官员们也纷纷离席,然后跟着他们一起暂时走出了大厅。
  
  因为之前受到了丞相大人的暗示,所以周璞和孔璋在离席之后马上凑到了丞相和财相的旁边。
  
  “你们两个等下跟着平原侯去休息一下,他有话要对你们说。”丞相低声嘱咐了他们,“我有事要先见一下皇上,你们先谈吧。”
  
  “是。”两个人都恭敬地应了下来。
  
  丞相也不多说,甩手就离开了他们,然后走到了那位中年侍从武官的身边跟他说了几句话,这位武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住地点头,然后带着他往另外一边走了。
  
  身为丞相之尊,皇上给了丞相十分多的礼遇,其中有一项就是他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觐见皇上,所以在他提出了在国务会议之前觐见皇上的要求之后,侍臣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来来来,你们跟我过去休息一下吧,我们的时间挺紧张的,要抓紧一下。”目送丞相离开之后,陈宏拍了拍这两个人的肩膀,然后示意他们跟自己走。
  
  孔璋和周璞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跟在他后面走了过去。
  
  茶水间很大,虽然已经涌进来了一群人,但是并不显得逼仄,各个前来参会的大小官员都各自聚拢在了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寒暄,讨论着接下来的会议。
  
  这也正是皇上在这里设置茶水间的一个用意,会场上太过于严肃,而且皇上又经常会在那里出现,所以大小官员们经常只能正襟危坐,不敢太多说话,也没有办法形成和谐的讨论气氛,而在茶水间,一边喝着茶一边讨论,气氛就会轻松许多,也方便他们先把会议上的问题沟通好,避免争议。
  
  同时,官阶在这里和其他地方一样起作用。
  
  这个大的茶水间,旁边有一些小隔间,用帘子和外面隔绝了起来。这些小隔间是专门留给重要大臣在里面商讨机要事务的,一般的官员无权使用。
  
  作为内阁重臣,陈宏有权使用茶水间里面的小隔间,而这下他也正是带着孔璋和周璞两个人来到了隔间里面。
  
  一进来,他就随随便便地坐了下来,然后有侍者过来给他们奉上了茶。这个侍者表情严肃,一放下茶就转身离开了,接下来只要里面的人不拉铃,他就绝对不会再进来,以免打搅到大人们讨论军国大事。
  
  还没有等侍者走出隔间,财相就随手拿起了桌上的杯子,然后没有什么雅致地大喝了一口,然后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嗯,好茶!果然是福建那边特意送过来孝敬上的啊……真是不错!”
  
  而一旁的孔璋也笑着拿起了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确实好茶。”
  
  然后他也招呼了一下一直不动的周璞,“知和,这可是福建的会稽侯特意从自家的茶山上精选出来的武夷大红袍,滋味那是相当的好啊!皇上体恤我们这些大臣,所以特意将这些茶供给了茶水间让大家喝一些,来,你也尝尝吧,机会难得,在外面你可没多少机会喝到这么精选的茶了!”
  
  竟然是御用的精制茶!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周璞,现在变得更加紧张了。
  
  自从今天跟着丞相和孔司长头一次来到皇上的行在,他就一直感到浑身都有些不自在,就连步履都没有了往日的稳重。
  
  这也怪不得他,皇上兴于草莽,天命所归,文治武功无所不通,在天下人的眼里,那是千年难出的厉害人物,哪怕是他的那些敌手们都满怀敬畏,更何况周璞这个小官?在来到这里之后,虽然心里有一些荣幸,但是更多的却是害怕,深怕自己在皇上面前表现不好。
  
  不说皇上了,这里的重臣也比比皆是,面前不就是一位侯爷吗?公侯公侯,这可是和丞相大人一样尊贵的人啊……孔璋资历深,而且还有封爵,可以和他们谈笑风生,可是自己就不一样了,由不得自己不小心应付。
  
  “谢大人。”他恭恭敬敬地朝平原侯和孔司长颔首,然后也端起了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小口。
  
  茶汁一入口,他就感觉舌尖一阵甘爽滑顺,犹如琼浆一样,微微在唇齿间黏黏。接着,他闭上了眼睛,将茶杯也重新放到了桌子上,细细地感受着茶汁在口中的回味。
  
  真是好茶!
  
  一瞬间,他好像忘却了之前的一切紧张和忧虑,悠然陷入到了这种品茶所带来的舒适中了。
  
  “没骗你吧?是好茶!”平原侯看着他这个样子,禁不住大笑了起来,“孔璋叫你知和,我也这么叫吧,知和啊,你们的孔司长跟我提过你,我看你确实是个靠谱的人,以后是能前途无量的。这里的茶啊,以后我想你也有的是机会来喝!”
  
  财相居然说我前途无量!
  
  这句话让周璞精神陡然一震,整个心里都兴奋了起来。
  
  “学生……学生不才,哪里……哪里当得起丞相、您还有司长如此抬爱?学生只是一心一意想要做好本职,并没有……并没有……”
  
  “欸,不要这么谦虚嘛!有冲劲有抱负是好事,太老成了,就没有锐气了,也办不好事。”财相摆了摆手,示意周璞不要说太多客套话。
  
  接着,他的神情慢慢地变得严肃了起来。
  
  “今天我把你们两个叫过来啊,其实也就是为了你们手中的这件事。”
  
  果然是为了征日的事。孔璋和周璞对视了一样,然后同时做出一副聆听状,静待财相接下来的指示。
  
  “不瞒你们说,皇上一开始打算说要征日,我是有些顾虑的,所以没有一开始就附和皇上的意见。”财相也没有故意卖关子,而是径直地说了下去,“你们都是内阁的人,虽然不是我们财政部的职司,但是总归是同出一脉,所以我跟你们明说了也没关系。现在国家虽然大体安定了,但是毕竟百废待兴,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就难以承受再来一笔巨额的支出……远征日本,就算派兵不多,所要消耗的钱粮肯定也是一笔极大的数字。不过,后来我考虑了一下,又同意了皇上的意见,你们猜是为什么?”
  
  孔璋和周璞又对视了一眼。
  
  “没错,还不是为了日本的那些金银!”财相摇了摇头,然后大笑了起来,“日本国的那些金银贸易,在我朝打下来以后,一定是要由我朝来独占的,也就是为了这些东西我们才会千里迢迢去打那么一仗。”
  
  “财相大人所言甚是。”孔璋试探性地回答了,“日本国的金银确实储量丰富,正能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这话说得太对了!”财相面带笑容,然后拿起杯子,将里面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金银为我所用!否则打这一仗就太得不偿失了……”
  
  虽然财相字面上的意思很浅显,但是他的笑容却看上去颇有深意,所以两个人一下子有些莫名所以。
  
  在一时间诡异的沉默当中,孔璋忍不住开口询问了,毕竟他虽然是半路才参与到赵家集团里面,但是资历还是有几分的,在平原侯面前态度也可以随意一些。
  
  “敢问财相,是否有什么要事要告知给我等呢?”
  
  “要事的话,丞相自然会跟你们说明的,现在我要跟你们说的,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你们姑且听听就行了,不用太往心里去。”陈宏轻轻松松地舒了舒腰,“就当是听一些我的建议吧。”
  
  “请财相尽管指示。”

TOP

0
  1469章 夺倭人之心
  
  “这次确实是辛苦你们了,为了让皇上的目标得以实现,你们得鞍前马后劳苦上好一段日子,没有你们帮忙,恐怕日本也不会那么容易打赢……”陈宏先给这两个人捧了一下,然后话锋马上一变,“不过,打赢日本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我们不是为了打赢日本才过去的,而是为了从日本那里榨到钱。而且,这钱,得落在朝廷手里,落在内阁手里……只有这样的话,这笔账才算得过去,朝廷打这一仗才不亏,你们说是不是?”
  
  “财相说的是。”两个人连忙答应,心里则在揣测财相的话到底是什么用意。
  
  “我就跟你们明说了吧,朝廷这次不单单只是想配合军队把日本敲开而已,朝廷真正的用意,是想让你们敲开之后,帮内阁把日本握在手里,所以……你们不单单要考虑怎么对付日本人,也要考虑下怎么在战后,让内阁垄断日本的金银贸易,开拓一笔大大的财源。”
  
  停顿了片刻之后,他笑眯眯地摆了摆手,“你们也知道,本朝体制和前面的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文武殊途是做得最厉害的,文官轻易插手不了武人的事,也没办法对武人的事做什么干涉,所以,如果日本贸易的独占权和金银矿的经营权真的都落入到了军人手里的话……以后想要拿回来恐怕就难了啊,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内阁岂不是白白地出了大力,为了别人做了嫁衣?这笔账可就划不来了啊……”
  
  虽然财相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孔璋和周璞两个人已经听得有些暗暗心惊。
  
  尤其是周璞,他听到这番话之后,简直有些目瞪口呆。
  
  他在朝廷里面供职也有不短的时间了,对本朝的典章制度也早已经熟稔,他心里知道财相说得没错,大汉现在确实是文武殊途最厉害的朝代。
  
  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体制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文武的分界不是特别严谨,文官可以治军,武官也可以为相,而到了宋明之际,更是崇文抑武,搞得只有文臣才能统御军队,也成了华夏武力不振的原因之一。
  
  而楸朝却不大一样,本朝起于微末,是皇上和一众兄弟一手一脚拼出来的,因此军队里的勋贵极多,权势和声望都十分隆重。更何况,和前明太祖不同,皇上并不猜忌军队里面的勋贵,也并没有着手消除大将们的羽翼,反而一开始就构造了文武分别的体制。
  
  在皇上定下的这个大汉体制里面,文官对军队的一切都是插不上手的,军官统御军队,军队的预算由军队自己确定,内阁无法自己删减,就连朝廷里面主官人事和后勤的官员,也是由军官自己充任并且递选的,可以说是自成体系。
  
  另外,在过去的王朝,打仗虽然离不开赳赳武夫,但是军队毕竟还需要读书人来充任军师、参军等等职务,负责谋划和后勤工作,但是随着皇上在军队里面大力发展文教,现在军队里面自己就充斥着“读书人”,还有专门的武学堂来培养专门指挥的军官。周璞听到有同僚私下里传言,在武学堂里面,那些有前途的军官除了必要的文字知识以外,算学、地理都要学,考试要求极严格,可以说各个都是饱读之士。听说海军学堂里面,每个未来要当舰长的精英军官还要学天,有专门从西洋聘请过来的海上专才来教导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后进来学习怎么操作天文仪器,以及用星象星位来判断战舰在茫茫海洋中的位置。
  
  我朝可真是奇怪啊,外面不要文士,倒却在武学里面养状元……这是周璞得知这个传言之后的一个奇怪想法。
  
  不管他怎么想,大汉的武人地位极高、而且不受文臣掣肘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皇上看上去也没有尾大不掉的顾虑,短时间内也不想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财相说得很对,若是真让军队把什么东西抢走了,想要挖走就难了。
  
  周璞私下里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皇上终究还是会选择抑制武人以避免武人过于骄横跋扈,就算皇上不想,未来继承皇位的人也会这么去做,但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也用不着他来操心。
  
  现在需要他操心的是,内阁想要叫他把日本的贸易垄断权和金银矿的经营权拿到内阁的手里——这就等若是要他从虎口里面夺食,这可不是什么容易做的事情……
  
  可是他没有不同意的权力,内阁给了他这样的表现机会可不是白给的,他身边还有的是一身本领只求上进的专才,由不得他自己不努力表现。
  
  “财相的意思,下官明白了。”过了片刻之后,周璞有些艰涩地开口了。“在下会按照内阁的指示去做,定不让丞相和财相两位大人失望!”
  
  “你有这份心就好。”财相只是微笑着,“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事不容易办……所以你现在好好想想,该怎么才能做到这事。”
  
  周璞低下了头来,再度陷入到了沉吟当中。
  
  “这事的关键就是,让日本人什么都听我们的。”这时候,孔璋接过了话茬,“不光是幕府一家听,还得各地的豪族和日本的朝廷也听,让他们衷心顺从我们,事情就好办多了。军队在日本想要做什么,那也是要日本人来配合的……”
  
  “倒是这个理。”财相点了点头,“如果日本人情愿来靠着我们,纵使军队跋扈,他们也说不上什么来吧?”
  
  接着,他突然伸出了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周璞的肩膀。
  
  “知和啊,军队有力,可以摧其胆,夺其魄,你们这些人就得有巧有智,要夺了日本人的心啊……切记,要用军队之威来威吓他们,然后又让他们不得不心甘情愿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
  
  “下官……明白了。”周璞的额头出现了汗珠,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明白了极好。”财相脸上仍旧笑眯眯的,“日本的事情你熟,我们也说不上多少东西来,我们只是说些大致的目标,具体的方略还是要靠你,你是深得丞相和我的信任的,只管放手去做吧,只要能达成目的,做了什么事我和丞相都能给你们兜底!只要事情办成了,天下还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用心吧!”
  
  接着,他不管已经受宠若惊的年轻官员,径直地拉了拉座位边的铃绳,马上就有一位侍者端着茶壶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又给他们面前的杯子续上了茶。
  
  “再多喝点,这么好的茶,不多喝可就可惜了!”
  
  正当这几位朝廷官员在暗中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当朝丞相雍国公王兆靖也在侍从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皇上的书房。这时候,皇上正在几位书记官的陪同下口述要旨,为接下来的国务会议做准备。
  
  一看到丞相单独来求见自己,皇上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几位书记官先出去,接着,他笑容满面地打量着自己的丞相。
  
  “怎么,丞相。会还没开你就找上我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他和丞相的交情已经很多很多年了,彼此之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老兄弟,虽然心中已经分了君臣大义,但是实际上在皇上心中,他还是当时那个老兄弟,因此私下见面的时候根本不拘礼数,十分随意。
  
  “臣参见皇上。”丞相没有先回答,而是恭敬地跟皇上躬身行礼,然后才抬起头来,同样笑容满面地看着皇上,“会上的事情,大家可以讨论,臣是另外有事情想要跟皇上说说。”
  
  “哦?什么事?”皇上有些好奇。
  
  “这对臣对陛下都是好事,请皇上体会臣等的心意,不要推脱。”丞相先给自己拖了个底,然后再继续说了下去,“臣今天和财相大人寒暄了一下,他告诉臣说,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京城周边的棱堡工事现在已经修筑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棱堡甚至已经完工,所以现在准备的工匠、劳力和材料都还有不少富于……”
  
  “是想从我这里挖人?”皇上大概明白了丞相的意思,“好啊,你们想要让他们用到哪里去?”
  
  “臣等商议了一下,既然这些人力物力闲置了都十分可惜,而且京城周边现在也没有巨大的工程可以吸纳他们,不如干脆在京城郊外给陛下修筑一座离宫,这样可以方便陛下居住……”
  
  “离宫?”皇上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这是何意?我要是想要住宫里的话,京城里面有的是宫殿呢。”
  
  “皇上,您体恤民力,不愿意在土木上花费太多,这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不过,您毕竟是一国之尊,老是呆在军营里面,总有些……总有些不大合适,毕竟宫妃和皇子们又不能住在军营里,长期如此的话,总有……总有亲人隔绝之忧,再说了,外界也会因此震疑,以为我大汉还是天下未定,不能镇之以静。因此,臣等以为,为了安天下民心,为了顺天下之意,皇室还是要一起住在宫里为好。”雍国公王兆靖并没有因为皇上的脸色而退缩,而是继续全说了下去。

TOP

0
  第1470章 为陛下考量
  
  “另外,以臣等看,紫禁城并不是宜于居住的地?,自从迁都京城之后,前明那些天子们大多寿数不昌,以臣等看,恐怕也与紫禁城的风水大有关联……所以,综上来看,臣等为皇上修筑一座离宫,方便皇室居住,这才是为后人谋国之举……”
  
  “为后人谋国……”皇上轻轻地复述了一边,咀嚼了其中的意思。
  
  丞相的意思其实也是挺明白的了,皇上克勤克俭,但是后来的皇上可未必如此,天子也不可能代代一直都住在军营里面,迟早会是会搬入宫殿的。既然迟早会搬,那不如现在就搬,毕竟现在皇上勤俭,下面的官员也还算恪尽职守,花费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要是过了一两代人再修离宫,恐怕花费会不可胜计了。
  
  “皇上圣明,自然有裁断,臣等只是将自己的思索所想说出来而已,仅供皇上垂询。”丞相再度躬了躬身,“不过,臣等还请皇上放心,这次臣等考虑过,绝不会滥用民力劳民伤财,工相现在在督办各处的棱堡修筑事宜,办事十分得力,而且已经对京城周遭的地理形势十分了解,接下来臣等可以让他来亲自负责离宫的修筑事务,必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看来这是内阁里面已经有了共识的神情了。
  
  “你这还真是……”皇上摇头苦笑了起来,“人家的大臣都苦劝皇帝不要花钱大兴土木,你们这些大臣倒好,变着法的请皇帝修宫殿,你们就不怕被人暗地里笑话吗?”
  
  “皇上克勤克俭,乃文乃武,是圣君,何须我等来劝谏?”丞相一脸诚恳地回答,“我等是皇上的大臣,理应为皇上分忧,皇上若是能和皇室一起在皇居当**享太平之乐,我等就算被人暗地里笑话一下又何妨?皇上解民倒悬,还了天下一个太平,难道修一座离宫都当不起吗?那岂不是真的笑话!”
  
  虽然这看上去很像阿谀奉承,但是丞相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话。在定鼎天下之前,他还曾担心过皇上一旦坐了龙庭之后就会丢掉原本的朴实精悍的性格,沉溺于皇帝的享ˋ当中,但是皇上一直以来的励精图治的表现,打消了他心头的担心,甚至还让他心疼起了皇上。他虽然聪明,但是绝不是个狡猾的人,也不喜欢以顶撞君主的方式来卖直卖名,皇上做得好,他就真心地夸赞,也真心地希望让皇上能够过上和天子相配的待遇。
  
  “你……”皇上想再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好吧,说不过你,这事先放着,以后再议!”
  
  “是!”丞相也没有再说下去了,皇上既然没有直接回绝,那就说明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
  
  “好了,没什么其他的事情了吧?没有的话我们就去开会吧,他们现在喝茶都已经喝得不耐烦了吧?”皇上站起了身来。
  
  “臣还有一事要禀告皇上。”丞相肃然再说,“兹事体大,臣觉得还是先要个跟皇上说明为好。”
  
  “什么事不能等到会后再说呢?”皇上停下了脚步,但是还是有些疑惑地看着丞相。
  
  “这事正好就是与接下来的会议有关,臣又是内阁之首,所以臣觉得最好先和陛下达成一些默契为好,免得……免得下面还以为皇上与臣沟通不畅,平添误会。”丞相小心翼翼地说。
  
  “嚯,居然说到这么严重的份上了!”皇上越发惊奇了,于是又重新坐了下来,“那就说吧,不过最好快点,不要让群臣都久等了。”
  
  “臣其实也正是为了离宫的事。”丞相微微躬下了身来,“想必皇上也知道,我朝如今励精图治,财源广开,朝廷收入远远超过于前朝。但是如今我朝也在四处用兵,而且还要安抚万民,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在巨大支出的重压之下……朝廷总有入不敷出之感。”
  
  “知道知道,这不是老生常谈的吗?”皇上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们啊,三天两头说这些事,我怎么可能忘了呢?这次要打日本,不就是为了让你们缓一口气吗?”
  
  “皇上明见万里,一下就找到了办法,来解决困扰我们时的问题,臣等是十分佩服皇上的眼光的。不过……”丞相的声音放得更加低了,“日本虽有金银,但是只有到了朝廷的手中,那才能为国纾困,不然的话,纵使有金山银山,不也是徒然肥了一些人的私囊而已,于国于家无用。”
  
  “你这话里有话的,何必这么弯绕?”皇上再度皱了皱眉,“难道拿下了日本,还怕金银弄不到手上吗?”
  
  “日本库藏的金银,毕竟是要作为未来的赔款没入中国的,所以臣倒是不担心,肯定能够流入到朝廷手中……不过,日本的金银,地下还藏着更多,以后会慢慢地从地下发掘出来,那时候可就是源源不断了。自古以来,发一笔横财都不如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源,横财用不了多久就会花光,稳定的财源却可以连续多年都滋补朝廷,所以臣看中的不是那一笔横财,而是日后的财源稳定与否……皇上,臣想恳请陛下在打下日本之后,将对日本的贸易垄断和金银流出都交由给内阁处理,让内阁拥有一笔巨大持续的财源,既可以安天下之心,也可以让朝廷的用度支出得以稳定,这样离宫的修建也可以加快进行……”
  
  “哈哈……哈哈……”皇上终于明白了丞相的用意,所以禁不住失笑了起来,“这下……这下终于图穷匕见了啊?我还以为你们今天终于转了性了,主动帮着我花钱,原来骨子里面还是老一套啊!怎么,是要从我这里拿走日本的金银,然后送一座离宫给我是吧?”
  
  “皇上富有四海,无论是日本的金银还是离宫,都是皇上的东西,臣等拿不走也不敢拿。”丞相的表现愈发恭敬了,“臣等真是为了保守好皇上的财富,所以才斗胆向皇上提出这个请求。”
  
  “你是担心到时候军队的人把那些金矿都弄到自己手里?”皇上并没有因为他的奉承话而迷失自己,反而直接地问了出来。“所以想要让内阁亲自负责?”
  
  “臣并没有嫌忌过任何人,”为了不至于背上离间皇上和军人关系的褟名,丞相连忙否认了这个问题,“臣等只是想要更好地利用日本那些还潜藏在地下的财富而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臣等不先为皇上考虑好,做好因应的准备,等到日后木已成舟,想要再改变可就有些晚了……我们把金银矿从幕府手里抢出来,可不是为了送到别的人手里,不管是落到日本豪族还是别的人手里,那以后再想要拿出来岂不是事倍功半?为了皇家和大汉的安宁,臣等觉得还是先做准备为好……”
  
  说到这里之后,丞相就缄口不言了。
  
  说到这份上已经够了,再要露骨就不符合他臣下的身份,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是他知道他的意思皇上完全能够明白的。
  
  文武互不统御是皇上钦定的铁则,至少在皇上这一世是不大可能更改的,所以他也不想改变,但是内阁应有的利益他还是要争一争的——内阁的利益,不就是皇家的利益吗?难道对大汉来说,日本未来的金银流入到某些私人的腰包里面,要比流入到大汉的银行要好?
  
  也正因为自知毫无私心,所以他说得也没什么顾忌。
  
  皇上也一时没有回答,只是皱眉沉默着。
  
  对丞相的忠心和能力,皇上是毫不怀疑的,他也在各种地方利用各种机会来表达对他的尊重,稳固他首相的地位。
  
  可是下面的大臣们私下里已经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倒是让他微微有些吃惊。
  
  不过,他并不生气。
  
  文臣有些自己的心思,武臣也有些自己的心思,虽然有为自己部门争取利益和影响力的私心,但是他们本质上都是为了大汉的朝廷做事。
  
  这种良性的竞争,也是他乐于看到的——有竞争,大家才会更加认真做事。
  
  “丞相的意思我明白了。”片刻之后,他终于松下了表情,然后微微笑了起来,“丞相的话不无道理,我会采纳的。虽然大军还未出,但是自古谋定后动才是正理,我们既要事先想想该怎么打仗,也要想想怎么在打仗之后做出对大汉最有利的安排来。到时候,内阁自然会参与其中,一同参研,丞相放心吧。”
  
  “谢皇上!”眼见自己的每一条建议都已经被皇上认真听取了,而且皇上如此信任倚重自己,即使是宰相之尊,他还是心里十分激动,又是深深行礼。
  
  “没别的事了吧?那这下我们同去吧,走!”
  
  内阁的文臣们在茶室当中的私会,并不只是此次与会的大臣们唯一的私下碰头,而文臣们私下里的盘算,当然也不会是大臣们唯一的盘算。

TOP

0
  第1471章 召见
  
  就在平原侯陈宏还在跟孔璋、周璞两位朝中大臣谆谆告诫的时候,在另一间隔间里面,蔡国公、元帅石满强也正在和他在军内的后辈们倾心交谈。
  
  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元帅,此时正穿着军服,坐在一张方形茶桌旁边,而赵松也穿着军服坐在他的对面,而他两边的位置上也坐着不同的青年军官。
  
  石满强和赵松都是军内响当当的大人物,这两位军官能够同他们坐在一起,自然也绝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正是被皇上钦点进未来的征日大军的大汉军队后起之秀黎黄河和马同济。
  
  这四个人刚刚一落座,上茶的人就来了,不过因为这几个人都没有说话,所以在那种军人特有的肃杀气氛之下,侍者老觉得浑身不大自在,倒茶的时候就连手都有些发抖,好不容易倒完了茶,立刻如蒙大赦一般地逃了出去,深怕惹得这些军爷们不高兴。
  
  即使侍者跑了出去,这里一时间也没有人说话,气氛还是有些沉闷生硬。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蔡国公石满强把他们一起叫过来之后,一直都没有说话。
  
  军队最讲上下之分和阶级资序,多年呆在军队之后这些人都已经把这当成了金科玉律,即使是到了远离前线的地方也放不下,元帅没有开口,所以没人敢于开口。
  
  再加上元帅的地位最高,而且掌兵多年,所以虽然他态度随和,但是自然有一股气势在,震慑得其他人也不敢轻易开口。
  
  不过,虽然遵守阶序的戒律,但是其他三个人却并没有显得畏缩,只是同样**地挺直腰杆坐在座位上,不卑不亢地等着元帅发话。这四个人都是英挺不凡而且气度森然,把原本就不大的茶室隔间衬托得越发逼仄。
  
  赵松是皇上的堂弟,而且多年来带兵打仗战功赫赫,俨然有在未来成为大将的趋势,而这两个年轻人,马同济是巨鹿侯马冲昊的大儿子,黎黄河则是颍川侯黎大津的儿子,都是出身不凡,并且同样也从军多年,所以耳濡目染之下也气度不凡。
  
  ?为元帅一直没有发话,所以沉默持续了很久,只有他们的胸前挂着的那些勋章,随着他们胸口的起伏而不断闪烁着烛光。
  
  为了提高军人的荣誉感,鼓励国民尚武的风气,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在开国之后,皇上在提高军人待遇、让军人自主指挥和升迁之外,还开始在军队里面颁发各种勋章。
  
  这些勋章各有等级,而且式样经过了精心设计十分好看,奖励给那些奋勇作战和负有指挥责任、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军人。
  
  果然,当皇上开始用这些勋章奖励部下官兵的时候,果然在军内引起了极其剧烈的反响,广受好评。
  
  这些勋章里,最高等级的是梅花形状,用纯金打造,是用来专门颁发给获得了最高荣誉的军事统帅的,只有独自统领一支方面大军,完成了一次歼灭大量敌人的大会战,赢得了如此巨大的功勋,才会被授予这样的勋章。目前在大汉军队内部,也只有位于顶点的元帅们才拥有这样的勋章,因此金梅花勋章也就成了封为元帅的标志。
  
  自从出现了这枚勋章之后,奋勇作战、出生入死,得到一朵大金梅,也就成了军队内部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军官的共同理想。就连赵松和黎黄河马同济这些大汉的勋贵,也同样摩拳擦掌,一心想要让自己成为未来的元帅,佩戴着金梅花,笑傲天下。
  
  此时这朵硕大的金梅花正在元帅的军服上熠熠生辉,压过了其他所有光线,凛然宣告了自己是万军顶点、无可撼动的地位。
  
  第二等级的就是兰花形状,用银制作,依照大小和成色又分作三个小等级,此时赵松的胸前佩戴的就是一枚二等的银兰花勋章,马同济和黎黄河因为屡屡立下战功,而且带兵指挥作战多年,所以胸前佩戴的都是三等的银兰花勋章。佩戴银兰花,也是成为军内高级指挥官的标志。
  
  赵松等三人佩戴着银质勋章,银白色的辉光虽然无法与大金梅的傲然气势相敌,但仍旧倔强地表达出了主人前途不凡。
  
  第三等级的是桂花,以铜制作,分三个小等级,专门授予中低层军官,表彰他们的英勇作战。第四等级的是葵花,以铁制作,同样也分三个小等级,专门授予给底层的队正和士兵等专门在前线厮杀的士兵。
  
  这些勋章不仅仅只有鼓舞士气的作用而已,而且还是记功的凭证,每一枚勋章在发放的时候,都会有专人记录下当时的受勋者所拥有的荣誉,这些荣誉在士兵和军官们回乡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授田,而有些军官,在积攒了几枚高级的勋章之后甚至还能伴随着被皇上封爵表彰的殊荣。
  
  最近颇有一些军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勋贵的一员的。
  
  在勋章所代表的名利的刺激下,原本就已经士气高昂的大汉军队,其军心再度高涨,某些人心里因为天下定鼎所带来的懈怠,也被刺激得一扫而空。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蔡国公、石满强元帅终于从石墙般的静默当中动了起来。
  
  接着,他慢慢地伸出手来,从自己的面前拿起了茶杯,然后一饮而尽。
  
  这里没人对他这种将极品大红袍如此喝法表示抗议,因为他们这些军汉都是这么享用茶水的,也懒得分出好坏来。
  
  喝完之后,他将茶杯放回到了桌子上,然后冷静地打量着对面和旁边的两个人。
  
  “赵松,黎黄河,几年不见,你们真的出息了。”
  
  他没有跟马同济这么说,因为马同济这几年一直都在他的麾下作战,也是他着力培养提携的一个青年军官。
  
  “哪里当得起元帅如此夸赞!”赵松笑了笑。
  
  “你怎么当不起?”元帅瞟了他一眼,“我听说你已经被皇上敕封为荥阳伯了,一个伯爵,这满朝上下才多少个?难道还称不上出息吗?”
  
  伯爵?!
  
  当听到了这个词之后,黎黄河和马同济两个青年军官都是心头一颤,禁不住对望了一眼。
  
  赵松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资历,一直都被视作是军队系统内除了几位元帅之外最有资格的人,也被看做是承接军内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殊标杆人物,他这次已经被皇上封做了伯爵,那说明第二代军官也将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军队的主要领导者。
  
  这让他们深感刺激,也激起了他们想要上进的心。
  
  从古至今,封侯拜相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共同理想,他们怎么可能免俗?
  
  “承蒙皇上抬爱……老实说赵松一直心里惶恐。”赵松半是谦虚半是真心地说。
  
  “没必要惶恐,虽然你是皇上的堂弟,但是这么多年你怎么带兵打仗的、立下了多少功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害怕什么人言?照我看,皇上这次晋封你,还算是封晚了一些呐!你的战功和资历,早就该封个伯了!”石满强元帅笑了一声,“不过,封伯晚点是可惜,但是你以后封侯倒是可能快上不少了……”
  
  “还请元帅提携……”赵松连忙向对方致意。
  
  “你是大汉的将军,是皇上寄予厚望的爱将,我谈得上什么提携不提携你的?”石满强元帅轻轻摇了摇头,然后突然抬手指了指旁边的这两个年轻人,“倒是你,这两个年轻人还得靠你来提携,他们可是大有希望的青年后进,皇上交到你手里了,你可要悉心培养啊。”
  
  “黄河跟同济都是军内有名的青年骁勇,又是大家知根知底的人,是他们帮我才对。”赵松仍旧微笑着,“当然了,赵松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帮上两位后辈,绝不会让他们为难。”
  
  这若有深意的话,让两个年轻的军官听得有些有些明白,但是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是近期才从服役的地方被调回来的,马同济之前一直在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辗转作战,而黎黄河也是董冰峰元帅的麾下,在两广之中辗转作战。他们被调回来之后,马上就被叫到了皇上的军营里面来接受觐见,但是调令上语焉不详,并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被调回来,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留在京城多久、会不会有别的任务。
  
  回到京城之后,通过各方面的消息,他们隐隐约约知道了一些信息,得知自己可能会从现有的驻扎地被调走,参加到一场新的作战任务当中,但是其他的信息就不甚清楚了。
  
  不过,虽然对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是很明显这次的新作战皇上十分重视,否则就不会将自己特别信任的堂弟赵松给亲自调动回来了。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两个年轻人都安心下来了不少,暗地里都在摩拳擦掌,期待着自己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能够闪耀发挥,为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再增添上几分砝码。

TOP

0
  1472章 年轻的自信心
  
  他们的心气都很高,虽然平时在军内都很努力,但是总担心有些人会在暗地里嘲讽他们是靠着父辈的关系才得以上台的,因此十分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不输于父辈、同样能够创造出辉煌的勋业来。
  
  “你有这份心就好。大家在军内就应该是一家人,帮助自己人就是帮助自己,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大汉的军队才能一直战无不胜。”石满强元帅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转过了头来,看着一直正襟危坐的两个年轻人。“黄河,同济,事到如今我们也不需要瞒你们了,你们差不多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了吧?没错,接下来皇上打算发动一次征伐,预计要让赵松作为统领,而你们两个将会作为团正跟随他一起出去征战,以后赵松就是你们的上司了,要好好地听从他的命令,切不可贻误军机啊!”
  
  虽然早就听到了类似的风声,但是经过了元帅亲口确认了之后,两个年轻人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还请赵旅正提携关照!”他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然后向他见礼。
  
  在行礼的同时,他们心里也在暗自疑惑,不知道皇上这次是打算在哪里发动大攻势。他们从军多年,一直辗转各地作战,自然也大致明白如今的天下形势。经过了这几年的四处攻伐,满洲,蒙古,残明,匪贼这些有实力的敌人已经被打得大为式微了,哪一边都不像是再需要来一次大阵仗的样子——蒙古那边可能稍稍例外,但是如果是要再对蒙古发动攻势的话,不会完全绕过曹国公吉香的人。
  
  “关照是应该的,不过想必你们现在心里还很疑惑吧?不知道接下来会到哪里去打,也罢……反正过会儿你们就该知道了,我先跟你们说说也无妨。”赵松朝这两个人笑了笑,“你们两个,晕船吗?”
  
  “晕船?”这么严肃的话题间隙,赵松突然提出这个问题,让他们两个年轻人都是一愣,打量了赵松和石满强一眼,却没有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什么开玩笑的迹象。
  
  片刻之后他们终于反应了过来。
  
  “我在小时候乘过几次船,不太晕。”黎黄河说。
  
  “我……我有些晕船。”马同济说。
  
  “一个只是小时候乘过几次船,一个是有些晕船啊……”赵松低下了头,微微沉吟了起来,接着,他抬起头来,颇为严肃地看着这两个人,“那么,你们接下来去学习一下怎么坐船吧,要多练练,练到在海上怎么也不晕船了为止!”
  
  “海上!?”两个年轻人又是一惊。
  
  “是的,海上。”石满强元帅接过了话头,“因为这次,你们要渡海去进击日本。”
  
  “日本!”
  
  两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第一次显示出了无所适从的迷惑感。
  
  这种迷惑不是来自于可能要去经历新一轮的战争和生死考验,而是来自于日本这个特殊的战争目标。
  
  在过去几年,他们虽然久经战阵,但是毕竟之前一直都是在陆地上作战,虽然地形各有不同,有大山树林,有荒漠戈壁,还有水网密布的乡野,但是作战总归还有共通之处,后勤的保障和运输也可以用一样的模式来处理,作战也有共同的战法来指导。
  
  然而打日本就不一样了,虽然对日本不是特别了解,但是都在军内经过了相当程度训练和学习的他们,都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孤悬在外的海岛之国,和大陆完全不接壤。这就意味着,攻打日本的作战讲和之前他们在各地的作战,形式完全不同,他们在之前所经历和积累的作战经验,很有可能经常派不上用场。
  
  正因为有这种考虑,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有一些顾虑。
  
  但是,很快他们的顾虑就被振奋所取代了。这些年来,大汉的军队对外作战屡屡获胜,既在那些大汉的敌对势力心中引发了对大汉的畏惧心理、不敢和大汉为敌;也在大汉的军队上下培养出了一种“我等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近乎于盲目的自信和傲气。
  
  这两位青年军官,无论家世还是资历还是自己的战功,在大汉军队的青年一代里面都是了不得的翘楚,所以他们身上的这种骄悍之气就愈发浓烈了,在感受到这次行动的困难之余,他们的心中更加兴起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
  
  敌人越难对付,他们越觉得自己建立功勋的机会越大,反而并没有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赵松也和他们是同样的想法,所以在从皇上那里得到准备对日作战的命令之后,他虽然倍感自己手中的筹码并不足够,但是仍旧做出了此战必胜的判断,而且跃跃欲试,丝毫也没有退缩。
  
  眼见两个年轻人如此毫无畏惧的表现,赵松也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种骄悍之气虽然有时候会带来看轻敌人盲目自大的风险,但是他宁可自己手下的部将们无所畏惧,向着任何敌人冲锋陷阵。清醒的判断交给自己来做就好了。
  
  “没错,皇上要求我们在明年进攻日本,他预定让我作为这支征日大军的主帅,而你们则是我手下的两个团正……”赵松确认了石满强元帅的说法,然后叮嘱了他们,“这是皇上亲自部署的对外作战行动,让两位充当团正,可谓是充分体现了皇上对两位的看重和信任,我希望两位可以好好体会这种信任。”
  
  马同济和黎黄河再度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激动地站了起来,向赵松行了个军礼。
  
  “我等必奋不顾身,肝脑涂地,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没错,皇上将你们提拔上来,给你们委了重任,你们就应该奋不顾身。”石满强元帅微微颔首,“我们都是带兵打仗的,都是粗人,那就学不来文官的弯弯绕绕,也没必要学。这打仗是最不需要说话弯绕的行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既然皇上指到了那里,那就算丢掉了自己的命也要打赢!”
  
  在元帅的鼓动之下,两位青年人都是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恨不得今天就踏上日本的土地,将皇上的敌人打个落花流水。
  
  “请赵旅正训示吧,到底这日本,皇上是准备怎么打?”片刻之后,黎黄河直接看着赵松问。
  
  “日本孤悬海外,想要打日本只能通过渡海,而且远隔千里之外,粮草弹药运送都有障碍,所以这次的远征,皇上预估是说除了海军出动之外,只派陆上一个旅过去征伐。”赵松低声跟他们解释,“经过了审慎的评估之后,我和几位参议都同意的皇上的看法,此次的征伐,兵力当以一个旅为限——虽然比起平常的旅兵力会略有加强,而且都是各部队抽调出来的精锐,但是总兵力应该只有六七千人。这次的旅,一个三个团正。第一团团正由我兼领,而另外两个团的团正就是两位了,所以我等现在就是未来的远征军的领导层,责任重于泰山,请两位好好正视。别忘了,日本现在是由专事从军的幕府所统治的,幕府上下层层分封,保持着一支十分强大的军力,人数可能有数十万上下……”
  
  以六七千人跨海去远征一个有千万人口和数十万大军的国家,听上去十分不靠谱,但是赵松却说得十分自信满满,这种自信也感染了两个同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并且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一个精锐旅,又有我等来指挥,区区一个岛国日本,又有何惧!”马同济高声喊了出来,“我军无坚不摧,攻必克战必胜,日本幕府就算纠集再多人来抵抗,也无非就是土j瓦狗而且,绝不是我军的对手!”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赵松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身边拿过了几份文件,递给了这两位青年军官,“这是我和几位参议这段时间内所收集的有关于日本和幕府的详细情报,还有基于这些情报所拟定的作战方略,最下面是我们上次蒙皇上召见时的会谈记录,这些东西都十分重要,你们一定要耐心看看,以后我军对日作战的基本方略就在这里了。”
  
  两位青年军官重新坐到了座位上,然后以凝重的态度接过了这些文件,然后各自认真地翻阅起这些文件来。
  
  “这些东西这么多,你们今天是看不完的,等下还要开会,你们先留着,拿回去再看吧。”就在这时,石满强元帅用手指头轻轻地在桌子上敲了敲,将几个人的注意力从桌子上吸引过来,“现在我还有些事要跟你们说说。”
  
  “请元帅训示!”三个人不敢怠慢,连忙重新在座位上坐直了身体,然后将视线同时集中到了石满强元帅的身上。
  
  “别搞得这么严肃,我只是有些闲话要跟你们说说而已……”元帅的表情还是十分轻松,但是他魁梧身躯所带来的压迫力,仍然使得其他三个人放松不下来。“这次远征之时,我坐镇山东,你们这次远征所需要的后勤供应,很大一部分就是我负责的。在这里,我先给你们打个包票,只要有我来坐镇,你们要的东西一样也不会少,我拼着这段时间川贵不管了,也要让你们好好打上这一仗,保你们一个享用无尽的前程!”

TOP

0
  第1473章 知晓进退为上
  
  “元帅言重了……”赵松感动之余又有些受宠若惊。“我们……我们……哪当得起元帅如此厚爱!”
  
  “什么当得起当不起?”元帅瞪了赵松一眼,“你们是皇上钦点的重将,皇上觉得你们当得起了,你们还敢说自己当不起?再说了……你们都是我们大汉军内的亲贵,你们要是当不起我来保驾护航,谁还能够当得起?这里都是自己人,谦虚话少说了!”
  
  赵松被他这一番疾言厉色,弄得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十分感激对方的好意。
  
  不过,他隐隐然觉得,元帅口中的“都是自己人”,好像有什么别的深意。
  
  “不过,这里我也跟你们明说了吧,我这么狠心来给你们保驾护航,其实倒也不是全为了你们的。”还没有等他问,元帅就直接话锋一转,“也是为了大家啊!”
  
  “元帅……这是何用意?”赵松更加莫名其妙了,于是连忙追问,其他两个青年人也是不甚了了的样子。
  
  “所以说你们还年轻,还没有到挑大梁的时候啊……”石满强元帅微微摇头笑了笑,“今天在场的我们这些人,都是一样的人,都是大汉的勋贵,而且是顶尖的勋贵,是吧?我是国公,赵松你已经是伯了,我看这次打了日本就能够封个侯,而你们……你们两个年轻人,都是家里的长子,迟早也能封侯的,是吧?”
  
  “是……”赵松迟疑着说。
  
  他很想谦虚几句,不过看元帅的神色,他也不想说客套话了。
  
  “没错,我们大家都是勋贵,虽然爵位有高低,虽然出身资历有不同,但是现在大家都是大汉的勋贵,都是跟着皇上打下天下的人,也是最和皇上、与大汉一条心的人。”石满强元帅的话里面仍旧意有所指。“大汉初创国家,基业未定,天下也没有完全安定,所以由不得皇上不殚精竭虑,也由不得我等不枕戈待旦啊……”
  
  他这一番短叹,让三个人更加一头雾水了,不明白元帅在这样的日子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元帅此言似有所指,敢问……敢问元帅……是否是对我等有要事交代?”这些人当中赵松的资历最高,所以他最后还是再开了口。
  
  “说要事也不算,但是说不紧要也未必然,”元帅的话还是有些奇怪,似乎隐藏了什么,“我只是在说,我们这些当元帅的老兄弟,现在真的已经到了老的时候了,以后这大汉的军队,还得靠着小弟和小儿辈们撑持,你们可要早点把脑子放清醒,把眼睛放亮,不要丢了我们这些老兄弟的脸面!”
  
  “元帅这是哪儿的话?”黎黄河禁不住笑了出来,“虽然元帅功勋卓著,资历深厚,但是元帅年纪并不老,相反倒是春秋正盛。这年纪正是愈发进取,带领我等夺取更多功勋的时候,何必说出如此……如此……暮气的话来?”
  
  这番话虽然情真意切,但是总有些年轻人特有的坚硬率直。说起来,这也是因为他身为大将颍川侯黎大津缘故,所以将这些元帅们视作是自己的叔父一般,所以说话就没有那么多顾忌,倒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军内的年青一代军官里面的翘楚所带来的底气。
  
  “是啊,元帅,您可还有多少年的功勋可立,我等还等着元帅的教导和统领呢!”赵松也连忙表态。
  
  “嗨,你们啊……”石满强元帅禁不住笑了出来,“还要立功勋立功勋,究竟要立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都已经是个元帅了,难道皇上还能再多赏什么给我?”
  
  尽管他说得云淡风轻,但是三个人都禁不住面色一变。
  
  因为这话实在是太过于非同小可了。
  
  石满强是皇上最亲近的老兄弟,也是大汉军队起家以来的创始者之一,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为了帝国勋贵体系的顶点,被封为了公爵,位极人臣。
  
  这样的人,突然说出了一些害怕功高震主的话,怎么看都让人有些惊诧。
  
  而赵松,正是其中最为震动的人。
  
  “元帅……”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自古以来,提携玉龙为君死,拥立明主,搏一个万户侯,封妻荫子,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志向,可是真的把明主拥立成功,新朝建立完成之后,原本的热血男儿就会就会立即面临到一个尴尬局面——他们不再被明主所依赖了,反而因为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军力,成为了皇上跟前的刺。
  
  虽然赵松不太读历史,但是宋朝赵官家杯酒释兵权和明朝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的历史故事他都是听过的,尤其是前明太祖因为时代并不是特别久远,而且那种滥杀功臣的规模让人心悸,所以尤其地让赵松深感震动——毕竟,他知道自己也已经成为大汉的功臣勋贵的一员了,前明的那些前辈,怎么也不可能不产生一些兔死狐悲的情绪。
  
  当然了,当今的皇上还是励精图治的,看上去并没有刻薄寡恩的迹象,对这些老兄弟老部下们还是十分信任和关照,可是未来的事情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呢?说实话,自从大汉建立自己被封为伯爵之后,在赵松内心深处,他一直隐藏着一份挥之不去的恐惧感,深恐自己也成为被皇上嫌忌的人。
  
  然而他知道他的恐惧是没有意义的,以皇上在军内在国内的声望和威名,真的想要对付他们这些勋贵,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他们只能是俯首系颈,等待发落,多想也没有意义。所以,他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向皇上表达自己的忠心,也表示自己并没有多少个人野心,只想着为大汉的天下流血而已,如果真要有那么一天,他只能期待皇上能够记住自己的忠心,向宋太祖那样只将他剥夺兵权让他回家做个富家翁,不要和明太祖一样真的赶尽杀绝。
  
  今天石元帅的话,正好就触动了他隐藏在心中的那一份恐惧感,他深怕自己的猜测成为现实——石元帅位高权重,又是在军内的顶点,难道他真的听到了什么不好的风声?不过……从皇上前阵子对自己的态度来看,应该还不会出现最可怕的结果吧……他心想,稍微让自己安定了心神。
  
  “嘿!我随口说一句罢了,看你们吓唬成什么样了!”石元帅禁不住再次大笑了起来,“放心吧,皇上对我们没别的意思,你们也别多想,自己吓唬自己。我的意思只是啊,皇上虽然倚重我们这些老兄弟,但是我立下的功勋已经够多了,再多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能一直把功勋都抢走啊?如果我们老是一直霸着前面,挡住了你们这些年轻一辈人的路,恐怕你们心里也是不会太服气吧……这可不好。”
  
  “元帅这话就说得太过了……”赵松心里半是宽慰半是紧张,“我们对元帅满心敬仰,怎么会有怨愤之心!”
  
  “你们敬仰,那是自然的,我信,可是别人就未必了。”石元帅又摇了摇头,“我再说一次,我们是勋贵,我们是一起的,理应一条心,可是旁人就未必如此了!”
  
  赵松等人眨了眨眼睛,还是很不明白的样子。
  
  “虽然皇上定下的体制是文武殊途,文官不治军武人不涉政,但是自古都说是出将入相,既然我们身为勋贵,那以后这种事恐怕也是少不了的。我们虽然独立于文官,那以后恐怕也转不了文官里面去,但是我们的子侄呢?勋贵之下自然会人口繁盛,不可能个个都扔进军队里面当兵吧?所以……用不了多少年,我们的子侄儿孙一代人,自然而然就会渗入政事。”石元帅抬起头来,看着茶室隔间的天花板,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再说了,像王丞相,徐工相,陈财相那些人,他们不也是勋贵?其实咱们大汉啊,文武分别没有那么浓,真正有分别的是勋贵和非勋贵!你们人人都敬仰我,但是有的人可是盼着我赶紧跑下去,让我下面的人爬上来顶替,然后他们去顶替下面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勋贵的行列里面来呢!”
  
  这番话,说得赵松等人若有所悟,他们各自面面相觑,但是谁也没有再说出话来,只是等着元帅继续感叹。
  
  “所以啊,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里面,天下的勋贵才是一家啊,我们共同拱卫皇上,也拱卫着大汉的江山,我提携你们,既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日后你们能提携的我的儿孙,所以你们倒也不用这么感激我……”元帅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不明不白的意味,“这些你们明白了吗?大汉的体制里面,皇上倚重勋贵,勋贵自成一体,而你我,就是同气连枝!”
  
  诚如蔡国公石满强所言,如今的大汉,勋贵确实隐隐然有了一种自成一体的迹象,勋贵不仅成军作战的时候上下一体,就连平常,之间互相通婚也很多,比如黎黄河,他的妻子就是一位他父亲的老战友、现在被封为伯爵的老军官的女儿,现在已经生了一个儿子,马同济也娶了一位子爵的女儿。

TOP

0
  第1474章 元帅的心思
  
  就在平原侯陈宏还在跟孔璋、周璞两位朝中大臣谆谆告诫的时候,在另一间隔间里面,蔡国公、元帅石满强也正在和他在军内的后辈们倾心交谈。
  
  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元帅,此时正穿着军服,坐在一张方形茶桌旁边,而赵松也穿着军服坐在他的对面,而他两边的位置上也坐着不同的青年军官。
  
  石满强和赵松都是军内响当当的大人物,这两位军官能够同他们坐在一起,自然也绝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正是被皇上钦点进未来的征日大军的大汉军队后起之秀黎黄河和马同济。
  
  这四个人刚刚一落座,上茶的人就来了,不过因为这几个人都没有说话,所以在那种军人特有的肃杀气氛之下,侍者老觉得浑身不大自在,倒茶的时候就连手都有些发抖,好不容易倒完了茶,立刻如蒙大赦一般地逃了出去,深怕惹得这些军爷们不高兴。
  
  即使侍者跑了出去,这里一时间也没有人说话,气氛还是有些沉闷生硬。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蔡国公石满强把他们一起叫过来之后,一直都没有说话。
  
  军队最讲上下之分和阶级资序,多年呆在军队之后这些人都已经把这当成了金科玉律,即使是到了远离前线的地方也放不下,元帅没有开口,所以没人敢于开口。
  
  再加上元帅的地位最高,而且掌兵多年,所以虽然他态度随和,但是自然有一股气势在,震慑得其他人也不敢轻易开口。
  
  不过,虽然遵守阶序的戒律,但是其他三个人却并没有显得畏缩,只是同样**地挺直腰杆坐在座位上,不卑不亢地等着元帅发话。这四个人都是英挺不凡而且气度森然,把原本就不大的茶室隔间衬托得越发逼仄。
  
  赵松是皇上的堂弟,而且多年来带兵打仗战功赫赫,俨然有在未来成为大将的趋势,而这两个年轻人,马同济是巨鹿侯马冲昊的大儿子,黎黄河则是颍川侯黎大津的儿子,都是出身不凡,并且同样也从军多年,所以耳濡目染之下也气度不凡。
  
  ?为元帅一直没有发话,所以沉默持续了很久,只有他们的胸前挂着的那些勋章,随着他们胸口的起伏而不断闪烁着烛光。
  
  为了提高军人的荣誉感,鼓励国民尚武的风气,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在开国之后,皇上在提高军人待遇、让军人自主指挥和升迁之外,还开始在军队里面颁发各种勋章。
  
  这些勋章各有等级,而且式样经过了精心设计十分好看,奖励给那些奋勇作战和负有指挥责任、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军人。
  
  果然,当皇上开始用这些勋章奖励部下官兵的时候,果然在军内引起了极其剧烈的反响,广受好评。
  
  这些勋章里,最高等级的是梅花形状,用纯金打造,是用来专门颁发给获得了最高荣誉的军事统帅的,只有独自统领一支方面大军,完成了一次歼灭大量敌人的大会战,赢得了如此巨大的功勋,才会被授予这样的勋章。目前在大汉军队内部,也只有位于顶点的元帅们才拥有这样的勋章,因此金梅花勋章也就成了封为元帅的标志。
  
  自从出现了这枚勋章之后,奋勇作战、出生入死,得到一朵大金梅,也就成了军队内部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军官的共同理想。就连赵松和黎黄河马同济这些大汉的勋贵,也同样摩拳擦掌,一心想要让自己成为未来的元帅,佩戴着金梅花,笑傲天下。
  
  此时这朵硕大的金梅花正在元帅的军服上熠熠生辉,压过了其他所有光线,凛然宣告了自己是万军顶点、无可撼动的地位。
  
  第二等级的就是兰花形状,用银制作,依照大小和成色又分作三个小等级,此时赵松的胸前佩戴的就是一枚二等的银兰花勋章,马同济和黎黄河因为屡屡立下战功,而且带兵指挥作战多年,所以胸前佩戴的都是三等的银兰花勋章。佩戴银兰花,也是成为军内高级指挥官的标志。
  
  赵松等三人佩戴着银质勋章,银白色的辉光虽然无法与大金梅的傲然气势相敌,但仍旧倔强地表达出了主人前途不凡。
  
  第三等级的是桂花,以铜制作,分三个小等级,专门授予中低层军官,表彰他们的英勇作战。第四等级的是葵花,以铁制作,同样也分三个小等级,专门授予给底层的队正和士兵等专门在前线厮杀的士兵。
  
  这些勋章不仅仅只有鼓舞士气的作用而已,而且还是记功的凭证,每一枚勋章在发放的时候,都会有专人记录下当时的受勋者所拥有的荣誉,这些荣誉在士兵和军官们乡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授田,而有些军官,在积攒了几枚高级的勋章之后甚至还能伴随着被皇上封爵表彰的殊荣。
  
  最近颇有一些军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勋贵的一员的。
  
  在勋章所代表的名利的刺激下,原本就已经士气高昂的大汉军队,其军心再度高涨,某些人心里因为天下定鼎所带来的懈怠,也被刺激得一扫而空。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蔡国公、石满强元帅终于从石墙般的静默当中动了起来。
  
  接着,他慢慢地伸出手来,从自己的面前拿起了茶杯,然后一饮而尽。
  
  这里没人对他这种将极品大红袍如此喝法表示抗议,因为他们这些军汉都是这么享用茶水的,也懒得分出好坏来。
  
  喝完之后,他将茶杯放到了桌子上,然后冷静地打量着对面和旁边的两个人。
  
  “赵松,黎黄河,几年不见,你们真的出息了。”
  
  他没有跟马同济这么说,因为马同济这几年一直都在他的麾下作战,也是他着力培养提携的一个青年军官。
  
  “哪里当得起元帅如此夸赞!”赵松笑了笑。
  
  “你怎么当不起?”元帅瞟了他一眼,“我听说你已经被皇上敕封为荥阳伯了,一个伯爵,这满朝上下才多少个?难道还称不上出息吗?”
  
  伯爵?!
  
  当听到了这个词之后,黎黄河和马同济两个青年军官都是心头一颤,禁不住对望了一眼。
  
  赵松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资历,一直都被视作是军队系统内除了几位元帅之外最有资格的人,也被看做是承接军内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殊标杆人物,他这次已经被皇上封做了伯爵,那说明第二代军官也将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军队的主要领导者。
  
  这让他们深感刺激,也激起了他们想要上进的心。
  
  从古至今,封侯拜相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共同理想,他们怎么可能免俗?
  
  “承蒙皇上抬爱老实说赵松一直心里惶恐。”赵松半是谦虚半是真心地说。
  
  “没必要惶恐,虽然你是皇上的堂弟,但是这么多年你怎么带兵打仗的、立下了多少功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害怕什么人言?照我看,皇上这次晋封你,还算是封晚了一些呐!你的战功和资历,早就该封个伯了!”石满强元帅笑了一声,“不过,封伯晚点是可惜,但是你以后封侯倒是可能快上不少了”
  
  “还请元帅提携”赵松连忙向对方致意。
  
  “你是大汉的将军,是皇上寄予厚望的爱将,我谈得上什么提携不提携你的?”石满强元帅轻轻摇了摇头,然后突然抬手指了指旁边的这两个年轻人,“倒是你,这两个年轻人还得靠你来提携,他们可是大有希望的青年后进,皇上交到你手里了,你可要悉心培养啊。”
  
  “黄河跟同济都是军内有名的青年骁勇,又是大家知根知底的人,是他们帮我才对。”赵松仍旧微笑着,“当然了,赵松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帮上两位后辈,绝不会让他们为难。”
  
  这若有深意的话,让两个年轻的军官听得有些有些明白,但是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是近期才从服役的地方被调来的,马同济之前一直在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辗转作战,而黎黄河也是董冰峰元帅的麾下,在两广之中辗转作战。他们被调来之后,马上就被叫到了皇上的军营里面来接受觐见,但是调令上语焉不详,并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被调来,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留在京城多久、会不会有别的任务。
  
  到京城之后,通过各方面的消息,他们隐隐约约知道了一些信息,得知自己可能会从现有的驻扎地被调走,参加到一场新的作战任务当中,但是其他的信息就不甚清楚了。
  
  不过,虽然对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是很明显这次的新作战皇上十分重视,否则就不会将自己特别信任的堂弟赵松给亲自调动来了。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两个年轻人都安心下来了不少,暗地里都在摩拳擦掌,期待着自己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能够闪耀发挥,为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再增添上几分砝码。

TOP

0
  第1475章 不可不为后人谋
  
  “你们有这样的心意就好,总算有些勋贵该有样子来了!”石满强元帅轻轻用手拍了拍桌子,发出了叮的轻响,“既然大家的意见都一致,等会我们就把这个意见都呈递给皇上吧。”
  
  “在会上提出来真的好吗?到时候会堂上济济一堂,要是我们说出和内阁不同的意见,会不会……会不会有骇物议啊?”赵松却还是有些迟疑的样子。“要不要私下上书给皇上为好?”
  
  “就是要会上提出来啊!”石元帅却一点也不以为然的样子,“会上提出来,大家摊明了说,讲一条是一条,皇上在场可以做个裁断,谁也不能不服气,日后也不能反悔。要是会下再说,皇上纵使听从了我们的意见,内阁又怎么会服气?到时候他们也会上书,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又如何能够让你们安心准备战事?”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赵松一时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回答。
  
  “可是……可是内阁不也是……不也是朝廷吗?丞相和财相他们,也都是勋贵呢……”良久之后,他才迟疑着再问。“您刚才说勋贵之间要同气连枝,不能伤了意气,如果我们公开反驳他们的意见的话,恐怕……恐怕他们会十分不满的吧?”
  
  他的意见其实也有道理,现在文臣当中也有勋贵,而且还是朝堂上最顶尖那一群,如果真要闹起来,恐怕就会变成勋贵之间的纷争了——赵松是勋贵也是皇亲,他有底气不怕得罪一般的文臣,可是当面得罪同为国公的丞相,这就有些犯嘀咕了。
  
  “为皇上为国家办事,只要有忠心在,你到底怕什么?丞相确实位高权重,但是你大小也是个伯爵和旅正,以后在军内的位置只会更高,用得着害怕到这种地步吗?没人要你故意去惹丞相,但是总不至于不敢据理力争吧?”因为赵松如此犹豫踌躇,石元帅不满地呵斥起了他,“再说了,又不是你一个人来说,我们也会同样表态的,不用怕!”
  
  接着,仿佛对谁有些不满似的,他突然换过了话头。“叫我说啊,丞相和财相他们精明是精明,但是就是读圣贤书读太多了,脑子转不过弯了,有些事情看得还不如我们几个大老粗透彻!我们要做的事情,明明利于国家利于陛下,他们偏偏要横加阻挠,真是不知所谓……呵,不过我看啊,他们终究还是会转过弯来的,用不了多少年。谁叫下面也有的是文官盯着他们的位子呢?这几年,就让我们来跟皇上表表真心吧……”
  
  这番自语,赵松等三个人听得都半懂不懂,但是因为牵涉到了朝廷最高层面的地方,所以他们三个人硬是没有一个敢接口。
  
  感叹了一番之后,石满强元帅很快就收敛了自己的情绪,重新皱起眉头来看着赵松。
  
  “好了,话我已经跟你说得够清楚了,接下来就看你自己怎么办了,我希望你能够识大体啊,赵松!你是大汉军中,我们几个老兄弟之下资历最深、也最得厚爱的一个,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以前你在陈昇麾下打仗,只要管听从上面的命令就好了,以后你可就是要做方面大将的前程了,现在是要多想想问题了!我们是为了皇上忠心,是想要把战利品送到皇上手里,谁会讨厌塞到自己手里的东西呢?我们把我们的意见也告诉皇上,难道皇上还会不满意吗?!”
  
  随着口中的话,元帅的目光也越来越严厉,让赵松的心里也越发紧张。
  
  说实话,他并不想参与到军队和内阁的纷争当中,但是元帅现在摆明了就是叫他表态。而且他知道,现在自己的地位,也确实容不得躲闪了。
  
  如果要表态的话,他又怎么能够跟元帅他们唱反调呢?
  
  “赵松明白了。”默然片刻之后,他终于沉下心来,然后点了点头,“等下赵松一定会同元帅一起说出这个意见。”
  
  “你明白就好!”元帅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接着他转头看向了两个年轻人。
  
  “愿唯元帅和旅正马首是瞻!”两个年轻人并没有想他们多,在赵松和石满强达成了共识之后,他们想也没想地喊了出来。
  
  “你们不唯我们是瞻,要唯皇上是瞻,唯太子是瞻!”石满强轻轻挥了挥手,“这次,后方坐镇指挥的可是太子殿下啊,你们要好好表现,不要让皇上和太子灰了心!”
  
  “什么?”两个年轻人再度相顾失色,显然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安排。
  
  “这次的远征,皇上已经钦定了,太子将会到高丽总镇后方,以保障我军的后勤供应。”赵松连忙开口了,“你们两个,好好打起精神来啊,这一次太子可在我们身后!”
  
  说到这里,赵松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之前他听皇上说太子坐镇的时候,觉得皇上是为了锻炼太子,顺便让他熟悉一下年轻一代将领,为日后做准备,现在经过了石满强元帅的一番话之后,他突然觉得皇上有可能也存了锻炼年轻将领,让他们慢慢地取代已经达到了顶点的元帅们的心思。
  
  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只是揣测而已。不过哪怕揣测成真,他也不会对皇上有什么不满,自古以来对臣子来说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来到功高不赏的境地,这几位元帅都立下了那么多殊勋,从古到今来看都是非常危险的。在他看来,哪怕是老兄弟,也不能一直把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也确实需要另外引进新的将领来统领军队了。
  
  从石满强元帅的表现来看,他也不反对自己慢慢淡出,所以皇上如果只是让元帅们慢慢淡出的话,这样对元帅们对皇上都是最好的情况。
  
  就在他还在暗自思索的时候,议事大厅中的敲铃声一阵一阵地传了过来,这种铃声是用来宣示皇上已经准备来议事厅,让在休息的群臣们尽快准备的。
  
  这四位军官自然不敢怠慢,先后地站起了身来。
  
  “记得我跟你们说的啊,以后也不能忘!”走之前,石元帅再度扫视了他们一眼,然后领头走了出去。
  
  赵松也赶紧跟在了他的后面。
  
  “真没想到,在我等浑浑噩噩的时候,元帅领兵在外还要想这么多事情……”赵松半是佩服半是感怀地扫了石满强额角边的皱纹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元帅真是辛苦了。”
  
  “辛苦?谁说不辛苦呢?人人都羡慕我年纪不大就戴了一朵大金梅,以后保了多少年的富贵,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高处不胜寒的苦楚啊?”元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摇头叹了口气,“可是能不辛苦吗?我的儿子们眼看着一天天长大了,迟早他们也会娶妻生子,而你们呢?你们不也一样!我不可不为后人谋,你们也是一样啊!”
  
  “谢元帅提点!”赵松将声音放低更低了,“赵松必不让元帅失望,一定也以维护大汉,维护皇上,维护我等为心念!”
  
  “真不愧大家那么喜欢你啊,这么会说话!”元帅轻轻一笑,“知道就好。”
  
  就在两个人对话之间,他们穿过了茶水间和大厅的走廊,重新来到了议事大厅当中,而这时候,其他与会的朝臣们也都陆陆续续赶到了议事大厅,一时间这里又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因为是军队出身,所以这几位军官以及赵松带过来的参议军官们都没有跟朝臣们过于亲热的表示,反而各自目不斜视地走到了属于武臣们的座位上坐了下去,只有石满强元帅走了过去和丞相和财相他们打了招呼。
  
  “满强,今天我觉得你气色比上次见面好了不少啊?”打了个招呼之后,财相陈宏笑着对石元帅说,“前阵子见面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说你老气了好多!”
  
  “没办法,这几年一直都在川贵打仗,那里山高水险,跋山涉水那么多回,怎么能不变得老气点儿呢?”石满强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还好,是个元帅,老是在行军大营里面呆着,还有勤务兵来伺候,倒是下面的官兵,都吃了不少苦头啊……”
  
  因为他的感叹,丞相和财相对望了一样,都显得有些歉疚。
  
  石满强一直是他们这群老兄弟中的一员,这些年来几个老兄弟一直都带兵打仗天各一方,石满强老气了,那几个还没来得及见面的老兄弟,只怕也会差不多吧……一想到这里,他们心里不禁有些唏嘘。
  
  “满强,现在既然皇上把你召回来了,你最近可以好好歇会儿了。”丞相满怀感情地看着元帅,“明年对日本作战,你干脆也呆在京里统筹吧,不用特意跑到山东去……”
  
  “不去不行啊,皇上重任在身,我哪里有推脱的余地?我是皇上的老臣子,要是我都偷懒了,下面的人会怎么想?指不定更加偷懒成什么样了!这次远征的事情太重要了,太子都在高丽看着呢,我可不敢怠慢,必须得去山东坐镇。再说了,山东又不是什么荒山恶水的地方,我在那里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呆着,吃不了什么苦!”

TOP

0
  第1476章 太子在议事大厅
  
  “你这么说倒也不错,毕竟皇上太子都在看着呢……”陈宏非常理解地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石满强的肩膀“老石头啊,这次看来还得辛苦你一次了,不过我看,你打完这仗干脆再请个长假吧,留在京里,我们这些老兄弟好好聚聚,多串串门。”
  
  “到时候再说吧。”石元帅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陈宏说者无心,但是却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中所想,他也觉得自己打完这一仗也该慢慢淡出军队的第一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希望自己亲自坐镇山东,给这么多年的从军经历划下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很快,文武大臣们就纷纷在议事大厅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圆桌上有大片空位,这位中心的圆桌是只有内阁重臣和军队高级统帅才有资格坐的,而四周的座椅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所有人都摒心静气,等待着皇上的驾临。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侍从武官以极为规整的脚步,慢慢地走了进来,然后以十分严肃的面孔扫视了周围一圈,在他目光扫视的时候,所有人都坐直了腰,昂首挺胸。
  
  “皇上驾到!”确认了没有人失仪之后,这个中年侍从武官以中气十足的声调大声喊了出来。
  
  在他呼喝的同时,大厅深处的大门也同时被卫兵打了开来,然后一身戎装的大汉皇帝,一步步地走了进来。
  
  他的脚步并不重,踩在大厅的地毯上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而且他的表情也并不严肃,相反还显得十分轻松,就这样走到了御座之前,然后慨然坐了下来。
  
  然而,他的每一步在在场的文武大臣们听来却犹如雷霆震动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在他落座的时候同时站了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一边站起来离席跪拜,一边高声呼喊。
  
  因为是所有人同时喊出来的,所以这一股声音被汇聚地非常大,就连墙壁上挂着的烛台都好像微微颤动了起来。
  
  文武官员们行礼与呼喝声一气呵成,动作齐整而且毫不拖泥带水,显示出了一股集体的精干敏捷,将一个新创帝国的昂扬意气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免礼,都坐吧。”皇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统统坐下。
  
  接着,等他们都落座之后,皇上看了看坐在左边的丞相和财相,然后又看了看右边的石满强元帅。“三位这阵子都休养的不错嘛,果然是临近年关事情少了吗?”
  
  “回皇上,我等这阵子都在为皇上指派的任务奔忙,绝无懈怠!”雍国公、丞相王兆靖连忙开口了,“只是最近是隆冬时节,大家轻易都不出房门,所以最近可能养得白净了些吧……”
  
  陈宏和石满强也纷纷表示自己最近一直都在忙着为皇上的征日计划奔忙,绝对没有任何耽误。
  
  “嗨,你们就是太认真了!”皇上禁不住笑了出来,“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看把你们吓唬得!再说了,休息一下又怎么了?人总不能天天做事吧?你们都是我倚赖的重臣,我就是想让你们好好休息,你们休息得越好,我就越高兴,用不着紧张什么!”
  
  “谢皇上……”丞相苦笑着向皇上道谢。
  
  他身为丞相,一天日理万机,哪有什么机会休息?只是皇上的心意还是要领了。
  
  他是今天会议的主持者。
  
  在历来的国务会议当中,皇上因为位置实在太过重大,说出的话也是一言九鼎不容置疑,群臣莫不只能遵从。所以,皇上在会议当中一般是不会发言的,以免给群臣的讨论带来压力,所以按照不成文的习惯,在场的官位最高的朝臣就是会议的主持者,负责掌控议题的节奏和议程,今天在座的各位大臣当中,首席的大臣毫无疑问就是丞相了。
  
  寒暄了几句之后,侍从们将一盏一盏茶放到了每一个在座的人面前,等侍从们离开了大厅之后,丞相决定开始今天的正式会议。
  
  “此次会议的旨,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吧?”首相环顾了四周一圈之后,不疾不徐地说,“今天是一次御前会议,皇上想要听的是大家的意见,也只有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将皇上的期望达成,因此,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不要介意什么……”
  
  就在这时候,皇上突然开口了。“等等。”
  
  皇上是极少打断丞相的话的,这罕见的一幕,让大汉群臣们都有些惊诧,目光纷纷又集中在了皇上身上,但是并没有一个人出言相问。
  
  “皇上……?”丞相也有些不明所以,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会再等一小会儿开始吧,还有一个人没来。”皇上笑着朝丞相解释。
  
  “谁还没来呢?”丞相还是不太明白。
  
  “太子。”皇上的回答十分简单,“太子现在年纪也有点了,我看可以让他参与国政了,这次的征****又参与其中,所以我就打算让他今天也参会。不过,他毕竟还是太小,不太懂事,所以这次他只是列席旁听而已,不会干扰你们的发言,你看可以吗?”
  
  虽然皇上的语气十分轻松,但是群臣却都不自然地起了一些骚动,太子第一次列席国事会议,这可是大汉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不过,谁又会在这种问题上表示反对呢?
  
  “太子旁听国务会议,正是我朝之幸事,臣如何会反对呢!”丞相连忙表示了赞同。
  
  皇上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朝门口的侍从挥了挥手。
  
  接着,在“太子驾到”的呼喊声当中,侍从们再度打开了大门。
  
  然后,一身青色便装的少年人,在一位少年侍从武官的带领下,走进了议事大厅。
  
  这个少年人面孔方正,虽然略显稚气但是眉宇间已经有了些昂然之气,他的身形十分结实,身高也比普通同龄人高了半个头。他的神色十分激动,白净的里面微微泛红,视线也闪烁不定。
  
  随着太子走进大厅,一时间大厅的气氛又变得有些异样起来,因为这是第一次太子参与到国务会议当中,大家虽然心里清楚应该表现出尊敬和礼节来,但是还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表现,所以显得有些尴尬和犹豫。
  
  然而,皇上却没有理会场面中的尴尬,反而笑容满面地朝太子招了招手。“孩子,过来,今天是你参与国家大事的时候了。”
  
  太子的呼吸微微急促了一些,快步走到了御座旁边,然后端端正正地跪了下来,朝父皇磕了个头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他以稚嫩而又坚定的语气大声喊了出来。“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坐。”皇上示意儿子快起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座位,“今天你就坐在这儿,好好听听列位大臣们的发言吧。”
  
  “谢父皇!”太子再度磕头致谢,然后起身,恭恭敬敬地坐到了皇上御座旁边的一个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座位上。
  
  全场仍旧静默,大家似乎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对待突如其来的太子。
  
  这时候,丞相、雍国公王兆靖骤然站了起来,然后深深地朝太子躬身行礼。
  
  “臣参见太子,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静默的大厅当中,就只有丞相一个人的声音回荡着,突然显得好像有些空荡荡的。
  
  但是这种空荡感很快就消失了,有了丞相的带头和示范之后,在座的大臣们都同时站了起来,然后整齐地向太子深深地躬下了身。“臣参见太子,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茫然和动摇,他微微转过了视线,不安地看了一下自己的父皇,显然这么大的阵仗他还是第一次经受过,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而皇上却心情依旧甚好,他并不喜欢跪礼,所以丞相带头示范的礼节正好符合他的心意。这躬身行礼既表达了对太子的尊重,也并没有失去臣子的风度,丞相不愧是丞相,这么能够揣摩他的心意。
  
  “太子,还不叫他们免礼?”他笑着提醒了太子,“列位大臣都是大汉的栋梁,虽然是皇家的臣子,但是也是你的长辈,你要尊重大臣们才对。”
  
  被皇上一提醒,太子也立刻反应了过来,他骤然站了起来,然后他也站了起来,恭敬地朝在座的列位大臣微微躬了躬身。“诸位免礼,请坐吧!”
  
  得到了太子的准许之后,大臣们这才重新直起了腰,坐回到了座位上,也就这样完成了太子第一次出席国务会议的礼节仪式。
  
  而在一旁的书记官们,也将刚才群臣和太子的动作以及言辞都记录了下来,以后太子出席国务会议,礼仪也将以今天作为比照。
  
  “好了,丞相,现在开始会议吧,别再耽误时间了。”等太子坐好之后,皇上示意了一下丞相,“今天要议的事程挺多的,咱们要抓抓紧。”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