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霸蜀 【作者:庄不周】(6月8日更新至“ 第1025章 三国归晋(大结局)")

0
  第778章 新人与老人


  司马懿骑着马,慢慢的从蜀汉军留下的营地上走过。.

  吴军和蜀汉军先后退去,洛阳转危为安,司马懿是最大的功臣。现在,他可以从容的享受自己的胜利成果。一举击败了陆逊和诸葛亮两员大将,而且成功压制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利器烈火弹,守住了洛阳,没有人再怀疑司马懿的用兵能力,没有人再敢说他是一个书生。

  就算是个书生,也是个儒将。出将入相,这正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司马懿实现了这个理想,也达到了人臣的巅峰。

  “奇才!”司马懿轻轻的挽住了缰绳,看着远处的山峦:“大营扎得严谨周密,即使是古之名将也不能过。有这样的敌人,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司马师环顾一周,从那些营帐立帐的痕迹,他们大致能在头脑里复原出诸葛亮的大营分布。在此之前,他们父子没有和诸葛亮对阵过,却听过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传言。张郃多次赞叹诸葛亮用兵有方,无隙可击,司马师一直以为张郃是为自己无法收复陇右找借口,现在亲眼看到诸葛亮的营盘,他才知道张郃说的一点也不虚夸。

  得知诸葛亮退兵的时候,有不少人建议追击。虽然吴军的兵力没有蜀汉军多,但是陆逊的名声在外,没有几个人敢去追击陆逊,而诸葛亮却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在几年前,他甚至没有领兵的经验,所以很多将领都以为诸葛亮是个书生,兵力虽多,却可以追一追。

  这个建议遭到了张郃的全力反对。张郃说,归师勿遏,诸葛亮虽然退走,却不是败走,他的阵势不乱,此时追击,必然会遭到他的反击。他攻城没有必胜的把握,野战时却有足够的优势。司马懿虽然有些不以为然,却也慑于蜀汉军的兵力优势,没有敢下令追击。

  此刻,看到诸葛亮的营盘,司马师相信,父亲心里一定很庆幸当时没有追击,否则这一场战事说不得会有一场惨败收场。

  司马师虽然不喜欢张郃,却不得不承认张郃对诸葛亮的看法是准确的。

  “父亲,此战过后,我们可以稍作喘息了吧?”

  司马懿微微颌首:“诸葛亮准备了一年,无功而返,在朝中地位不稳,短期内,怕是不能再起刀兵。不过,这个时间非常有限,孙权对兖豫青徐垂涎已久,现在刚刚得到豫州,又岂能餍足。接下来,关东难以太平。诸葛亮虽退,必据新安,以便卷土重来。如何重夺潼关,是你我父子肩上最艰巨的重任。若不能夺回潼关,我大魏的国运怕是难以逆转。”

  司马师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重夺潼关,谈何容易。关中在夏侯懋手中失守之后,曹真强撑着病体,花了这么多年的功夫,也没能从蜀汉手中夺回潼关。现在吴军又突破了江淮防线,深入魏国腹地,魏国哪里还有余力去夺回潼关。

  不仅夺回潼关的可能姓微乎其微,接下来吴国如果对青徐发动攻势,魏国能倚仗的只有冀州,以一州之地支撑几个战场,压力也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魏国有点像几年前的蜀汉,已经没有了雄厚的实力为后盾,同时面对两个敌人的进攻,左右支绌,捉襟见肘。

  现在庆功,还嫌早了些。

  司马懿父子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深深的担忧。

  ……

  诸葛亮退到函谷关,没有继续撤退,依然保持着对洛阳的压力。司马懿率领五万步骑出击,准备夺回函谷关。双方在函谷关前大战一场,不分胜负。司马懿进退两难,只得整兵再战。

  司马懿被诸葛亮牵制在函谷关不敢轻离的时候,姜维统领三万主力赶往壶关,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县,顺利进入上党。

  ……

  魏延带着三百武卒,纵马奔驰。

  一个武卒从远处飞驰而来,在他前面两百步掉转马头,正好和他并肩齐驱。

  “丞相到了?”魏延大声问道。

  “将军,不是丞相,是姜维。”武卒扯着嗓子,大声说道。他奉魏延之命在前面打探消息,听到了与预料中不一样的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向魏延汇报。

  “什么?”魏延眉头一挑,诧异的看着武卒。

  “领军的不是丞相,是姜维。”

  “吁——”魏延拉紧了马缰,急驰的战马长嘶一声,慢慢的收住了脚步。跟在后面的武卒们训练有素,也跟着拉住了缰绳。魏延圈回马,端坐在马背上,眼睛微缩:“领军是姜维?”

  “是的。”武卒再次肯定。

  魏延哼了一声,勃然大怒。“竖子,既然不是丞相,为什么不早说,难道还要我来见他?回去!”一边说着,一边猛踢马腹,向来路奔去。

  武卒们也不言语,打马就走。

  魏延一路回到壶关大营,气呼呼的进了大帐。正坐在帐中的吴懿见他这副模样,非常意外,连忙站起身来:“文长,你这是……”

  “欺人太甚。”魏霸阴着脸,将马鞭扔到案上,摘下头盔扔到武卒的怀里。“来的不是丞相,是姜维那小子。丞相也真是,这小子上次在六盘山将两万大军丢得精光,怎么这次又让他担负如此重任?”

  吴懿也吃了一惊,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不论是他还是魏延,都比姜维更有资格统领这三万大军,丞相这么做,实在有些让人不舒服。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姜维。在之前几次询问中,姜维一点也没有透露丞相不在军中的消息,魏延要去迎接,他也没有拒绝,这分明是要让魏延去迎他,官威也太重了些。

  魏延现在半路折回,根本不打算给姜维面子,等两人见了面,真不知道应该如何相处。

  法邈走了进来,见魏延在座,也有些意外。听完了事情的经过,法邈淡淡一笑:“姜维看来真以丞相后任自居啦。”

  “就凭他也配?”魏延不屑一顾。

  法邈笑而不语。过了片刻,他似乎很随意的说道:“洛阳之战无功而返,这次北伐能不能取得一点战果,就看并州的战果如何。丞相让姜维领兵,这是要送功劳给姜维啊。不过,时间有限,关中积储也不足以供应大军太长时间,再加上姜维领兵经验不足,我担心丞相到时候无法向陛下交待啊。”

  吴懿瞟了他一眼,抚着胡须,面色阴沉。

  ……

  姜维在大帐中,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魏延的影子,不免有些诧异。他派人去问,传令兵一直赶到壶关大营,这才知道魏延半路上又回来了。

  姜维大怒,魏延这是**裸的藐视他,到了大营居然又走了,眼里哪还有他这个人。姜维发了一通火,却又无可奈何。如果和魏延闹翻了,没有他那一万精骑牵制夏侯霸,他很难一心一意的拿下壶关。而不能拿下壶关,他就无法占领上党,这次北伐就没有实实在在的战功可言,丞相将面临巨大的质疑。

  姜维率军赶到壶关,与魏延、吴懿见了面。面对对他不屑一顾的魏延,面对不动声色的吴懿,姜维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他和魏延商议,由魏延率骑兵防备夏侯霸,做外围警戒,由他和吴懿来负责攻打壶关。

  魏延很不高兴,直截了当的问道:“这是丞相的命令,还是你的计划?”

  姜维强捺怒火。“将军,这有什么区别吗?我奉丞相之命前来攻取上党,我的计划,自然就是丞相的计划。”

  “当然有区别。”魏延站了起来,轻描淡写的拍拍并不存在的灰尘。“如果是丞相的命令,那我就不和你废话,到时候直接去问丞相便是。如果是你的计划,恕我难以从命。”

  姜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沉默了片刻,淡淡的说道:“这是我出发之前,丞相的安排。”

  魏延眼神一紧:“确实?”

  “确实。”姜维重重的点了点头:“如果将军不信我,可以派人去问丞相。丞相就在函谷关,来去不过数曰。”

  “我会的。”魏延撇了撇嘴,扬长而去。

  吴懿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也没看到。姜维挥了挥手,让诸将退下,移到吴懿面前,躬身施了一礼:“将军,我来之前,丞相有吩咐,希望将军能够鼎力相助,夺取上党、太原。”

  吴懿抬起头,怜悯的看了姜维一眼:“将军,你有把握吗,时间可不多了。”

  姜维目光炯炯的看着吴懿,一字一句的说道:“为报丞相知遇之恩,万死不辞。”

  吴懿皱了皱眉,觉得这句话有些不祥,而且我问的是你有多大把握,你来这么一句,是没把握,还是有把握?或者是怀疑我对丞相的忠诚?一想到此,吴懿便有些不高兴。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躬身行了一礼:“请将军放心,懿一次全力相助,如丞相亲临。”

  姜维的嘴角轻轻挑起,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俯首听命的吴懿,不露声色的松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指望魏延能够听他的命令,他只希望吴懿能够听他的指挥。有吴懿这样的贵戚宿将相助,他就能牢牢的掌握住这三万多大军,足以攻克只有五千人的壶关。至于魏延,就在他在一旁呆着吧,骑兵攻不了城,攻克壶关的功劳,注定与他无关。

  .

TOP

0
  第779章 讨债

 
  马谡快步走进了大将军府,步履轻快,神情怡然。

  李丰从里面迎了出来,老远就亲热的笑道:“幼常兄,你可来了,大将军正等着你呢。好计啊好计,若不是你一言提醒,大将军险些中计了。”

  马谡虽然极力让自己保持克制,还是对李丰的这句称呼有些不舒服。李丰称他为兄,岂不意味着他要比李严低一辈?他可以接受魏霸称他为兄,却不代表他可以接受李丰也这样称呼他。

  李丰能和魏霸相提并论吗?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境界的人,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马谡强笑着,跟着李丰进了中庭。李严正坐在大堂上,旁边坐着一群溜须拍马的人。这些人在不久前还和李严保持距离,现在见诸葛亮洛阳失利,李严胜局已定,他们又赶来向李严献媚了。

  “幼常来了。”李严心情不错,热情的招呼道:“幼常,来,到这儿坐。你是功臣,当有殊荣。”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七言八语的说着动听的话。

  “大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这才能有大司农这样的人才相助。”

  “是啊是啊,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我看现在是幼常最良了。马家重振家风,全在大司农的身上了。”

  “大将军英明神武,再有大司农这样的英才相助,兴复汉室,平定中原,是意料之中的事。”

  马谡也不接他们的话头,在李严身边坐下。假咳了两声。李严看在眼里,轻叹一声,拱手道:“诸位,丞相出师有所挫折,这是国家的不幸。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我们还是要抛开个人成见,齐心协力,为国效劳。洛阳之战功败垂成,阵亡将士过万,将士们的抚恤、兵源的补充。粮草的调拨。都要诸位劳心劳力,还希望诸君以国事为重,辛苦辛苦。平在此谢过诸位。”

  “唉,这是丞相的责任。与大将军何关。”

  “若是大将军出征。又哪里会有这样的事。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啊。”

  “可不是呢,丞相治国是有才的,这行军作战嘛。还得看大将军的。”

  “……”

  众人一边放着马后炮,一边告辞,时间不长,大堂上就只剩下李严和马谡二人。李严这才露出笑容,如释重负的说道:“幼常,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提醒,我险些中了丞相的计,当了那头傻乎乎的虎。”

  马谡笑了笑:“大将军,虎终究是虎,狐终究是狐,纵使狐能得一时之逞,又怎么可能长久蒙蔽虎呢。大将军,洛阳之战已经结束,丞相名声扫地,纵使镇北大将军能在并州有所斩获,恐怕也无补于事。如何收拾这残局,就要看大将军的手段了。”

  李严抚着胡须,沉吟片刻:“那幼常有何妙计教我?”

  马谡笑道:“谡也愚笨,哪里有什么妙计,更不敢在大将军面前献丑。不过,既然大将军垂询,谡不揣妄陋,愿为大将军筹画一二。”

  李严微微一笑,他请马谡来,就是想听听马谡的建议。马谡这次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阻止他派孟达支援,证明了他对诸葛亮的了解的确够深,用他来对付诸葛亮,再合适不过。

  诸葛亮当初要杀他,是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决定。由此可见,魏霸宁可放弃到手的战功,也要救马谡一命,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选择。马谡的离心,成了诸葛亮最大的破绽。

  一想到此,李严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忧。他的政敌不仅仅是关中的诸葛亮,还有躲在交州闷声大发财的魏霸。魏霸的资历虽然不如诸葛亮,可是手段和实力都不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像诸葛亮那样小心谨慎。

  这样的对手怎么能掉以轻心。从得知诸葛亮撤出洛阳的那一刻起,李严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交州。请马谡来商议,一方面是想看看马谡有什么好建议,另一方面也是想试探一下马谡的态度。马谡和魏霸内外交通的事,可瞒不过他的眼睛。

  “大将军,丞相此次出兵,并无十足打算。他要想成功,需借三方力量。吴国,交州,南阳。大将军慧心独断,让丞相借力之计落空,诚为难得。不过,大将军也不要忘了,丞相能攻打洛阳半个多月,交州的帮助起到了不少的作用。魏霸置身事外,却通过这场战事聚敛了大量的钱财。有了这些钱财,魏霸实力更强,而这些,都是为大将军准备的。大将军难道不准备用吗?”

  “为我准备的?”李严琢磨着马谡的用意。

  “正是。丞相虽败,却未伤元气,如果他在关中休养生息数年,又岂能甘于平庸?是时,必然再出函谷,北收并州,东取洛阳。大将军难道准备依然坐守成都观望?”

  李严眉头一挑,若有所思。诸葛亮只要不死,就不会放弃攻打洛阳的计划。这个人又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这次失败不过是因为太仓促了,如果给他三五年时间积攒力量,焉知下一次出兵不会大获全胜。

  三五年后,魏霸的实力也会更强,能给诸葛亮的帮助肯定会更多,说不定会亲自上阵。

  与其把这些力量留给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用,趁着诸葛亮无力出兵的时候抢先立功?拉着魏霸一起出兵,一方面可以拉近和魏霸的关系,刺激诸葛亮,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魏霸的实力来积累战功,夯实自己的根基。

  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李严心动了。不过他却没有立刻答应马谡,只是很官方的说道:“兹体事大,我要思量思量。再者,我曾经上书陛下,要与民休息三五年,现在才过了一年就要出师征伐,岂不是食言自肥。”

  马谡笑笑:“大将军为民着想,那自然是好的。不过大将军也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李严笑了笑,没有搭马谡的话。马谡也不催他,主动岔开了话题。说了一些政事后,马谡告辞而去。

  回到家,马谡给魏霸写了一封信。

  ……

  “丞相败了?”魏霸一脸错谔的看着费祎,眼睛瞪得溜圆,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费祎心中一暖,心道魏霸看来还是支持丞相的,希望丞相能取得胜利。不过魏霸接下来的一句话随即把费祎雷得外焦里嫩。

  “那他拿什么来支付我的货款?”

  费祎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半晌才说道:“你……是向丞相要债?”

  “那当然。”魏霸理直气壮的说道:“当初说好的,丞相用战利品来支付货款,我这才借给他。现在他没能攻克洛阳,之前那些战利品恐怕连支付将士们的抚恤都不够,用什么来付我的货款?这白纸黑字可写得好好的,拖的时间长了,利息也是很可观的。我怕他那点俸禄不够付利息。”

  “丞相那是为国出征,不是私事?”

  “有陛下的诏书,还是有大将军的命令?”

  费祎真的恼了。“照你这么说,你出击交州的时候,也没有陛下的诏书,更没有丞相府的命令。”

  “是啊,所以我没有向他们要一个钱。”魏霸很坦然的说道:“我自己筹集的经费,后来也都还清了,不欠谁的钱。”

  费祎很无语。这还像是一个大汉的镇南将军嘛,这就是一个锱铢必较的商人啊。

  “费君,劳烦你尽快回复丞相,请他尽快还钱。等我上门讨债,那可就难看了。”魏霸咂了咂嘴,惋惜的说道:“早知如此,还不如把那些烈火弹和粮食卖给陆逊呢,价格还高,钱拿得也及时。”

  “你更想卖给魏国吧?”费祎忍不住刺了魏霸一句。“据说他们给钱更痛快。”

  “那不能。”魏霸义正辞严,一脸的大义凛然。“魏国是敌人,我怎么能卖给他们呢。”

  “据我所知,魏军的烈火弹也不少,莫非是他们自己造的?”

  “我是曾经卖了一些给魏国。”魏霸笑了起来:“不过,那是我得知战事开始之前,丞相出兵的消息到达交州之后,我可没卖过一枚烈火弹给魏国。费君,你要不相信,我可以把账本给你看。”

  费祎再次无语。他知道魏霸早就做好了准备,把一切可能的缺口都堵上了。从法理上来说,他没有任何责任。谁都知道他干了些什么,问题是你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时,明知他做了恶事,你也拿他没办法。

  除非你想硬来。可是硬来,你得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行,否则无异于捅了马蜂窝。

  丞相当初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答应了魏霸呢。这笔债可不小啊,五十万石米是小事,也就是千金左右,关中秋收之后,偿还这些米很轻松。可是百万枚烈火弹却是个大数目,就算魏霸要价便宜一些,那也是三四万金的巨款。

  丞相哪来这么多钱。

  费祎的头有些疼。

  魏霸不依不饶,又接着说道:“麻烦你和丞相说一声,别再拿战马来和我搪塞。我暂时用不了那么多马,没必要再做那个冤大头。我要现钱,实在要用马来付债的话,价格要公道,不能再坑我,不说让我占点便宜,也不能让我吃亏吧。”

TOP

0
  第780章 三全其美

   通过费祎向诸葛亮催讨债务的同时,魏霸又派魏兴赶到武昌,再次和孙权商讨海船的事。

  孙权心情很不好。

  准备了很久的洛阳之战草草收尾,吴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没有能得到应有的回报。陆逊说,现在应该进兵兖州、青州,尽快将战线推到黄河,从侧面切断洛阳的退路。可是这哪里有那么容易,要打仗,没有钱粮怎么打?

  面对来谈生意的魏兴,孙权有些不耐烦,没有接见魏兴,而是让张温去和他谈判。

  看到一脸笑容的张温,魏兴立刻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吴王想毁约了?”

  “哪里,贵使误会了。”张温一点诚意也没有的解释道:“洛阳战事刚刚结束,事务繁杂,大王暂时没有时间接见贵使,还请贵使安等稍候。贵使可以在武昌游览数日,春光正好,要不我陪贵使去踏青?”

  魏兴笑笑:“无妨。我也知道吴王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见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张君,你们吴地世家没有没兴趣?我们生产的海船用来出海做生意,那可是最合适不过了。”

  张温正有此意。孙权为了打仗,向吴地世家借了不少钱,现在没钱还债,只能出让一部分权利。如果他们购买了海船,自己出海做生意,甚至从辽东买马回来,孙权就是不愿意,恐怕也不能一口否决。现在什么利润最高?不是珠石宝玉,而是粮食和战马。烈火弹的利润最高。可惜他们造不了,只能看着魏霸发财。

  在张温的牵线搭桥下,孙权虽然没有接见魏兴,可是魏兴在武昌依然忙得不可开交。孙权听说之后,非常意外,立刻派吕壹打听。一打听,才知道魏兴已经把生意做到了民间,这才几天功夫,已经签了三十多艘海船的协议。

  孙权顿时紧张起来。造船业是东吴的支柱产业之一,如此吴国的人都跑到合浦船厂去买船。那他从哪儿收税?他紧急召见了张温。询问相关的情况。

  张温很坦然,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最后说:“大王,我们这么做。也是为大王分忧。”

  “分忧?”孙权沉着脸。非常不高兴。什么分忧。抢钱还差不多。吴国有三个船厂,就算船的性能不如合浦船厂,运运货总没问题吧。你们一起去买合浦船厂的船。把钱给魏霸赚,这还算是替我分忧?

  “大王,臣与魏兴见面之后,发现他对面见大王并不热心。”

  孙权有些糊涂了,不知道张温在说些什么。

  张温犹豫了片刻,进一步解释道:“大王,我从魏兴那儿听到一些消息,目前还不知真假,是以不敢向大王禀报。不过既然大王问起,我只好先告诉大王,希望大王能派人去查证一下,也好有所准备。”

  “究竟什么事?”孙权紧张起来。

  “据说……合浦船厂最近可能会得到一笔大的订单,一旦这订定单落实,合浦船厂在三五年时间内将不可能有时间再生产其他的船只。”

  “什么样的订单,能大到这个地步,供一个船厂生产三五年时间。”

  “大王,你觉得有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张温苦笑道:“这么大的订单,只可能是官用,而且最大的可能是军用。”

  孙权愣了片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他明白了张温的意思,有人在向魏霸订购大量的战船,这些战船的数目巨大,足够合浦船厂生产三五年。既然是战船,那只可能是军队要用,除了吴国,不是魏国就是蜀汉。看起来魏国的可能性不小,但是细细品味,蜀汉的可能性却更大。

  而且决策人很可能就是李严。这些战船,当然不是用来对付魏国,只可能对付吴国。

  “大王,合浦船厂新建,生产能力有限。我们一下子订这么多货船,其实是不希望他打造战船。”

  “惠恕,你想得太简单了。”孙权冷笑一声:“真要是李严要打造战船,魏霸就算接下了你们的订单,他也会放在一边,优先生产李严要的战船。”

  “大王,臣虽然愚昧,又岂不能不知这其中的道理。不过,这样一来,臣等就可以确定魏霸是否真的接到了这个订单,至少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不至于等到三五年后,蜀汉水师到达武昌时才恍然大悟啊。”

  孙权明白了,欣慰的连连点头。张温的这个办法虽然不能阻止李严出师的计划,却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对方的时间安排,至少可以提供一年到两年的预警时间。这个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能让他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么说,魏兴根本没打算和我谈,他到武昌来,不过是虚应故事,要麻痹我们?”

  “臣正是作如是想。”

  “魏霸好歹毒的心肠,怪不得他要将赵家父子调回成都。”孙权握紧了拳头,恨恨的砸在案上。赵统离开临沅之后,孙鲁班再也无法传递相关的消息回来。李严如果准备出征,如果不从成都调集人马的话,那孙鲁班大概会到李严正式出发之前才能得到消息,到了那时,留给吴国准备的时间就不多了。

  由此可见,魏霸将赵家父子送回成都绝不是升职那么简单,他这是和李严非常有默契的一次配合。

  “那我们该如何处置?”孙权托着额,觉得脑子里面有一根弦在慢慢的收紧,勒得他头痛欲裂。

  “大王,两国相争,争的是力。洛阳之战后,诸葛亮退守长安,李严必然势大。他如果调动大军,再有魏霸相助,顺水而下,对我大吴来说,压力非同小可。”

  孙权心中苦笑。岂止是压力非同小可,弄不好就有亡国的危险。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要对付李严、魏霸,一方面应该做好准备,君臣同心,以应大敌,其次应该联络诸葛亮,互相扶持,内外钳制李严。让他不能轻举妄动。”

  “如何与诸葛亮联络?诸葛亮兵败洛阳。自身难保。”

  “不然。诸葛亮虽然从洛阳退兵,但他是主动退兵,没有重大损失,实力犹在。如果大王愿意和他并肩携手。共渡难关。李严尚无必胜把握。”

  “我能帮他什么?”孙权无奈的咂着嘴:“我现在两手空空。”

  “大王。我大吴最缺的是战马,而诸葛亮手中不乏良马。若能群策群力,由诸将自行筹集钱财。从关中购买战马,一则可以帮诸葛亮渡过难关,二则可以增强我军实力,让李严、魏霸不敢小觑我大吴,又能在与魏国交锋时占有上风,岂不是三全其美?”

  孙权瞥了张温一眼,明白了张温的最终用意。张温建议由诸位自行集资买马,那经济实力最强的江东世家肯定会迅速崛起,他们将在军中得到更大的权力,进一步挤压江淮系的生存空间。有了兵权,就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立功,立了功,又能攫取更多的权力。

  如果此策实施,用不了多久,江东世家就会掌控大局。

  孙权看透了张温的用意,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剥除张温的私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一条妙计。

  孙权犹豫不决,张温也不强谏。他很清楚,这个计策对孙权的统治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果说以前还只是用经济利益来换取朝堂上更大的生存空间,那现在他们就是要用经济利益在军中换取更大的力量。对任何一个君主来说,兵权都是逆鳞,任何人都不能轻易的触碰。一旦激起过敏的反应,以孙权的暴戾,很可能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张温并不着急,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没有更多的选择。他要么选择和江东世家更紧张的合作,要么选择坐以待毙。孰轻孰重,相信孙权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正如张温猜测的那样,孙权虽然犹豫了很久,可是他的确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他一方面派人到成都打探消息,看李严是不是真的有意出兵伐吴,另一方面派诸葛瑾赶到长安,看诸葛亮的情况如何,和他联盟还有没有意义。

  看到诸葛瑾,诸葛亮就知道了他的来意。

  “吴国情况如何?”

  “不好。”诸葛瑾摇了摇头:“国库空虚,民有菜色,再也支持不起一场大战了。如果李严有意出兵,我们很难抵挡。迫不得已的话,只能和魏国讲和了。”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是我想得太顺利了,原本想制造形势,迫使李严、魏霸出兵相助,攻克洛阳,没想到未能成事,反而伤了元气,自取其辱。不过,我军也不是一无所获,姜维、魏延正在攻打壶关,若有得手,则并州为我所有。吴王需要的战马,我还是可以供应的。”

  诸葛瑾沉默不语。诸葛亮这句话既有安慰的成份,又有威胁的成份。与魏国讲和,那你也挽救不了败局,反而会给李严出兵的口实,还把诸葛亮逼到无法声援的窘境。两相比较,还是和蜀汉保持联盟来得更可靠一点。

  “孔明,你应该保重身体。”诸葛瑾看着诸葛亮苍白的脸色:“你小我七岁,可是你看看,我们俩人站在一起,你比我还老。要想做大事,没有一副好身体怎么行。魏霸年轻,就不说了,李严与你年岁相当,他的精力也要比你强上许多。长此以往,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你如果病倒了,谁能顶得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诸葛亮脸色一黯:“可惜,伯松走得太可惜了。兄长,我没有照顾好伯松,此心有愧。”

TOP

0
  第782章 试探

 
  孙权向诸葛亮求援,诸葛亮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洛阳一战无功而返,他在朝堂上受到了李严的步步紧逼,在经济上也蒙受了重大损失。魏霸催债,实在大出他的意料。可是他现在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都拿不出来,又哪里有钱还给魏霸。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没有达到预先的作战计划么。如果攻克了洛阳,立了大功,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哪里会有现在的窘境。

  一步落空,步步受窘,这就是诸葛亮现在的境遇。他哪里还能安下心来休养。吃得越来越少,睡得越来越少,他的身体状况也不一天不如一天。姜维在攻打壶关,连个给他分忧的人都没有,他就是想休息,也找不到信得过的帮手啊。

  面对兄长的关心和责备,诸葛亮很无奈,甚至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对于孙权购买战马的打算,他表示欢迎,却有一些忧虑。

  “这些战马都是什么人买的?”

  “两类人。”诸葛瑾轻叹一声:“一是宗室诸将,二是江东籍的将领。江淮人实力有限,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如此下去,吴军之中,就不会再有江淮人的立锥之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诸葛瑾沉默了片刻:“元逊兄弟也在军中,你觉得他们哪个能成大器?”

  “兄长想为他们购买战马?”

  诸葛瑾点了点头。

  诸葛亮沉吟片刻:“自家兄弟,就不说客套之辞。元逊有才,却生性粗疏,得吴王信任,能成大业,却也能误大事。至于叔长,生于富贵长而骄奢,尚不及元逊。”

  诸葛瑾沉思了片刻:“那么还是元逊好一些?”

  诸葛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诸葛瑾犹不死心他还能怎么说。再说了,这大概也是无奈之举,孙权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江淮系从此一蹶不振,让江东系独大。

  “我会尽快的调集战马,不过你们小心些如果让魏霸听到了风声,他恐怕又会来讨债。”诸葛亮苦笑道:“我欠了他一大笔钱。”

  诸葛瑾也苦笑道:“不仅是你欠他钱我们也欠他不少钱。”

  ……

  湘关,魏霸迎来了来自成都的贵客:李丰。

  再一次担任使者与魏霸会面李丰没有了上一次的拘谨。他泰然自若的接爱了魏霸的款待酒足饭饱之后,魏霸将他请到了书房。

  此时,李丰才收敛了一些傲气,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谦逊,向魏霸拱了拱手:“将军此次奉家父之命前来,是有几件事想请教将军。”

  “少将军请讲。”魏霸笑嘻嘻的说道:“你不要担心隔墙有耳,有什么话,出于你口,入于我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如此甚好。”李丰很满意魏霸的态度。“第一件事:你是否的确卖过烈火弹给魏国总共多少?”

  “有。”魏霸不假思索的说道:“总共一百万。”

  “这么多?”李丰佯作惊讶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上次朝议丞相的洛阳战事有人便说丞相之所以不胜,就是因为魏军有大量的烈火弹,是以遭受重大挫折。将军是此次失败的元凶,将军有通敌的嫌疑,要求大将军下令,缉拿将军回京问罪。”

  魏霸撇了撇嘴,不屑一顾:“这样的流言蜚语,无非是为丞相开脱,不听也罢。”

  “可是将军刚才也说,你的确卖过烈火弹给魏人,而且数目不少。”

  “是的,可是那都是战前的事。丞相出兵洛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官方的通知。我一直以为魏人买这些是用来对付吴人的,哪知道丞相会出兵。”魏霸叹了一口气:“虽说我问心无愧,可是我也知道大将军难做,此情铭记在心,将来必涌泉相报。”

  李丰笑了。他当然不是来抓魏霸的,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卖个人情给魏霸,好为接下来的谈判做铺垫。

  魏霸这么识相,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请将军放心,家父是相信你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坐在这里了。哈哈哈……”李丰故作爽朗的笑道:“第二件事,将军有没有出售战船给魏人?”

  “究竟是谁对我不利,造我的谣?”魏霸恼怒不已,“我是卖过船给魏人,可那些都是货船,不是战船。曹氏篡汉,汉贼不两立,战船乃国之利器,我怎么可能卖给他。船又不是烈火弹,用完就没了。”

  “那将军能造战船吗?”李丰笑盈盈的问道。

  “当然能。”魏霸狐疑的看着李丰:“少将军的意思是……”

  “如果将军能拿出真正的战船,和魏人买去的商船一比较,那事实也就能一目了然。如果将军能率领这些战船攻打魏国,谣言自然不攻自破。谁会相信将军把利器与人,给自己制造麻烦呢。”

  魏霸笑了起来,连连摇头。“少将军,你太高看我了。我是和襄阳水师一起打过仗,现在也能造船,可是我对水战一窍不通。大将军如果出师,我可以提供战船,领军的人嘛,大有人在,还是大将军自己选吧,我就不去献丑了。”

  李丰眨眨眼睛:“依将军之见,能统领水师的诸将中,是冯进合适,还是傅兴更合适?”

  魏霸笑笑:“少将军,这句话,你应该去问孟达,他比我更熟悉他们。再说了,谁说统领水师的人只能从襄阳水师中挑选,成都也有水师,大将军在永安和江州多年,手下不会没有几个精通水战的人吧?”

  李丰笑了,眼睛眯得只剩下一条缝。魏霸简直是太上道了,他原本还担心魏霸会争功,现在看来,魏霸很识相,一点也没有和李严争锋的意思。

  “那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李丰向魏霸靠了靠,显得更加亲密:“如果要装备万人水师,将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提供所有的战船?”

  魏霸沉吟了片刻:“这个我不是行家,还是请少将军提供具体的战船清单,我才能给你答复。就目前合浦船厂的规模而言,我估计至少要五年。当然了,如果各种物资供应及时,时间可能会缩短一些。”

  “缩短到几年?”

  “交州木材不缺,遍地都是山林,可是交州缺铁。”魏霸为难的说道:“目前我们用的铁,一部分是从宛城运来,另一部分是从南中运来。我本来指望丞相能拿下河东,取河东铁来支付我的货款,可是现在能不能拿下河东还很难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铁供应,不耽误工期的话,应该可以缩短到三年。”

  “三年啊。”李丰眉头微皱:“三年,还是有些太久啊。”

  “怎么,大将军要用兵?”魏霸惊讶的问道。

  李丰笑了笑,得意的点了点头:“将军,这其实才是最后一个问题。家父欲出兵伐吴,想听听将军的意见。”

  魏霸皱着眉头,思索良久。“少将军,我能先问一个问题么?”

  “将军请说。”

  “丞相东征失利,短时间内恐怕不会再有实力出师。按说,朝堂之上,现在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将军的地位。在这样情况下,大将军有必要食言自肥,出兵伐吴吗?丞相出师,为了是掌握兵权,与大将军争锋。大将军出师,又与谁争锋?大将军已经位极人臣,再立功,可就是不赏之功啦,难道……”

  “难道什么?”李丰眼神一瞟,话里有话的说道:“难道官至大将军,就应该安享富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魏霸一愣,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丰。

  李丰歪了歪嘴,不动声色的看着魏霸:“将军,家父有心为国家效力,为天下百姓谋太平,却还得将军这样的英才相助才行。将军愿意吗?”

  魏霸打了个激零,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避开了李丰的眼神,看着案上的手。两只大拇指互相打着圈,过了良久,他才哑声道:“少将军,能否容我思量思量?”

  “那当然。”李丰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这么大的事,当然要让将军考虑清楚再说。不瞒你说,家父和马幼常对将军你可是报以厚望啊。”

  魏霸干笑了两声,喏喏而退。

  看着魏霸匆匆的背影,李丰无声的笑了起来。诱饵已经放出,就看鱼上不上钩了。

  他并不担心魏霸会去告发他,从他的这些话里,魏霸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这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魏霸不会傻到这种地步。如果魏霸推辞,那很显然,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忠诚的下属,以后和他合作的时候就要保持警惕。如果魏霸答应了,那就可以大胆的用他,能跟着一起造反的人,还有什么不可以相信的?

  当然了,伐吴成功之后,是不是真的再进一步,那就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了。这个主动权是牢牢掌握在李家手中的。如果有足够的把握,想必父亲也不会推辞再进一步——只有到了那个位置,权力才有可能真正的在家族内部传承。如果把握不够,那见好就收,做一个位极人臣的大将军又有何不可?

  韩非子说法术势,这就是势,居于高位者,才能随时把握主动权。

  李丰很享受这种感觉。

TOP

0
  第783章 敲山震虎


  灯影摇动,魏霸仰面躺在床上,胳膊枕在脑后,看着帐顶出神。他的嘴角带着一抹讥讽的笑,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别人。

  彭小玉穿着单薄的衫衣,将案上的文件收拾好,锁进柜子里。灯光从对面照过来,映出身体凹凸有致的轮廓,像是罩了一层雾,透着几分朦胧美。

  如果是往曰,此时魏霸一定会侧躺在床上,看着彭小玉忙碌,同时欣赏这个美景。而彭小玉则会红着脸装不知情,然后把腰肢扭得更摇曳生姿。

  不过,今天彭小玉没有扭,凭借着那一颗敏感的玲珑心,她知道魏霸没有在看她。像这样的情形,对魏霸来说并不多,很少有什么事能让他这么费心费神。

  彭小玉收拾妥当,正准备上床,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彭小玉微微一吃,重新起身,刚刚走到门口,夏侯徽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是我。”

  彭小玉更吃惊了。她回头看了一下魏霸,魏霸已经从床上坐了起来,对彭小玉点头示意。彭小玉虽然满腹狐疑,还是拉开了门。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她的脸上浮现出恭敬而谦卑的笑容。

  “姊姊来啦。”

  “嘻嘻。”夏侯徽走了进来,顺手掩上了门,伸手点了点彭小玉的鼻子:“小玉,不是我不识趣,今天来扰你的好事,是夫君要我来的。”

  彭小玉脸一红,瞟了魏霸一眼,心里有些委屈。该由她侍寝的曰子,却要让夏侯徽也跟着来,莫非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要让夏侯徽这个熟悉男女之事的贵族女子来教自己么?

  “小玉,你又想歪了。”夏侯徽咯咯的笑了起来,拉着彭小玉的手走到床边,嗔道:“夫君,你没对小玉说么,看她误会我了。”

  “是你想歪了,小玉哪有误会你。”魏霸笑了一声,伸手双手,将两个女人拉到身边,一手搂着一个,沉吟了片刻:“我有事要和你们两人商量。”

  “什么事,为什么关姊姊没有来?”

  “这件事,暂时不能让她知道。”魏霸淡淡的交待了一句。彭小玉和夏侯徽一听,立刻会意的点了点头。暂时不能让关凤知道的事,却要她们两个在场,这是魏霸对她们的特别信任。

  魏霸把和李丰的谈话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凤姊姊通晓兵法,对这些权谋却并不精通,你们两个在这方面比较有灵姓,我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夏侯徽和彭小玉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这件事太过重大,一步踏错,前面就是悬崖绝臂,很可能粉身碎骨。同时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如果运作得好,魏霸有机会君临天下,而她们也将贵不可言。

  对夏侯徽来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补偿;对彭小玉来说,这却是替父报仇的最佳机遇。

  她们谁也不敢先说,生怕误导了魏霸。魏霸也不催她们,抱着腿,下巴搁在膝盖上,看看夏侯徽,又看看彭小玉。这两个出身有着天壤之别,却一样聪慧过人的女人,应该能给他一个比较理智的建议。他自己其实已经有了计划,但是他还是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以免自己一厢情愿,出现思维死角。而这件事是如此重大,在没有明确之前,他又不能征求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连关凤,他都要瞒着。关凤也许会坚决的和丞相斗争,但是要走到这一步,关凤很可能会反对。

  “李丰……不是个办大事的人。”夏侯徽沉默了好久,这才斟字酌句的说道:“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能说得这么轻佻呢?”

  魏霸无声的笑了,夏侯徽果然眼光毒辣,不论事,先论人。不管多么好的事,如果合作对象是头猪,好事也有可能办成灾难。

  彭小玉道:“正因为他轻佻,也许他觉得这只是一个试探,并没有落下把柄,却不知道已经暴露了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管怎么说,他既然敢这么说,至少说明他们父子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的确如此。”夏侯徽赞同的点点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言外之意,未发之言。不过就目前看来,对他们来说,这还只是一个梦,也许他们自己都不敢想。夫君要想借势发力,就要让他觉得自己有资格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魏霸看看这两位表情严肃的女军师,满意的笑了。

  ……

  李丰在湘关呆了几天,一直没能和魏霸再见面。他的心情慢慢的由得意变成了不安。他反复思量了几回,觉得自己并没有落下什么把柄在魏霸的手里,可是魏霸的反应却让他不解,这算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当答案超出了预料时,李丰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

  李丰搞不清魏霸的想法,又不想贸然去问,只得耐着姓子再等。魏霸倒也没有冷落他,每天派人来陪李丰游山玩水。湘关附近虽然没什么名胜古迹,却也有少风景优美的所在。南方的春天比成都来得更早一些,成都还春寒料峭的时候,湘关已经春暖花开,到处繁花似锦,春色宜人。生姓泼辣的蛮女们早就换上了春装,露出健美的身体,毫无惧色的在男人们面前摇曳着扬柳般的腰肢和结实的长腿。

  李丰对这些蛮女的放肆看在眼里,热在心里,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偏偏还要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魏霸虽然给他安排了陪寝的官激,他却还是无法按捺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他想暗示一下魏霸,可是魏霸却接连几天都没看到人影。

  魏霸这两天很忙,他正在和张温、孙松谈判。

  张温奉孙权之命前来,和魏霸讨论购买海船的事。他虽然是主使,但真正的谈判权却在孙松手上。孙权担心张温更多的代表了江东世家的利益,在和魏霸谈判的时候会有私心,所以让孙松作为副使,监督张温。

  这一点,魏霸很快就从张温的表现中明白过来。

  又一次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魏霸起身,拉着张温的手臂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惠恕兄,你说来说去,迟迟不肯签约,大概还是担心我的实力,对不对?”

  张温笑笑:“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可是一笔大生意,数目巨大,我想你以前也没遇到过,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毕竟合浦船厂才开张不久。”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不能因为我的船厂刚开张,你就怀疑我的实力。这样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诚挚的邀请你去合浦看一看,如何?”

  张温眼睛一亮:“去合浦船厂?”

  “对啊,实地考察一下,让你看看我的实力,你再决定是不是和我谈这笔生意,岂不是比在这里猜想好?”

  “的确有道理。”张温连连点头:“这样吧,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那你可要快一点。我马上就要去合浦,希望与你同行。”

  “一定,一定。”

  魏霸告辞了张温,转身来到驿馆,求见李丰。李丰正在屋里闲得无聊,听说魏霸来了,顿时精神一振,主动迎了出来。魏霸入座之后,寒喧了几句,切入了正题。

  “少将军,我想请你到交州巡视一番,不知少将军是否赏光?”

  “去合浦?”李丰很诧异,魏霸突然邀他去交州干什么?

  “正是。”魏霸含笑道:“大将军要征讨天下,当然要先做好准备,我想请少将军看看交州的情况,想必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交州这些年虽然发展得很快,可是基础实在太差了,要想支撑一场横扫天下的大战,还是力有不逮。少将军走一走,看一看,与上次来的情形比较一下,回成都后,也好如实向大将军汇报,你说是不是?”

  李丰明白了,点头答应。他也确实想看看魏霸的实力,一方面是看是不是有足够的实力帮忙,另一方面也是看魏霸会不会成为新的威胁。

  ……

  两天后,魏霸带着李丰、张温等人起程离开湘关,赶往交州。魏霸离开湘关,驻守长沙的孙登松了一口气,可是随行的孙松却没能轻松多久。他很快发现,和魏霸同行的不仅仅有他们,还有比他们更贵重的客人在队伍中,而这个客人是谁,魏霸却一直含糊其事,不肯对他言明。从各种迹象来看,这个人和魏霸的关系非常亲近,魏霸对他的保护也非常周密。

  张温不敢大意,立刻去查访这个神秘的客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温终于得知了李丰的身份。

  听到这个消息,孙松和张温都吃了一惊。

  李严的儿子到魏霸的地盘上来干什么?他又不是钦差,钦差没必要这么神秘。既然是掩人耳目的行动,那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李严和魏霸之间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一想到此行的目的地:合浦船厂,张温和孙松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李严要买战船,他要对吴国用兵。

  这个消息立刻被孙松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武昌

TOP

0
  第784章 真正的盟友

 
  孙权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却像是举着千斤重的山。

  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还是要发生了。

  孙权觉得很屈辱,魏霸和李严把东吴看成了什么,等着他们来吃的肥肉吗?他们也不怕硌了牙。江东再弱,也有偌大的一块地盘,也有数百万的人口,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是他们想吃就能吃得下的吗?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知,更是对江东的蔑视。

  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吧,看最后的胜利是谁的。

  在咬完了牙,发完了狠之后,孙权冷静下来,又不得不考虑即将面临的困境。吴国是有近三十万的大军不假,可是大部分的军垩队都驻守在各位,能够调动的人马也就在十万左右,现在基本上都在江淮战场,由陆逊和孙韶指挥,正准备攻打青州、兖州。如果把他们从前线调回来,那刚刚夺取的江淮之地就会重新得而复失,更别提攻打冀州、幽州,完成与蜀汉共分天下的宏愿了。

  他们会不会是在讹诈?孙权转念又想。就目前而言,蜀汉的实力也没有强到能够同时支撑两条战线,诸葛亮占据关中陇右,粮食虽然不是很充足,但是他掌握了战马这个重要的资源,只要诸葛亮不同意,仅凭李严和魏霸的力量,要想攻击吴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陷在东吴战场上脱不了身,李严岂不是自讨苦吃,最后让诸葛亮捡了便宜?

  孙权犹豫不决,仅凭李丰与魏霸密约,考察合浦船厂,还不足以让他确定李严就会出兵攻击。再说了,要想打造大量的战船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没有半年时间,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孙权左思右想,决定派诸葛恪再赴关中,一来和诸葛亮联系,通报这个消息,请诸葛亮在朝堂上阻击李严,另一方面也好让诸葛亮尽快把他购买的战马送来,有了这些战马,他多少也能硬气一点。

  在这个时候,孙权就顾不得防范江东世家在军中势力的膨胀了。亡国在即,两害相权取其轻,先保住独立的政权再说。

  诸葛恪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关中。

  ……

  春风终究吹绿了关中大地。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暖,诸葛亮的身体似乎也跟着好了一些,至少不再整夜的咳嗽了。随着战后事宜的慢慢结束,诸葛亮多少也有了一些空闲,不用再那么夜以继日的忙碌。

  但是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万多阵亡将士的抚恤,大量的物资损失,再加上还在壶关征战的四万大军所需的各项物资,像一座沉重大山压在诸葛亮的肩上。李严控制了朝廷,除了给他发来一封问罪的公文之外,没有任何物资支援,为了筹集这些物资,让阵亡将士安息,让姜维在前线不用为了辎重操心,诸葛亮东拼西凑,掏空了荷包里的最后一个钱,连他在成都的私产所得都拿了出来,还是不敷使用,最后不得不向赵素为首的汉中人低头借贷,总算把这个难关渡了过去。

  可是,最大的一笔债他还是没办法还,他欠魏霸的近四万金,目前一个钱还没有还。

  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诸葛亮唯一能够调用的就是凉州的战马,这是他目前拥有的最大财富。为了从孙权那里拿到一些钱周转,他以最快的速度调拨了八千匹战马送往东吴,第一批三千匹目前已经上路。

  这些战马到了武昌之后,拿到第一批货款,除了魏霸的那笔巨款暂时依然无法支付之外,诸葛亮又能做不少事了。

  一想到难关即将过去,诸葛亮瘦削的脸上偶尔也能露出一些笑容。

  更让他高兴的是壶关的战事。目前姜维虽然还没有攻克壶关,但是他牢牢的占据了上党的其他诸县,司马懿派往上党援救的大军被吴懿阻击在石门一带,无法前进。只等攻克壶关,姜维就算是完成了占领上党的任务。

  诸葛亮对姜维的安排非常满意,由魏延率领一万精骑在北,对付夏侯霸,由吴懿率军在南,阻击河内来的援军,同时派人把守太行山要道,阻止冀州方向的援军,自己亲率大军攻击壶关。姜维将有限的兵力做了最有效的使用,让郝昭陷入了无援可待的窘境。

  诸葛亮相信,如果姜维面对的不是征战多年的郝昭,恐怕壶关已经不战自溃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以郝昭这样的大将做姜维的磨刀石,磨出来的刀将更加锋利,甚至可以一洗六盘山惨败的耻辱。

  只要姜维能够成长起来,在朝堂上立稳脚跟,在军中树立起威信,他肩上的担子就会轻松许多。

  这一次,他不想再重蹈马谡的旧辙,不想再放过一个人才,而让他成为自己的敌人。

  姜维按照之前的习惯,每天都在给他写信,他也每天给姜维回信,两人通过书札,远隔千里,却仿佛心有灵犀。

  如果说姜维的表现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话,那霍弋的表现则是一个意外之喜。诸葛亮率领主力离开新安之后,他安排霍弋驻守新安,把守着函谷的东入口。因为兵力有限,他只给霍弋留下了五千人,但是霍弋却牢牢的守住了新安。秦朗率领两万大军,几次攻击,都未能攻克新安。这也导致了魏军不敢全力以赴的攻击石门,从侧面减轻了姜维的压力。

  如果不出意外,霍弋将很快成长为一个新的将才,与姜维一起担起复兴大汉的重任。

  这些都是喜讯,也让诸葛亮郁结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诸葛恪的到来,让诸葛亮感到非常意外。

  “你不在前线么,怎么到关中来了?”

  诸葛恪笑着拱拱手:“大军撤回颍川休整,暂时不会有大的战事,我就抽空来关中向叔父请益。叔父,你这几个月恢复得不错。”

  诸葛亮也笑了,和蔼的问道:“汝南一带开始耕种了?”

  “开始耕了,不过问题不小,人口严重不足。”诸葛恪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我们占领了汝南之后才知道,汝南现在的人口不足户籍上的一半,南逃的南逃,北归的北归,大片的良田荒芜,实在是可惜。叔父,我这次奉大王之命来,就是想请叔父提供一些新式农具的技术,好让我们耕种更多的土地,弥补一下损失,尽快的恢复实力。”

  诸葛亮很意外:“我知道合肥、寿春一带连年征战,人口很少,怎么汝南一带的人口也这么少?那可是不亚于冀州的大州啊。”

  “还不是因为这两年的战事。”

  “这两年的战事并不激烈,怎么会少这么多人?”

  “战事不激烈,可是有魏霸在江南诱惑那些愚民啊。他们大概以为豫州的战事会持续很久,所以不少人都拖家带口的南逃了。南阳现在掌握在孟达手中,这些南逃的人口我们也控制不了,和孟达交涉,孟达根本不理,反倒从中大肆招揽部曲。孟达开了这个头,其他人当然也不甘落后,魏霸的兄长魏风就招揽了不下两千户。不仅是军中将领,那些南阳世家也都安排了人回到家乡,重开庄园,大肆吸收流民。叔父,你怎么也不管管,再这么下去,南阳、南郡又要成帝乡了。”

  诸葛亮眉头轻蹙,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些事他都知道,但是他却控制不了。那是李严在向南阳世家示好,争取他们的支持。他如果这个时候反对,岂不是直接得罪了那些世家?

  诸葛亮主动岔开了话题:“农具的事,我可以给你们帮助。不过,你到关中来,恐怕不是为了农具这么简单的事吧?”

  “当然。”诸葛恪看了看四周,特别看了一眼脸色很不好看的杨伟。诸葛亮皱了皱眉,轻咳一声:“元休,你去作坊里把图纸取来。”

  杨伟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刚才听到荆襄系的诸家回南阳置办产业的事,他就觉得有些失落,觉得跟在丞相后面没什么好处可捞,住在魏家庄园旧址还险些被魏延讹诈,而马家、习家现在却是大发横财,那么多的人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现在诸葛亮居然还要避开他说话,显然是对他的不信任,他更觉得心里有一股无名火。

  见杨伟走远,诸葛恪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李严的儿子李丰去了交州,正在和魏霸密谈,有可能会发动对吴国的进攻。”

  诸葛亮吃了一惊:“这个消息可靠吗?”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非常大。”诸葛恪盯着诸葛亮的眼睛:“叔父,李严要想立功,除了攻打吴国,还能有什么出路?”

  “可是……”诸葛亮沉吟道:“仅凭南阳的实力是不够的,他要借助魏霸的帮助。可是魏霸目前也不具备攻灭吴国的实力,否则,他早就动手了。”

  “可是如果联手,却非常有可能。”诸葛恪慢慢的说道:“更何况,魏霸手中还掌握着战船的技术。”

  诸葛亮笑了一声,瞥了诸葛恪一眼:“战船的技术,才是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吧?”

  诸葛恪笑而不语。

TOP

0
  第785章 对不住

 
  严格的说,吴国不是与蜀国结盟,而是与诸葛亮控制的蜀国结盟,当诸葛亮失去了对成都的绝对控制权之后,吴国就只能从诸葛亮这儿还能找到一点盟友的感觉,魏霸、李严那两个狼子野心是不可能成为盟友的,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怎么吞灭吴国,把吴国变成他们战功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哪里有心帮助孙权。

  孙权能指望的只有诸葛亮。

  与此对应,诸葛亮能指望的也只有孙权。

  然而盟友不是亲爹,不可能存在无条件的帮助,结盟的目的就是互相帮助。在互相帮助的表面之下,为了能保持盟约,双方还要有让对方忌惮或者心动的条件,以保持威慑和平衡。

  诸葛亮的有利条件是技术,以及对魏霸、李严多少还有些牵制作用。而孙权的有利条件就是离开他,诸葛亮在战场上、朝堂上的反击都将步履为艰。

  孙权要求诸葛亮提供战船的技术,却不是请求,而是交换。如果诸葛亮不提供这个技术,那孙权就会让陆逊一直休整下去,让魏国有机会主力调往并州,挫败姜维的攻势。

  这是一个交换,或者说是一个讹诈,却绝不是一个请求。

  这才是盟友的本色。

  “我的确有战船改造的技术,但是我没有新式海船抗风浪的技术。”诸葛亮从容的说道,没有因为孙权要挟他而生气,也没有因为诸葛恪在他面前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愠怒。他只是平静的表述着一个事实。他顿了顿,眉眼间露出一丝惋惜和焦虑。“你应该清楚,现在魏霸眼里只有大将军府,没有丞相府,这样的技术他不可能告知我。”

  诸葛恪眉头轻皱:“那叔父有没有办法弄到这个技术?”

  诸葛亮摇摇头:“李严身边的属吏经过一番清洗,这么重要的信息,大概只有李严父子知道。至于魏霸,合浦船厂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关键部件的生产作坊根本渗透不进去。陈祗的品质虽然有问题,但是能力却着实不差。”

  诸葛恪心头一动,目光瞬间亮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又放松了神情:“那如何能让战船快速行驶,这个技术叔父是有的,对吧?”

  诸葛亮无声的笑了,他点点头:“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技术是不是他现在用的技术,但是肯定能比普通的战船快。”

  诸葛恪向后靠了靠,浅浅的笑道:“那叔父希望我回去怎么汇报吴王呢?”

  “你难道不知道?”诸葛亮反问道:“元逊,何必待价而沽,你我都知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互相试探,只会延误战机。”

  诸葛恪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在诸葛亮面前,他就像一碗清水,藏不住任何心思,使不出任何手段。

  ……

  让费祎送诸葛恪到驿馆休息,诸葛亮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让杨伟拿来了图纸,铺在案上,仔细的斟酌了很久,直到费祎从驿馆回来。

  一看到案上的图纸,费祎就猜到了什么。他无奈的叹息道:“丞相,国之利器,不可与人。再者,战船的技术虽然襄阳也有,可是掌握在冯进等人的手中,他们是不可能泄露给吴人的,一旦追查起来,魏霸不会罢休。”

  “我知道。”诸葛亮一手端着油灯,一手按着图纸:“可是,如果陆逊持续按兵不动,更多魏军主力进入上党,伯约是支持不住的。再者,我们的粮草也有限,无法长期围困壶关,再拖下去对我们很不利。”

  “可是……”

  “我把这些尺寸改一下。”诸葛亮的手指在图纸上停住了,“我想可以让他们得不到完全的技术。”

  “吴人难道看不出来?”

  “以后也许能,但是短期之内,他们没有这样的人才。”诸葛亮自信的笑了笑。“我相信,就算是冯进他们也看不出来。真正能明白其中妙处的,大概只有我和魏霸。”他抬起头,迎着费祎的目光:“文伟,你和魏霸相处较多,听说过他的术数之学是从何而来的吗?这可不是读几篇文字就能看明白的。”

  费祎摇摇头,露出苦笑。“魏霸的学问仿佛天生,根本不是读书读来的。如果要说读书,大概只有《晏子春秋》是下过功夫的。我自问读书也不少,可是他提出的那些问题,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费祎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向诸葛亮凑近了些。“丞相,你可知道大地如卵的学说?”

  诸葛亮一愣,沉思片刻,摇摇头。

  费祎把听来的一件说了一下。魏国名士邓飏到交州,见魏霸第一面的时候,两人打了个赌,进行了一场类似于名士之间常见的辩论,结果邓飏通过了魏霸的考验,一跃而成为武陵太守。这次辩论的核心就是一个关于大地是平还是圆的问题。

  “这么说,不是天圆,而是地圆?”诸葛亮惊愕的坐直了身子。

  “据说是的。”费祎苦笑道:“无法想象,却又无可辩驳。也许哪天等丞相有空去交州,亲眼看一看,才能确认是真是假。”

  “不用看了。”诸葛亮轻轻的摆摆手:“我虽然不了解邓飏,但是我相信魏霸。你还记得他问夏侯玄的那个问题吗?其实我也一直有过这样的疑惑,但是我一直没找到答案。我相信,这个答案大概只有魏霸一个人知道。”

  “唉——”费祎暗自叹了一口气,觉得分外惋惜。能了解魏霸的,大概只有诸葛亮,能了解诸葛亮的,魏霸绝对也是难得的那么几个人中的一个,可惜,他们偏偏成了敌人。

  这大概就是命。

  ……

  晚上,诸葛亮在油灯下忙碌着,他要将图纸上的尺寸进行修改,并重新绘图。这些图都是魏霸当初亲手画出来的,用的是一些奇怪的画法,和普通的示意图有很大的区别。诸葛亮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图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时间,才真正搞懂这些数字和线条的意义。也正是搞懂了这些意义,他才明白了这些技术的精妙,理解了魏霸设计的真正用意。

  他也才能有这样的自信,说吴国没有人能发现他做的这些手脚。

  这样的事,当然不能交给别人来做,只能亲力亲为。而亲力亲为的代价就是又一个彻夜不眠。当晨光从门缝里钻进来,照在图纸上时,诸葛亮掩上了图纸,轻握拳头,敲了敲酸痛不已的背,眯着酸涩的眼睛,看着在光线中飞舞的灰尘,莫名的叹了一口气。

  “魏霸,希望你不要怪我。”

  ……

  朱崖。

  一艘三层的楼船乘风破浪,几艘两层的楼船在四周护卫,如众星拱月。

  李丰和魏霸并肩站在顶层飞庐上,抚着栏杆,眺望着越来越近的海岛,飘飘欲仙。

  在经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他现在吹着海风,沐浴在交州温暖的阳光中,尽情享受交州的人情风光。两个身材娇小,容貌俏丽,却又与中原人截然不同的婢女站在身后,肤色漆黑如墨的一个手里捧着青铜唾虎,脸色雪白如玉的一个手里摆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一壶酒,一只酒杯,几样果干。

  虽然穿着轻纱长裙,脚上却是一双棕丝为底的丝履,露出小巧的脚指和修长的小腿。

  这是魏霸送给李丰的婢女,据说来自遥远的天竺。同一个地方,居然会有肤色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个美人,让李丰既新奇,又有成就感。

  “少将军,这就是汉武帝开边时的朱崖郡,后来被弃,成了一个无主之地。”魏霸笑道:“我刚刚送了几万百姓到岛上垦荒,把这片土地重新纳入大汉的疆域。”

  “镇南将军开拓土,功勋卓著,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向大将军言明。”

  “哈哈哈……”魏霸大笑:“什么开疆拓土,最多不过是收复失地罢了。而且这上面只有一些蛮夷,没有什么敌人,只要想收,随时都能收回来,哪能和大将军收复中原的伟业相提并论。”

  “这倒也是,孙权、曹睿,可都不是弱敌。镇南将军,大将军要想建此伟业,离不开你的鼎力相助啊。”

  “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自然是身先士卒,死不旋踵。”魏霸手指前方的海岛:“跟着大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平定中原,兴复汉室,待天下太平,我就可以解甲归田,到这海岛上终老一生。少将军,你看,我这愿望……不高吧?”

  李丰心领神会的笑了:“镇南将军,若果真如你说,能够平定中原,兴复汉室。这一片荒岛岂足以酬将军的大功?你放心好了,大将军绝不会让有功将士心冷的。荣华富贵,当与将军共享之。”

  魏霸抚掌大笑。

  过了片刻,魏霸收起笑容,咳嗽一声:“少将军,其实,不仅我能襄助大将军,还有一个人,可以帮上大将军不小的忙。”

  “马谡么?”李丰笑道:“他将坐守成都,足兵足食,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魏霸摇摇头:“我说的是丞相。”

  “丞相?”李丰一愣,也收起了笑容:“他……会帮大将军立功?”

  “我希望如此。”魏霸淡淡的笑着,提醒道:“少将军,要想剿灭东吴,最好能让丞相也从征,如果由他牵制魏军,不仅能让孙权无法和曹睿联手,还能避免大将军破坏联盟的指责。少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

  。

TOP

0
  第786章 暗战

 
  李丰紧张的思索着,和魏霸打交道,他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不知道在魏霸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下究竟藏着什么,是真的好计,还是一个坑。

  比如现在这个建议。

  诸葛亮和他们父子是死敌,这已经无须怀疑。朝堂虽然不像战场那样血肉横飞,可是到了这一步,如果还想着和解,无异于是与虎谋皮。

  魏霸建议李严出征的时候,以诸葛亮为别部,这个建议可行吗?

  魏霸的两个理由都有些勉强。让诸葛亮来牵制魏国,不让魏吴联盟?恐怕不太可能。蜀汉没有同时与魏吴交战的实力,如果让诸葛亮同时攻击魏国,那必然要调拨大量的钱粮物资给诸葛亮,对本来就不是很充裕的物资供应来说,无疑会增加负担。

  至于后一个考虑,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既然要出兵,还考虑什么破坏联盟的指责吗?只要灭了吴国,立下大功,谁敢拿这个由头来指责李严?

  那魏霸究竟又是什么用意呢?李丰脸上挂着假笑,貌似欣赏风景,实际上却在冥思苦想。

  魏霸也不催他,转过身,和杨戏说起了文章的事。杨戏正要写一篇《交州赋》,据说已经写了一半了,文采斐然。

  李丰想了很久,还是不敢肯定,只好转弯抹角的说道:“镇南将军,丞相从征,能真心帮助大将军吗?”

  “帮忙就不要指望了。”魏霸轻叹一声:“我只是希望他不要与吴人联手,里应外合。”

  “至于么?”李丰吃了一惊,嘴上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丞相大公无私,想必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吧?”

  “丞相是什么人,我不敢置喙。不过,吴国霹雳车石弹的技术来得诡异,我想丞相大概脱不了干系。这次如果出师征吴,水师必然是主力。

  论战船的数量,我军不如吴军,但技术上却有所特长。这一点,少将军是一清二楚的。”

  李丰点了点头。正如魏霸所说,他们父子对魏霸最大的希望不是他能出多少兵,而是能提供多少先进的战船。

  “可是,我想提醒少将军的是,我这里战船使用的技术,丞相手中也有。”魏霸放缓了语气,一字一句的说道:“如果丞相不愿意大将军出征东吴,把战船的技术泄露给孙权,那……”

  魏霸拖长了声音,没有再往下说。这些已经够了,听出了言外之意的李丰已经脸色大变。

  孙权曾经很急切的索取石弹制作技术,李严不肯担负这个责任,推给了当初签订合约的诸葛亮,诸葛亮没有明确答复,但是孙权却不再索取这个技术了,然后不久的寿春之战中,吴国已经拥有了充足供应的石弹。

  李严当时就怀疑这个技术是诸葛亮泄露给孙权的。不过当时他还没有征吴的计划,所以一直隐忍未发。现在,他想征吴了,如果诸葛亮再把战船的技术泄露给孙权,不说蜀汉必败,至少优势要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遭受重大挫折。

  李丰这才明白魏霸在担心什么。魏霸也许不是真要诸葛亮参战,他只是想提醒他们父子注意这个危险的可能。这种绕着弯子说话的方式正是官场上的特色,顾此而言彼,考验的就是你的智力。很显然,在这一次的较量中,李丰落了下风。

  “我明白了,我会提醒家父考虑你的建议的。”李丰心有余悸的说道。他觉得阳光有些刺眼,有些晒人,额头沁出了微汗。“多谢将军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哈哈哈……”魏霸爽朗的笑道:“少将军谦虚了,我就是不说,你难道就不知道,大将军会忽略这个问题?就算大将军日理万机,不会如此揣度丞相,大司农马幼常难道还能不查遗补阙?真要如此,他可就对不住大将军的信任了,宜城马家新建的庄园大概也该易主了。”

  李丰讪讪的笑了起来。

  海岛到了,楼船缓缓的停下,岸边的码头上,无数个身影像一道城墙守护着海岛。那是闻讯赶来迎接的学堂生,这些半大的孩子不用下田劳作,也不用做工,听说镇南将军陪大将军的儿子来巡视海岛,学堂里放了半天假,他们都赶来迎接,充作仪仗。

  李丰知道,这些人不是来迎接自己的,他们的眼中甚至没有大将军,只有镇南将军魏霸。不管他们父子愿不愿意,这个岛以后都是魏霸的私产。既然如此,何不慷慨的给他?

  ……

  楼船一艘接一艘的靠了岸,魏霸陪着李丰到前面去了。魏兴笑眯眯的走到孙松的前身,躬身道:“君侯,将军有事先走,着我来陪君侯游览。君侯不要客气,有什么要求就对我说,我尽可能的满足君侯,以表歉意。”

  孙松瞪了魏兴一眼,却又笑了起来:“我要买一艘战船,你也能办到么?”

  “哈哈哈……”魏兴也开心的笑道:“当然能,只要君侯愿意要,资金到位,多少艘战船都没问题。”

  “算了吧,你就是卖给我,大概也只是旧式战船,充其量用货船改装的,最新式的战船是不会卖给我的。”

  “君侯想得太多了。”魏兴热情的邀请孙松、张温上岸。这两人对船并不陌生,在合浦这些天,对海浪也已经习惯了——这可能也和合浦船厂的技术有关,他们造出来的海船的确比较平稳,不像吴国的那些船摇晃幅度很大。

  到合浦来这些天,孙松和张温已经知道了李丰的存在,魏霸也不打算再瞒着他们,甚至对他们提出的买船的试探也一口答应,只要资金到位,随时可以投入生产。可是孙松、张温已经没那么有把握了。他们才不相信魏霸会将战船卖给他们呢。之所以没有离开,而是留在这里,一方面是他们还不死心,希望能和魏霸达成协议,保证一段时间内不会爆发战争,给孙权争取准备时间,另一方面是他们想尽可能的多打听一些信息,为吴国自己改进造船技术收集一些资料。

  在合浦的这些天,他们以买船的名义不时的提出参观的要求,也看了一些船坊。虽然没能看到最关键的信息,但是合浦船厂的规模和技术能力还是让他们非常吃惊。作为一个新建不到一年的船厂,合浦船厂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与它毗邻的番禺船厂,甚至比全国最大的豫章船厂也差不了多少。因为有充足的资金,合浦船厂正在扩建,超过豫章船厂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对吴国来说,这个船厂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就像一头巨兽,正在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成长。

  孙松因此忧心冲冲。张温的压力略小一些,却也有些不安,心情多少有些沉重,哪里有什么心思来欣赏魏霸开发朱崖的政绩,吹捧他的能力,只不过是心不在焉的跟着走罢了。

  在岛上看了一天,孙松和张温回到住处,两人相对而坐,都有些沉默。不知过了多久,舱门轻轻响了三声,接着又响了两声。孙松和张温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张温迅速起身,拉开了舱门。一个人影闪了进来,贴在舱壁后。张温却走了出去,升了个懒腰,眼神却机警的四处看了看,见无人注意,这才退回了船舱。

  那个人已经坐在角落里,背靠着船舱,让自己隐没在半明半暗之中,目光却将舱中尽收眼底。他就像一只警惕的狐狸,随时保持着对周围的戒备。

  他就是周鲂,这些天一直以随从的身份隐藏在孙松的身边。

  “子鱼,发现了什么?”孙松充满希望的说道。周鲂很谨慎,如果不是有所发现,他不会贸然的来见他。

  “嗯。”周鲂应了一声,伸手在杯子里蘸了一些酒水,在案上画了一个草图。“我派人潜到了水下,看到了一个形状怪异的船底。”

  孙松和张温看看那个像箭头一样的船底,互相看了一眼,都吃惊不小。

  “你是说,他们这些船的船底不是平的,而是尖的?”

  “嗯。”周鲂点点头,伸手将案上的草图抹去。“这个消息我已经传回去了。来见君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打探不到,希望君侯想办法带我的人到船舱下面去看看。如果能到生产的地方去看,那就再好不过了。”

  “什么机密?”

  “快速行驶的技术。”周鲂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又似乎有些不满。“君侯,你没有注意到这些船没有桨吗?”

  孙松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有比桨更好的驱动技术?而这个技术,你的细作又找不到在哪儿?”

  “知道在哪儿,可是看不到。”周鲂轻叹一声:“船前进的时候,两侧翻滚出水花的地方,自然就是他们的驱动部件。可是那时水花四溅,我的人潜不进去。而当船停止的时候,又有木门关闭,所以我们明知就在那里,只隔着一道木板,却不知道木板后面究竟是什么。如果君侯能亲眼看看那个东西,我想战船的技术机密就解决了一半。”

  “还有一半是什么?”张温问道。

  “是攻守战具。”周鲂挠挠头,难得的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这些机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点头绪。我只是听到一点风声,他们的战船不仅行驶迅速,能抗更大的风浪,还有强大的攻守战具。可惜这些攻守战具究竟是什么样,我现在还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TOP

0
  第787章 两个姓周的

  
  这次孙松、张温出使交州,当然有自己的任务,但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却是掩护周鲂和他的细作小组,争取在不引起魏霸注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搞清楚合浦船厂的秘密。.有了这些秘密,吴国才能有和李严谈判的权利。

  他们很清楚,不管魏霸多么贪婪,他肯定不愚蠢,这么重要的军事技术,吴国是不可能通过钱财来买到的。要想得到这些技术,他们只有自己想办法。

  孙权接受了陆逊的建议,集结了包括葛衡在内的一些技术人才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就是军事技术,包括霹雳车的改进,新式战船的研发,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利器,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在自己的技术人员埋头研究之外,到交州来偷取技术自然成了一个捷径。

  正因为如此,孙权才会把周鲂这个尖刀派到交州来。

  可是合浦船厂开门做生意,却不是敞开所有的大门任意参观,那些承载了机密技术的坊间是根本进不去的,这些地方不仅监守严密,而且有重兵守护,一旦有人试图潜入,格杀勿论。以周鲂的精干,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直接刺激魏霸,不得不小心从事。

  硬闯风险太大,周鲂只好来找孙松,希望他从官面上找到突破口,至少创造一点机会。

  孙松也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他们商量了好一会,周鲂提醒说,可以试试从陈祗身上打开缺口。交州人都知道,陈祗是个小人,小人总比君子更容易策反,或者说,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小人终究会投降的。

  孙松和张温都表示同意,一个内歼的作用比无数个精干细作都大,特别是陈祗这个身份,能从他那儿得到的消息可是任何细作都打听不到的。

  这个任务交给了张温。因为张温是名士,而陈祇也自诩自认出身名门世家,只是夏侯玄那些名士看不上他,一直把他排斥在外。现在张温主动结交,想必陈祇不会拒绝。不过这件事急不来,陈祇虽然秉姓不佳,却不笨。如果艹之过急,很可能引起陈陈祇的警觉,弄巧成拙。

  三人商量了一阵,拟了一个行动方案,周鲂才悄悄的离去。

  ……

  合浦。

  隐蕃温和的笑着,拱手和陈表作别,转身上了车。车夫轻扬马鞭,辚辚远去。

  陈表看着隐蕃离开,轻叹了一声,摇了摇头。他非常惋惜,隐蕃才学过人,又有见识,只是因为一次失败的细作经历,从此只能游历四方,著书立说,却在仕途上没有大的前途。他这次来是告别,游历了番禺之外,他打算去更远的地方游历,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见面了。

  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朋友,陈表觉得很遗憾。他也曾经想过举荐隐蕃在吴国入仕,可惜囿于隐蕃曾经的经历,他的举荐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而隐蕃本人也拒绝了这番美意。

  隐蕃只愿意做一个布衣之交,而且尽可能的避免谈论有关吴[他妈的]事、经济方面的内容,恪守在野之人的本分,以免给陈表带来麻烦。陈表对此非常感激,对隐蕃提出的一些要求,他也尽可能的满足。

  比如前不久,隐蕃的两个仆人北上吴郡交易的路传,就是陈表开具的。有了这个路传,他们可能一路畅通到吴郡,而不会受到沿途官吏的刁难。

  这也是陈表的一片心意,可是他不知道那两个人并非是隐蕃的仆人这么简单,他们一个叫彭珩,一个叫陈茗。

  隐蕃回到住处,进了书房,就看到了彭珩。他没看到陈茗,这个剑术一流的蜀山弟子总是隐在暗中,保护或者说是监视着彭珩的一举一动。

  “有什么收获?”隐蕃开门见山的说道。

  “收获不小。”彭珩也不绕圈子,简洁明了,这也是多年细作生涯养成的习惯,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说清楚。“孙权向吴郡、会稽的世家借了很多钱,不得不放松了对他们的压制,这些世家现在都集中在顾雍、陆逊周围,准备向孙权施加压力,争取更多的权利。”

  吴郡是孙氏起家的地方,现在更是吴国的经济中心,虽然离政治中心武昌很远,可是吴国很多重臣的根基都在吴郡,家属大都留在吴郡做人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吴郡就是吴国的第二个都城。彭珩和陈茗以经商的名义走了一趟吴郡,收获当然不小。

  “不过,这次收获最大的却和两个人有关。”彭珩顿了顿,露出一丝浅笑。

  “哪两个人?”

  “两个姓周的人。”彭珩道:“一个是周胤,一个是周鲂。”

  隐蕃怔了怔:“他们怎么了?”

  “周胤被贬在庐陵,周鲂失踪了。”彭珩搓了搓手指:“我怀疑,他可能在执行什么机密任务,因为庐陵太守府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隐蕃长吸了一口气,屏息了片刻,又慢慢的吐了出来。周鲂虽然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但是这个人却是以机密之事见长的能吏,他的突然失踪往往意味着一件极其机密的任务,以至于他不得不隐藏行踪。

  “这件事关系重大,必须尽快汇报将军。”隐蕃抬起头,目光炯炯有神。“我已经收到了将军的命令,即将回去主持外院事务,这里的事,以后就托付给二位了。”

  彭珩听了,连忙坐直了身子,笑道:“恭贺先生,以后还要请先生多多照拂。”

  隐蕃笑着摆了摆手,神情之间闪过一丝从心底泛上来的愉悦。像魏霸这样的重将,身边不可能没有负责机密事务的机构,原本这些事是由夏侯徽负责的,彭小玉入府之后,这些事大部分由彭小玉负责。随着魏霸实力的增强,事务曰渐增多,仅是彭小玉一人已经忙不过来,于是魏霸将这个机构分成两部分:内院和外院,内院依然由彭小玉负责,主要负责与朝堂有关的内部机密,新设的外院则负责与魏吴之间的事务,由隐蕃负责。

  彭珩虽然只是一个行动组的头领,但是他有彭小玉这个妹妹,对隐蕃即将担任的任务有很清晰的概念,所以才这么郑重其事的祝贺隐蕃。以后,隐蕃就是他的直接上司了。

  ……

  半个月后,隐蕃来到了朱崖,见到了魏霸。

  “气色不错。”魏霸笑道:“心情怎么样?”

  隐蕃躬身一拜:“心情也甚好。能为将军效劳,蕃之幸也。”

  “哈哈哈……”魏霸爽朗的笑了,摆摆手:“好了,赶紧说事吧,说完事,先回去和你老母、小妹聚一聚,休息两天,然后再精神抖擞的上任。元丰,我可以提醒你,外院的事务纷繁,没有一个好身体,你是支撑不下来的。如果不能全力以赴,你也是支撑不住的。所以,在此之前先把家人安顿好,有什么要求,直接对我说,不要有什么顾虑。”

  “喏。”隐蕃感激的拜了一拜,却没有提什么要求,而是立刻开始汇报工作。他最后特别提到了周鲂,提醒魏霸注意这个人,吴蜀现在关系微妙,周鲂的突然失踪很可能和蜀汉有关。

  魏霸略有所思,他沉吟片刻,笑了。“不是和我大汉有关,而是和我有关。如果我猜得不错,周鲂现在可能就在朱崖。”

  隐蕃顿时紧张起来:“将军,那如何处置他?”

  “这件事,就交给你吧。”魏霸看看隐蕃,语气虽轻,神情却很严肃。“这也算是你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元丰,拿出你的本事来,让周鲂见识见识你的手段。”

  “喏。”隐蕃不紧不慢的应了一声,眼神中连一丝兴奋都看不到,仿佛魏霸对他说的只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事,而不是一件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事。

  魏霸非常满意。看来让隐蕃出去游历一年的成果还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机密事务的负责人,聪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深不可测的城府心机更重要,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是不可能做一个成功的情报头子的。现在的隐蕃磨去了火气,隐伏了光芒,真正成了一把利刃。

  安排完了隐蕃的工作,魏霸回到房中,对正在翻看新到资料的彭小玉说道:“小玉,给邓艾写信,安排他一个紧急任务。”

  彭小玉应了一声,一边铺纸提笔,一边问道:“什么任务?”

  “让他立刻派人去庐陵,查明周胤所在位置,如果能把他带出来,那就带出来。如果不能,那就直接杀了。”

  彭小玉一边书写命令,一边偷眼瞧了魏霸一眼,轻声笑道:“夫君,你对这个周胤有些忌惮啊。”

  魏霸点点头:“不错。这人胆子很大,和我一样,敢冒险,不循常规。那次在辰水,若不是周峻太软弱,我的首级已经成了他们的战功了,哪里还会有今天。汉吴交战在即,我不希望这个人再一次成为我的敌人。”

  彭小玉笔不加点,一挥而就,写完之后,她又笑了起来。“孙登这个太子当得还真是没趣。太子妃的兄长被贬,又不是什么谋逆的大罪,他居然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人要么是生姓凉薄,要么是软弱无能,和他的父亲孙权一点也不像,难怪孙权不喜欢他。”……

TOP

0
  第788章 此一时,彼一时

 
  井陉,张合率领一万精骑越过了井陉,将雄伟的太行山留在了身后。

  在洛阳之围解了三个月后,东吴一直没有进兵的动向,曹睿终于能把张合这员宿将调到并州战场。此外,他不仅给张合补齐了之前战损的人马,还给张合拨付了一支原属张辽的并州骑兵,由张辽的儿子张虎率领。这支人马中有一些河内、上党籍的老卒,是当年张辽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在河内等地招募的。经过近五十年的战争,这些人都由英气勃勃的年轻人变成了须发花白的老人,人数也从当初的数千人变成了几十人。

  派这些人来,不是为了厮杀,而是利用他们对家乡的熟悉做向导,引导这支大军穿过山峦,出现在蜀汉军的背后。

  姜维、魏延攻打壶关已经有三个多月,魏军一直无法从南部和东部突破防线,如果不是郝昭守城经验丰富,壶关早就丢了。一腾出手来,曹睿就派出了张合这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来解壶关之围。

  张合绕了很远的路,避开了姜维的防守,从井陉进入太原郡,再由太原郡南下,直扑蜀汉军的背后。张合知道,魏延率领一万西凉精骑正和夏侯霸对峙,守护着姜维的左翼。要解壶关之围,就必须先击败魏延和这支精骑。

  为了能尽可能的杀伤魏延,张合派人通知了夏侯霸,要他一起出击。

  夏侯霸接到消息之后,欣喜若狂。这段时间以来,他虽然多次出击,可是魏延不论是作战经验还是兵力都比他强,让他无法靠近壶关一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郝昭被困在壶关不得脱身。现在张合到了,魏军不论是兵力还是将领的指挥能力都占了上风,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夏侯霸做好了准备,接到张虎、田复率领的前锋进入潞县的消息之后,立刻率领五千多骑出击,气势汹汹的杀向壶关。

  魏延接到报告,随即出兵阻截。法邈得到消息后,赶来见魏延,提醒魏延,夏侯霸突然出兵,又是一片义无反顾的气势,恐怕有援兵到来。

  魏延不以为然。

  法邈很无奈。他跟着魏延这几个月,对魏延的脾气早就掌握了。自己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书生,连军谋都算不上,魏延是不会把他的话放在眼里的。

  魏延虽然骄傲,却并不疏忽,他加大了斥候探查的范围,做好了应变的准备,又派人通知了姜维,这才领兵迎战夏侯霸。双方在壶关北二十里的地方遭遇,随即开始了攻击。

  双方交手多次,早就知根知底,是以没有多作试探,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夏侯霸率领着数百虎豹骑冲杀在前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浪潮,冲击着魏延的中军。

  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夏侯霸的攻势不见任何缓和,反而越来越猛。魏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一面反击,一面不动声色的将主力脱离了战场。他的警觉很快被证明是明智的,斥候来报,西北方向发现大量的魏军骑兵,正在急速赶来。

  魏延此时才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上当了。夏侯霸这么玩命的攻击不是为了解壶关之围,而是为了拖住他。如果他不是主动将主力撤出战场,而是与夏侯霸搅在一起,当魏军的援军出现时,他就全无还手之力。

  魏延不敢怠慢,立刻撤出战场,同时向姜维报警:魏军有新的援军到。

  张虎、田复赶到时,魏延已经脱离了战斗,夏侯霸虽然一心想缠住魏延,终究还是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包围魏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延扬长而去。不过,他们并不气馁,合兵一处之后,再次向魏延追了过去。

  魏延此时却没有恋战之心,他担心这些援军并不是全部,还有更多的援军即将到来。在没有搞清楚敌人的真正实力之前,他不愿意草率的发动攻击。他带领大军向姜维靠拢,准备依靠步卒大阵进行反击。

  得知魏延撤退,姜维勃然大怒。

  围攻上党近四个月,眼看着上党郡的周边各县都已经落入手中,壶关却久久无法攻克,姜维早就有点心急了。一天不能攻克壶关,一天就不能真正的占有上党,并州的战事就不能算有真正的突破。对长安承受了巨大压力,给他筹集粮草的诸葛亮来说,每拖延一天都是一个煎熬。

  姜维本人同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诸葛亮力排重议,没有用魏延,也没有用吴懿,而是让他来做这支大军的主将,让他的肩上承受了太多的负担。如果不能完成战略任务,他将成为罪魁祸首,他的能力也将受到普通的质疑。

  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想出了很多攻城的办法,三十多万枚烈火弹也全扔了出去,可是壶关依然稳稳的掌握在郝昭的手中。这似乎又重现了当初冀城的一幕,强攻攻不破城,只能等着城中粮尽。

  原本姜维以为三个月的期限之后,城中的守军意志会削弱,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城上的魏军看不出有任何动摇的可能。偏偏在这个时候,魏延又放弃了北部防线,让他按捺不住怒气,与魏延发生了冲突。

  面对姜维的暴怒,魏延不屑一顾,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两人彻底撕破了脸,大吵一场。魏延领着自己的骑兵脱离了大营,另找地点立营。

  姜维很生气,他恨不得将魏延的兵权收过来,亲自指挥。可惜,哪怕有丞相的信任,他也无法与魏延的威信抗衡,只能看着魏延的背影生闷气。没等他气消,夏侯霸和张虎等人逼到了跟前。

  姜维身边只有两万人,而且久攻无果,早已倦怠,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精骑,他们只能撤开了包围圈。紧接着,姜维又收到了张合率领主力赶来的消息。

  姜维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胜利的机会,不可能再占领上党,更不可能完成占据并州的战略意图了。

  万般无奈之下,姜维宣布撤退。

  然而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张合率领骑兵追击,夏侯霸、张虎、田复等人轮流出战,几乎把姜维当成了一块肥肉,每个人都想从姜维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他们来去如风,一次次的冲击着姜维的阵地。

  姜维使出了浑身解数,且战且退,待到吴懿赶来接应时,他已经只剩下一万人。不过,看到吴懿的第一眼,姜维不是长出一口气,也不是检讨自己的成败,而是咬牙切齿的对吴懿说:

  “我要上书弹劾魏延。”

  吴懿苦笑不已,暗自叹息。

  ……

  魏延的劾书比姜维先到了诸葛亮的案头。

  接到魏延的劾书,诸葛亮好半天没有反应,像一个泥胎木偶般的坐在屋里,一动不动。魏延对姜维的指责,他并不放在心上,他担心的是既然有大量的魏军骑兵进入太原,而领军的又是张合,那姜维攻取壶关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是魏延和姜维不和严重的削弱了蜀汉军的战斗力,特别是当魏延掌握着几乎所有的骑兵时。

  这个矛盾的根本来源是因为姜维的资历不够。他安排姜维做主将,引起了魏延这样的将军反感,姜维连续三个月都未能攻克壶关,恐怕也和部下的将领们不肯出力不无关系。不仅是关兴这种元勋之后的将领不服姜维,就连张睎这样没有背景的将领恐怕也不会对姜维言听计从,他们虽然不至于明面上反对,但是暗地里使点小手段,那还是很容易的。

  他想让姜维一战成名,结果却把姜维推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如果由他亲自率领这支大军攻击壶关,也许不会出现这个局面。

  归根到底,这还是他的错。魏延与其说是弹劾姜维无能,不如说是在指责他用人不当,任人唯亲。而想这么说的人恐怕也不止魏延一个,只是那些人要么没有魏延这样的底气,要么不像魏延这样嚣张。

  洛阳之战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输得一败涂地,没有任何战绩可言。除了付出近三万人的伤亡,大量的粮草辎重之外,唯一的结果就是欠了魏霸一大笔钱,还给了李严一个指责的借口。

  诸葛亮几乎已经能想象得到李严得意的冷笑。

  两天后,姜维撤出上党,退守轵关的消息传到长安,丞相府人心惶惶。长史杨仪、参军胡济等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承担这次战败的责任。如今丞相府在与大将军府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如果诸葛亮再把这件事承担起来,丞相府将更无力对抗大将军府,势必造成李严实力的进一步膨胀。如今之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由姜维来承担这个责任,如果不够,那就把吴懿、魏延都加上。总之一句话,必须把诸葛亮本人从其中撇清,以保证丞相府的核心不倒。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当年陇右之战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杀马谡,结果马谡被魏霸救了。今天姜维被推到了替罪羊的位置,却没有能够为姜维出头。

  “不能让姜维承担主要责任。”诸葛亮哑着嗓子说:“再说了,面对张合这样的宿将,面对一万五千多精骑的追击,姜维没有骑兵,能全身而退便是难得。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坏了国家的栋梁。”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0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