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兵临天下【作者:高月】(全书完)

0
  第526章 激战成都(三)


      就在满城民众奔至锦河边惊恐地望着‘水火交融’奇景之时,益州治中费观也坐在一辆马车里,远远地注视着烈火焚河的壮观。

      他并没有象普通民众那样惊恐,他知道荆州军手中有火油,能在水面上燃烧,但今天亲眼目睹,还是让他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原本月朗星稀的晴朗夜晚已经看不见了,滚滚黑烟遮蔽了一切,空气中充满令人窒息的刺鼻气息,他低低叹息一声,对车夫令道:“回府!”

      马车启动,向南城的费府驶去,在成都有三座壮观的府邸,一座是位于城中间的州牧府,占地五百亩,俨如一座皇家宫。

      另一座是城北的张府,原来别驾张松的府邸,占地一百二十亩,张松被杀后,府邸并没有被没收,依然住着张氏族人,张任的府邸就紧靠在一起。

      再有就是城南的费府,占地百亩,是费氏家族的府邸,住着费氏家族百余口人,象费观、费诗、费祎等等,都是巴蜀有名的人物,所以成都城内又有‘费南张北中刘侯’之说。

      费观的马车缓缓停在台阶前,侄子费祎连忙迎了上来,费祎今年二十岁出头,和董和之子董允并称为巴蜀双英杰,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气质温文尔雅,他是费家后备的佼佼者,被费家寄予厚望。

      “二叔!”费祎上前施礼道。

      “有什么事吗?”费观温和问道,他知道侄子惜时如金,不会无事站在府门口。

      费祎上前一步,在叔父耳边低语几句,费观一怔,他怎么来了?费观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费祎却犹豫一下道:“我想为二叔研墨。”

      费观一下子明白了侄子的意思,他也想参与会面,这样也好,整天读书,变成书呆子,董允年纪不过比他大两岁,做了刘璟的记室参军,最近又升为襄阳郡丞。

      象刘敏、庞山民、周不疑、蒋琬等人,都是极为年轻的才俊,甚至连荆州牧刘璟自己也不过二十余岁,便已名震天下,成为能与曹操抗衡的一方诸侯。

      在益州乱世之时,侄子是该有所行动了,费观点点头,那就一起去吧!

      费府的贵客堂内,法正负手在堂上来回踱步,自从刘璋死后,他便被刘循冷落了,打发去文昌阁掌管图书,这倒不是因为他东州士的身份,刘循因为岳父庞羲是东州士领袖,所以对东州士比较宽容。

      而是因为法正从前和张松密切,可以说他就是张松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刘璋不太在意这种关系,但刘循却极为忌讳。

      现在荆州军已全面进攻巴蜀,兵临城下,法正心中有些急切,他想为刘璟做一些事,有利他将来的地位,想来想去,他决定从巴蜀世家入手。

      成都有两大世家,费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对政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左右,张家目前是张任做主,法正没有把握,他便转到费家身上,原因很简单,因为费家也是荆州安陆郡人,和东州士有着极深的渊源。

      这时,堂外传来的费观笑呵呵的声音,“让孝直久等了!”

      法正回头,只见费观快步走上堂来,后面跟着侄子费祎,刚才就是费祎接待了他,他聊了一会儿,他感觉费祎颇有眼光,虽然是一介书生,却令人刮目相看。

      法正连忙躬身施礼,“打扰治中了!”

      在益州官场上,吴懿虽是武将之首,却代行军师之职,别驾张松死后,吴懿就是益州第一号人物,是文武官员之首。

      原本新任别驾黄权是文官第二位,由于黄权支持刘纬,已兵败失踪,现在治中费观便成为文官次位,比蜀郡太守董和还要高一位,所以法正对他极为恭敬也是在情理之中。

      费观微微一笑,摆手道:“孝直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费观又给费祎使个眼色,让他也坐下,费祎便陪坐在末位,费观先不谈公事,而是法正笑道:“久闻孝直有识人之才,不知是如何识人?”

      法正轻捋短须笑道:“识人和医人一样,先看气表,也就是气正仪清,气质要正,为人正直,处世大义凛然,仪表要清,见而望俗,这却不是指天生皮囊,而是指读书修养的气度。

      气表好,再看谈吐,是否胸有锦绣,是否见识长远,是否思路清晰,是否眼光透彻,一表一内,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前途。”

      “说得好!”

      费观赞道,他又一指费祎,“请孝直看看我这侄子如何?”

      法正微微一笑,“刚才我已令侄交谈几句,从他说‘新汉将兴’这四个字,我便知道令侄非同小可,他将来的成就皆在你我之上,我不妨大胆预测,令侄必是宰相之才。”

      费祎连忙起身谢道:“晚辈不敢当此盛赞!”

      费观也是思路极为敏感之人,从法正口中听到‘新汉将兴’四个字,他心中便一跳,暗忖道:‘此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不露声色问道:“孝直三次出使荆州,觉得刘璟此人如何?”

      事实上,法正只有一次奉命出使荆州,其余两次皆不是去荆州,一次出使曹操,一次出使刘备,但法正都绕道去了刘璟那里,这件事几乎成了益州官场上公开的秘密,只是没有法正私通刘璟的证据而已。

      事已至今,费观也不再讳言,坦直地说了出来,法正脸上一热,连忙道:“法正眼中的刘璟,未必是费公眼中的刘璟,只能是一家之言,不敢误导了费公。”

      “但说无妨!”

      法正整理一下思路,他见费祎满眼热切,便向他点了点头,微微一叹说:“汉室衰微,奸贼当道,帝位不振,董卓、李催、曹操等奸雄横行朝野,可惜荆州刘表胸无大志,刘璋又是庸碌之辈,刘备孤弱无力,皆不足以担起汉室中兴大旗,环顾天下,刘姓者皆无人杰,我以为汉室必亡。

      但自从建安九年刘璟在江夏崛起,十三年赤壁之战震惊天下,我等汉家忠臣又见中兴曙光,汉室复兴有望,令人万分唏嘘,我敢断言,中兴汉室者,必楚侯刘璟也!”

      法正很会说话,他先把刘璟定在汉室大义之上,不说刘璟将夺取益州之事,也不说益州将来会如何?而是把目光放到天下,这就极有鼓动力,无形中便在暗示费观,若投降了刘璟,费家的收益将不再是益州,而是天下,这就是他先前说费祎是宰相之才的伏笔。

      法正虽然是一种说话技巧,但他说的都是事实,并没有夸张,天下很多忠于汉室的名士都将希望寄托在刘璟身上,费观也知道,只是他有些担忧家族利益,便低头不语。

      “费公难道以为我是夸大之言?”法正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费观。

      费观摇摇头,叹息一声道:“实不瞒孝直,我是担忧刘璟的世家之策,荆州四大世家,蔡、蒯、黄、庞,才短短几年时间,便已式微衰弱,他若入主益州,我们费家命运又如何?我怎能不忧虑。”

      法正笑了起来,“去年我出使荆州,和刘璟私下谈起此事,刘璟所言让我颇有感悟。”

      “他怎么说?”费观坐直了身体,关切地问道。

      事关家族前途,他怎么可能不关心此事,他心中十分紧张,希望能从法正这里得到答案。

      法正笑了笑说:“刘璟告诉我,荆州削藩之始,并不是从他开始,其伯父刘表时代便开始,荆州军的钱粮供给皆仰仗世家,官府岁入税赋不及世家收入的三成,自耕农几乎消亡殆尽,刘表千方百计削藩,贬张允,打击蔡氏,又不敢动世家根基,在最后几年乱了方寸。

      事实上,荆州世家衰亡,却是因为外敌入侵导致,江东入侵江夏,屠尽黄祖家族,曹军南下荆州,蔡、蒯、庞三家土地消亡殆尽,这才是荆州世家衰弱的根源。”

      费观点点头,问侄子费祎道:“你和董允有书信往来,说到此事了吗?”

      费祎连忙躬身道:“法先生所言俱实,不过法先生意犹未尽,似乎只说了一半。”

      法正笑了起来,“贤侄果然聪慧敏捷,知我心也!”

      费观欠身道:“请孝直继续说下去。”

      法正捋须一笑又继续道:“刘璟对世家态度很明确,既不准世家坐大,同时也要依靠世家支持,关键在一个度,他三次拜访蔡家,蔡家交出了一半土地,于是蔡琰出任襄阳太守。

      蒯家也是一样,财产房宅丝毫不动,土地交出一半,蒯琪出任安陆太守,至于庞家,本身土地就不多,也就没有任何损失。

      由此可见,刘璟对世家的态度就一条,保护财产,限制土地,费家又不是董卓、曹操、何进、九常侍这种动摇国本者,又何忧之有?”

      费观默默点了点头,他终于被法正的话打动了

      法正走了,费观回到自己书房,侄子费祎也走了进来,费观看他一眼道:“我看得出你很热切,你是想鼓动我投降刘璟么?”

      费祎吓得连忙跪下道:“侄儿不敢,只是侄儿觉得法正说得很对。”

      “他哪里说得对了,你起来回话吧!”

      “是!”

      费祎站起身道:“侄儿在想,刘璟既然志在天下,他当然希望得到士族的支持,而士族大多是世家,他至少在得天下之前,绝不会自损根基,而且巴蜀自耕农要比荆州多得多,不存在四大世家掌控荆州的情况,所以刘璟不会侵犯费家的利益”

      费观点了点头,刘璟夺了刘璋的基业,也就得了刘璋的土地田产,相比之下,费家、张家真的微不足道了。

      费观负手走了几步,刘璟放火烧河是一个警告,他是想和平收取成都,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希望呢?

      费观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一个抉择了。(未完待续)

TOP

0
  第527章 激战成都(四)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这三天里刘璟并没有发动对成都的进攻,而是派赵云、黄忠、严颜、刘虎等大将轮番去城下搦战,刘循不敢应战,这便是一种示弱的表现,益州军的士气也随之渐渐低落下来。

      这天中午,刘璟带着数十名大将来到了锦河流入岷江的河口处,这里停泊着十几艘千石楼船,都装有叶轮,可以靠人工蹬踏前行,数百名工匠正在紧张忙碌地改装战船,将这些普通战船改装成攻城船。

      所谓攻城船,就是专门针对有水门的城池,将船只加高,并安装上城排梯和箭楼、投石机、石炮等物,不用云梯,从船上便直接可以登城。

      在当年第一次柴桑战役时,凌操就是利用攻城船成功地冲上了柴桑城头,那一战给刘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马懿带着刘璟和众将走上一艘改装好的攻城船,一名年轻的工匠首领迎了上来,躬身施礼,“参见州牧!”

      刘璟认识此人,是马钧的三徒弟,名叫梁治,马钧一共收了十名徒弟,个个都成为大匠,五人留在匠学继续教授新人,另外五人则成了各行业的佼佼者,梁治善于造船,成为荆州水师的首席匠官,官任辎重军侯一职。

      刘璟点点头笑道:“我们特来参观梁大匠的手艺。”

      “卑职不敢当,请州牧参观!”

      梁治带着刘璟来到船头,船头前端装有生铁撞头,可以撞上城墙而不会损毁船只,紧靠船头修建了一座高约七尺、长宽各一丈的候城平台,士兵站在这座平台上准备登城。

      正前方竖起一座排梯,梯子很宽阔,外形就像城池吊桥,可以并行六人,竖起时可以做挡箭牌,前方有铁钩,放下去便可紧紧钩住城墙,是一件攻城利器。

      梁治挥了挥手,两名士兵摇动铰盘,排梯便缓缓放下,又缓缓升起,非常便利,刘璟点点头,又走到一架投石机前,这架投石机和一般投石机大不相同,低矮粗壮,抛杆较短,只要两人便可操作,船上并列安装了四座。

      梁治在一旁介绍道:“这部投石机射程只有二十步,但可以将百斤重物抛出,是专门用于攻城船。”

      “那箭楼呢?”刘璟又问道。

      梁治回头一指身后的两层船楼笑道:“这就是了,用楼船改装为攻城船,船楼便直接改为箭楼,掩护士兵登城,上下各五十人,可以埋伏一百名弓弩手。”

      看到这些极为实用犀利的攻城武器,刘璟的心也热了起来,回头对众将笑道:“大家觉得什么时候攻城!”

      众人互相对望一眼,每个人的眼中都露出热切之色,黄忠拱手笑道:“如果可以,今晚不妨试一试,今天是阴天,正适合攻城。”

      刘璟也笑了起来,“正合我意,那就今晚吧!”

      大帐内,刘璟正站在城池模型前思考进攻之策,有士兵禀报道:“启禀州牧,司马军师求见!”

      “进来!”

      司马懿快步走了进来,拱手施一礼,“见过州牧。”

      刘璟见司马懿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笑问道:“军师有什么事吗?”

      司马懿试探着问道:“州牧真的决定要攻城?”

      刘璟一怔,略略皱眉道:“军师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叹口气,“我的意思是,尽量让成都自己投降,这样才有利于益州的长治久安,毕竟投降是益州内部商议妥协的结果,而攻破城池对益州人的伤害就大了,就算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恐怕会口服心不服。”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考虑过,但他不想再拖下去了,他也很无奈道:“说实话,我非常担心曹操,他必然不会眼睁睁看我攻打巴蜀,他一定会出手阻拦,我担心荆州会出事,也担心曹操出兵关中和汉中,如果此战旷日持久,被曹操抢先攻下汉中,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司马懿想了想道:“我倒有一个方案,或许会有效果。”

      “军师请说!”

      “这个方案就叫攻而不取,打而不灭。”司马懿缓缓道。

      刘璟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他思考片刻,点头答应了,“可以按照军师的方案做!”

      这时,外面传来士兵的阻拦声,“虎将军,让我们先禀报州牧。”

      “你们太磨蹭了,我自己禀报!”

      刘虎推开士兵,大步走到帐前,瓮声瓮气道:“启禀州牧,刘虎有紧急军情禀报。”

      刘璟和司马懿对望一眼,司马懿苦笑着摇摇头,他心知肚明,刘璟却觉奇怪,这家伙一不是斥候,而不是巡哨,他会有什么紧急军情?

      刘璟便笑道:“进来!”

      刘虎大步走进营帐,单膝跪下,将薄薄两页纸高高举过头顶,“请州牧过目!”

      刘璟接过两页纸,见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手印,不由一愣,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重甲步兵伍长以上军官的一致情愿,恳请州牧准许,今晚由我们攻城!”

      刘虎听说可能会由鹰击军攻城,他顿时急了,他知道自己说不服刘璟,便让手下军官集体情愿。

      刘璟奇怪地瞥了他一眼,“你老实告诉我,这是谁教你的办法?”

      刘虎有些胆怯地看了看司马懿,司马懿苦笑道:“州牧,这是我教他的办法,我实在被这家伙缠得没办法了。”

      ........

      入夜,阴霭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没有月色星辰,黑沉沉的夜色中,十几艘千石大船沿着锦河渐渐向成都北城靠拢,这十几艘大船都装有人踏叶轮,靠人力蹬踏逆水而行,速度并不快。

      每艘大船桅杆上挂着一盏防风灯笼,橘红色的灯光里充满了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气息。

      岸边,一万荆州军杀气腾腾地跟随着战船向城池进发,没有喧哗,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和偶然传来的兵器碰撞声,距离城池还有三里,黄忠打量一下前方的城池,回头低声令道:“加快速度!”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队伍加快了行军速度。

      城头上十分安静,一队队士兵正警惕地在城头巡逻,整个城池的防御由吴懿全权负责,他也知危险在逐渐到来,因此他不敢有半点大意,每天夜里都要安排五千军队在城头上巡防,防止荆州军夜间偷袭。

      尤其是今晚,夜色昏黑,正是偷袭的最好时机,吴懿亲自上城当值,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将军,弟兄们发现城外有一些奇怪的红点在移动。”

      吴懿一怔,他也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探身向城垛外望去,城外一片漆黑,数十步外便已看不见任何物体,但多年的战争经验使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锐,他尽量让自己眼睛适应黑暗,渐渐地他能看得更远了。

      吴懿也终于看见远处确实有细小的红点在移动,大约有十几个红点,形成长长的一排,正向城池这边缓缓而来,他略一思索,猛然醒悟过来,那边正是锦河,在河上方移动的红点除了战船还会有什么?

      这必然是荆州军战船来攻城了,吴懿当机立断,高声令道:“敲响警报!”

      ‘当!当!当!’城头的警钟敲响了,正在巡逻士兵纷纷奔至北城头,无数火把将城头照如白昼,火光远远散发出去,使得远处的战船轮廓渐渐显现出来,城头上的士兵大喊大叫起来。

      吴懿喝令道:“不准慌乱,弓箭准备!”

      一千弓手张弓搭箭,刷地举起弓箭,斜角向上,对准了远远驶来的战船,钟声依然在城头回响,城内军营中熟睡中的士兵也纷纷爬起身,列队向城头奔来,连刘循也闻讯匆匆赶来。

      这时,荆州军船队在百步外渐渐停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随着一阵激烈的战鼓声,战船又开动了,数艘战船向水门驶来,其中为首战船速度疾快,后面几艘则缓缓跟随,防止冲撞。

      大船越来越近,相距不到百步,船头包裹着生铁撞头,在火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船上高高竖起一块吊桥般的木板,看不到任何士兵,吴懿大喊一声:“射!”

      一千弓兵同时射出了长箭,一千支兵箭腾空而起,画出无数条弧线,射向锦河上的战船,只听见噼噼啪啪的声响,却没有听到惨叫声。

      与此同时,躲在两层箭楼中的百名弩手也发射了,密集的弩矢射向城头弓兵群,弩矢呼啸而至,数十名弓兵惨叫着倒下,城头略略一阵混乱,弓兵们纷纷蹲下。

      吴懿大怒,一艘船上能有多少弩兵,竟吓成这样,他冲上去喝骂道:“统统起来,不准蹲下!”

      弓兵们纷纷起身,吴懿又急调一队盾牌兵高举盾牌护住城头,这时,船上的第二轮弩矢射来,大部分弩矢都被盾牌挡住了,虽然还是有十几名弓兵中箭,但比刚才却好得多。

      箭矢在夜空中交织,战船却越来越近,渐渐地,船上很多细节都显露出来,吴懿心中惊得怦怦直跳,这竟是一艘攻城船,荆州军要利用水门的弱点攻城了。

      这时,刘循在数百名侍卫的保护下也奔了过来,他急声问道:“吴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吴懿叹了口气,“荆州军今晚要攻城了!”

      刘循一下子呆住了,虽然他也知道荆州军迟早会攻城,但他却没有想到会发生在晚上,一切都来得如此突然,他心中紧张,结结巴巴问道:“我们守守得住吗?”(未完待续)

TOP

0
  第528章 激战成都(五)


      吴懿心中苦笑一声,夜间攻城,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能否守住他也不知,但他却不表露出来,对刘循道:“我们有三万精兵,粮草物资充足,应该能守住,只是刀箭无眼,公子在外城太危险,请去内城督战!”

      成都和其他大城一样,也分内城和外城,但毕竟成都已百年没有遭遇战火,守军没有荆州军的抗敌经验。

      事实上,刘璟也是在第一次柴桑失守后,才意识到内外城相连的严重后果,从而重新修筑,而成都从未有过战事,自然也意识不到要将内外城之间进行隔断。

      眼看大战将至,刘循也不敢呆在外城,便躬身施一礼,“一切有劳吴将军了!”

      “公子去吧!我会尽力而为。”

      吴懿望着刘循背影匆匆远去,他不由轻轻叹了口气,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兵力粮草不足,而是民心不附,他们想招募民众,十天时间却只招募到数千人,成都民众根本不愿意为刘循卖命,说到底还是因为刘循名不正言不顺,人民不承认他是益州之主。

      自从刘璋死后,益州人心混乱,各郡县都在观望局势发展,就连城中的三万军队,也都不是为刘循卖命,而是因为他吴懿和张任等人的威信尚在,一但局势明朗,军队恐怕也就分崩离析了。

      正想着,忽然‘轰!’的一声巨响,吴懿只觉脚下剧烈晃动一下,险些摔倒,他一把扶住了城垛,回头望去,只见水门上方很多士兵都摔倒在地,一艘荆州军战船撞上了水门,城墙裂开了一道口子。

      吴懿立刻意识到,荆州军要借助战船登城了,他厉声大喊道:“给我射箭,堵住他们登城!”

      城头弓弩手纷纷向大船射箭,但毫无目标,船上看不见士兵,只有从箭楼的射孔内,无数的箭矢向城头射来,城头不断有士兵被射倒,惨叫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船头上原本竖立的登城梯开始缓缓放下了,轰然搭在城头之上,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下一步是将大量的火油投上城,形成一片火区,然后鹰击军登城。

      但今天又临时修改了计划,由鹰击军改成重甲步兵登城,就不用再投掷火油,那样会反而造成重甲步兵登城的巨大障碍。

      随着登城梯缓缓放下,在排梯后面的木台上露出十名重甲步兵的身影,他们是第一波冲击,为首身材最高大者正是刘虎。

      当登城梯刚刚搭上城头,刘虎大吼一声,挥动斩马刀冲上城头,长刀猛烈劈出,两名守兵的人头被劈飞出去,回刀飞旋反劈,另一名士兵被劈为两段,其余九名士兵跟着他一起杀上了城头。

      十名重甲步兵都是挑选出来精锐,身高都在八尺二以上,膀阔腰圆,力大无比,瞬间便在城头杀开了一片三丈方圆的空间。

      这时,十几艘大船已经陆续连在一起,两千重甲步兵咚咚地列队奔跑而来,手中斩马刀寒光闪闪,士兵们杀气腾腾,冲上登城平台,沿着登城梯向城头冲去。

      吴懿眼睛都急红了,嘶声大喊道:“放箭!放箭!”

      铺天盖地的箭矢向重甲步兵射去,但守军们却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箭矢射在敌军身上,却丝毫没有作用,纷纷弹开,他们就仿佛刀枪不入一般。

      这时已有上百名重甲步兵冲上城头,他们占领的城头越来越宽,他们列队搏杀,三人一排,列成两队,在城头上左右绞杀,所到之处锐不可挡,满地都是破碎的尸体,血肉横飞,头颅和肢体堆满了城头。

      事实上,重甲步兵主要用来对付骑兵,他们单独作战风险很大,比如最大的弱点就是行走不便,一旦摔倒就很难站起身,敌军可以在地上布满陷阱和障碍,其次他们的重甲也并不是刀枪不入,用十石大黄弩的强劲铁矢便可以将他们射穿。

      但重甲步兵屡屡得手的原因却是他们的出其不意,对方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支军队存在,而没有事先准备,至少益州军没有准备,如果是曹军或者江东军就不一样了,曹军和江东军都曾经在他们手上吃过大亏,都事先有了应对的准备。

      益州军却没有任何准备,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队友如砍瓜切菜般被屠杀,死得凄惨无比,削掉一半的脑袋,横七竖八的手臂和大腿,被斩成两段的躯体,一团团内脏从断开的身体里流出,空气的血腥之气闻之欲呕,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斗志全消,掉头便亡命奔逃。

      吴懿急得大喊大叫,不准士兵们逃跑,他一连杀了十几名逃兵,却无法阻止士兵们溃逃。

      这时,他忽然发现岸边有上万荆州士兵纷纷登船,借助已经打开的上城通道正源源不断杀上城头,城头上的荆州军已经超过了益州军的人数,吴懿心中有些绝望了。

      “将军,快撤退到内城,要不就来不及了!”

      吴懿的亲兵大声叫喊,他们不管吴懿是否愿意,将他硬抬起来,向内城奔去,益州军在外城全线溃败了,外城门已经被打开,吊桥缓缓放下,埋伏在城外的上万军队杀入外城......

      内城和外城之间相隔约两百步,没有了护城河,也没有了吊桥,军队直接冲到城门前,数百名士兵抱着巨大撞城槌猛烈地撞击内城门,‘咚——’沉闷而巨大的响声传遍的全城,城墙在晃动,士兵们纷纷站立不稳。

      内城头上的刘循吓得浑身发抖,望着黑压压的敌军杀进内城,感觉到脚下剧烈晃动,城门发出即将被撞开的破刺声,刘循的腿都吓软了,扶着侍卫向城内逃跑,侍卫们见势不妙,簇拥着他下了城,向州牧府仓惶逃去。

      张任和吴懿各率千人,在东西两侧的城头上拼死抵抗重甲步兵向内城进攻,中间没有隔断,只能靠血肉之躯来抵抗敌军。

      此时,内城守军也知道内城大门即将被攻破,成都陷落在即,所有人心中都绝望了,连刘循也逃走了,更没有人再愿意卖命,士兵们脱去盔甲,扔掉兵器,纷纷离开了城头,逃进城内。

      就在这时,外城头上忽然火光大亮,数千士兵举起了火把,将外城头照如白昼,‘咚——咚——’沉闷的鼓声敲响,就仿佛是一道命令,所有荆州军的进攻都忽然停止下来,重甲士兵不再劈杀冲刺,撞门士兵也停止了撞击,迅速后退下去。

      守军们不知所措,纷纷向外城头上望去,只见一支千余人的骑兵簇拥着一名金盔金甲的大将上了城头,大旗招展,在烈烈的火光照耀下,大旗上清晰地出现一个斗大的‘刘’字,内城头上的益州士兵们略略骚动起来,这是荆州牧刘璟到来了。

      刘璟在正门上方停下,他手中长戟高举,全城霎时间安静下来,只听他大喊道:“守城的弟兄们听着,我乃荆州牧刘璟,吾不愿杀戮,给尔等一次机会,放下武器投降,荆州军秋毫不犯,所有文武官员的财产一律保护,在明天正午前,若成都还没有投降,荆州军将屠城立威!”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内外城头上回荡,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守军们都纷纷低下了头,连张任也感到无比的疲惫,心中没有了斗志,低低叹息一声。

      刘璟随即下令,“退兵!”

      荆州军如退潮一般的撤退了,一刻钟后,三万荆州军撤退得干干净净,连阵亡士兵的士兵和伤兵也被抬走了,登城梯被铰链拉起,船队开始缓缓后撤。

      吴懿望着空空荡荡的外城,不由长长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大势已去!”

      .......

      这一夜,成都城注定将是不眠之夜,荆州军在攻破城池最后一刻撤退了,并不是败退,而是给他们一次投降的机会,民心也已不再支持刘璋家族,八千多招募的民夫一夜之间逃亡殆尽,连训练他们的士兵也跟着跑掉了。

      军心也随之溃散,从四更时开始,整营整营的士兵纷纷脱下盔甲、丢弃兵器逃入民间躲藏,到天亮时,三万军队只剩下一万余人。

      东方的天空渐渐翻起了鱼肚白,天已麻麻亮,已经可以看见远方的山脉和河流,吴懿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在外城上巡逻,剩下未逃的士兵们正在外城忙碌地清理尸体,拎水冲刷满地的鲜血。

      这时,一名军官奔至吴懿面前,指着外城门道:“吴将军,外城门已经被摧毁,外城吊桥的铁链也被斩断了,至少要三天才能修好。”

      吴懿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不要修了,随它吧!”

      军官呆了一下,迟疑着离开,吴懿又看了看身旁的士兵们,士兵们都停下手中的活,呆呆地望着他,吴懿勉强笑了笑问道:“各位还想再战吗?”

      所有的士兵都摇头了,一名年长的老兵道:“我们不想再战,但我们也不愿抛弃老将军逃亡。”

      “我知道!”

      吴懿鼻子有些发酸,点点头说:“我不会让你们再白白送死,不会让你们家人被屠杀。”

      他叹息一声,转身向内城走去。(未完待续)

TOP

0
  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


      天还没有亮时,成都西城门内来了一支由数百士兵组成的队伍,由大将雷铜率领,雷铜被刘璟放回后,并没有得到英雄凯旋似的奖赏,相反,刘循怀疑他已经投降刘璟,剥夺了他的一切军职,将他囚禁在军营内。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军营在昨晚发生大逃亡,连看守雷铜的士兵也逃走了,数百名雷铜的旧部将他救了出来,雷铜痛定思痛,决心投降荆州军。

      队伍来到城门前,雷铜高声道:“守城军官是何人?”

      西城门由三百士兵守卫,一名姓罗的军侯为守城将,他们是张任的部属,罗军侯从女墙上探头看了看,“雷将军有什么事吗?”

      雷铜重重哼一声道:“奉吴将军之命,出城巡逻,你给我速速开门!”

      “请问雷将军可有军令?”

      “我是接受口令,你只管给我开城,否则我宰了你!”

      “请雷将军稍候,城门上绞盘上已经被上了锁,我去找人开锁,马上就开城!”

      城上军侯知道雷铜被囚禁之事,他哪里肯相信雷铜的话,一边哄骗雷铜,一边派人火速去向张任禀报。

      “混蛋!”

      雷铜勃然大怒,挥动蛇矛枪催马向城头冲去,他手下士兵跟着他一起冲上城,罗军侯见雷铜来势凶猛,吓得撒腿便逃,只跑出几步,被被雷铜追上,一矛刺穿他的背心,将他杀死在城头。

      他手下士兵杀散了守城士兵,扳动绞盘,内城门吱吱嘎嘎开启了,雷铜长矛一指外城门令道:“去将外城门打开!”

      百余名手下向外城头杀去,雷铜催马下城,冲出内城门,进入瓮城,此时他的手下已经抢占了城门绞盘,正在缓缓开启城门,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听张任大喝一声,“雷铜,你可是要投敌?”

      雷铜调转马头,蛇矛一横,冷冷道:“我雷铜被俘,宁死不降,刘璟感我忠义,将我放回来,却不料被诬陷下狱,是我雷铜瞎了眼,竟然认刘循这个庸主,我现在已经想通,刘璟才是值得我效命的主公,张将军,请你让我走!”

      张任叹了口气,柔声道:“中间可能有误会,循公子也是因为经验不足,一时不察,才冤枉了将军,请将军放弃投敌之念,我愿为将军在循公子面前要回公道。”

      雷铜冷笑一声,“张将军,你自己都还被怀疑,剥夺了军权,要不是吴懿替你说话,你和我一样下场,那种蠢人,何必为他卖命?”

      “我并非是为他卖命,实因先主待我不薄,我不忍弃他儿子,雷将军,先主也待你不错,你为何在危难时不顾忠义投敌?”

      雷铜摇摇头,“我们把城池献给刘璟,保住满城黎民,这就是报先主之恩了,将军不愿也就罢了,但我的命运由我自己做主,我只想离去,请张将军让我走。”

      张任恼火起来,“如果我不放你走呢?”

      雷铜将蛇矛一横,“我杀出去!”

      “那你死吧!”

      张任催马疾奔,长枪直刺雷铜,雷铜挥矛相迎,两人激战在一处,二十余个回合后,雷铜渐渐不支,这时,城门已经被打开,吊桥也放下去了,雷铜虚晃一枪,拨马便向城外逃去,他的手下也跟着他向城外奔逃。

      张任摘下长弓,从身后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瞄准了雷铜的后颈,但这一箭他始终没有能射出,他放下了弓,眼睁睁望着雷铜逃远,叹口气对左右道:“把城门关闭了!”

      张任意兴萧瑟地拨马回走,这时,吴懿也率军疾奔而至,奔至张任面前,他勒住战马问道:“听说雷铜开城投敌了?”

      张任点点头,“他走了,我拦不住他。”

      说完,他摇摇头,催马向自己府邸而去,吴懿愕然,半晌说不出一句话,雷铜出城投降,这对军心是何等打击,难道张任不知吗?……

      在州衙主堂内便聚集了上百名益州大大小小官员,包括董和、费观、刘巴、王累等等高官,也有很多书佐、六曹等中低级官员,他们都忧虑于成都的命运,纷纷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此时已经不容官员们再两面三刀,或者走中庸之路,大堂内很快便分出了两个意见派别,一是主降派,由董和、刘巴等人率领,占了八成以上。

      另一派则坚持抵抗,绝不屈服刘璟的威胁,这一派只占两成不到,主要以参军王累和从事郑度为首。

      争论早已经爆发,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他们的意见也没有意义,最后的军队掌握吴懿和张任的手中,而决定吴懿、张任开城投降之人,也只有公子刘循。

      大堂上,两派人怒目而视,皆不说话,只等待刘循的消息。

      内堂里,尹黙和费观在劝说刘循开城投降,则从事郑度则劝说刘循坚持抵抗,刘循坐在席上,双手捂着头,显得痛苦万分,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尹黙见刘循优柔寡断,这个时候了还犹豫不决,他痛心疾首地劝道:“公子,城陷已经是事实,内城门已严重损坏,最多两次撞击,城门就会大开,荆州军杀进城来,那时可不是投降就行了,那时将要屠城立威,公子,替满城人民想一想吧!”

      旁边幕僚郑度冷哼一声道:“尹先生简直无知,你还真以为他会屠城,他还要不要益州了?”

      郑度曾是刘璋的心腹幕僚之一,出任汶川郡丞,最近才刚刚赶回来,刘循命人暗杀兄弟刘纬,便是郑度的建议,他是主战派,力劝刘循抗争到底。

      费观见郑度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劝刘循顽抗,他不由火冒三丈,拍桌子斥骂郑度道:“只有你这种白痴才以为刘璟是威吓,他若言而无信,将来怎么争天下,他不屠城立威,将来谁还会投降他!他将雍闿的数万军队斩尽杀绝,一个活口不留,你以为他和你一样软弱吗?”

      郑度脸色苍白,半晌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吴懿匆匆走了进来,焦急地对刘循道:“公子,情况有点不妙!”

      “发生了什么事?”刘循抬起头茫然地问道。

      “雷铜擅自出城投降了荆州军,结果引发混乱,西营的数千将士哗变了,要开城投降,局势已经控制不住。

      刘循的脸色霎时间变得苍白无比,费观狠狠一跺脚,急得大吼起来,“公子,你还在等什么?”

      “好吧!”

      刘循长长叹息一声,“我同意投降。”

      费观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大声叫道:“公子决定投降了!投降了!”

      前堂顿时传来一片欢呼声,吴懿也知道无可挽回了,他向刘循行一礼,转身匆匆走了

      离午时还差一个时辰,成都城内传来了消息,刘循愿意无条件献城投降,这个消息终于使刘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就意味着他彻底征服了益州。

      成都北城外的旷野里,八万荆州军列队整齐,旌旗招展,黑压压的士兵铺天盖地,声势壮观,沉闷的鼓声‘咚——咚——’敲响,每一声战鼓声都令城内士兵心惊胆战。

      刘璟立马在荆州军旗下面,冷冷地注视着北城大门,旁边司马懿低声问道:“刘循投降,主公打算怎么处置他?”

      刘璟沉吟一下道:“最好的办法是杀之,永除后患,不过恐怕会引起益州军民不满,所以暂时还不能不动他,军师有什么建议?”

      司马懿低声道:“可将他安置到荆南,授予高位虚职,以安益州将臣之心,然后用烈酒美女腐蚀此人,最多两年后,他就会步刘琦后尘,益州人也不会怜惜这种死在女人肚皮上的后主。”

      刘璟点了点头,“军师所言是也!”

      这时,内城门终于缓缓开启了,一队队降卒从城内走出,他们放下武器,脱去盔甲,被荆州军的受降士兵领到大营外集结。

      这时,吴懿带领数十名武将从城内出来,他们被士兵领到刘璟面前,一齐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愿意归降州牧!”

      刘璟翻身下马,扶起吴懿,笑道:“各位都是忠义大将,希望大家和我共同复兴大汉,为子孙博取名爵富贵!”

      众将大喜,一齐高呼道:“愿为州牧效力!”

      远处荆州军队伍中的雷铜却暗暗得意,他先一步投降刘璟,刘璟许他为列侯,并封为校尉,比这些集体投降的大将要优待得多。

      这时,刘璟看了一眼众将,又问吴懿,“张任将军呢,怎么不见他?”

      吴懿叹了口气,“他将自己关在府中,我们劝他,他只是不理睬,说要回乡种田去。”

      刘璟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这时,刘循赤着上身,将益州牧印绶挂在脖子之上,带领百官出降,他跪在吊桥旁大喊道:“刘循愿献益州给楚侯!”

      刘璟命士兵拿来一领锦袍,快步上前,亲自给刘循披上,又扶他起身道:“我是听说曹贼要攻打汉中和益州,才千里赶来救我刘氏社稷,益州是我刘氏光复的根基,不能再落入曹贼之手,公子深明大义,令人敬佩,请放心,我绝不会亏待了公子。”

      刘循心中羞愧,双手将印绶奉上,“这是益州牧印绶,请州牧笑纳!”

      刘璟接过益州牧的印绶,高高举起,八万荆州军顿时一片欢呼。

TOP

0
  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


      益州降军交给了严颜整编,刘璟随即命黄忠率三万军队接收成都防务,司马懿和蒋琬接管益州政务,命许靖、董和与刘巴三人协助。

      清理文书,盘点府库,安抚民众,所有的事务之前都有预案,一切都按照原定方案有条不紊地实施。

      州衙后堂,尹黙将刘璋留下的一箱机密文书交给了刘璟,“启禀州牧,这里面有刘季玉和朝中皇族往来的书信,也有天子的诏书,还有刘季玉父子在朝中的势力,小民一一整理,一件不缺,请州牧收下!”

      刘璟对这些机密文书不感兴趣,他对尹黙笑道:“先生为何自称‘小民?’”

      尹黙半晌叹口气道:“为人臣不能保其疆土,不能护其子嗣,不能善其谋计,我很惭愧。”

      刘璟点了点头,“尹公是诚实之人,劝刘循投降,却保全了数十万成都之民,你应问心无愧才对。”

      “话虽这么说,但心结难解!”

      尹黙长身施礼道:“请州牧准我与循公子同赴荆南。”

      “这就不必了!”

      刘璟态度很坚决,“王累宁死不降,要陪循公子去荆南,我只能准了,若尹公也要去,道义就立起来了,岂不是要逼益州百官都必须跟去荆南赴义吗?尹公何必为难于我!”

      尹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刘璟又劝道:“我知尹公是大才,这样吧!我聘尹公为我私人幕僚如何?替我执掌文书。”

      尹黙也知道刘璟给自己留足了面子,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他便不再坚持去荆南,躬身道:“尹黙愿为州牧分忧。”

      刘璟笑了起来,“这就对了。”

      尹黙苦笑一声,又问道:“州牧能否告诉属下,襄阳和成都,州牧以后会长驻哪里?”

      刘璟道:“说老实话,我一直就为此事烦恼,尹先生能否给我一个建议?”

      尹黙笑了笑说:“我说出三点理由,州牧可自己决定。”

      “请说!”

      尹黙沉吟一下,缓缓道:“其一,益州初定,人心不稳,尤其益州各郡县和各大世家大多持观望态度,如果州牧长期不在益州,恐怕人心难定;其二,州牧虽自领益州,但毕竟朝廷没有承认,若州牧离开益州,朝廷会趁机任命新益州牧,这对州牧不利,而且曹操也会趁机在益州煽风点火,恐怕会生变故;其三,州牧的目标应该是继续北上,夺汉中,收关中,若没有益州为根基,恐怕也难以实施,以上三点理由,请州牧自定!”

      刘璟大笑,“先生知我心也!”

      安顿了官房,刘璟随即在大堂接见益州百官,在吴懿和费观的带领下,众人皆拜于堂下,拜见益州新主,刘璟摆摆手,对众人笑道:“益州并非我刘璟一人的益州,也是在座诸位的益州,我不仅希望大家能在益州安居乐业,更希望在座诸位的眼光要放远一点,为匡扶大汉,重振汉室社稷尽一份力量。[BIxiAGE]”

      在将领们面前,刘璟直言不讳,就生怕那些大老粗听不懂,但在这些心思敏锐的文官面前,他便很说得含蓄,他相信所有人都听得懂他的言外之意。

      众人怎会不懂刘璟的意思,不仅会保护他们在益州的利益,更会给他们一份天下的利益,众人大喜,一齐再拜,“愿和州牧一起,为匡扶汉室社稷而竭心尽力!”

      在成都北面有一片占地广阔的宅子,这里便是成都张氏的府宅,张氏家族在费氏家族得势之前一直便是蜀郡第一大世家,他们家族在蜀郡北部有着上千顷良田,有一座占地上千亩的庄园。

      成都张府不过是他们家族的一座别宅,尽管如此,张府还是成为成都仅次于州牧府的第二大府邸,从前,府邸前车水马龙,拜访者络绎不绝,但自从别驾张松被杀后,张府门前顿时变得冷清下来,人人都避之不及,生怕受到张松案的牵连。

      在张府旁边有一座小张府,占地约三十亩,便是张任的府宅,成都开城投降后,家家户户在门前摆香案,欢迎刘璟进城,包括张氏家族府的大门前也摆上了香案,唯独张任府邸却紧闭大门,不理不睬。

      傍晚时分,数百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在张任的府门前停下,一名士兵飞奔上台阶,砰砰地敲门,片刻,门开了一条缝,“是谁?”看门人问道。

      “请转告你家老爷,刘州牧前来拜访!”

      足足愣了半晌,看门人才大叫一声,一阵风似的向内府奔去.......

      “父亲!”

      张任的长子张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口气冲到内堂院子里,院子里,张任正坐在一棵梨树下看书,梨花已经快谢了,落英缤纷,铺了满地洁白的花瓣。

      张任瞥了长子一眼,有些不悦道:“什么事?”

      “父亲.....刘州牧来了,在府门外要拜访父亲。”

      张任微微一怔,心中也有些惊讶,但在儿子面前,他并没有表现出内心的惊讶,一板脸呵斥道:“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你也不用这么激动!”

      张润吓得浑身一颤,连忙垂手道:“是!孩儿知错了。”

      张任挥了挥手,“告诉他,我生病了,不见!”

      “父亲!”

      张润小声喊道,他脚步没有动,父亲怎么能这样拒绝刘璟。

      张任瞥了儿子一眼,见他满眼都是期待,心中不由一软,只得拉长声音道:“请他来客堂吧!说我马上出来。”

      虽然还是无礼,但比刚才不见要好得多,张润连忙转身向府门外奔去,张任内心很矛盾,一方面他为刘璟夺取了益州而感到不满,毕竟刘璋待他不薄,他张任只是张家庶子,当年张家对他无礼,刘璋便在张家旁边给他修了一座府宅,替他出一口气,这份恩情张任铭记于心。

      但另一方面,刘循又着实不争气,张任也算看透了他,他若为益州之主,益州非要被他折腾得大乱不可,相比之下,刘璟的魄力和手腕又让他叹服,使他意识到,刘璟才是真正雄才大略之人,才是值得他投靠的主公,更何况刘璟还算是他的师弟,可是......

      张任明白儿子那期待的目光,他心中无奈,只得起身向客堂而去。

      张任吩咐儿子将刘璟迎进客堂,但张润却将刘璟一路迎进了贵客堂,他请刘璟坐下,又亲自给刘璟奉上热茶,陪笑道:“请州牧稍候,父亲马上就来!”

      刘璟点点头,问道:“张公子可出仕?”

      张润心中一跳,连忙道:“曾在新都县当过一年主簿,父亲说我为官无能,不能造福一方黎民,便逼我退仕了。”

      他用一个‘逼’字,语气中充满了不甘和遗憾,刘璟笑着摇摇头道:“县官是否合格应该由郡里考核,报州衙决定任免,这是公事,不应该公事私办。”

      刘璟的话说到了张润的心坎上,他心中的酸楚一下子涌了出来,眼睛都有点红了,“州牧说得对!公事应该公办。”

      刘璟又微微一笑道:“这件事我记住了,我会让州衙再考核一下,给公子一个公平的机会。”

      张润心中大喜,又十分感动,深施一礼,声音有点哽咽了,“多谢州牧关怀。”

      他心中对刘璟充满了感激,他也知道,如果父亲和刘璟势不两立,那么他的仕途也就完了,趁父亲还未到,他压低声音道:“父亲感恩刘璋,很看重州牧对刘璋的尊敬。”

      刘璟笑着点了点头,“多谢了!”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张任快步走了进来,他先去了客堂,却得知儿子把刘璟请到了贵客堂,只得又绕个大弯过来,张润心虚,施一礼道:“父亲,孩儿先退下了。”

      张任狠狠瞪了他一眼,拉长声音道:“去吧!”

      这时,刘璟起身拱手笑道:“不请自来,打扰张将军了。”

      张任冷淡回了一个礼,“州牧亲自来张某府上,张某担当不起,请坐!”

      刘璟坐下,张任也在主位坐下,客堂里沉默了,这时,丫鬟送了两杯热茶,张任喝了一口茶,终于打破了堂内的沉默,“张任也是成都一小民,感谢州牧没有屠城,当然,也感谢荆州军秋毫不犯。”

      刘璟笑了笑道:“这也是我期待的结果,应该说循公子心恤民众,虽然失败,也不失为俊杰。”

      这句话说得很客气,张任感到了刘璟的谦虚,他点点头又问道:“不知州牧准备怎么安置循公子?”

      “我已封他为振武校尉,准他带领母亲及家人去公安居住,并将公安一县的税赋给他的母亲养老。”

      刘璟还记得刘璋之妻,这使张任的脸色稍稍和缓,他叹了口气道:“可惜刘璋太过于平庸,这么好的天府之地却没有能利用起来,否则荆州军未必能攻入益州。”

      “这话怎么说呢?这就是王道和仁道的区别,刘璋未必平庸,我觉得应该是他无为而治,只是他有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太体恤民众,不肯穷兵黩武,若他信奉王道,益州至少可以养活三十万大军,莫说我攻不进益州,恐怕连荆州也保不住。”

      张任叹息一声,“州牧肯这样评价他,也算是公允,就不知州牧是否打算在益州招募三十万大军?”

      刘璟仰天大笑起来,笑声收起,他又淡淡道:“想必张将军也领教了我的重甲步兵,这两千重甲步兵足以抵挡一万骑兵,还有荆州水军,可以说天下无敌,我还有四千精锐骑兵,还有五百鹰击军,我还准备装备六千重弩军,拥有这些军队,张将军以为我还会招募三十万军队吗?”

      张任点点头,“州牧说得对,兵在精而不在众,我非常赞成。”

      两人沉默片刻,张任又问道:“州牧可是玉真人之徒?”

      刘璟笑了笑,“我只能算半途而学,我确实是玉真人亲授,他将我定为水枪,但他没有正式收我为徒,倒是子龙对将军一直念念不忘。”

      说完,刘璟从怀中取出两物放在桌上,起身笑道:“那我就不多打扰,告辞了!”

      张任没有挽留,亲自将刘璟送出府,望着刘璟远去,他又匆匆返回贵客堂,拾起刘璟留在桌上的两件物品,一件是温玉,张任一眼认出这是师父的佩玉,师父佩戴在身边有六十年了。

      他捧着玉佩,双手剧烈颤抖起来,慢慢跪下,想到师父对自己的恩情,再也无法报答,他的泪水便汹涌而出,禁不住悲喊一声,“师父!”

      半晌,张任才小心翼翼叫玉放入怀中,抹去泪水,又起身拾起桌上的另一件物品,竟是刘璟的一份任命书,封他为中郎将,张任不由长长叹息一声,事到如今,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拒绝刘璟的诚意了。

TOP

0
  第531章 汉中风云(一)



  汉中,在蒙蒙细雨中,一支八千人的军队正在崇山峻岭之间急速行军,益州已经平复,但汉中的局势却不明朗,尤其汉中还有两万益州军孤悬境外,这便使刘璟的汉中策略变得急迫起来。

  这支八千人的军队由大将赵云统帅,益州降将吴懿为副将,他们将赶往定军山接收两万益州军,队伍行军五天,已经进入汉中地界,距离定军山越来越近。

  此时已是暮春时节,天气渐渐有些热了,尤其在河谷内,水汽蒸腾,在阳光的直射下,更加觉得闷热。

  赵云勒住战马,搭手帘观察四周的地形,他们正行军在一处宽阔的河谷内,两边山势陡峻,河谷最宽处有数里,最窄处也有一里,山谷中间是一条湍急的溪水,还未形成河流,溪水宽约五六丈,水流清澈见底,可以光脚在水中行军,最深处也只到人的腰间,冰凉的溪水让人热气顿消。

  “赵将军!”

  身后传来喊声,赵云一回头,却见是吴懿纵马奔来,他们俩人一路相处融洽,配合非常默契。

  吴懿虽然只为赵云副将,但他并没有什么怨言,他知道赵云在荆州军中地位崇高,仅次于黄忠和文聘,甚至比甘宁还要稍高一等,这也是因为赵云和刘璟的特殊关系。

  尤其赵云为人宽厚,待人诚恳,再加上他本身名震天下,吴懿对他心服口服,甘愿做他的副将。

  而且在临走之前,刘璟也对他说明,让他前往汉中,也是因为只有他才能收取汉中的两万军队,委屈他陪同赵云走这一趟,以后会有重用,有刘璟这句话,吴懿更没有什么担心了。

  他纵马奔上前,拱手笑道:“这里离定军山不到五十里了,不如先派斥候去打探一下情况,我们在士兵们休息一个时辰,赵将军觉得如何?”

  赵云欣然答应,“吴将军言之有理,就地休息吧!”

  吴懿连忙吩咐军队在河床两岸就地休息,又派出一队斥候去定军山打探消息,士兵们纷纷坐在岸边休息,很多人脱了衣甲,躺在溪水中冲凉。

  这时,随军谋士法正坐到赵云身旁笑问道:“赵将军,我们此行是直接夺取汉中,还是先开辟汉中道?”

  赵云沉思片刻道:“关键看上庸那边,州牧已经急令攻打上庸,如果上庸拿下,甘宁和魏延会从上庸北上,和我们在汉中汇合,州牧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定军山牵制住张鲁主力,由甘宁和魏延夺取南郑,如果顺利,则由我们直接攻下汉中,如果不顺利,那么州牧可能会北上。”

  法正点点头,“我明白了,不过张鲁此人非常警惕,一旦上庸有失,他就会立刻改变策略,甘将军他们未必会有机会夺取南郑,我建议还不如我们偷袭南郑,杀张鲁一个措手不及。”

  赵云精神一振,他知道刘璟很看重法正,赞他是有奇谋之人,法正这个建议就很有意义,如果能拿下南郑,那么汉中也就夺取了一半。

  赵云连忙令人把吴懿请来,告诉他法正的建议,吴懿也颇有兴趣,连忙取来地图,在大石上铺开,笑道:“请法先生指点!”

  法正笑了笑,他看了地图片刻,指着南郑一带道:“汉中谷地实际上是位于北方终南山和南方大巴山之间,和我们现在所处的谷地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变大了数十倍而已,我们如果走官道,将直达定军山,可如果走巴北小道,从南面绕过定军山,便可直抵南郑城。”

  赵云想了想说:“关键是我们不知道南郑城的情况,有多少兵力,是何人镇守?”

  吴懿接口道:“一个月前我离开汉中南下时,我知道南郑城是张鲁之弟张卫和别驾杨松镇守,就不知现在有没有变化了。”

  法正笑道:“如果是杨松镇守,那就有希望了。”

  他和吴懿对望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赵云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法正道:“杨松此人很能干,但贪图贿赂,利益心极重,利益大于忠诚,可以从他这里打开缺口。”

  赵云沉思一下说:“州牧也告诉我,杨松身边有我们的人,确实可以利用。”

  他当机立断道:“既然如此,我们分头行动,吴将军依旧去定军山招揽旧部,我和法先生走小道赶去南郑。”

  吴懿犹豫一下,让他独自去招揽旧部,州牧允许这样做吗?

  赵云明白的难处,便拍拍他的肩膀,凝视着他的眼睛道:“吴将军尽管去定军山,一切由我赵云来承担!”

  吴懿默默点头,赵云的信任使他心中生出了一丝感激之情。

  .......

  定军山前的两军对峙已经有一个多月,益州军占据高处,修筑了坚固营盘,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而汉中军大营则在十五里外的沔水河畔,张鲁亲率三万军和益州军对峙。

  定军山大寨是汉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是大巴山脉进入汉中谷地的最后一处险要之地,汉中军于建安五年在定军山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堡寨,囤积了大量粮食物资,用来对付益州军对汉中的扩张。

  但张鲁怎么也想不到,他辛苦打造的防御城堡最后却变成了益州军打入汉中的一根楔子,堡寨内粮草物资充足,又有山泉水源,至少可以支持半年,而堡寨易守难攻,他连续三次进攻,都惨遭失败,损兵折将数千人,却一无所获。

  大帐内,张鲁独自一人喝着闷酒,荆州军大举进攻巴蜀之事,他也有所耳闻,但具体情况他却不知。

  直到刘璟进攻巴蜀,张鲁才终于反应过来,他和刘璋都成了刘璟的两颗棋子,刘璟佯攻上庸,就是为了把刘璋军队引入汉中,从北面牵制住自己,防止他趁乱入蜀,而刘璟的真正目标还是巴蜀。

  张鲁很担心,刘璟拿下巴蜀后,必然会兵指汉中,他会从益州和上庸两线进攻,以荆州军的善战,自己还能守住汉中吗?

  这时,谋士閻圃慢慢走进大帐,关切地问道:“将军今天心情好象不佳?”

  张鲁叹息一声,“心中烦忧,且过今日,明天就不知了。”

  他一摆手,“先生请坐吧!”

  閻圃坐下,小心翼翼问道:“将军是担心刘璟吗?”

  张鲁点点头,“正是,也不知他现在是否攻下益州,他是否会继续北上,进攻汉中呢?”

  “属下倒觉得刘璟攻下益州没有那么快,当务之急是要歼灭定军山的益州军,重新部署防御,利用地形之险将荆州军拒之大门之外,如果实在不行,将军可以向曹丞相求救。”

  “哼!”

  张鲁冷冷哼了一声,“刘璟是狼,曹操就是虎,向他求救,无疑就是羊入虎口,这样的话,先生请不要再说。”

  閻圃没想到张鲁会这样抵触曹操,他只得苦笑了一下,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轰隆隆的战鼓声,张鲁顿时一惊,站起身问道:“是怎么回事?”

  片刻,一名亲兵奔进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是吴懿率军来搦战!”

  “吴懿?”

  张鲁心中惊讶,他前段时间抓到到的益州军探子说,吴懿回巴蜀了,怎么又回来了?

  这时,阎圃在一旁问道:“是益州军军旗,还是有变化了?”

  张鲁顿时明白过来,或许张鲁是投降荆州军了,他也紧张地问道:“是哪里的战旗?”

  亲兵摇摇头,“卑职没有听说。”

  张鲁当即令道:“出兵迎战!”

  汉中军营的战鼓声也轰隆隆敲响了,他们已经近十天没有出战,随着战鼓声敲响,汉中军队也开始振奋起来,营门大开,张鲁率领一万军队鱼贯而出,旌旗招展,杀气腾腾。

  在他们对面两里外,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也列队整齐,阳光下,盔明甲亮,刀光闪烁,张鲁看得清楚,对方迎风飘舞的大旗,依然是蓝色的益州战旗,这使张鲁长长松了口气,这意味着吴懿并没有投降荆州军,也意味着益州还没有被刘璟占领。

  这时,吴懿在数十名将领的护卫下骑马奔了上来,大声喊道:“请张大将军出来一下叙!”

  张鲁犹豫一下,也催马迎了上前,百名亲卫连忙护卫左右,两人相距约数十步,张鲁高声问道:“吴将军,有什么事?”

  吴懿抱拳笑道:“能否和大将军商量一下,我们愿退回巴蜀,请张大将军放我们退兵。”

  跟在张鲁身边的阎圃心中大喜,这正是重整防御的良机,他正要劝说张鲁答应,不料张鲁却冷冷道:“我汉中不是菜园子,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要走可以,你把人头留下!”

  吴懿大怒,摘下铁枪一指张鲁,“既然如此,那就决一死战吧!”

  张鲁仰头大笑,回头问诸将道:“谁愿出战?”

  一名年轻将领挥刀喊道:“末将愿意出战!”

  张鲁见是部将马曲,便点了点头,“准战!”

  马曲催马冲了上去,对面也换了对手,不再是吴懿,而是大将雷铜,他一挺蛇矛,催马直刺敌将,这时,阎圃低声问张鲁:“大将军为何不答应他们撤军?我们可趁机整理关隘。”

  张鲁冷笑一声道:“应该益州形势不妙,吴懿才急着回去,我就不准他回去,拖死他们,等他仓促撤军时,我们的机会便来了,这两万益州军我岂能不吞掉?”

  阎圃点了点头,“大将军果然高明,属下佩服!”

TOP

0
  第532章 汉中风云(二)


  雷铜在巴蜀号称第三将,仅次于张任和严颜,虽然远远不如赵云、黄忠这样的天下猛将,但在巴蜀也算是上将,他和马曲激战了十几个回合,蛇矛虚晃一枪,引开对方大刀,这时两马交错,他从马袋中抽出八棱紫金锤,闪电般向马曲横扫而去,这是雷铜的成名之技,一锤打出,百发百中,所以他的绰号就叫做雷神。

  虽然他在赵云面前失手,但马曲不是赵云,这一锤正打对方的太阳穴上,马曲顿时脑浆崩裂,当场惨死,战马奔出十几步,死尸栽落于马下,雷铜激动得向汉中军大喊:“哪个不怕死的混蛋再来!”

  张鲁阴冷一笑,咬牙自言自语,“就让尔等再张狂两天!”

  他回头喝令道:“撤军回营!”

  ‘当!当!当!’撤军钟声敲响,两千弩兵如潮水般冲上前,列队举弩对准了益州军,掩护其余军队缓缓撤离战场。

  吴懿并没有下令追击张鲁军队,他号称益州军师,自然有他过人之处,当他接管军队后,发现汉中军三次攻打定军山堡寨皆失败,已经生出倦怠之意。

  他很担心张鲁由此撤军回南郑,便丢出一个求和撤军的请求,使张鲁发生误判,以为他们要撤回巴蜀,这样一来,张鲁就暂时不会撤回南郑了,这便给赵云争取了时间。

  吴懿冷冷地笑了起来,也回头令道:“撤回堡寨!”

  一万军队列队缓缓撤退,不多时,战场上便空无一人,这时,上百名斥候骑兵从汉中军大营中冲出,马蹄声如雷,扬起滚滚黄尘,向十五里外的定军山奔去。

  ........

  南郑城,自从张鲁率三万军队前往定军山剿灭益州军队,南郑城的威胁便已完全解除了,北面没有曹操军队的威胁,东面,荆州军被拦截在上庸城外,南面,益州被荆州军入侵,自顾不暇。

  南郑也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大量躲在城内的农民各自返回家园,商人也开始往来于关中和南阳,运输货物,贩贱卖贵。

  虽然南郑城恢复了正常,驻军依然存在,由张鲁之弟张卫率五千军队镇守,政务则由杨松全权负责。

  这段时间,杨松的日子也不好过,作为主管政务的官员,他最关心的是春种秋收,税赋入库,但偏偏这次益州军北上是在春耕时分发生,大量农民弃田逃跑,虽然益州军最后撤走,但春耕播种却给耽误了。

  这便使杨松极为恼火,耽误了春耕,那可是会影响到秋收,从而会造成饥荒,损害税赋,后果十分严重,整整一天,杨松都将自己关在房间核算账目,他想算出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再看怎么样来弥补。

  黄昏时分,杨松终于从房间里出来,板着脸,极为不悦,很显然他算出的损失让官府难以承受,这时,孟优匆匆上前禀报道:“杨公,属下刚刚得到消息,有山匪袭击汉南庄园,我需要赶去剿灭匪患。”

  杨松养有一千五百人的部曲,平时驻扎在庄园内,之前是由孟达掌管,孟达被调为上庸主将后,杨松的部曲便由孟达之弟孟优掌管,但所谓掌管也只是训练、带兵而已,调兵权却在杨松手上。

  杨松心烦意乱,从腰间取下半块调兵玉佩递给孟优,对他道:“三百人足以剿灭山匪,速去速回,不要耽误了。”

  “属下明白!”

  孟优接过三百人的调兵玉佩,行一礼便退下了,他骑上一匹马,带上两名心腹随从向城外疾奔而去,孟优渡过汉水,向南奔出三十里,来到一条山脉前,这条山脉叫做南山,山势不高,绵延百余里,山脚下森林茂密,藏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岩洞。

  孟优是在昨天晚上接到了赵云的密令,密令他配合荆州军夺取南郑城,这让又惊又喜,他为此想了一夜,如何配合荆州军。

  他知道杨松虽然贪贿,但还是比较忠诚于张鲁,不是那么容易说服,如果仓促去劝说,反而会暴露很多秘密,不仅会让杨松知道荆州军要取南郑,还会暴露他兄长孟达的身份,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拿到杨松部曲的调兵权,利用私军夺取南郑城。

  只是杨松生性吝啬谨慎,只给了他三百人的调兵权,兵力太少,打乱了他的计划,无奈,孟优只得先来见赵云。

  奔至山林前,天已经黑了,孟优抽出一支鸣镝,张弓向树林内射去,一声尖啸划过山林上空,很快,从山林出来一队荆州军巡哨,孟优催马上前拱手道:“我奉赵将军之命,前来拜见!”

  “请跟我们来!”

  巡哨骑兵带着三人向树林深处奔去,不多时,众人来到一片开阔之处,这里驻扎着数十顶帐篷,周围戒备森严,巡哨兵赶去禀报。

  片刻,两名赵云亲兵将孟优带进了一顶大帐,这是一顶复帐,也就是内外两层帐,主要是用于隐蔽行军,帐内灯光明亮,光线却难以泄露出去。

  大帐内,赵云正和谋士法正商议夺取南郑之策,法正已经拟出了四个方案,都可以夺取南郑,但赵云认为还是利用杨松的部曲夺取南郑城比较有把握。

  这时,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将军,孟将军来了。”

  “请进!”赵云正在等着孟优前来。

  帐帘掀开,孟优快步走进大帐,他单膝跪下行礼道:“末将孟优,参见赵将军!”

  “请起!请起!”

  赵云连忙扶起他,又给他介绍了法正,这才笑道:“我们正等着孟将军呢!请坐下说话。”

  孟优坐下,喝了一口茶说:“杨松为人吝啬,只给了我三百人的调兵权,我就不知够不够?”

  赵云看了一眼法正,法正慢慢悠悠问道:“其实多少人倒不重要,关键是张卫是否允许杨松的私兵进城?”

  这句话是关键,孟优沉思片刻,摇了摇头道:“张卫和杨松的关系向来恶劣,而且张卫凶悍无智,恐怕他不会让杨松的私兵进城,就连杨府家丁进出城也要仔细盘查。”

  法正负手低头走几步,他又问道:“这两天他们关系恶劣吗?”

  “这段时间张卫和杨松处于一种冷战状态,互不理睬,不过昨天张卫还被杨松冷嘲热讽一番。”

  法正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我倒有一计,也不需要杨松私兵,直接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夺取南郑。”

  说完,他低声对赵云和孟优说了几句,孟优低头想了想道:“可是那边离城太近,军队过去很容易被发现。”

  “不妨,半夜过去他们就无从知晓,事情发生在清晨便可。”

  这时,赵云又想起一事,连忙道:“如果张鲁得知孟将军参与攻取南郑,那会不会对上庸的孟达将军不利?”

  孟优也担心起来,这确实是一个漏洞。

  法正微微一笑,“且不说这种可能性很小,就算张鲁知道了也问题不大,首先孟达将军是上庸主将,如果飞鸽传书,一定是孟达将军先知晓,所以张鲁只能派人去给杨昂秘密送信,其次从攻占南郑到泄露消息,到最后送信到上庸,这中间至少需要七八天时间,我想上庸之战早就应该结束了。”

  停一下,法正又道:“如果孟将军实在不放心,我们还可以派人在路上截杀信使,保证万无一失。”

  孟优终于一颗心放下,他不由竖起拇指赞道:“法先生之计果然绝妙,最近确有山匪骚扰,我想以张卫的急躁凶悍,一定会上当,我可以让心腹随从先在城内挑起事端。”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孟优这才将两名心腹随从叫进来,嘱咐他们几句,随从领令而去

  次日一早,在南郑城最大的一座酒馆里发生一件大事,杨松的二十几名家丁在这里喝酒时和五六名张卫的仆从发生了矛盾,双方大打出手,杨松家丁人多势众,将张卫的家仆打得头破血流,两人的胳膊还被打断。

  张卫家仆急向主人哭诉,张卫勃然大怒,带领数百士兵冲到杨松府前,张卫骑在战马之上,他顶盔贯甲,手执长戟在杨松府前耀武扬威,破口大骂:“杨贼,把你狗仆给老子交出来,否则老子烧你的宅,把你全家杀得干干净净。”

  杨松在府内已问清楚家丁,是张卫的仆人当众辱骂杨松,才引起家丁对骂,而且是张卫的仆人先动手。

  如此,杨松怎么可能把自己家丁交出去,他在府门内喊道:“张卫,你休要猖狂,我会在大将军面前告你,看看是谁向谁赔罪!”

  张卫愈加忿怒,大吼道:“杨贼,有种给我滚出来!”

  杨松也毫不退缩地大喊:“大将军在定军山苦战益州军,你却在南郑挑起内讧,你怎么向大将军交代?”

  张卫气得发狂,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张将军,有情况禀报。”

  “有什么屁事?”张卫吼道。

  士兵吓得战战兢兢道:“江边码头上有人乔装山匪抢劫商旅财物,有商人认出,为首之人正是杨松家将孟优,恐怕所谓山匪便是杨松的私兵乔装。”

  张卫一愣,最近南郑确实有山匪出没,他几次派人去围剿都没有抓到人,原来这些山匪是杨松的私兵,难怪他这么有钱,都是黑心钱,张卫心中生出歹意,狞笑一声,自言自语道:“等老子人证俱获,再回来剥干净你的皮!”

  他又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五六十人!”

  张卫想到杨松的雄厚家财,不由大笑三声,扯开嗓子大喊道:“杨松,你等着瞧,今天老子会让你生不如死!”

  他一挥手,“我们走!”

  张卫率领数百人向城外奔去……

  南郑城紧靠汉水,位于汉水以北,码头距离西城门约三里,是汉水上游最大的码头,五百石的货船顺流而下,四天后可抵达襄阳,每年有大量的药材、染料等土特产运往襄阳。

  此时在码头上,五六十名黑衣大汉手执钢刀正在洗劫商人,为首之人正孟优,他们也并不急着逃走,而是象钓鱼一般等待商船上岸。就在这时,远处尘土大作,只见张卫率领数百名士兵向码头这边疾奔而来。

TOP

0
  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


  “军队来了!”一名黑衣人大喊一声。

  孟优也看见了,数百步外张卫一马当先,手执长戟策马疾奔,后面跟着数百名士兵,尘土飞扬,杀气腾腾。

  “撤退!”

  孟优大喊一声,率领数十名黑衣大汉向西奔逃,从外人看来,这些黑衣人逃跑得非常仓惶、狼狈,有人头巾也掉了,顾不上捡,手中兵器也随手扔掉,一群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张卫更加兴奋,他看得很清楚,为首之人正是孟优,这群盗匪必定就是杨松的私兵乔装了,他大喊道:“弟兄们,给我追上去!”

  数百士兵兴奋得狂呼叫喊,跟着张卫向黑衣人疾追。

  在码头的西边是一片树林,绵延十几里,宽只有两三里,过了树林便是一望无际的良田。

  数十名黑衣人沿着树林边缘拼命向西奔逃,百步外,张卫率领士兵穷追不舍,当张卫及数百士兵绕过树林,却发现黑衣人都不见了。

  张卫勒住战马,奇怪地四处张望,后面的士兵忽然惊慌地叫了起来,张卫一回头,却发现他们身后出现了黑压压的军队,足有数千人,迅速将他们包围。

  张卫大吃一惊,转过马头,只见前面也从树林里杀出一支军队,从前面将他们包围,两支军队迅速合拢,将他们数百人团团围住。

  张卫感觉不妙,拨马要突围,一支箭‘嗖!’地射出,正中他的战马脖颈,战马一声悲鸣,前蹄高高跃起,将张卫掀翻在地。

  这时,树林内出来一名大将,白马银枪,手执弓箭,冷冷地看着他,张卫惊得大喊:“尔等是何人?”

  大将冷笑一声,“我乃赵云是也!”

  .........

  半个时辰后,张卫的数百名士兵从树林后出来,依旧盔明甲亮,押着几十个黑衣人,而张卫则躺在一副担架上,六名士兵前后抬着他,他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在被子下面,张卫浑身被捆绑,身边还躺着一个瘦小的士兵,用锋利的匕首顶住他腰间。

  在队伍前面则是张卫的几名亲兵,包括一名军侯,众人押着黑衣人,快步向西城门走去,西城门已关闭,军侯被两名士兵挟持着上前叫门,“城上速速开门!”

  一名牙将探头看了看,有些奇怪问道:“将军怎么回事?”

  “将军受伤落水了,赶快开门!”

  这时,张卫的嘴唇动了动,锋利匕首立刻顶住他的肋骨,锋尖穿透了衣服,让他感到一阵刺痛,被子里的士兵低声威胁道:“若敢叫,就一刀刺穿你!”

  张卫咬住了嘴唇,这时城门开始缓缓开启,吊桥放下,士兵们押着黑衣人向城内走去,进入瓮城,内城门也随之开启了。

  这时,那名牙将心中有些奇怪,张卫带出去的士兵都是他的亲兵心腹,大家都很熟悉,怎么回来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他心中生出了疑心,向城下飞奔而去,在内城门口拦住了张卫的担架,这时他看清楚了,这些人除了前面几个亲兵外,其余人他一个都不认识,马军侯和杨屯长等人到哪里去了,他们分明和张卫一起出城。

  他心中更加怀疑,上前向张卫施一礼,“将军哪里受伤了?”

  张卫哼了两声,没有说话,但他却给牙将示以眼色,牙将见张卫神情有异,他目光紧紧盯着被子,他已感觉被子下面还有一人,便干笑一声说:“卑职也会治病,不如让卑职替将军先看一看吧!”

  他忽然抓住被子,猛地一掀,张卫惊恐地大喊起来,“他们是荆州军.....啊!”

  后面的喊声变成长长的惨叫,瘦小士兵狠狠一刀刺穿了他身体,一翻身从担架上跳下,旁边几名士兵见伪装被识破,一起拔刀砍向牙将,牙将后背被砍了两刀,踉踉跄跄奔进城内,捂着肩膀大叫道:“他们是敌军!”

  城门口一阵大乱,数百名士兵并分两路,百余人守住外城,其余三百余人拔出战刀冲向内城,城上两百余名守军也跑了下来,和荆州激战在一处,瓮城内喊杀声大作。

  赵云率领六千余名士兵在树林内紧盯着西城门,他忽然听见了城内传来喊杀声,他回头厉声高喝道:“破城就在此时,弟兄们,跟我杀!”

  他挥动银枪,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后面六千士兵铺天盖地地跟着他冲锋。

  城内此时激战惨烈,城内不远处就是一座军营,两千多汉中军士兵闻讯冲出军营,向西城门猛扑而来,密集的箭矢如蝗虫、如疾雨,射向城洞内,连同最后的数十名汉中士兵一并射死。

  荆州军士兵没有盾牌,顿时死伤上百人,他们匍匐着,将尸体堆起当肉墙,众人躲在肉墙之后,死死顶住城门。

  只听见城门吱吱嘎嘎发出刺耳的声响,城上士兵在拼命关城,却被城洞内士兵用尸体卡住了城门,双方僵持在一起。

  外城也是一样,吊桥的铁链被士兵们连根一起砍烂,铁链的楔子从吊桥木板里脱落,象两条巨蛇在空中乱舞,城门被士兵们用木桩顶住,无法关闭。

  城外的荆州军越杀越近,赵云一马当先,他一提缰绳,战马腾云驾雾般跃进了外城,密集如暴雨般的箭矢从内城城头上向他迎面呼啸射来,赵云挥舞银枪,俨如梨花纷飞,拨打密集的箭矢,马不停蹄向内城疾奔。

  他风驰电掣般冲进内城,对城洞内的士兵大喝一声,“跟我杀上城去!”

  城洞内的荆州士兵已经死伤过半,他们已支持不住,但赵云的神勇却感染了每一个士兵,勇气在他们心中燃烧,他们大吼一声,纷纷爬起身,跟着赵云向城内杀去。

  赵云带着百余士兵杀进了弓兵群中,他大开杀戒,如猛虎如羊群,杀得汉中军士兵哭喊连天,尸横遍地,所过之处,挡他者亡,阻他者死,银枪砸碎了人头,脑浆崩裂,枪尖刺穿了咽喉,尸体被高高挑飞

  这一战杀得汉中军士兵个个胆寒,赵云的威名在汉中如杀神再世,闻之者色变,随着六千荆州士兵铺天盖地杀进了内城,被张鲁自诩为‘固若金汤’的南郑城终于失守了。

  .......

  此时张鲁完全相信吴懿要撤军南下了,他已做好计划,准备派大将杨任率一支军队,走小路绕过定军山,埋伏在益州军后撤的路上,以伏击撤退中的益州军,从而全面击溃吴懿的这两万军队,将他们收为降卒。

  可就在这时,张卫生死不明、南郑城失守的消息被外围的汉中军士兵传到了汉中军大营,这个消息将张鲁震惊得目瞪口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当他终于意识到城池已经失陷时,他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极度恐惧之中,表现出来,是他暴跳如雷,发狂般地大喊大叫,拔出剑乱劈乱砍,大帐中的地图文书和桌子都被他劈为齑粉。

  不仅如此,他冲出大营,连杀七八名亲兵,俨如发了疯一般,直到数十名亲兵一拥而上,将他死死按住,夺去宝剑,用牛筋捆绑起来,直到这时,张鲁还在声嘶力竭地狂叫,声音也哑了,口吐白沫。

  早有士兵飞奔去禀报了阎圃,南郑失陷的消息也使阎圃大吃一惊,但他没有象张鲁那样的被刺激得发疯。

  他不及细想,匆匆向中军大帐奔去,此时,南郑失陷的消息已迅速传遍军营,汉中军人心惶惶,很多将士的家眷都在南郑城内,而且是赵云率军攻克了南郑城,这使很多将士都感到无比的绝望。

  阎圃一路上都看见满脸惊惶的士兵,这让他心中更加沉重,他已经意识到他们被吴懿的假象蒙蔽了,益州已经被刘璟占领,吴懿也投降了荆州军,所以才会有赵云和他同来。

  吴懿在定军山用撤兵的假象牵制住汉中军主力,给赵云偷袭南郑创造了机会,这是非常高明的策略,荆州军内果然是能人辈出,阎圃叹息一声,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来到中军大营,张鲁的亲兵们迎了上来,七嘴八舌向他讲述张鲁发疯之事,阎圃点点头,“我知道了,你们让我去看看大将军。”

  亲兵们簇拥着阎圃走进大帐,这时,张鲁坐在帐边,背靠着一口被劈得稀烂的箱子,他已经安静下来,目光里充满了绝望,就像一只野兽掉入猎人的陷阱,阎圃叹了口气,上前柔声道:“将军,情况还没有到绝望之时,我们还有机会。”

  “机会?”

  张鲁低沉地苦笑一声,嘶哑着声音自言自语,“我看不到机会,看不到光明,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连路也没有了,只有坟墓。”

  “将军,我们手上还有四万五千大军,兵力未失,只是南郑城失守,还可以夺回来,而对方兵力没有我们多,我们真的还有机会。”

  张鲁双手猛地挣脱了牛筋,一把抓住阎圃,就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木头,他紧紧盯着阎圃道:“我们还有机会?”

  阎圃点点头,“还有机会!”

  “那我该怎么办?先生教我!”张鲁的神智渐渐恢复了。

  阎圃沉思一下道:“要防止军心崩溃,我们必须立刻返回南郑,利用士兵们急于挽救家眷的心理,猛攻南郑城,成败就在此一举。”

  “如果我们攻不下南郑呢?”张鲁的目光陡然间变得极为锐利,盯着他追问道。

  阎圃咬了一下嘴唇,“那就撤退到魏兴郡,向曹丞相求援!”

  这一次,张鲁没有反对向曹操求援了,他知道自己已别无选择,他一把扯掉脚上的牛筋,扶住一名亲兵站起身,喝令道:“传我的命令,立刻返回南郑城!”

TOP

0
  第534章 汉中风云(四)


  南郑城被赵云占领已有两ri,在入城之战中,汉中军一千余人被杀,其余士兵全部投降,两天时间里,赵云都在忙碌地整编降卒,部署防御,法正则负责接管府库,整理账册,而南郑的官员逃的逃、跑的跑,连杨松也躲在自己府宅内,一步不出。

  此时赵云也顾不上对原有官员进行清算,他知道张鲁大军反扑在即,他必须在汉中军杀回马枪之前将防御部署完毕,好在南郑军库内有大量的兵器军械,弓弩有五万副,光箭矢就有两百万支之多,足以让他们守住城池。

  清晨,赵云和平时一样在城头视察,他带来的七千士兵除一千人巡视城内外,其余六千人全部用来防御城池。

  城头上一片忙碌,士兵们在搬运箭矢兵器,礌石和滚木纷纷被搬上城头,另外还有床弩、投石机和石砲等重型防御武器,都一一安置到位。

  几名牙将陪同着赵云巡视城头,一名牙将笑道:“这座城池不愧被称为‘固若金汤’之城,虽然没有成都高大,但坚固程度却是巴蜀汉中的第一城,城墙都用青石修砌,里外两层,坚固异常。”

  赵云拍了拍城垛笑道:“确实很坚固,不过各位放心,我估计攻城战打不起来!”

  众人不解,纷纷问道:“将军,这是何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怎么可能安心攻城?”

  众人都笑了起来,竟然把吴懿的军队忘记了,就在这时,几名斥候从西面疾奔而至,赵云感觉到了什么,立刻扶在城垛上大声问道:“有什么情况?”

  几名斥候勒住战马,向城头喊道:“启禀将军,汉中军主力正在这边杀来,约三万余人,已不到三十里。”

  赵云等待的消息终于来了,他沉思片刻,下令道:“打开西城门,全军准备作战!”

  众人惊愕,都不知为何要开启西城门,这时城门缓缓开启,吊桥放下,六千将士纷纷登上城头,张弓搭弩,严阵以待

  远处尘土飞扬,一条黑线正迅速从西方向南郑城开来,正是从定军山赶回来的三万汉中军主力,张鲁心急如焚,纵马在最前面飞奔。

  在他身后跟着大群骑兵,包括数十名大将和近千骑兵,他们和张鲁一样焦急,家眷都落在了荆州军手中,与其说他们是来攻城作战,不如他们更想知道家眷的消息。

  铺天盖地的军队杀到了城池两里外,渐渐停了下来,一名骑兵奔回来禀报:“大将军,城外只有赵云一人,城门大开,城上看不见士兵。”

  张鲁心中惊讶,他催马奔上一处高地,向城门处望去,果然见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一名白马银枪大将独自一人立马横枪在城门口,城上看不见一名士兵。

  张鲁心中狐疑,他沉思片刻,回头对众大将道:“哪位将军愿率军杀进城去?”

  众将面面相觑,都露出了惧意,那可是赵云,上去挑战必死无疑,三十几名大将没有一人肯出头领令,张鲁怒道:“养兵千ri,用兵一时,如此推三阻四,要尔等何用?宋将军,你率五千人给我杀进城去!”

  站在前面大将宋焕无奈,只得出列抱拳道:“卑职遵令!”

  ‘咚!咚!咚!’进攻的战鼓声敲响,大将宋焕率领五千军队如chao水般向西城门杀去,西城门前,赵云面带冷酷的笑意,立马横枪,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敌军杀近。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越来越近,但进攻的士兵开始放慢脚步了,很多人心中都充满了胆怯,冲到五十步时,赵云依然不动,五千军队终于停住了脚步,他们胆怯不安地注视着单枪匹马的赵云,尽管鼓声如雷,但没有一个人敢冲上前。

  这时赵云长枪向前一指,城头上顿时鼓声大作,数千荆州士兵一齐现身,开弓放箭,数千支箭铺天盖地地she向五千汉中军士兵。

  汉中军士兵纷纷中箭倒下,数百人栽倒在城门前,惨叫声响彻西城外,突来的袭击使汉中军士兵惊得掉头便逃,慌乱之中,他们互相践踏,哭喊声、哀嚎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赵云冷笑一声,一次小小的试探,便可看出汉中军士气低迷,军心处于一种崩溃边缘,这支军队已经不是他们对手了,他调转马头,返回了城内。

  张鲁勃然大怒,抡起鞭子劈头盖脸向宋焕抽去,破口大骂:“混帐,没用的东西,你怎么向我交代?”

  宋焕低下头,半晌才解释道:“并非属下不利,实乃士兵们都如惊弓之鸟,士气低迷,已无心再战。”

  张鲁更加愤怒,大喝道:“给我拖下去斩了!”

  这时,阎圃连忙上前劝道:“大将军,临阵斩将于军心不利,再说,这也并非全是宋将军的过错,将军还是需要冷静。”

  张鲁也意识到自己太狂躁了,便摆摆手,“推下去打三十军棍!”

  亲兵们将宋焕架了下去,张鲁望着南郑城,忧虑之情溢于颜表,他太清楚南郑城的坚固难攻,他没有足够的攻城武器,还能把南郑城夺回来吗?

  就在这时,一名巡哨飞驰而来,大声禀报道:“启禀将军,吴懿军队正向我们这边杀来,相距不到十里。”

  张鲁霍地回头,向西南方向望去,目光越过树林,隐隐的,他似乎看到了远方飞扬的尘土,这一刻,张鲁忽然意识到,决定他命运的关头到来了。

  “全军整队,准备迎战!”张鲁抽出战剑大喊。

  三万军队调转了方面,开始面朝西方,很快,大队从森林南面绕了过来,列成了四个大方阵,每个方阵五千人。

  吴懿将所有的军队全部带来了,士兵盔甲鲜亮,旌旗如云,为首的主军旗不再是益州军的蓝旗,而是荆州军的赤旗,这就证明了张鲁的担心成真,荆州军已经占领了益州。

  此时,张鲁军中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他们取胜的机会不大了,对方有两万军队,加上城内的军队,兵力已经和他们相差无几,而且对方有士气和占城之利,荆州已明显占据上风,很多人都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了。

  吴懿一马当先,率领军队不断向汉中军逼近,相距还有一里多时。他举起手,队伍停了下来,吴懿打量一下城池,他见城楼上又插上了两杆大旗,由刚才的一杆大旗变成了三杆大旗,这是他和赵云事先商议的暗语,赵云在告诉他,城内也已做好了准备。

  吴懿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军队,他抽出战刀,一指汉中军大喊:“弟兄们,给我杀!”

  惊天动地的战鼓声陡然响起,两万士兵喊声如雷,“杀啊!”所有的人都跟着奔跑起来,俨如大chao奔腾,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向汉中军杀去……

  就在西门内的瓮城里,五千荆州军士兵也已列队整齐,整装待发,赵云立马在队伍之前,半闭着眼睛,静静聆听着城外的战斗,城外战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两支军队展开了激战,这时,城头上有士兵喊道:“启禀将军,两支军队已经混战在一处。”

  赵云点点头,回头对士兵们大喊道:“各位弟兄,破敌就在今天,跟我杀出城去!”

  城门轰隆隆打开了,吊桥放下,赵云厉声大喊:“杀出城去!”

  他长枪一摆,纵马向城外冲去,五千士兵跟着他奔出了西城门,城外尘土飞扬,旌旗混杂,鼓声、喊杀声响彻原野,数万军队正激烈的鏖战在一处,荆州军士气大振,跟着主将赵云向汉中军的后背杀去。

  这一战,汉中军腹背受敌,士气低迷,仅仅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全线崩溃,士兵们争先逃命,更多的士兵纷纷跪地投降。

  汉中军将士的家眷大多在南郑城附近,他们不愿意丢弃家人逃走,也不愿再为张鲁卖命,整个战场上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投降场景,超过两万的士兵丢弃兵器,脱掉盔甲,跪在地上高高举手。

  张鲁见败局已定,率领数千亲卫士兵向东仓惶奔逃,赵云和吴懿兵分两路,穷追不舍,张鲁最后只带着不足千人逃脱追杀,惶惶向魏兴郡逃去。

  三万汉中被斩杀四千余人,其余两万四千余人全部投降,这就意味着张鲁的根基被彻底从汉中拔掉,只剩下上庸城的一万五千余人。

  刘璟在派遣吴懿和赵云进兵汉中的同时,便以飞鸽传书的方式通知攻打上庸的甘宁和魏延,上庸城可以收官结束了。

  甘宁和魏延率领一万水陆军队以及数百艘战船,在上庸城外和占据上庸城的汉中军对峙了近两个月,上庸城的主将孟达,副将是杨昂,他们扼守城池,封锁了水路,与城外的荆州军对峙。

  如果要真的要夺取上庸城,突破水路封锁,对荆州军而言易如反掌,但上庸城只是荆州军的一步牵制之棋,引而不攻,牵动着巴蜀和汉中的大战。

  甘宁和魏延一直在等待刘璟的命令,魏延率领一万陆军驻扎在庸南城,而甘宁则率五千水军驻扎在堵水河口,两支军队遥相呼应。

  这天中午,几艘快船从堵水河口驶来,停在了庸南城码头上,甘宁跳下快船,快步向城内走去。

  “魏将军,听说州牧有消息来了?”见到魏延,甘宁急不可耐地问道。

TOP

0
  第535章 汉中风云(五)


  在上庸等待了两个月,无论是甘宁还是魏延都有点急躁了,就在今天上午,魏延派了一名亲兵去通知了甘宁,襄阳有消息过来,甘宁便急不可耐地赶到了庸南城。

  魏延点点头,“甘将军,请房间里说话!”

  两人进了官房里坐下,魏延取出一封信,递给了甘宁笑道:“这是襄阳刚刚送来的命令,州牧已经拿下了益州,命我们可以攻取上庸。”

  甘宁接过信看了一遍,忍不住长长地舒了口气,“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这时,魏延又问道:“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协调行动?”

  甘宁沉思片刻道:“从水路攻破封锁,对我而言易如反掌,还是先取上庸城,以免打草惊蛇。”

  魏延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先退兵,再和孟达接上关系。”

  当天中午,对峙了近两个月的荆州军终于撤离了上庸城,向襄阳方向撤退,上庸城内便立刻发现了庸南城的异常。

  上庸城的汉中军一共有一万五千余人,用大将孟达和杨昂率领,名义上孟达为主将,杨昂参与协同防御,但实际上,杨昂军职要比孟达高,而且在军中的资历也深厚得多,官任魏兴郡都尉,这次上庸城的守军中,一万人是杨昂从魏兴带来,这其实是他的部众。

  而孟达则从南郑带来了五千人,这才是孟达的军队,所以在上庸城中,孟达和杨昂各统帅一部分军队,几乎就是各自为阵。

  孟达匆匆来到城头,他刚刚接到消息,荆州军有撤军的迹象了,他扶在城垛上向庸南城望去.

  果然,插在庸南城头上的荆州大旗已经消失了,孟达的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这便是当初他们约好的信号,一旦荆州军东撤,就意味行动开始了。

  因为两军对峙的缘故,他们的巡哨也派不出去,所以要荆州军先撤,让上庸城的巡哨出去,这样才给两军一个接触的机会.

  孟达又回到了自己的官房,他写了一张纸条,叫来自己的一名亲兵,嘱咐他道:“我会派士兵出去巡哨,你可混在巡哨中一起出去,向东找到荆州军,面见魏延,把这张纸条给他。”

  亲兵接过纸条小心收好了,点点头道:“将军放心吧!不会有误。”

  孟达随即派出十支巡哨,出城去打探消息,刚刚安排完巡哨之事,这时有士兵来报,“杨将军有急事求见!”

  “请他进来!”

  不多时,杨昂快步走进了孟达的官房,杨昂年约四十余岁,身材高大,长得气势凶猛,他是汉中军的元老,当年跟随张鲁从益州来汉中平叛,张鲁窃取汉中后,他便跟在了张鲁身边,慢慢高升,被任命为魏兴郡都尉。

  这次上庸情况比较复杂,先是由孟达为主将,率五千人攻取了上庸,随即被任命为上庸郡都尉,但由于荆州军大举反攻,张鲁怕上庸有失,便命杨昂率魏兴郡驻军来援助上庸,参与上庸协防。

  当然,张鲁还有另一层深意,就是杨昂居功自傲,有些桀骜不驯了,张鲁便借这次协防上庸的机会,将杨昂调离了魏兴郡,随即任命自己兄弟张卫为魏兴郡太守,率军驻守魏兴郡。

  这无形之中便取代了杨昂在魏兴郡的权力,所以杨昂心中一直不爽,率军来上庸,他不听从孟达的指挥,自行其事。

  杨昂也听说了荆州军撤军的消息,急急赶来和孟达商议,他虽然地位和资历都比孟达高,但毕竟孟达是上庸都尉,掌握着上庸的钱粮,杨昂一万军的钱粮供给还得要仰仗孟达,所以,他和孟达说话也比较客气。

  “孟将军,听说荆州军已经东撤了,上庸的危机也应该解除了,我打算率军返回魏兴郡,所以想和孟将军商量一下,能否提供给我一个月的军粮?”

  此时赵云的军队刚刚才夺取南郑城,他们当然不知道南郑城的变故,但杨昂知道,张卫已经被张鲁调回了南郑,现在魏兴郡无兵驻扎,他便想趁机返回魏兴郡,夺回自己的地盘,只是他担心粮草不足,便厚颜来向孟达要粮。

  孟达吓一跳,杨昂居然想撤军,这可不行,这一万军队若走了,自己怎么向州牧交代?必须要先稳住他。

  他想了想笑道:“杨都尉若想回去,我当然不会阻拦,粮草也会如数奉上,不能能否请杨都尉再等三天,等我的巡哨回来后,荆州军确实撤退了,那时我再为杨都尉践行。”

  虽然杨昂一天都不想再等下去,急于返回魏兴郡,不过孟达说得有道理,杨昂迫于钱粮压力,便答应了,“好吧!我就再等三天,三天后,我向孟将军告辞!”

  甘宁的水军和魏延的陆军都撤离上庸城约五十里,正好离开上庸郡,在房陵郡地界内,这样便给了孟达派巡哨出城的机会,入夜,魏延正在大帐中看书,魏延的亲兵匆匆领着一名汉中军巡哨来到中军大帐前,禀报道:“启禀魏将军,孟将军派人来了。”

  “请进!”

  魏延放下书,他就在等孟达的消息,帐帘一掀,亲兵将孟达派来的报信兵领进了大帐,报信兵单膝跪下行一礼,取出孟达的纸条,双手呈上,“这是孟将军的手书,请魏将军过目!”

  亲兵将纸条转给魏延,魏延接过纸条打开看了一遍,孟达在纸条上说,他准备歼灭杨昂的军队,请荆州军及时入城,以免生乱,进城时间就订在后天晚上戌时正。

  魏延点了点头,“你回去转告孟将军,一切就按照他的计划来做,我会准时出现在城外!”

  报信兵行一礼,便告辞走了。

  魏延又沉思片刻,立刻写了一封信,交给亲兵道:“速去甘将军船队,把这封信交给他!”

  时间很快便到了第三天下午,巡哨士兵回来禀报了孟达,荆州军已经撤离了上庸郡,这就意味着上庸的警报暂时解除了,杨昂又一次派人催促孟达交割钱粮,他要返回魏兴郡。

  孟达便在郡衙设下了饯别酒宴,请杨昂和他的十二名心腹牙将前来赴宴,为他们西去饯行。

  入夜,郡衙内灯火通明,孟达摆下了五桌酒席,盛情款待杨昂和他的心腹牙将,他请来上庸城的士绅贤达作陪,又请来一队舞女助兴,席间肉山酒海,丝竹声声,舞女身姿婀娜,一队队士兵如流水般地将菜肴和美酒端上来,众人笑语喧天,热闹异常。

  孟达举酒碗笑道:“感谢杨都尉一个多月来的协助,助我守住了上庸,明天一早,杨将军就要离开了,这碗酒就表达我的敬意,我先干了。”

  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将空碗高高举起,众人齐声叫好,杨昂和他的手下都喝了不少酒,酒意半酣,目光都不由瞟向身姿婀娜的舞女们,这么长时间他们都没有碰女人,眼看要走了,众人戒备已松,开始心猿意马起来。

  孟达心知肚明,他心念一转,忽然有了收拾这帮家伙的办法,便呵呵笑道:“如果杨兄不嫌弃,今晚就让这些舞女陪陪杨兄和弟兄们吧!就当是我的一份心意。”

  杨昂大喜,笑逐颜开道:“多谢贤弟,来!我敬贤弟一碗酒。”

  众人又喝了片刻,这时,一名亲兵上前附耳对孟达道:“还差一刻钟。”

  也就是说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刻钟了,孟达见时辰将到,便让人把舞女们和士绅们带下去,他又起身对杨昂和众将笑道:“**一刻值千金,舞女们已在后门等候了,各位的战马和随从也在后门,让士兵们看到不好,各位从后门带她们走吧!明天一早我会把钱粮送来。”

  杨昂点点笑道:“多谢孟将军的美意了!”他给众心腹将领使了个眼色,众将皆欲火中烧,纷纷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起身告辞。

  他们醉醺醺地向后门走去,刚走进一间院子,前后门忽然轰然关闭,杨昂一怔,他忽然发现两边墙上战满了手执弩箭的士兵,顿时醒悟过来,“不好!”他大喊一声,转身便跑,但已经来不及,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后心,紧接着墙头乱箭齐发,将杨昂和他的十二名心腹牙将全部射死在院子里。

  孟达见杨昂和他的心腹将领已死,立刻率领数十名心腹士兵向东城门处骑马奔去,此时上庸城东西两座城门的防守都全部换成了孟达的心腹士兵,孟达高声令道:“城门开启!”

  东城门轰隆隆开启,有士兵在城头上举起火把挥舞,这时已是戌时正,约定的时间到了,魏延率领一万军队已埋伏在城外,他看见了城头上的火把,心中大喜,立刻下令军队杀进城。

  一万多荆州军士兵杀进了上庸城,魏延一马当先,在火光中看见孟达,大笑道:“恭喜孟将军立下大功!”

  孟达拱手道:“杨昂和他的心腹将领皆已被杀死,魏将军请直接进军营收降士兵,不会有什么抵抗。”

  魏延点点头,回头令道:“军队入西军营收缴降卒,胆敢抵抗者,就地斩杀!”

  整整一夜,上庸城在混乱和紧张中度过,由于杨昂和他的心腹将领都被杀死,荆州军没有遇到激烈抵抗,杀了百余名负隅顽抗者之外,便完全控制了局势,次日一早,甘宁也将负责拦截汉水的三千汉中军全部歼灭。

  魏延留五千军队给部将卢进,让他协助孟达守卫上庸城,安抚民众、收编降卒,魏延本人则和甘宁各率五千军队,分水陆两路向汉中腹地挺进,直扑魏兴郡。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7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