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探索] 【人文】承袭宋元遗风——金琮书法《至民望札》赏析[9P]

0

【人文】承袭宋元遗风——金琮书法《至民望札》赏析[9P]

明代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承袭宋元遗风,又融汇时代特色,涌现出一批独具风格的书法家。金琮作为明代中期的代表人物,以行草见长,其书法作品兼具传统底蕴与个人创新,成为后世研究明代书风的重要范本。

金琮,字元玉,号赤松山农,金陵人,少时聪颖,诗书画兼善。其书法早年以赵孟頫为宗,曾深入临习赵氏书体,技艺精湛至可乱真,甚至被后人误认为赵氏真迹。这种对传统的尊崇与临摹实践,不仅体现其对元代书风的继承,也为其晚年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至晚年,金琮转而取法张雨,并上溯晋唐,尤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为根基,融汇多家之长。这一转变标志其从单纯模仿转向个性化探索。明代书家文徵明曾盛赞金琮书法,认为其“厚重沉稳”,这一评价揭示了金琮在晚年对笔力与结体的深化。

《至民望札》为金琮晚年所书,纸本墨迹,现藏于美国程可庵氏,后收录于《三希堂法帖》,成为其传世代表作之一。此札为金琮致友人“民望”的信函,内容围绕劝慰民望安于山林教职而展开。信中提及民望本为官场中人,后隐退至深山书院执教,金琮以“所屈虽小,所伸则大”赞誉其选择,暗含对科举功利价值的反思,折射出明代士人精神世界的多元取向。

从文本内容看,此札不仅是一封私人信函,更是一篇蕴含文人价值观的论述。金琮以“清僻之极,必多古迹”描绘书院环境,借山水古迹寄托对友人治学境界的推崇,体现了明代文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理想相融合的审美倾向。下面就让集雅斋字画网小编带大家来欣赏金琮书法《至民望札》吧!

金琮书法《至民望札》欣赏

















【释文】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yanhuangsishen 金币 +18 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2025-5-19 20:33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6 08:56